汉字的基本笔画的书写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基础笔画顺序的正确写法
基础笔画顺序是指汉字的基本笔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书写的方法。
下面是常见的基础笔画顺序的正确写法:
1. 横:从左到右,先横后竖。
2. 竖:从上到下,先竖后横。
3. 撇:从上到下,向左斜线。
4. 捺:从上到下,向右斜线。
5. 点:从上到下,只有一个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常用的基础笔画顺序,对于一些特殊的汉字,可能会有例外或变化。
另外,不同的书法流派和个人习惯也可能有略微不同的笔画顺序。
在学习书法时,建议参考专业教材或请教老师,以确保掌握准确的基础笔画顺序。
1。
正楷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说明笔画名称写法力度角度长度速度态度下笔顺序线条要求左点轻到重45度不长但清楚适中认真右上到左下粗细明显右点轻到重45度不长但清楚适中认真左上到右下上细下粗长点轻到重45度-60度稍长、稍慢由慢到快左上到右下上细下粗左右点都是轻到重45度与左点右点相同稍慢像标准的笔画才好左点:右上到左下右点:左上到右下上细下粗相向点一个右点轻到重,一个短撇重到轻。
右点45度短撇45度右点标准写短撇长于右点间距适当右点稍慢短撇慢到快。
右点短于短撇要细看准上面平行右点:左上到右下,短撇:右上到左下。
右点:细到粗短撇:粗到细点相背点一个短撇重到轻,一个右点轻到重。
都是45度成“八”字型,注意八字的捺成了右点。
两笔画的长度基本是相同的。
短撇慢到快,右点稍慢短撇与右点上下都是平行的短撇:右上到右下,右点:左上到右下。
短撇:粗到细,右点:细到粗。
水旁点两个右点都是轻到重,一个挑画重到轻。
三笔画都是45度,注意之间的距离不能贴上。
两个右点长度相同,一个挑画要长于右点。
两右点稍慢,一个挑画慢到快。
右点不能太短或太长,挑长于点右点:左上到右下。
挑画:左下到右上。
右点:细到粗挑画:粗到细火底点一个左点和三个右点都是轻到重都是45度。
注意每点之间距离相等和平行。
四个点长度基本相同。
每个点的速度都稍慢。
不能着急写准每一笔左点:右上到左下右点:左上到右下上细下粗,粗细明显长横重轻重5-10度,左低右高长,约占格子的三分之二,左右留的空白相同起笔慢而重,行笔轻而自然收笔重。
认真观察起笔行笔收笔之间的关系。
左起到右行进。
两端稍粗中间稍细。
短横重轻重5-10度,左低右高短,约占格子的三分之一,左右留空白相同。
与长横相同与长横相同左起到右行进。
两端稍粗中间稍细。
横斜横重轻重15-20度左低右高长、约占格子的三分之二,左右留的空白相同与长横相同与长横相同左起到右行进。
两端稍粗中间稍细。
悬重到轻90度非常直长、约占格子起笔稍慢不要急按上到下行进起笔粗收笔细针竖的三分之二,上下留的空白相同行笔自然收笔快。
汉字48个基本笔画书写1.横:从左到右一直画一条直线,长度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2. 竖:从上到下一直画一条直线,长度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3. 撇:从上向下、向左斜着画一条线,长度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4. 捺:从上向下、向右斜着画一条线,长度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5. 点:用笔轻轻一点即可,不需要画出明显的形状。
6. 捺折:先画一条从上向下、向右斜着的线,再从这条线的底部开始向左画一条横线。
7. 挑:从上向下、向右斜着画一条线,然后在这条线的中间向上画一条短横线。
8. 竖折:先画一条竖线,再从这条线的底部开始向右画一条横线。
9. 竖钩:先画一条竖线,再向上画一条弧线,最后向右画一条横线。
10. 横折: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
11. 横折钩: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然后向右画一条弧线。
12. 横折弯钩: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然后向上画一条弧线,最后向右画一条弧线。
13. 横折折: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然后向下画一条横线。
14. 横折叉: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然后向上画一条横线,最后再向下画一条横线。
15. 横折折钩: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然后向下画一条横线,最后向右画一条弧线。
16. 横折弯钩折: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然后向上画一条弧线,再向下画一条横线,最后向右画一条横线。
17. 横折折弯: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然后向下画一条横线,最后再向上画一条弧线。
18. 横折折折:先画一条横线,再从横线的右端向下画一条竖线,然后向下画一条横线,最后再向下画一条横线。
19. 点折:先画一个点,然后向右画一条横线。
20. 点钩:先画一个点,然后向上画一条弧线,最后向右画一条横线。
21. 点折钩:先画一个点,然后向右画一条横线,再向上画一条弧线,最后向右画一条横线。
幼儿园汉字基本笔画书写一、基本笔画分类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八种。
这些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础,掌握它们的书写方法对于幼儿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二、笔画书写顺序笔画书写有一定的顺序,一般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
正确的书写顺序能够使字形更加美观,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汉字书写水平。
三、笔画书写姿势幼儿在书写汉字时,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
首先要坐直,两脚平放在地,双肩放松。
握笔要适中,不宜过紧过松,笔尖与纸面的角度也需要注意,不宜过大或过小。
四、笔画书写技巧笔画书写有一些技巧,比如运笔要流畅,力度要适中,起笔和收笔要明确,转折处要圆润等。
这些技巧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对于提高幼儿的汉字书写能力很有帮助。
五、笔画书写规范笔画书写需要遵循规范,比如“横平竖直、撇捺对称、提钩有力、折画自然”等。
幼儿在书写时应该注意这些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水平。
六、笔画书写变化笔画书写在不同的字形中会有所变化,比如长横短横的写法就有所不同。
幼儿在书写时应该注意这些变化,根据字形的需要灵活运用笔画,使字形更加美观。
七、笔画书写实例为了更好地说明笔画书写的要点和技巧,我们选取了一些常见的汉字进行实例分析。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实例,深入理解笔画书写的要点和规范。
八、笔画书写评价在幼儿书写汉字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评价可以从笔画是否规范、顺序是否正确、姿势是否标准等方面进行。
对于幼儿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多练习,培养他们的书写兴趣和习惯。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指导,幼儿将逐渐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的汉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十八个基本笔画笔画是书写汉字的基本单位,它的正确书写是汉字书写的基础。
学会笔画的书写顺序和形态,可以帮助我们写好汉字。
下面介绍二十八个基本笔画和它们的书写顺序和形态。
一、横横笔画是由上到下一笔横折的。
横在汉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它能打出字的宽度,也是造字的基本要素。
书写顺序:先写横再写其他部分。
形态示例:一、二、十、口、工等。
二、竖竖笔画从上到下写成一根竖线,是汉字中最简单的一种笔画。
书写顺序:先写竖再写其他部分。
形态示例:丨、乙、心、水等。
三、撇撇是由上往下左斜着画出。
撇笔画在它所组成的汉字中常常作为汉字的首笔。
它能显示字的形状和左边的刘畅。
书写顺序:先写撇再写其他部分。
形态示例:人、日、月、川等。
四、捺捺字符号是由下往上右斜着写的。
捺的书写是汉字书写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通常出现在汉字的后部分。
书写顺序:先写捺再写其他部分。
形态示例:八、千、子、灬等。
五、点点笔画是在一片空白的地方,通常出现在汉字的右下角,是汉字组成的必需部分之一。
书写顺序:通常最后写。
形态示例:小、了、才、兔等。
六、折折字在汉字中出现的频率不高,是由两条线段相交组成的,它能显示字的形态和右侧的刘畅。
书写顺序:先写一根横或竖线,再写折。
形态示例:仓、兮、卞、子等。
七、弯弯字在汉字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与折区别不大,它能显示字的斜度和曲线;书写顺序:先写一根竖线再弯曲。
形态示例:九、了、丸、捆等。
八、钩钩字比较有特点,是由一竖、一横连在一起然后在顶部勾曲而成。
书写顺序:先写一根竖线再连横再钩弯。
形态示例:乎、卡、乍、钩等。
九、提提字笔画的书写是汉字书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显示字的上部。
书写顺序:先写横线,再从横线上方向上收尾。
形态示例:士、寸、刀、宝等。
十、抹抹字在汉字中出现的频率不高,它是由弯曲的线条构成的,能够显示字的具体形态。
书写顺序:先写竖线弯曲,再写横线。
形态示例:横等。
十一、提勾提勾笔画的书写是比较难的一种,要使用“提”和“钩”两种笔画的结合。
汉字基本笔顺书写大全(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汉字基本笔顺书写'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
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
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技巧一、横的写法在各样基本笔划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着横梁的作用。
在楷书中,横画写得利害,关系到字的骨力。
特别是长横,必定要写得安稳、劲健、厚重、灵巧。
切不行写的冷冷清清,呆如木棍。
横有长横及短横之分。
1、长横长横的写法为:下笔顿笔,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书写长横时,内心可默念口诀:“重——轻——重——回锋”。
长横在每个字中都是主要笔划。
必定要仔细写好。
长横的形态是两边粗,中间细,中间稍微有向上的弧度,看上去恰似一条拱形的大桥。
书写时略向上倾斜,倾斜幅度为3 度——5 度之间。
如:“一”字。
2、短横短横又叫“左尖横”。
写法为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写短横时内心要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短横的形态是左边尖,右边圆。
笔划平而不弯,略带些斜势,如:“二、三”等字。
注意短横有时也需要写长一些。
二、竖的写法竖画在一个字中常常起着要点的支撑作用,一定写得挺秀坚劲。
竖不直,则字不正。
竖有上尖竖、垂露竖、悬针竖及短竖之分。
1、上尖竖上尖竖的写法是:起笔轻,由轻到重,向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写上尖竖时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上尖竖的形态是:上面尖,下面圆,有时需要向左或向右稍微倾斜。
如:“工、王”等字。
2、垂露竖垂露竖的写法是: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回锋收笔。
口诀:“顿笔——行笔——回锋”。
垂露竖多以主要笔划出此刻字中,要仔细练好。
垂露竖的样子就象一根草棍上附着一滴水珠,又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振作,气昂昂,气昂昂,切不行左斜右歪,更不可以弯腰曲背。
如:“土、干”等字。
3、悬针竖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向下渐渐提笔收笔。
口诀:“顿笔——行笔——收笔”。
悬针竖多为主笔,要仔细练好。
悬针竖好像一根尖朝下直立的钢针。
写时要注意力到笔尖,要写得锋利劲健,切不行至尾处飘曲而出。
如:“十、丰”等字。
4、短竖短竖的起笔与垂露、悬针竖基真同样,不过向下行笔至尽端有横托住,所以自然提笔离纸即可。
汉字有5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它们分别用1 2 3 45五个数字键代表。
五笔画一丨丿丶乙数字键 1 2 3 4 5五笔画的扩展说明:数字键笔画基本运笔方向说明例1 横一左→右提“”归为横十、羽、春2 竖丨亅上→下左竖钩“亅”归为竖木、红、小3 撇丿上→左下注意撇与提的区别人、朱、勿4 点ㄟ丶左上→右下捺和左点也包括在内富、方、这5 折フ┐各种带转折的笔画,注意左竖钩除外买、安、语汉字有5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它们分别用1 2 3 4名称横竖撇点折输入方式笔画一丨丿丶乙软键盘代码 1 2 3 4 5 数字键盘代码H S P D(N) Z 谐音代码Q W E R T 上左五键代码J K L D F 双手输入㈠单字输入汉码笔画码输入单字时,按笔顺取前4笔,加上最末1笔笔画,码长1~5键。
国家规范汉字基本笔顺规则如下:⒈基本规则⑴先横后竖:如:“草”一丨丨丨丨12222⑵先撇后捺:如:“余”丿一一丶34114⑶先上后下:如“豆”:一丨乙一一12511⑷先左后右:如“州”:丶丿丶丨丶43422⑸先外后内:如:“间”:丶丨乙丨一42521⑹先外后里再封口:如“因”:丨乙一丿丶一25131⑺先中间后两边:如“小”:丨丿丶234⒉补充规则⑴“点”在上面或者左上,先写“点”:如:“为”:丶丿乙丶4354⑵“点”在右上或者字里,后写:如“战”:丨一丨乙丶21254 “兔”丿乙丨乙丶35254⑷两面包围的字,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先外后里:如“句”:丿乙丨乙一35251“庞”丶一丿一丶41314⑸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如“这”:丶一丿丶乙41344⒊三面包围的字:⑴缺口朝上,先里后外:如“画”:一丨乙一丨12512⑵缺口向下:先外后里:如“同”:丨乙一丨一25121⑶缺口朝右:先上后里再左下,“医”:一丿一一乙13115⒋本软件具有容错功能,部分汉字因为人们的书写习惯不一致,这些汉字用几种方法都可以打出!见帮助文件“汉码笔画码容错码举例”单字举例:=54151 =51224=53541 =51511㈡词语输入(2~17字)词语取6码输入,具体如下:二字词:分别取每字的前3码。
- 1-笔画书写规则(特点与写法)(一)横横 横画要写平稳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如图:- 2-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如图:(三)撇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和平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 3-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如图: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 4-捺捺画粗细分明,运笔轻重多变,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如图:- 5-点点画在一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神韵作用,是个字的精神体现。
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态各异,写法变化较多。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一、横横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一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二、竖详细讲解: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三、撇详细讲解: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大半部分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四、捺详细讲解: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五、点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六、竖弯详细讲解:竖弯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
七、竖弯钩详细讲解:竖弯钩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八、横折详细讲解:折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
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及书写口令1、横
口令:顿—提、行—按、收
2、垂露竖
口令:顿——直行——收
3、悬针竖
口令:顿——直行——提、出尖
4、撇
口令:顿——斜行—提、出尖
5、捺
口令:轻、行、重——按、提、出尖
6、点
口令:轻—按—收
7、竖弯
口令:顿、直行—圆转、短横
8、横钩
口令:顿—提、行—按转、出钩
9、竖钩
口令:顿——直行—按转、出钩
10、弯钩
口令:轻、弧弯行—按转---出钩
11、竖弯钩
口令:顿、直行—圆转、拉长——回转钩出
12、竖折折钩
口令:顿、竖—顿、横—按转竖钩
13、斜钩
口令:顿、弧直行—回转、钩向上
14、卧钩
口令:轻、右下行—圆转拉长---左上钩出
15、横折钩
口令:顿、横—顿转、竖——按转出钩
16、横折弯钩
口令:顿、横—顿、斜竖—圆转拉长——回转钩向上17、横折折折钩
口令:顿、横———顿、撇——转横、连弯钩
18、提
口令:顿——斜行—提、出尖
19、竖提
口令:顿——直行—按转、提20、横折
口令:顿——行—顿转—行——收21、竖折
口令:顿、行—顿转、行—按、收22、撇折
口令:顿、斜行—按转、提
23、撇点
口令:顿、斜撇—顿、长点
24、横撇
口令:顿、横—按
25、横折提
口令:顿、横—顿、竖—按转提。
汉字的基本笔画的书写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一、横
横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二、竖
详细讲解: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三、撇
详细讲解: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大半部分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四、捺
详细讲解: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五、点
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六、竖弯
详细讲解:竖弯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
七、竖弯钩
详细讲解:竖弯钩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八、横折
详细讲解:折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
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
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九、横折弯钩
详细讲解:横折弯钩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
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
针对性书写要领指导
一、引导学生熟记汉字字形,为书写训练打好基础
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熟记字形是写好汉字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识字教学阶段或书写训练前,教师应根据每个要求会写的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熟记汉字的字形。
只有熟记了字形,才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在临写练习时看一笔、写一笔的“搬字过纸”的不良现象,养成写整体字的良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范例,认识汉字的间架结构
人教版低年级语文的写字教学编排吸收了我国传统的书法教学经验,把写字教学与田字格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田字格中先观察分析范例,进而练习描红、临写。
因而,低年级的写字教学自始至终都必须充分利用好田字格,发挥田字格在写好汉字方面的桥梁作用。
首先,在一年级上册语文的写字教学伊始,应该让学生认识田字格,并知道田字格可以帮助写好第一个汉字。
其次,在动笔练习前,要指导学生仔细的观察、分析田字格中的书写范例,初步熟悉汉字的笔画形态和间架结构。
如一年级下册《两个小狮子》中的“苦”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艹”在田字格上半格;“古”的“一”在横中线上,“|”在竖中线上,两笔的交叉点正好在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交叉点上,“口”在田字格的下半格。
三、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示范,感知汉字书写要领
低年级处于写字教学的起始阶段,书写能力还比较弱。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书写示范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教师在田字格中的书写示范和对汉字书写要领的适当讲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笔画形态、间架结构的认识,感知汉字的书写要领。
如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中的“年”字,教师在示范时,应着重讲清楚:“年”字的短撇应写在田字格的左上格;第一、二横写在上半格,写得短一些,短竖写在第二、三横之间,末横写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并写得长一些,三横的间距要均匀;长竖写在竖中线上,写得长一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汉字的特点启发学生善于与此前已学会写的汉字(如偏旁、部首、结构相同的字)作比较,通过举一反三,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感知汉字的书写要领。
四、引导学生练习描红和临写,逐步掌握汉字书写要领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无论是临写还是创作,都特别强调“意在笔前”。
即在下笔前,先对临写或创作对象作一个整体构思,在心中形成一个大概的临写或创作要领。
经过熟记字形、观察书写范例和书写示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方法已有了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
再通过描红练习,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把这些感性认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这个“意”,即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要领。
有了这个基础再指导学生练习临写,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在临写训练中出现的随意性、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书写训练的效果。
在临写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随时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通过教师提示、小组互评或学生自评等形式引导学生不断地将临写结果与范例进行对照,发现其中的不足,并不断地改进临写练习。
这样,学生就能逐步熟练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要领,形成书写技能。
总之,识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渗透汉字书写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书写技能和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发现美、审视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多方面有机统一的过程。
一句话,切切实实地重视学生的书写训练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