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无题”
- 格式:pptx
- 大小:139.73 KB
- 文档页数:2
李商隐无题诗16首1.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 《无题二首·其一》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4. 《无题二首·其二》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5.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6.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7. 《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8. 《无题·八岁偷照镜》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9.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10. 《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11. 《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无题原文及翻译李白
【实用版】
目录
1.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
2.李白的诗歌特点
3.无题原文及翻译的解析
4.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被后人尊奉为“诗仙”。
他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充满豪放、奔放的个性,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豪迈情怀见长。
李白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作品既有豪放、奔放的个性,又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他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线,将自然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二是善于抒发豪迈情怀,以激昂、奔放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三是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无题》是李白的一首著名诗歌,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翻译:
昨晚在闲置的潭水中梦见落花,感叹春天已过半,我还未能回到家乡。
江水带着春天流逝,即将消逝,江潭中的月亮又西斜了。
斜月渐渐隐入海雾,碣石和潇湘之间道路漫长。
不知有几人能在月色下归家,落月摇曳着情感,洒满江边的树。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他的诗歌激发了后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李商隐《无题》诗翻译赏析李商隐《无题》诗翻译赏析无题唐诗作者:李商隐飒飒东风细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意思:渴望爱情的心切莫同春花去争荣竞放,要知道一寸寸相思都会化成灰烬!注释:①金蟾:指蛙形的香炉。
啮锁:咬着香炉上的锁扣。
玉虎:吊水用的辘轳,用玉虎装饰。
以金蟾能烧香、玉虎能汲水反衬自己苦于相思却找不到机会与情人相会。
②贾氏窥帘:晋韩寿貌美,侍中贾充召为僚属,贾充的女儿在帘后窥见韩寿,很是喜爱。
贾充知后,便将女儿嫁给韩寿。
韩掾:即韩寿。
宓(mì)妃留枕:相传宓妃是伏羲氏之女,溺水洛水,号为洛神。
这里指甄氏。
曹植离京回封国途中。
宿于洛水边,梦见甄氏来相会遂作《洛神赋》。
魏王:指曹植。
③春心:相思之情。
赏析一这首《无题》诗抒写了一位幽闺中的女子对爱情热切的追求和失意的痛苦。
东风飒飒送来细雨阵阵,芙蓉塘外响着一声声的轻雷。
先以凄迷的春景衬托女子的愁苦和怅惘,继写在迷蒙的春雨中,这位女子怅然若失之情:她寂寞幽居,手摇玉饰的辘轳,独自汲水而返。
这位女子为何这般怅然?第三联写出了缘由:韩寿英俊,曹植多才,女子的男子兼有英俊之貌和迷人之才,使她倾慕,使她相思。
古诗文《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赏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唐朝:李商隐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译文及注释【译文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注解1、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2、顶:指帐顶。
3、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鉴赏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
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
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
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
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
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
【诗歌鉴赏】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无题》原文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李商隐《无题》注释、“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
”此含有好会的意思。
星辰:众星,星之通称。
2、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
一作“画堂”。
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3、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4、“隔座”二句:邯郸淳《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
”隔座送钩,一队用一钩藏在手内,隔座传送,使另一队猜钩所在,以猜中为胜。
分曹:分组。
射覆:《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
”把东西放在菠盖物下使人猜。
5、嗟(jiē):叹词。
听鼓应官:到官府上班,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召集僚属,午刻击鼓下班。
6、走马:跑马。
兰台:《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高宗年号)初改为兰台。
”当时李商隐在做秘书省校书郎。
类:类似。
转蓬:《坤雅》:“蓬,末大于本,遇风辄拔而旋。
”指身如蓬草飞转。
转,一作“断”。
7、阊(chāng)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
来与权尸解药。
”《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
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
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
”8、抵:至,到。
《广雅?释诂》:“抵至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一作“尚”。
相望:期盼伊。
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
无题原文及翻译李白(原创版)目录1.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2.李白的诗歌风格3.无题原文及翻译的概述4.无题原文及翻译的详细解析5.对无题原文及翻译的评价正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被后人尊奉为“诗仙”。
他的诗歌创作具有豪放奔放、清新洒脱的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多样,既有抒发个人抱负的,也有描写自然风光的,还有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
李白的诗歌风格独特,以豪放奔放、清新洒脱著称。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浪漫的情调,善于运用奇崛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仙人”、“神仙”等形象,寓意着他对超凡脱俗的向往,展现出他独特的审美趣味。
《无题》是李白的一首著名诗歌,全文如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昨夜的星辰和风,以及画楼西畔和桂堂东的景象。
诗人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像凤凰一样翱翔天际,但内心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隔座送钩、分曹射覆等细节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最后以“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表达了自己应征为官,即将离开的遗憾之情。
《无题》这首诗歌的翻译版本众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许渊冲的翻译:Last night stars, last night wind,The cassia pavilion is to the east of the laurel hall on the west of the painting building.Without the wings of a colorful phoenix to fly with,Our hearts still had an unspoken understanding.Separated by a seat, the warm spring wine was passed,From different quarters arrows aimed and the wax lamps burned red.Oh, the sound of the drum reminds me of the call to official duty,Like a horse galloping towards the orchid terrace and turning into a piece of floating weed.这首英文翻译诗歌,不仅保留了原文的意境,还巧妙地运用了押韵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译文在表达原诗意境的同时,也具有了英文诗歌的美感。
无题[唐] 李商隐相xi ān ɡ见ji àn 时sh í难n án 别bi é亦y ì难n án ,东d ōn ɡ风f ēn ɡ无w ú力l ì百b ǎi 花hu ā残c án 。
春ch ūn 蚕c án 到d ào 死s ǐ丝s ī方f ān ɡ尽j ìn ,蜡l à炬j ù成ch én ɡ灰hu ī泪l èi 始sh ǐ干ɡàn 。
晓xi ǎo 镜j ìn ɡ但d àn 愁ch óu 云y ún 鬓b ìn 改ɡǎi ,夜y è吟y ín 应y īn ɡ觉ju é月yu è光ɡu ān ɡ寒h án 。
蓬p én ɡ山sh ān 此c ǐ去q ù无w ú多du ō路l ù,青q īn ɡ鸟ni ǎo 殷y īn 勤q ín 为w éi 探t àn 看k àn 。
诗词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无题古诗赏析作品介绍:《无题》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05首。
这首诗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古诗名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就是出自《无题》这首诗。
原文:无题作者:唐·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①金翡翠:用金线绣成翡翠鸟图样的帷帐。
帐的上部为烛照所不及,故说半笼。
或谓指描有翡翠图样的灯罩。
②绣芙蓉:绣有芙蓉图案的被褥。
③刘郎:指刘晨。
传东汉永平中,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被邀至仙洞。
半年后返故里,子孙己七世。
后重入天台访女,踪迹杳然。
事见刘义庆《幽明录》。
此以自喻。
蓬山:仙山,指对方所居。
赏析: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
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
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
“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
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
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
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
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用金钱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熏的幽香。
六、七句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很富有象征暗示色彩。
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象在朦胧光影中浑为一片,分不清究是梦境还是实境。
诗词赏析|〔唐〕李商隐《无题》《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难得相见,分别时更难舍难分,暮春时节,春风和煦百花凋残。
春蚕结茧,到死了才能吐完丝,思念的泪,像蜡烛燃尽才滴干。
早晨妆扮,害怕镜中容颜变老,长夜漫漫,月下吟诗格外凄凉。
蓬莱仙境,虽不远却无路可往,但愿信使,能代替我嘘寒问暖。
【赏析】其一,这首诗是李商隐23岁学道,偶遇宋华阳所作。
盛唐时期,道教兴旺,人们崇尚修行道术。
结合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附录四》(《李商隐年表》)相关记载;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李商隐23岁,到玉阳山(今河南济源市西)学道。
结识了一名侍奉公主修道的宫女宋华阳,彼此暗生情愫,双双陷入情网。
然而,有缘无分,因违反了戒律清规;李商隐被驱逐下山,宋华阳也被遣返回宫。
于是,李商隐以诗寄情,留下了几十首《无题》(无名即名)佳作,这首诗就是其一;另有《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碧城三首》等。
其二,这首诗刻画男女恋恋不舍,情感真挚却哀怨。
首联中,“别亦难”酝酿悲情,“百花残”造就离愁。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修道清静之地,怎奈情缘为了;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春风柔软,百花凋残,已是暮春时节。
难得相会一场,可是别情更苦。
颔联中,“丝方尽”明示忠贞,“泪始干”见证誓言。
明知相思苦,却牵肠挂肚;生死缠绵,无尽无休。
“思”与“丝”谐音,春蚕吐丝,绵绵不绝;思念之情,至死不渝。
烛火燃烧,“蜡油”成灰殆尽;痛苦煎熬,“眼泪”流完止息。
颈联中,“云鬓改”为爱憔悴,“月光寒”尽显凄清。
猜想佳人,清晨照镜子,容颜已变老;日夜愁苦,逐渐消瘦。
反观自己,长夜漫漫,孤枕难眠;本想吟诗遣怀,却倍感月色寒凉,难以释怀。
天各一方,彼此想念,寂寞难耐。
尾联中,“无多路”感慨无奈,“为探看”寄望生机。
古诗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朝: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译文及注释【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东风:春风。
9.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