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渐显光伏发电“世界级版图”
- 格式:pdf
- 大小:176.98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地理扫描:河西走廊主体文字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旅游网”,公益分享侵权可删。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之西,夹在祁连山脉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西连大沙漠,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从十到百公里不等,含今天的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市全境以及兰州、白银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在黄河以西地区,因形似走廊而得名。
河西走廊既是中原连接新疆以及中亚的交通孔道,又是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地带,地理位置重要,称之为东亚陆上马六甲海峡一点不为过。
历史上众多民族在此交汇共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使河西走廊呈现出一种万花筒似的瑰丽画面。
祁连山下,黄沙之中,绿洲连缀成串从遥感图中看河西走廊,祁连山连绵的山脚下,漫漫戈壁黄沙之中,一片片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分外引人瞩目,这就是河西走廊的绿洲。
这些绿洲,在古代,是中原文明挺进西域的踏脚石;到了现代,又成了支撑起甘肃工农业和整个河西地区人们生活的基石。
斯坦因曾在他的书里记述,在他从帕米尔高原地带深入亚洲腹地的过程中,一越过疏勒河河谷地区,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湿润气息。
在忍受过塔里木盆地的极端干旱、看惯了昆仑山脉的荒凉景象后,乍一看到肃州河谷(今酒泉地区)“极其茂盛丰美的夏季牧草”,他忍不住感触良多。
令这个大胆的考古探险家发出赞叹的就是甘肃河西走廊的绿洲。
在地图上,这些绿洲一小片一小片地连缀成一个不规则的狭长条状,一直向西北方向延伸,从武威直到敦煌。
正是这些绿洲,托起了汉唐时期连接中原与西域的辉煌丝路,也给予了这片干旱土地生动而明亮的表情。
不过,在冬季的河西走廊,空气寒冷而干燥,完全感受不到斯坦因曾经为之陶醉的湿润,更看不到郁郁葱葱的夏季牧草。
但是,从祁连山脉山腰上漆黑如墨的松树林,从田地里收割后的光秃秃的玉米秸秆、直指向天的向日葵秆,从巍然耸立的嘉峪关长城、张掖的西夏国寺(大佛寺),就能准确无误地知道,这片因寒冬而蛰伏的土地,就是河西绿洲了。
绿洲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来自祁连山的水滋养了河西走廊的绿洲滋养了河西绿洲的几条内陆河,都发源于祁连山。
中国西北光伏发电产业:新能源政策调整提供更多机遇编者按语:中国未来的低碳社会,需要建造大量光伏发电产业。
本文通过西北地区的光伏发电前景介绍,便于读者了解电缆配套的重要性。
光伏发电基本原理图一、大漠光电铸辉煌—敦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侧记与以往关注敦煌的视角不同,这一次,在敦煌的茫茫戈壁上,记者看到的是一片连绵的“深蓝色的海洋”,是高科技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
这是一项空前浩大的工程。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规划中,这项工程无疑与莫高窟一般,有着它特有的魅力,同时也有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
我们的荒漠,我们的未来这是一个值得敦煌人记忆的日子。
2009年8月28日,我国第一个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在敦煌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
这不仅为加快敦煌清洁能源开发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转变敦煌发展方式、提升区域发展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浮上国家层面的新能源项目,敦煌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优势在哪里?“敦煌是中国最具太阳能工业开发潜力的城市。
”对此,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十分肯定地说。
敦煌地处内陆,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潜在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36亿千瓦,年发电量达2000多亿千瓦时,是大规模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场的理想战略开发区域,具备建设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场的资源条件。
与周边地区相比,敦煌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太阳辐射强,光照资源好。
据气象部门多年观测,敦煌市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达3246.7小时以上,年总辐射量为6882.57兆焦耳/平方米,日平均辐射量为18.86兆焦耳/平方米,是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场的理想区域。
荒漠戈壁面积大,建设条件好。
敦煌市的荒漠戈壁面积大,地势平坦、开阔,目前可用于光伏发电的荒漠戈壁约5000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好,有利于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地质条件好,施工难度小。
光伏并网发电所选的场址位于党河冲积扇平原顶部,海拔在1050米至1400米之间,属永久固定沙砾石戈壁,构造基本稳定,容易施工,建设成本低。
富源县第六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6月作业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故从资源条件看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
第2题,考查人类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题意,太阳能光热电站由众多反光板构成,而众多反光板聚焦太阳能使锅炉加热产生蒸汽,有可能对途经此处的飞鸟造成伤害,故C正确。
反光板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则会降低地表温度,从而降低作物产量,故A、D两项错误;飞机飞行高度一般远高于高塔高度,故该电站的建设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不正确。
答案 1.A 2.C(2016上海卷)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答案:D 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
选D正确。
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答案:C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来自宇宙的各种辐射没有大气的保护,对人类威胁大。
选C正确。
考点: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7江苏地理卷)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5.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B.15点C.18点D.21点答案: C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则为9时,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时。
青藏高原的 “碳” 路行走:探秘世界首例水光互补项目Walking on the carbon road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Exploring the secrets of the world's first water-solar complementary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文、图 / 蓝虹当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的“碳”路中国青海站考察团向我发出邀请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地参加了。
青海,对于我国甚至全球碳中和之路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青海的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是世界第一例水光互补项目。
一、水电和光伏的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一起要去青海的朋友问我,什么是水光互补项目呢?我说,水光互补是一种通过有效利用水电站的调节能力来平滑光伏发电出力波动的系统运行方式。
看着朋友困惑的眼神,我接着解释,光伏发电由于受气象环境因素影响,比如,白天有太阳电力比较充足,晚上没有太阳电力很低,具有随机波动性特征,这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
朋友还是困惑,问,为什么这种波动性会对电网造成威胁呢?我想了想,说,这种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你见过电压不稳定的情况吧,电灯泡忽暗忽明,最后全灭了。
朋友点点头,说,明白了。
朋友认真听讲的态度引发了我作为教师的职业特性,我开始宣讲:水光互补就是通过水电和光伏发电的互相补偿,解决光伏发电出力不平稳的问题,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朋友点点头,说,那就是用水电解决光伏发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我说,也对也不对。
确实,光伏发电出力不平稳的问题,非常影响光伏发电的传输,所以,你看,有些地方出现了弃电的现象,因为担心电网损伤,所以有些光伏电传输不出去。
水光互补项目,利用水电站水库巨大库容的调节能力,补充光伏发电的间歇,例如夜晚或者天气不好时电力出力不足的问题,消除了光伏电的波动性,使光伏电成为一种稳定的电能,降低了光伏出力波动对电网安全的影响,从而可以安全接入电网。
河西走廊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风能和太阳能是一种丰富而清洁的能源,对风能和太阳能进行重新利用是一种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国家对环保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以后的重要清洁能源发展对象。
关键词: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发展引言河西走廊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既是工业革命,也是社会革命。
解决西部走廊化石能源消耗导致严重生态危机的问题,可以向以风电为主的绿色新能源转型,构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全新理论和政策框架。
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很重要。
河西走廊以大规模建设风光电场、发展风电产业为重点,国内外都具有特殊优势和较强竞争优势,更对人类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1.河西走廊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河西走廊所在地势区域的风能和光能都很是丰富。
河西走廊所具备的风资源占全省总风能资源的八成,因此在河西走廊建设了大量的风力发电站,河西走廊的风力发电站不仅发电时间长、发电效率也很高,总之,河西走廊的风场密度高,是绝佳的风能源生产地区。
比如:张掖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是水电、风电、光热光伏发电发电最具潜能的地区之一。
河西走廊不仅风能源充足,其太阳能资源也非常丰富,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在五摄氏度到十摄氏度之间,年平均日照时间在三千小时和四千小时之间浮动,每年的阳关辐射资源经过统计后发现达到了 64.8954亿J/m2。
河西走廊的年平均温度达到十度左右的时候积温可达到三千摄氏度,河西走廊无霜期有一百五十天以上。
比如,位于河西走廊中西部的张掖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6000MJ/m2左右,年均日照时数在2700h以上,日照百分率大于65%,每年太阳日照时数>6h的天数在290天以上,这样的日照条件可用于发展太阳能能源发电,本地区地势广阔平坦,戈壁和沙漠面积广阔,太阳能资源稳定,适宜大规模开发太阳能资源。
建设新能源绿色长廊——河西走廊风光电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的对策研究宇涛;郭亚妮【摘要】发展风光电产业,既是一场产业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如何解决河西走廊从化石能源的消费而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危机,走向由风光电为主导的新能源绿色走廊,构建出全新的理论与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实践操作应用价值.风光电这种新能源的本质是高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河西走廊地区的风光能及其风光电产业,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的风光电产业发展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酒泉为重点的河西地区集中连片大规模建设风光电场、发展风光电产业,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具有特殊优势及其很强的竞争优势.总之,河西走廊风光电产业在人类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其价值.【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3(029)014【总页数】6页(P1-5,15)【关键词】河西走廊;新能源;绿色长廊;生态修复;对策【作者】宇涛;郭亚妮【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1.1 国内外理论学术界对风光电的研究现状至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全球的风能与光能资源分布情况以及风、光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发展潜力,对风、光电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及其风能与光能开发利用的程度等,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具体分析了人类开发利用风能与光能、大力发展风电与光电产业的原因。
分析介绍了世界多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发展风电与光电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主张。
回顾、总结了全球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历史;从人类发现、发明、创新、技术等角度具体介绍了利用风力与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的技术原理。
剖析了世界风电与光电制造业状况。
分析、介绍了世界风电与光电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及其风光电产业发展所产生的新的影响。
预测、展望了全球风电与光电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
并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新能源战略,从多角度、甚至全方位做出了系列研究。
第03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结合太阳辐射的分布图,说明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2.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3.观看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熟悉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标志。
4.结合实例,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学问点01根底学问梳理一、太阳概况1.物质组成:酷热的气体2.主要成分:氢和氦3.外表温度:约6000k二、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响。
〔1〕为地球供应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供应能量a直接被汲取、转化为热能。
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b被捕获并存储,转换为热能、电能等。
如太阳能光伏发电。
c利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如煤、石油、自然?气典例如图为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
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
据此完成1~2题。
1.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面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优势是()A.太阳辐射强B.日照时数多C.用地本钱低D.面板清扫频次少【解析】1.B 2.D 第1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地形遮挡状况的推断。
图示乙坡为阳坡,太阳光照条件最好。
甲、丙、丁受地形遮挡,光照条件相对较差。
第2题,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靠近沙漠,沙尘多,而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气候较潮湿,西侧有山地阻挡,空气中沙尘颗粒要少于河西走廊,故太阳能面板清扫频次较少。
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枯燥,太阳辐射强度大,日照时数多;河西走廊与华北平原相比,人口密度小,用地本钱低。
此题易错之处在于不能很好地提取材料信息,特殊是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面板清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