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综合试题(001)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3
物理新综合试题1.家用电热驱蚊器中电热部分的主要元件是PTC,它是由钛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ρ与温度t的个关系图象如右。
电热驱蚊器的原理是:通电后电阻器开始发热,温度上升,使药片散发出驱蚊药,当电热器产生的热与向外散发的热平衡时,温度达到一个稳定值。
由图象可以判定:通电后,PTC电阻器的功率变化情况是_______,稳定时的温度应取____区间的某一值。
分析:通电后应认为电压U不变。
随着温度的升高,在(0~t1)范围内,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电阻减小,电功率增大,驱蚊器温度持续上升;在(t1~t2)范围内,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电阻增大,电功率减小。
当电热器产生的热与向外散发的热平衡时,温度、电阻、电功率都稳定在某一值。
解答:功率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稳定在某一值。
这时温度应在t1~t2间。
2.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来发电。
由于太阳和月球对海水的作用力(引潮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已知太阳的质量M1=2.00×1030kg,月球的质量M2=7.36×1022kg,地日距离R1=1.50×1011m,地月距离R2=3.84×108m,则太阳与月球对海水的引潮力大小之比为F1∶F2=___。
建于浙江江厦的双向潮汐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潮汐电站。
它利用海水每天涨落两次,共能进行四次发电。
已知其年发电量为 1.07×107kwh,总功率为3.20×103kw,则该电站每天平均满负荷发电的时间为___h。
已知该发电站水库面积为S=2.50×106m2,电站的总效率为10%,则每次涨、落潮的平均潮差是___m。
分析:由年发电量和总功率求出年发电时间,在除以365,得每天平均满负荷发电时间;年总发电量除以365再除以4,得每次涨(落)潮发出的电能,在除10%得每次海水势能的变化E,设平均潮差为h,则有,于是可求h。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第一册全册综合测评卷(含解析)全册综合测评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质量和大小均可以忽略不计B.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C.平均速度v=,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D.质点运动的速度变化很大,则加速度一定很大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形变量最小值是()A. B.C. D.3.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大小为F的恒力向前推车厢,在车减速行驶时间t的过程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人相对车厢静止,取车前进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人的速度改变量为Δv=atB.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maC.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mD.车对人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4.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块(视为质点)静止在水平面上,在t=0时刻,物块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它的位置坐标x和速度二次方v2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A.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B.物块运动的加速度是m/s2C.物块运动加速度是m/s2D.物块所受到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可能是1 N5.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 kg,两根轻细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的拉力F,若要使绳都能伸直,g取10 m/s2,则F可能是()A.10 NB.15 NC.5 ND.25 N6.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以速度v1=2 m/s顺时针匀速转动。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B.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800m指的是路程大小C.研究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为参考系2.武(武汉)九(九江)客运专线,是国家规划“五纵五横”综合运输走廊重要组成部分。
于2017年9月21日开通运营,线路全长224km,线路设计速度250km/h,当日9点51分,首列动车从武汉发出开往九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从武汉到九江的位移大小为224kmB.列车从武汉到九江的路程为224kmC.“9点51分”指的是时间间隔D.“250km/h”指的是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3.在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3s和19.32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63s”和“19.32s”指时刻B.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C.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m/sD.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m/s4.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加速滚下,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在图中所示的v t 图像中哪个可以大致反映小球这一整个运动过程(v为小球运动的速率)()A B C D5.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 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 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队的位移大于乙队的位移B .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C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D .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6.百货大楼一、二楼间有一正以恒定速度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某人以相对梯的速度v 沿梯从一楼向上跑,数得梯子有n 级,到二楼后他又反过来相对梯的速度v 沿梯向下跑至一楼,数得梯子有m 级。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路程B .速率C .加速度D .时刻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为()A .水B .牛C .桥D .人3.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1147:是指时间间隔B .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C .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3 h 24 min ,若全程为728 km ,则此行程的平均速率大小约为214 km/hD .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4.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
某质点先从A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1x = 3 m 4 m = 7 m ---;然后该质点再从C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2x = 3 m ( 4 m) = 4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1x 大于2x B .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故1x 大于2x 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5.浙江在线2016年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
据气象部门报告,第18号台风“暹芭”10月3日8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 m/s ),中心气压935百帕。
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A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B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 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
浙江海洋学院 学校 001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 1.选择题.根据瞬时速度矢量v 的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下,其大小||v 可表示为(A)dr dt . (B)dx dy dzdt dt dt ++. (C)||||||dx dy dz i j k dt dt dt++. (D) 答:(D )题号: 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11.一个质点在做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 ) (A) 切向加速度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不变,法向加速度改变. (C) 切向加速度不变,法向加速度也不变.(D) 切向加速度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答:(B ) 题号: 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12.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 bt i at r22+=(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答:(B )题号: 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16.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答:(D )题号: 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27.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a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 (A) 单摆的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抛体运动. 答:(D ) 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15.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时,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为 ( ) (A )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化 (B )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化 (C )二者都在变化 (D )二者都不变 答:(C )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29.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答:(B )题号: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211.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内,A 、B 二船都以2 m/s 速率匀速行驶,A 船沿x 轴正向,B 船沿y 轴正向.今在A 船上设置与静止坐标系方向相同的坐标系(x 、y 方向单位矢用i、j表示),那么在A 船上的坐标系中,B 船的速度(以m/s 为单位)为 ( )(A) 2i +2j . (B) -2i +2j.(C) -2i -2j . (D) 2i -2j.答:(B )题号: 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212.一条河在某一段直线岸边同侧有A 、B 两个码头,相距1 km .甲、乙两人需要从码头A 到码头B ,再立即由B 返回.甲划船前去,船相对河水的速度为4 km/h ;而乙沿岸步行,步行速度也为4 km/h .如河水流速为 2 km/h, 方向从A 到B ,则 ( ) (A) 甲比乙晚10分钟回到A . (B) 甲和乙同时回到A .(C) 甲比乙早10分钟回到A . (D) 甲比乙早2分钟回到A . 答:(A )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 213.某人骑自行车以速率v 向西行驶,今有风以相同速率从北偏东30°方向吹来,试问人感到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 ) (A) 北偏东30°. (B) 南偏东30°. (C) 北偏西30°. (D) 西偏南30°. 答:(C )题号: 分数: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16.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 2 m/s ,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 ) (A) 等于零. (B) 等于-2 m/s . (C) 等于2 m/s . (D) 不能确定. 答:(D )题号: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3题号: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319.在高台上分别沿45°仰角方向和水平方向,以同样速率投出两颗小石子,忽略空气阻力,则它们落地时速度()(A) 大小不同,方向不同.(B) 大小相同,方向不同.(C) 大小相同,方向相同.(D)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答:(B)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321.一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大小为200 km/h, 风速为56 km/h,方向从西向东.地面雷达站测得飞机速度大小为192 km/h,方向是()(A) 南偏西16.3°.(B) 北偏东16.3°.(C) 向正南或向正北.(D) 西偏北16.3°.答:(C)题号: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323.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一质点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2 m/s,说明它在此后1 s内一定要经过2 m的路程.(B) 斜向上抛的物体,在最高点处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C)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的法向加速度为零.(D) 物体加速度越大,则速度越大.答:(C)题号:分数:3分难度系数等级:324.几个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有共同的底边,顶点也在同一竖直面上.若使一物体(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端由静止滑到下端的时间最短,则斜面的倾角应选()(A) 60°.(B) 45°.(C) 30°.(D) 15°.答:(B)题号: 分数:3分 难度系数等级: 426.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54S t t =+-(SI),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 ) (A)t=4s (B) t=2s(C)t=8s (D) t=5s 答:(B )题号: 分数:3分 难度系数等级: 428.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353x t t =-,其中t 以s 为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3年12月5日7时33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顺利将天雁16号和星池一号A星同时送入500 km高度的晨昏轨道,在该轨道上卫星可以永沐阳光,获得持久动力。
在火箭升空过程中,若认为天雁16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发射架C.星池一号A星D.太阳2.2023年7月,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其各项性能指标国际领先,为我们国家的空天往返系统以及超高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超高速风洞可复现约30倍声速飞行条件,在飞行器研制过程中,需要将飞行器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关于这一模拟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B.风相对于飞行器模型是静止的C.飞行器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D.飞行器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3.[真实情境题航天科技]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如图为工作人员在返回舱外的情景,请你估测图中返回舱的高度为()(第3题)A.0.5 mB.2.5 mC.5 mD.10 m4.[真实情境题日常生活][2024南宁校级期末]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八年级体育测试。
关于小明的成绩,以下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实心球的成绩为40 mB.立定跳远的成绩为10 mC.在1 s时间内跳绳100次D.1 000 m跑步用时为4 min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2023鄂州期末]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的公式v=st()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此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物体用时越短,此物体的速度就越大C.此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D.此物体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6.如图所示,是货车师傅驾车送货时所经过的两个交通标志牌,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重庆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第6题)A.15 minB.75 minC.120 minD.90 min7.[物理思维]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使用分度值更大的测量工具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8.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2 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运动员10 s跑完100 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羚羊、运动员、汽车C.羚羊、汽车、运动员D.汽车、运动员、羚羊9.[2023成都校级期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且测得通过AB段的时间t AB=2 s。
高三综合创新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基态,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单色光照射这群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向外辐射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已知普朗克常敬为h,真空中光速为c,在这六种光中A.最容易发生行射现象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所有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大于ED.这些光在真空中的最大波长为ch E14.C【解析】A.用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单色光照射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4的激发态,波长越长的,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而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光子频率不是最低,则波长不是最长。
故A错误;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选项B错误;C.用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单色光照射这群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向外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那么所有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大于E,故C正确;D.由题意可知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小,所以频率最小,那么波长最长,而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所以频率最大,波长最小,其值为E chch Eλ==,即为最长波长,故D错误。
15.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图象关于图中虚线对称,则在0~t1时间内,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B.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三次都是加速通过该位置C.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两次加速通过,一次减速通过D.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到达这一位置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15.C【解析】AD、分析质点运动过程可知,质点在10t时间内能两次到达的位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质点运动速度为零的两个位置,因此A、D错误;BC、如图,画出质点运动的过程图:在质点沿负方向加速运动的过程中,质点可三次通过某一位置,这时质点两次加速,一次减速;在质点沿负方向减速运动的过程中,质点可三次通过某一位置,这时质点两次减速,一次加速,故C正确,D错误。
2021-2022年高中物理综合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A.2B.3C.4D.5xx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理综物理最新试题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物体A和B,中间连接一个轻质弹簧,已知mA =2kg,mB=4kg。
A与挡板间装有一压力传感器,其能显示A与挡板间的弹力大小,挡板与斜面垂直。
现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物体B,A 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弹力大小为4N,。
则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和拉力的值可能为A.6N,16N B.14N,16NC.6N,24N D.14N,24Nxx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理综物理最新试题21.斜劈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质量为m的物体B在外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
当F 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劈的表面向下时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同时撤去F1和F2,物体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B.若只撤去F1,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C.若只撤去F2,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D.若只撤去F,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2哈尔滨市九中xx届高三月考2.如图所示,斜面体质量为M,倾角为θ,置于水平地面上,当质量为m的小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仍静止不动。
则()A.斜面体受地面的支持力为MgB.斜面体受地面的支持力为(m+M)gC.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mgcosθsinθD.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0答案:14 B 18 BC 21 AD 2BD陕西省宝鸡市xx年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检测21.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测得T1、T2和H,可求1得g等于()A. B. C. D.保定市xx—009 xx第一学期高三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1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A、C两地由静止出发做加速运动,B为AC中点,两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2,且a l<a2,若甲由A 到C 所用时间为t甲,乙由C到A所用时间t乙,则t甲与t乙的大小关系为A.t 甲=t乙B.t甲>t乙C. t甲<t乙D.无法确定xx年重庆市一诊理科综合调研抽测试15.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设碰撞时没有能量损失,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V-t图象为下面图中的()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12.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个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管v2多大,总有v2′=v2B. 若v1>v2时,则v2′=v2C. 若v1<v2时,则v2′=v1D. 只有v1=v2时,才有v2′=v1xx届高三河南四校联考23.(16分)为了缩短下楼的时间,消防队员往往抱着竖直杆直接滑下,先以可能的最大加速度沿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以可能的最大加速度沿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必修一综合测试卷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可能不指向圆心B .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物体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将变大D .火车超过限定速度转弯时,车轮轮缘将挤压铁轨的外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选项A 错误;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一致时,物体做竖直下抛运动,故选项B 错误;物体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变,选项C 错误;火车超过限定速度转弯时,火车将做离心运动,则车轮轮缘将挤压铁轨的外轨,选项D 错误;故选D. 考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向心力2.质量为1 kg 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t =0时刻起,物体受到向右的水平拉力F 作用,第l s 内F =2 N ,第2 s 内F=1 N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 s 末物体的速度是6 m/s B .2 s 内物体的位移为3 mC .第1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2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第1 s 内的加速度为2 m/s 2,在第2 s 内的速率为1 m/s 2,在物体在第1 s 末的速度为2 m/s ,在第2 s 末的速度为3 m/s ,选项A 错误。
在第1 s 内的位移为1 m ,在第2 s 内的位移为2.5 m ,则2 s 内的位移为3.5 m ,选项B 错误。
第1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为4 W ,第2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为3 W ,因此选项C 正确、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瞬时功率。
3.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
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假想成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
物理新综合试题(001)
1.家用电热驱蚊器中电热部分的主要元件是PTC,它是由钛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
的电阻器,其电阻率ρ与温度t的个关系图象如右。
电热驱蚊器的原理是:通电后电阻器开始发热,温度上升,使药片散发出驱蚊药,当电热器产生的热与向外散发的
热平衡时,温度达到一个稳定值。
由图象可以判定:通电后,PTC电阻器的功率变
化情况是_______,稳定时的温度应取____区间的某一值。
分析:通电后应认为电压U不变。
随着温度的升高,在(0~t1)范围内,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电阻减小,电功率增大,驱蚊器温度持续上升;在(t1~t2)范围内,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电阻增大,电功率减小。
当电热器产生的热与向外散发的热平衡时,温度、电阻、电功率都稳定在某一值。
解答:功率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稳定在某一值。
这时温度应在t1~t2间。
2.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来发电。
由于太阳和月球对海水的作用力(引潮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已知太阳的质量M1=2.00×1030kg,月球的质量M2=7.36×1022kg,地日距离R1=1.50×1011m,地月距离R2=
3.84×108m,则太阳与月球对海水的引潮力大小之比为F1∶F2=___。
建于浙江江厦的双向潮汐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潮汐电站。
它利用海水每天涨落两次,共能进行四次发电。
已知其年发电量为1.07×107kwh,总功率为3.20×103kw,则该电站每天平均满负荷发电的时间为___h。
已知该发电站水库面积为S=2.50×106m2,电站的总效率为10%,则每次涨、落潮的平均潮差是___m。
分析:由年发电量和总功率求出年发电时间,在除以365,得每天平均满负荷发电时间;年总发电量除以365再除以4,得每次涨(落)潮发出的电能,在除10%得每次海水势能的变化E,设平均潮差为h,则有
,于是可求h。
解答:,即月球的引潮力比太阳大。
1.07×107÷1.07×107÷365=9.2h,即平均每天满负荷发电9.2小时。
E=1.07×107÷365÷4÷10%=7.33×104kwh=2.64×1011J,因此
3.美国航天飞机上曾做过“卫星悬绳发电”实验。
航天飞机在赤道上空以7.5km/s从西向东做匀速圆周运动。
所在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5.0×10-5T,从航天飞机上向下释放出一颗卫星,带着一根长L=20km 的电缆绳,其电阻为r=800Ω。
电缆绳的方向始终指向地心,电缆线随航天飞机运动,从而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稀薄气体中的离子形成回路,给航天飞机里的电器供电。
实验中得到的电流为I=3.0A。
电缆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___V,航天飞机中获得的电功率为P=___w。
分析:用E=BLV可得电动势。
由P=EI-I2r可得航天飞机获得的电功率。
解答:E=5.0×10-5×2×104×7.5×103=7.5×103V。
P=7.5×103×3-3.02×800=1.53×104w
4.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
“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T1=12h;“风云二号”是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就是赤道平面,周期为T2=24h。
两颗卫星相比:____离地面较高;____观察范围较大;____运行速度大。
若某天上午8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赤道附近太平洋上一个小岛的上空,那么“风云一号”下一次通过该小岛上空将是______。
a b c
分析:由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公式可比较“风云二号”和“风云一号”的高度和速度。
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所以观察范围是固定的,极地卫星虽然离地面较近,每一时刻观察范围较小,但它相对与地面不断运动,可观察地面上任一点。
“风云一号”通过小岛上空(图a),再过6小时,卫星再过赤道时,小岛随地球自转了900,卫星不在其上空(图b);再过6小时,卫星到了原位置但小岛在原位置的对面(图c),必须再过12小时卫星才能再次到达小岛上空,即在第二天上午8点。
解答:由,:可知“风云二号”离地面较高,“风云一号”
运行速度较。
由于“风云二号”是同步卫星,只能观察地面一个固定区域;而“风云一号”但它相对地面是不断运动的,因此可观察到地球上任一地点,既观察范围大。
由于“风云一号”的周期是12小时,而小岛随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所以第二天上午8点才能再次通过小岛上空。
5.(2000年上海高考题)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①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②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③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
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它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
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的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
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0=σt4,其中常量σ=5.67×10-8瓦/(米2开4)。
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
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R S=696000千米,太阳表面温度T S=5770开,火星半径r=3395千米,球面积S=4πr2,其中R为球半径。
⑴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米-1×10-5米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⑵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⑶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射到面积为πr2(r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它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分析:⑴由电磁波速度公式C=νλ可求频率范围。
⑵由公式P0=σt4可求太阳表面每秒每平方米辐射的能量,乘以太阳表面积4πR S2再乘以3600,就可得每小时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
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均匀分布在一太阳为圆心,太阳到火星距离为半径的球表面上(该球半径R0=400R S),火星吸收的太阳能与太阳辐射的总能量的比就是πr2与4πR02的比,于是可求火星吸收太阳能的功率P1;而火星作为黑体,本身电磁辐射的总功率P2也能用P0=σt4和火星总的表面积4πr2相乘计算,由热平衡可知,P1=P2于是可求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
解答:⑴ν1=1.5×1015H Z,ν2=3×1013H Z⑵W=4πR S2σT S43600=1.38×1030焦
⑶P1=4πR S2σT S4,R0=400R S,P2=σt44πr2,P1=P2,可得t=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