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齿轮传动链转动惯量和质量折算的教学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10.56 KB
- 文档页数:3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减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功能,掌握减速器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减速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3. 帮助学生了解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计算公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减速器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减速器的设计。
2. 提高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减速器图纸绘制的能力,培养其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了解国内外减速器设计发展趋势,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敢于创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减速器设计为主线,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分组讨论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减速器概述:介绍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功能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 内容列举: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应用场景。
2. 减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减速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参数。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列举: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比、效率等。
3. 减速器设计方法与步骤:讲解减速器设计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设计过程。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列举:设计要求、设计步骤、计算公式、设计实例。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设计和计算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步骤如下:1.确定传动比:减速器的传动比是由齿轮的齿数确定的。
假设需要的传动比为n,即输入齿轮的齿数与输出齿轮的齿数之比,可根据应用需求确定。
2.确定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模数:模数是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一般用m表示。
通过传动比和齿轮的齿数可以计算出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模数。
3.确定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齿顶和齿底的圆周上的直径。
分度圆直径可通过模数和齿数计算得出。
4.确定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齿宽:齿宽是齿轮齿廓的宽度,也是齿轮传动中齿轮接触面积的重要参数。
齿宽一般需根据应用负载、传动功率、齿轮材料等因素进行估算和确定。
5.确定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齿数:通过传动比和齿轮的模数计算出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齿数。
6.计算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齿廓曲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性能。
常见的齿廓曲线有直线齿廓、渐开线齿廓等,齿轮选择时根据应用需要进行选择。
7.计算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轴向模数:轴向模数是齿轮齿厚度的参数,可通过齿宽和齿轮的齿数计算得出。
8.校核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强度:校核齿轮的强度是确保减速器传动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步骤。
校核齿轮的强度包括弯曲强度校核、接触疲劳强度校核等。
根据应用条件和齿轮材料可进行强度校核。
9.计算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啮合效率:啮合效率是齿轮传动中能量的转换效率。
齿轮传动的效率取决于齿轮材料、润滑状况、齿轮齿型等因素。
通过计算可确定齿轮传动的啮合效率。
10.校核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动态性能:校核齿轮的动态性能是确保减速器传动平稳性和减振性的重要步骤。
动态性能校核包括齿轮的动载荷分析、振动分析等。
以上是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还可进行其他设计计算,例如齿轮材料的选择、润滑方式的选择等。
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
引言:减速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及说明进行详细阐述。
我们将介绍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分析减速器的设计要点和计算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减速器设计中的五个大点,每个大点包括59个小点的详细阐述。
我们将总结减速器设计计算及说明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1.减速器的定义和分类2.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3.减速器的组成部分和结构特点二、减速器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计算方法1.载荷分析和选型计算a.转矩计算和载荷分析b.选型计算和参数确定2.齿轮传动设计及计算a.齿轮模数和齿轮比计算b.齿轮齿数和模数的选择c.齿轮齿面接触强度和疲劳寿命计算3.轴承选择和计算a.轴承类型和选用原则b.轴承计算和寿命估算4.轴的设计和计算a.轴的尺寸和材料选择b.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5.外壳设计和计算a.外壳材料和结构设计b.外壳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三、减速器设计中的大点一:载荷分析与选型计算1.减速器工作条件和载荷分析方法2.载荷选型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4.齿轮合理选型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5.配套电动机的选取及功率计算四、减速器设计中的大点二:齿轮传动设计与计算1.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齿轮模数和齿数计算方法3.齿轮齿面接触强度和疲劳寿命的计算4.齿轮传动的噪声和振动分析5.齿轮传动设计的优化方法和技巧五、减速器设计中的大点三:轴承选择与计算1.轴承的结构和分类2.轴承的选型计算和额定寿命估算3.轴承的装配和润滑4.轴承的热平衡和振动分析5.轴承故障分析和维修方法六、减速器设计中的大点四:轴设计与计算1.轴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准则2.轴的尺寸和材料的选择3.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方法4.轴的疲劳强度和寿命估算5.轴联接的设计和计算七、减速器设计中的大点五:外壳设计与计算1.外壳的结构和功能要求2.外壳的材料和制造工艺选择3.外壳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4.外壳的密封和散热设计5.外壳的防护和装配要求总结:减速器设计的过程复杂而严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减速齿轮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齿轮箱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减速齿轮箱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学生能了解减速齿轮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减速齿轮箱的故障原因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2. 学生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减速齿轮箱,并进行传动比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并整理减速齿轮箱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分享信息,提高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减速齿轮箱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国家制造业的自豪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针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机械设备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减速齿轮箱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减速齿轮箱基本原理及组成部分:介绍减速齿轮箱的工作原理、类型、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齿轮传动与减速器”2. 传动比计算方法:讲解减速齿轮箱的传动比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齿轮传动与减速器”第三节“传动比计算”3. 减速齿轮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减速齿轮箱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案例,强调其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二章“齿轮传动与减速器”第五节“减速器的应用”4. 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减速齿轮箱常见故障原因,教授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齿轮传动与减速器”第四节“减速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5. 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减速齿轮箱,并进行传动比计算。
链传动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链传动减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链传动减速器的工作过程,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学生掌握链传动减速器的设计步骤,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完成减速器的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链传动减速器的结构图,并进行简单的零件装配。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软件进行链传动减速器的相关参数计算,为设计提供依据。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组员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增强对工程实践的热情。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的一个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学生特点:学生已经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链传动减速器原理及结构:介绍链传动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及结构组成,重点讲解链条、齿轮、轴承等关键部件的作用。
2. 链传动减速器设计计算:依据课本相关章节,教授链传动减速器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载荷分析、选用链条类型、计算传动比、确定齿轮尺寸等。
3. 链传动减速器CAD绘图: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链传动减速器结构图的绘制,并进行简单的零件装配。
4. 链传动减速器设计实例: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程设计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链传动减速器设计,要求学生完成设计计算、CAD绘图、装配及调试等环节。
常用机构的转动惯量与
扭矩的计算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附录 1. 常用物体转动惯量的计算惯量的计算:
矩形体的计算
图1 矩形结构定义
以a-a为轴运动的惯量:
公式中:以b-b为轴运动的惯量:
角加速度的公式α=(2π/60)/t 转矩T=J*α=J*n*2π/60)/t
α-弧度/秒 t-秒 T –Nm n-r/min
圆柱体的惯量
图2 圆柱体定义
空心柱体惯量
图3 空心柱体定义
摆臂的惯量
图4-1 摆臂1结构定义
图4-2 摆臂2结构定义
曲柄连杆的惯量
图5 曲柄连杆结构定义
带减速机结构的惯量
图6 带减速机结构定义
齿形带传动的惯量
图7 齿形带传动结构
齿轮组减速结构的惯量
图8 齿轮组传动结构
滚珠丝杠的惯量
图9 丝杠传动结构
折算到电机的力矩
传送带的惯量
图10 传送带结构总惯量
折算到电机的惯量
折算到电机的扭矩
齿轮,齿条传动惯量的计算
图11 齿轮齿条结构定义
1,确认您的负载额定扭矩要小于减速机额定输出扭矩, 2,伺服电机额定扭矩*减速比要大于负载额定扭矩。
3,负载通过减速机转化到伺服电机的转动惯量,要在伺服电机允许的范围内。
4,确认减速机精度能够满足您的控制要求。
5,减速机结构形式,外型尺寸既能满足设备要求,同时能与所选用的伺服电机很好,转动惯量一定要算的,不算是因为你已经确认了不会有问题,否则负载拖电机是一定的。
如果对启动的时间有要求,如初速度为0需要几秒后达到速度为何,就需要计算转动惯量,角的加速度和转动惯量求转矩。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翼3(上)传动系统转动惯量与减速比匹配分析袁文胜(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1)摘要:伺服传动系统的选型匹配是加工设备升级改造及更新的重要环节,需要定量计算其转动惯量和加减速扭矩,这对于理解和优化系统结构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通过现场应用实例的定量分析计算,与监控数据验证比较来反映减速比及惯量是否匹配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转动惯量;加速扭矩;减速比中图分类号:TM303.5文献标识码:BDOI :10.16621/ki.issn1001-0599.2021.03.420引言电机传动的设计和选型中,准确计算转动惯量和动态扭矩非常困难,但仍需要大致的定量分析。
盲目选用大扭矩电机及增大减速比来放大扭矩安全域量,不仅会增加整个设计硬件成本,还会影响机电系统的响应节拍。
导致大部分能量都利用在加速电机转子上,加减速制动过程能量释放频繁,对放大器制动电阻寿命也有一定影响。
本文通过一个不规范的选型设计电气传动实例,定量计算其所需的加速扭矩,并与运行监控的数据对比,以此说明设计匹配的重要性。
1传动系统结构及运行相关数据一台单轴加工缸盖水孔的组合机床,原有传动系统采用普通异步电机加TJ-64减速机,带动床身主轴箱进行简单的定位加工。
后续将传动系统改造为伺服电机加减速机的传动结构,如图1所示。
传动机构和运行模式的相关数据见表1。
选用力士乐MSK 同步伺服电机,型号为MSK100C-0300-NN-M1-AP2-NNNN ;力士乐Indradrive Cs 系列驱动器,型号为HCS02.1E-W0070-A-03-NNNN ;台湾聚盛VGM 行星齿轮减速机,型号为MF150XL1-10-K-32-130;德国ROTEX 梅花型弹性联轴器,型号为ROTEX-38EN-GJL-25098SHA 椎38-椎45。
2转动惯量及扭矩的计算2.1伺服电机角加速度兹觶motor棕acc =2仔n t =2仔R vp t =325010伊(10)伊(2仔60)=340.3rad/s ,其中,R 是减速比,10;p 是螺距,10mm ;v 是速度,3250mm/min 。
齿轮减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齿轮减速的相关知识,包括齿轮减速的原理、结构、设计方法和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齿轮减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齿轮减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齿轮减速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齿轮减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齿轮减速设计的基本计算和选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齿轮减速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齿轮减速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齿轮减速的基本原理:介绍齿轮减速的原理,包括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齿轮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2.齿轮减速的结构:讲解齿轮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包括齿轮、传动轴、轴承、减速器壳体等。
3.齿轮减速的设计方法:阐述齿轮减速的设计方法,包括齿轮参数的计算、齿轮的材料选择、齿轮的结构设计等。
4.齿轮减速的应用:介绍齿轮减速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如机械制造、汽车、船舶等。
5.齿轮减速的维护与故障分析:讲解齿轮减速的维护方法及故障分析与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齿轮减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齿轮减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齿轮减速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齿轮减速的原理和结构。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齿轮减速教材作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齿轮减速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