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高压抽水”之谜
- 格式:doc
- 大小:716.00 KB
- 文档页数:3
高压电除草原理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追求,高压电除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公害除草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高压电除草技术通过利用高压电的作用,对田间杂草进行除草处理,达到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压电除草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
高压电除草原理主要是利用高压电对田间杂草的杀伤作用。
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杂草的细胞膜受到破坏,导致细胞内的水分和养分流失,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这种高压电除草技术可以有效地杀灭不同种类的杂草,包括一些难以除去的顽固杂草。
高压电除草技术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首先需要安装高压电设备,包括高压电源、电极等。
然后将电极插入土壤中,使其与田间杂草接触。
开启高压电源后,高压电场将在电极周围形成,对杂草进行杀伤作用。
根据不同的杂草种类和生长情况,可以调整高压电的大小和作用时间,以达到最佳除草效果。
高压电除草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压电除草无需使用化学除草剂,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次,高压电除草对杂草的杀伤作用快速有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和成本。
此外,高压电除草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农民可以轻松掌握和应用。
然而,高压电除草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高压电除草技术对于一些深根、茎坚硬的顽固杂草效果不明显。
其次,高压电除草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来说可能不太实用。
此外,高压电除草技术需要注意安全问题,操作时要注意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高压电除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公害除草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高压电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田间杂草,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高压电除草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以提高对顽固杂草的杀伤效果,并降低设备的成本,使其更加适用于广大农民的实际生产。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压电除草技术将会在农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田管理解决方案。
不用电和水泵就能把水抽上来真是太神奇了高手在民间啊从民间传承下来的真正高明的抽水方式一、把忙把忙是古老流传在农村地区最为常见的水泵类抽水方法。
把忙是由当地老前辈设计制作出来的半机械小型抽水泵,它可以将低深的水层向上抽至一定高度,大大提高抽水的效率和质量。
1. 制作原理把忙的工作原理是把水通过木棍部件的振动及力量做出浮空,让木棍和空气结合推动水。
2. 巧妙之处把忙的制作材料极其简单,其中一块竹子就能够手工加工完成,而木棍制作部件能够使用木材和金属材料加工出来。
二、抽水系统抽水系统是一个把低深水层抽出到更高水位的一种流传民间技术。
它是由一定数量的竹筒或软木桶连接在一起,以便把水从低深处抽出更高位置的一种方法。
1. 巧妙之处抽水系统的制作材料极其简单,只要具备一定数量的竹筒或由软木桶连接而成的水泵管,就可以做出一个抽水系统。
2. 抽水原理抽水系统采用气压和质量推动的原理,使用竹筒或水泵管将低深水层抽出更高水位,从而实现水的上升、传输。
三、抽水靴抽水靴是老前辈设计的一种使用泥土和木棍制作的水泵。
它可以将水层抽出更高位置,从而改善水利情况,特别是在旱季交涝时非常有效果。
1. 制作原理抽水靴的制作原理主要是把泥土和木棍组合来把水从低深位置抽出更高水位,使用泥土堆积成一个靴状,用木棍作为驱动器,让水往上升方向流动。
2. 巧妙之处抽水靴结构简单,只需要用泥土把一些木棍组合成靴状,木棍外部加入一层蔬菜或植物残渣,金属物品可以作为加固装饰,做出一双抽水靴就可以把水从低深层抽出以便用水。
四、田园抽水法田园抽水法是古老的抽水方式,只需要利用天然水源,有效的把水从低深处抽出来,巧妙的利用了地表与地下的水压,实现了低深处向上抽取。
1. 分布特点田园抽水法的特点是最明显的地方是在乡村或农村地区,使用较多。
2. 巧妙之处田园抽水法采用的是地表与地下的水压,低深处把水抽出来,需要安装一个冲水驱动机构,能够实现地表水驱动地下水,实现自动抽水。
植物居然也用“吸管”世界上最高的树是怎么把水分运输到树顶的呢?的维管束又称为叶脉)等器官中大多存在着像吸管一样的结构,被称作“维管束”,维管束相互连接就构成维管系统。
维管系统是贯穿于整个植株,与体内物质运输紧密关联的系统,其中就包括水分子的运输。
在植物体内,水分从气孔穿过维管束,一直连接到植物的根部,形成一条具有连续性的极细小水柱。
当植物叶片或花瓣中的水分从细胞里通过蒸腾作用排出后,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的溶液浓度就会上升,与周围细胞形成浓度差,水分子就会从低浓度的细胞流向高浓度的细胞,由此就能从周边细胞取得水分。
同理,旁边细胞又从另外一个细胞取得水分,如此下去,维管束内就会有相应的水分被吸上来,带动水的爬升,最后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所以即便是浇在土壤里的水,也能滋润植物上端的绿叶。
这就和我们平时用吸管把饮料吸上来的过程很相似,但区别就在于吸饮料利用的是吸气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中,而植物吸水利用的则是植物细胞蒸腾失水产生的水势差。
这种吸水就是由植物蒸腾失水而产生的蒸腾拉力所引起的。
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最主要的动力来源。
这对于高大的乔木尤为重要,如果丧失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植株生长较高的部位也无法获得充足的水分。
由于矿质元素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转,而蒸腾作用是吸收和输导水分的动力来源,所以矿质元素(无机盐)和根系合成的物质也会随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吸入、分布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中去。
所以,蒸腾作用对于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等生理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见过经吸染法制作而成的色彩奇异的花艺作品,花艺师们利用的正是这一原理。
除了运输功能,蒸腾作用还能防止叶温过高,叶片被灼伤的问题。
这是由于阳光照射在叶面上时,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而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内的自由水变为水蒸气时需要吸收热能,所以能有效降低叶片的温度,使叶子在一定范围的强光下也能顺利进行光合作用。
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大气压原理
盆景自动供水装置是一种智能化的设备,它利用大气压原理实
现了盆景的自动供水。
大气压原理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和物体施加
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被利用来实现一些有趣的应用,比如盆景的
自动供水。
盆景自动供水装置中的关键部件是一个由大气压控制的水箱。
当水箱中的水位下降时,大气压会推动水从外部水源进入水箱,保
持水位稳定。
这种装置利用了大气压的性质,实现了盆景的自动供水,使得盆景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保持适当的湿度。
盆景自动供水装置的大气压原理不仅使得盆景的养护更加便捷,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通过合理利用大气压原理,
盆景自动供水装置为盆景的养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使得
盆景爱好者能够更加轻松地享受盆景的美丽与魅力。
总的来说,盆景自动供水装置的大气压原理是一种创新的应用,它为盆景的养护带来了便利和高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这
种基于大气压原理的智能化装置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为人
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高压电除草原理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种植也越来越重视。
然而,随之而来的草坪、农田、果园等地的杂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传统的除草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压电除草技术应运而生。
高压电除草是一种利用高压电的原理来除去杂草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高压电的电击效应使杂草枯萎死亡。
具体而言,高压电除草设备通过将高压电流传输到杂草体内,使其受到电击并瞬间发生热量过高的现象,从而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液流失、细胞死亡等结果,最终使杂草死亡。
高压电除草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压电除草具有高效性。
相比传统的除草方法,高压电除草可以快速、有效地除去大面积的杂草。
通过将高压电流传输到杂草体内,使其受到电击并迅速死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除草任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压电除草具有环保性。
相比化学草剂等化学除草方法,高压电除草无需使用化学药品,不会对土壤、水源等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高压电除草也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
高压电除草具有节能性。
传统的除草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而高压电除草设备只需消耗少量电能即可完成除草任务。
相比之下,高压电除草能够大幅度降低除草成本,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
高压电除草还具有安全性。
高压电除草设备采用专业的设计和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防止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同时,高压电除草设备还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尽管高压电除草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高压电除草技术对电源的要求较高,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
其次,高压电除草设备的价格较高,对农民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
此外,高压电除草设备的使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高压电除草技术通过利用高压电的原理来除去杂草,具有高效性、环保性、节能性和安全性的优势。
然而,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压电除草技术有望在农作物种植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百米大树水分是如何被输送到树梢的?学过中学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抽水机的原理是制造真空,然后通过大气压差将水送往高处的。
因此水能够被抽到的最大高度,是一个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柱高度,即10m左右。
所以如果人们希望将水抽到更高的高度,那么需要制造中间水池来进行“接力”抽水,或是通过管道给水加压,让水能够运输到更高的高度。
然而在自然界中,高度超过10米的树木比比皆是,世界上最高的树木桉树,高度甚至能超过百米。
树木们看上去并没有“抽水机”,也没有强大的加压装置。
那么,树木是如何将水分输送到几十甚至上百米的顶端呢?根压:力不从心在很久之前,对于水分垂直运输的动力就有若干个假说,其中之一是根压假说。
所谓根压,就是由于植物根部主动转运矿质离子到根中心的维管束中,从而提高了根内的溶液浓度,更准确的说,是降低了根内部的水势。
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由土壤到维管束的水势梯度。
根据渗透学说,水分会有主动进入溶液浓度较高(水势较低)根部的趋势,这一趋势就形成了根压。
在砍断的植物截面上溢出的汁液,以及叶片吐水的水滴,都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根压被视为水分垂直运输的动力。
植物的伤流和吐水被视为根压存在的证据。
然而,进一步的观测发现,对于高大的乔木而言,根压不足以将水分运输到植物顶端。
这是因为根压产生的压力实在太小了。
根压的主要来源是上面提到的水势差,但对于植物体来说,细胞液的浓度是具有上限的,因此水势的下降所产生的根压是有限度的。
据测算,根压一般为0.1MP左右,换而言之,就相当于一个大气压,因此也仅能将水分推上约10m的高度。
可以看出,根压不可能成为水分垂直运输的主要动力。
毛细现象:无能为力除了根压,人们还寻找了其他可能的运输方式。
我们知道,当在水中插入一根能被水浸润的管子,那么可以观察到管子内的水上升了,管子越细,水位上升的高度越高。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毛细作用。
同时我们还知道,植物内部存在大量的细管状结构,即导管组织。
芹菜吸水的原理
芹菜是一种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其吸水的原理主要涉及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生理过程。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细胞壁的渗透压:芹菜细胞壁富含纤维素和其他多糖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
当芹菜放入水中时,水分子的渗透作用使得芹菜的细胞壁吸收水分。
与此同时,细胞壁中的多糖物质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进一步增加了水分子在细胞壁中的吸附能力。
2. 渗透调节:芹菜细胞内外的渗透浓度差异也是芹菜吸水的关键。
芹菜细胞内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质,如糖类、无机盐等。
当芹菜放入水中时,由于芹菜细胞内液体的溶质浓度较高,使得细胞内外之间存在渗透压差,从而推动水分子从高溶质浓度处向低溶质浓度处扩散,进而使芹菜细胞吸收水分。
3. 营养物质的运输:芹菜的根部有丰富的根毛,根毛位于根的外表面,起到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重要作用。
当芹菜根系吸收到水分和营养物质后,通过根的导管系统将其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这种运输过程依赖于细胞壁的渗透压和细胞间负压(负压是指细胞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进而促使水分子沿细胞间隙向上运输。
4. 水分的蒸腾作用:芹菜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在这个过程中,芹菜叶片内水分被蒸腾到空气中。
蒸腾作用会形成
一种负压吸力,促使根系吸收更多的水分以维持植物的水平衡。
综上所述,芹菜吸水的原理主要涉及植物细胞壁的吸附能力、渗透调节、营养物质的运输以及水分的蒸腾作用。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使芹菜能够吸收和运输水分,维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植物高压生根法的详细介绍植物高压生根法是种植物根系培育技术,在植物繁殖中应用广泛。
高压生根法利用了高压、高温以及氧气和水分的作用,促进了植物的生根生长。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高压生根法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原理1.高压作用高压对植物细胞内部产生较大的压力,促进了细胞的膨胀和分裂,使细胞壁松弛,方便了根系的生长。
2.高温作用高温可促进植物内部代谢的加速,增强植物组织细胞的适应性和生长力。
3.氧气作用高压状态下,氧气分子被压缩,氧分子的扩散速率也随之加快。
在高压状态下,氧分子容易被根系吸收,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4.水分作用高压状态下,水分子与氧分子一样容易被植物吸收,充分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高温状态下,水分的蒸发速度也会加快,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水分。
二、步骤1.准备工作将需要繁殖的植物剪下一段茎,将叶子清理干净,浸泡在1%的硫酸钾和几滴生长素混合的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放入高压机将浸泡后的植物放入高压机中,加压至5-10兆帕,并保持1-2小时。
繁殖植物的数量和高压机的规格有关,压力和时间应适当调整。
3.取出植物将压力释放,取出植物并清洗干净。
4.放置生根培养液中将植物放置在含有生根液的生根培养液中,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当的温度,待植物生根。
三、注意事项1.高压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危险。
2.高压生根法对植物的种类和阶段有要求,一些根系较薄弱的植物不适合使用高压生根法。
3.繁殖植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根液的浓度和种类。
4.生根培养液的温度应适宜,一般为20-25摄氏度。
5.在植物生根初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防止阳光直射。
四、实践案例1.高压生根法在桔树繁殖中的应用桔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其繁殖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高压生根法应用较广。
研究表明,使用高压生根法可大大缩短桔树根系出芽的时间,同时增加根系的数量和生长速度,有效提高果树的繁殖效率。
2.高压生根法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细胞或组织移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促使其生长分化,实现植物繁殖的技术。
盆景高压其实不神秘
在盆景主干尚有欠缺的情况下,可以用高压法。
高压的过程是简单的,除去树皮,用苔藓包裹,保持湿润,直到发出足够的根来支持这棵树。
选取需要高压的部位。
环切,宽度大约两公分的高度
刮去形成层。
用塑料袋将环切部分以下包住,系紧。
放入浸泡过的苔藓。
放满,确保环切部位被完全包裹住。
用铝线缠绕固定好,顶部留有一定的缝隙,防止苔藓干涸时可以向里注水。
高压过程完成
高压包裹的塑料袋已经有点腐烂
透过塑料袋可以看到发出的新根。
可以拆除了
塑料袋取下后,可以看到很多白嫩的小根从苔藓中冒出。
小心的剥落苔藓,发出的新根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将根下部多余的干剪掉,以方便上盆。
上盆完成后。
图:网络
编辑:博雅盆景 boyabonsai。
植物“高压抽水”之谜
作者:王贞虎
来源:《绿色中国》2015年第07期
澳洲有一种杏仁桉,普遍高达百余米,树干直插云霄,最高达156米,相当于50层的高楼。
鸟在树顶上歌唱,在树下听起来就像蚊子的嗡嗡声一样。
站在树下向上望,但见树冠上的枝叶郁郁葱葱,碧绿欲滴,特别是夏日的清晨,叶尖上还往外“吐水”。
人们不禁要问,这么高大的树,是什么力量把土壤里的水分提到一百多米高的树叶中去呢?
原来,植物都具有吸水的特殊功能,每株植物都是一套“抽水网”。
据载,一棵玉米,一生要从根里“抽水”200千克,才能完成它的使命。
一亩阔叶林,一个夏天要“抽水”160吨,才能完成生长的过程;而一亩针叶林也要“抽水”142吨,方能度过炎炎的夏季。
一株植物大约拥有几千万台至几亿台“抽水机”。
这些“抽水机”全安置在植物根部的根毛区。
在根的细小根梢上边,有一小段密密麻麻的纤毛,这就是植物的根毛。
每条植物的根毛都是根毛区表皮细胞外壁的外突起所形成的,这条细长根毛与土壤颗粒紧密接触。
根毛数目极多,一颗黑麦约有40亿条根毛,总长度可达9000多公里,这样就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植物庞大的根系,在地下不停地搜索着每一滴水,再通过茎杆输送到叶片,再由叶片的气孔排放到空气中,从而降低了周围的温度,增加了湿度,改善了环境。
根系产生的巨大吸水能力还离不开两种动力。
一种动力是根压,这是根吸水的下端动力。
活的根主动吸水,并把水导向上端的能力叫根压。
根的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导管同心协力管理无机盐水溶液,溶液浓度较高,导管就向四周细胞夺水,四周细胞失水之后,再向外围细胞夺水,最后捉使根毛向土壤夺水。
根压可达2〜3个大气压,不仅能促使根主动吸水,而且可促使水分通过茎到达叶和植物全身。
另一种动力是蒸腾拉力。
伸展在空中的叶子不断地散失水分,失水的叶便向枝条吸水,枝向茎吸水,间接地向根吸水。
这种动力很像上端有“抽水机”将水抽上来,这个“抽水机”的作用叫“蒸腾拉力”。
蒸腾拉力可达十几个大气压,它比日常用的最大抽水机的抽力还强十几倍。
有了上、下两种动力,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水抽到一百多米高了。
高等植物的"抽水系统"发达,地下的根系往往比地上可见部分要大好几倍。
如小麦根深可达2米,苹果树根系水平方向能伸到27米以外。
因此,植物可以从很大一片土壤里吸水。
根不仅是植物的“抽水机”,也是“化工厂”,还是“小仓库”。
含氮、磷、钾等元素的化合物被根吸收后,经过根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冬季,植物维持生命的营养,就是靠根储存营养的“小仓库”来供给。
春天到了,植物又开始抽芽、吐叶、开花了,也是靠根储存的营养。
可笑的是,植物强大的“抽水”功能,近年不时被人指责是造成某地干旱的罪魁祸首。
比如2010年春天,西南五省大旱,就掀起了一轮舆论风暴。
有人竟认为这场旱灾是由于西南各地长有桉树的原因,因为桉树是植物界“抽水”能力最强的“抽水机”。
后来,这个谬论被人用科学的论据推翻。
科学家认为,指责桉树“抽水”造成西南大旱对桉树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因为除了一部分水生种类外,大部分高等植物都扎根于旱地之上。
为了生存,它们都要用根吸收水分,再把水分“抽”到地上的茎叶里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陆生植物都是“抽水机”,只不过“抽水功率”大小不同罢了。
一般来说,木本植物的“抽水功率”要大于草本植物。
所以在比较干旱的地区,水分条件不足以支撑木本植物的大量生长,这些地方就只能形成草原和荒漠,而不能形成森林。
但是,这次闹旱灾的西南五省的水分条件并不差,其原始植被本来就是森林,因此在这一地区种植桉树,理论上是不会像在草原和荒漠地区滥种杨树那样造成水资源损耗的。
而且,陆生植物并非只有抽水这一种本事,它们还有涵养水分的本事。
这是因为植物可以把地表和根系所及的地下改造成易于蓄水的环境,尽管蒸腾作用会消耗一定的地下水,但是被植物改造的土地却能够涵蓄更多的水分。
这就是我们常说森林是“绿色水库”的原因。
桉树林也是森林,一样可以起到涵养水分的作用。
很多桉树林都是在荒坡上造林的,假如当初没有造林,而是让荒坡一仍其旧,那么当年的旱灾只能更重。
当然,营造不合理的树林的确会产生耗水过多的问题,但这不是“树”本身不好,而是“技术”不好。
常见的不合理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树木种植过密,不仅大量消耗水分,而且导致树和树发生竞争,结果两败俱伤;二,树林内的物种多样性太低,缺少其他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这种结构单一的纯树木“裸林”,所产生的蓄水作用是很小的;三,在大片地区同时栽种同一种树,导致树龄单一,而不是让以耗水为主的幼龄树林和以蓄水为主的老龄树林交错分布。
(责编: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