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愈伤组织的继代与分化培养
- 格式:docx
- 大小:9.91 KB
- 文档页数:2
草莓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培养实验报告册1、培养程序和培养基5--6月于晴天的下午在健壮、无病的草莓刚抽出的匍匐茎上取茎尖,大小为0.3--0.4mm,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用于草莓茎尖培养诱导芽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6-BA 0.5mg/L,NAA 0.2mg/L,蔗糖30g/L,琼脂粉6.5g/L,pH 值调至5.8--6.0。
在草莓茎尖的扩大繁殖阶段,采用MS 培养基附加6-BA 0.5mg/L 、NAA0.01mg/L。
扩大繁殖主要是将丛生苗分块即每5--7株切成一块,转入继代培养基。
在转苗过程中,去掉原生叶片有利于新苗分化,在扩大繁殖中随时清除愈伤组织,有利于新苗增殖和生长。
诱导生根培养基用1/2MS 附加。
经查文献得知0.1mg/L浓度的IBA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为100%,平均根条数为2.4条。
不加TBA及IBA浓度超过0.2mg/L,多数苗都是先于苗基切口处产生愈伤组织,随后在愈伤组织上分化生根,致使成活率大大降低。
2、操作技术要点及培养条件⑴)灭菌与接种预处理―为了灭菌彻底,常把接种材料先进行湿润处理,采用的是75%的酒精,湿润的时间为半分钟至1分钟。
灭菌处理在草莓组织培养中常用灭菌剂的种类很多。
我们曾用过次氯酸钠10%水溶液(含有效氯0.4--0.5%),浸泡接种材料10--15分钟;次氯酸钙(漂白粉),用其饱和上清液,浸泡接种材料15--30分钟;过氧化氢10--12%水溶液浸泡10--20 分钟;新洁尔灭5--10%水溶液,浸泡10--15分钟;升汞0. 1%水溶液,浸泡8--10分钟。
其中前4种灭菌剂对接种材料比较安全,但因灭菌时间较长,常常使接种材料的外层氧化变褐,以致影响培养效果。
升汞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但浸泡时间稍长会造成接种材料中毒。
因此,在草莓组织培养中,如把握好时间,升汞是应用较多的灭菌剂。
灭菌后的接种材料,要用无菌水充分清洗,通常要换水 3--5次。
接种以培养无病毒苗为主要目的的草莓组织培养,所接种的茎尖材料很小,在接种时首先要求准确熟练地剥取茎尖生长点,并使用固体培养基比较适宜,接种时应注意不能将整个茎尖埋入培养基中。
实验
实验七七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目的要求】:1、掌握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方法
2、学习接种操作技术规范。
【实验内容】:1、70%乙醇喷洒净化工作台并擦洗干净,将接种所用的工具等放入工作台。
打开紫外灯,15分钟后关闭紫外灯开始方可操作。
打开风机吹风15分钟,
备用。
2、挑选生长旺盛的苜蓿愈伤组织(此类愈伤组织多呈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
将其分割成直径约为0.5cm的小块。
3、将分割好的愈伤组织小块接种到新鲜的原培养基上,摆放均匀
4、培养:将培养瓶用封口纸包好,用记号笔写上姓名和接种日期,放在培养
室内25±2℃条件下暗培养。
【实验结果】:观察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继代培养?
2.在进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实验小组及成员
实验课程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教师及职称龙维彪(讲师)
开课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下学期填报时间2012 年 6 月 1 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一.实验设计方案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现象与结果
A实验结果记录表:
愈伤组织诱导结果:
总接种瓶数5瓶总接种块数15块
污染瓶数4瓶污染块数11块
未污染瓶数1瓶未污染块数4块
未污染块中愈伤组织发生块数3块
愈伤组织发生率75%
愈伤组织发生情况记录愈伤组织的色泽较新鲜,但比较少
污染情况及原因分析污染瓶中,有1 瓶是霉菌污染,3瓶细菌污染。
可能是接种过程中接种器械消毒不够,掀开封口
膜时碰到了封口膜里面,也可能是封口膜没绑好。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结果:
继代培养没有受到污染,愈伤组织增殖情况较好,呈现不规则状。
颜色浅黄,注意看会有一些小黑点,愈伤组织开始老化,部分开始分化。
B实验结果图片。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学号:094120275 姓名:陈小华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09应用生物教育B班实验课程名称:胡萝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继代培养
教师:杨世忠
开课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二学期填报时间:2012 年 5 月18 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无菌操作流程:
二.实验报告
图1胡萝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结果
2号瓶内的胡萝卜愈伤组织长势良好,1、3和4号瓶内胡萝卜均被
图2 胡萝卜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结果
具体说明如表2:
表2 胡萝卜愈伤组织继代结果统计
2 存活瓶数 2
1号瓶内愈伤组织为Ⅱ型愈伤组织,其结构松脆,生长旺盛,
鲜艳,增值很快,称为亢进分裂型。
2号瓶内愈伤组织为Ⅰ型愈伤
组织,其结构致密,生长较慢,容易分化成苗,称为保守分裂型。
植物细胞工程-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姓名:物理数学狂班级:生物技术综合班学号:2019004284【实验计划】1.MS培养基母液的配置与保存、MS固体培养基的配置(准备实验)2.外植体胡萝卜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2018.10.18)3.胡萝卜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2018.11.8)4.胡萝卜愈伤组织悬浮培养(2018.11.22)5.胡萝卜愈伤组织诱导生根(2018.12.1)6.观察实验结果(2018.12.13)【实验时间】2018年10月18日-2018年12月13日实验(一)MS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一、实验目的1.通过MS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母液的基本技能;2.掌握培养基各种母液的保存方法。
二、实验原理1.MS 培养基的特点:①无机盐浓度高;②高含量的氮、钾,尤其是硝酸盐;③含有一定的铵盐,营养丰富;④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有机附加物。
MS 按照营养水平划分为基本培养基。
2.培养基是植物离体培养组织和细胞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配置培养基时,为了减少试剂称取时的工作量出现的误差,以及多种营养成分混合导致沉淀产生或相互反应而失去培养效果,需要预先将各种营养成分配置为一定倍数的培养基母液,待使用时稀释到适合的浓度。
母液的浓度为培养基浓度的10倍、20倍、50倍、100倍等或更高。
3.需要时将配置好的母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到培养基指定浓度,再加入琼脂、蔗糖、生长调解物质等,制成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三、器材与试剂1.器材:各类天平、磁力搅拌器、冰箱、烧杯、量筒、玻璃棒、试剂瓶、标签;2.试剂:95%酒精,0.1-1N NaOH ,0.1-1N HCl ,配制MS 培养基所需的各种无机物、有机物,蒸馏水。
四、方法步骤(一)母液的配制母液是欲配制培养基的浓缩液,一般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
优点:(1)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2)便于配置时快速移取;(3)便于低温保藏。
1.MS 大量元素母液(10×)称10升量溶解在1升蒸馏水中。
第2章《愈伤组织培养》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绝大多数培养植物再生植株时都先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2、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诱导期、分裂期和分化期三个时期。
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时要注意:种类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
4、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方式主要有不定芽方式和胚状体方式。
二、名词解释:1、愈伤组织培养(callus culture):是指将母体植株上的外植体,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发育的一门技术。
2、继代培养(subculture):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以后,由于营养物质枯竭,水分散失,以及代谢产物的积累,必须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培养。
这个过程叫做继代培养3、形态建成(organogenesis):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经脱分化、再分化形成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s)、不定芽(adventitious shoots)或直接发育成形态完整的植物体的过程。
4、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又称胚状体(embryoid):指在组织培养中,由一个非合子细胞(体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经过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5个时期),形成的具有双极性的胚状结构。
三、问答题1、愈伤组织细胞的分化一般分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1)诱导期:①气体交换增加,如氧气的吸收增加②RNA含量增加(增加到300%)③蛋白质量增加(每个细胞的总增加量为200%)d酶活性增强(2)分裂期:①细胞的数目迅速增加②每个细胞平均鲜重下降③细胞体积小,内无液泡d细胞的核和核仁增大到最大e细胞中RNA含量减少,而DNA含量保持不变f随着细胞不断分裂和生长,细胞的总干重、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大大增加,新细胞壁的合成极快。
(3)分化期:①细胞分裂部位和方向发生改变②形成瘤状或片状的分生组织结节和维管组织结节③细胞的体积相对稳定,不再减少d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细胞e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呈乳白色、白色或浅绿色,老化的多转化为黄色或褐色2、分裂期愈伤组织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缺少有组织的结构,维持其不分化的状态,颜色浅而透明。
第三章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第一节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愈伤组织(callus): 在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经脱分化和细胞分裂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大部分外植体细胞须经脱分化形成愈伤,才能再分化成完整植株,只有茎尖等少数细胞只恢复为分生状态但不分裂,直接再分化。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是植物组培的基本环节。
一、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形态特征1、愈伤组织的诱导1)起动期/诱导期(initiation/induction stage, Induction of growth)外植体细胞在外源激素作用下,经脱分化而恢复分裂状态,开始形成愈伤。
细胞外观无明显变化,代谢旺盛,合成加强,为分裂做准备。
持续十几小时~几天。
2)分裂期(divition stage/phase):外植体切口边缘膨大,外层细胞迅速分裂,体积变小,具分生细胞的特征,细胞数速增。
3)形成期(formation stage/Differentiation phase):外植体表层细胞分裂减缓,内部细胞开始分裂,大量细胞形成瘤状/泡状或片状结构。
若不及时继代,将分化出拟分生组织瘤状物和维管组织,又称分化期。
2. 愈伤组织的形态特征质地:松脆易碎的颗粒状;紧密坚实的结块状;水渍或浆糊状。
颜色:白色或淡黄色;淡绿色或绿色;黄色至褐色。
一般,淡黄或淡绿/绿色松脆(近圆形)或致密的颗粒状愈伤再生能力较强,白色/灰白色或黄褐色、浆糊状或紧实(香蕉形)的愈伤再生能力差。
3. 影响愈伤诱导的关键因素愈伤的形成是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诸因素互作的结果。
迄今,几乎从各种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
其关键主要不在于外植体,而是培养基,尤其是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生长素为愈伤诱导和增殖所必需,细胞分裂素视外植体来源而异。
二、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继代培养(subculture):将原有培养物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的过程称为~。
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营养枯竭,水分散失,代谢物积累,致使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须进行继代培养。
实验四植物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理论)一、概念愈伤组织(callus)◆自然状况下指植物在受伤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中,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疏松排列的薄壁细胞。
二、植物愈伤组织及形成过程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标志着植物组织培养的开始。
1、形态结构◆形状不规则,结构疏松◆有大量的分生中心◆细胞排列毫无次序◆内有大量的细胞间隙◆颜色不一致优良的愈伤组织所具备的特性:A、高度的胚性或再分化能力,以便从愈伤组织得到再生植株B、易散碎,可建立优良的悬浮体系,并可分离出全能性的原生质体C、旺盛的自我增殖能力,可建立大规模的愈伤组织无性系D、经过长期继代保存而不丧失胚性,可进行各种遗传操作2、愈伤组织形成过程A、诱导期◆细胞准备分裂◆合成代谢活动加强◆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诱导期时间长短因植物种类、外植体生理状况及外部因素而异B、分裂期◆一分为二,不断增殖◆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发生变化主要表现:◆数目迅速增加◆细胞平均鲜重下降◆细胞体积小◆核与核仁增至最大◆ RNA减少,DNA保持不变◆组织总干重、蛋白质与核酸含量增加◆新细胞壁合成极快C、形成期细胞经诱导、分裂形成无序结构愈伤组织的时期。
细胞特点:◆大而不规则、高度液泡化◆无次生细胞壁与胞间连丝◆整个组织松散◆表面以下约5~10个细胞生长中心本时期的愈伤组织是最适合获得单细胞或原生质体的,是建立悬浮体系的最好时期。
D、分化期停止分裂的细胞发生生理代谢变化,导致形成由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愈伤组织。
本期愈伤组织特点:◆细胞分裂部位由表层转变到深层◆分裂方向由单周分裂变为深层局部分化◆分化组织瘤状结构形成◆维管组织形成瘤状结构的出现使愈伤组织逐渐形成具有维管组织,呈分散的节状结构形成,出现各类组织细胞。
细胞分裂素对促进维管化组织有重要作用3、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长期保存愈伤组织的一种方法◆直径到2~3cm时与外植体分离,单独培养◆选取其生长迅速的部位作继代培养◆分化与再生植株时,应选生长较慢的愈伤组织◆每一继代培养时间取决于其生长速度◆一般可在3~6周继代一次三、植物愈伤组织的遗传变异1、引起异质性的原因A、外植体染色体倍数性与遗传组成不同的细胞经诱导后的分裂B、培养条件引起的不规则性它们常同时发挥作用2、初生愈伤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后,细胞核内的变化:A、正常有丝分裂B、先核内复制,后有丝分裂C、先核碎裂,后有丝分裂◆初生愈伤组织的异质细胞群体性反映了外植体中的染色体状况反映了愈伤组织诱导期间核变异的结果◆在诱导中,会出现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非整倍体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等3、建成愈伤组织◆选择作用的结果◆只有一种主要核型占优势◆培养基成分和培养类型的影响◆异质群体中细胞间的竞争与互作的影响四、影响因子及培养条件1、培养基2、组织原有的倍数性3、培养环境的条件五、愈伤组织的发生方式发生方式:1、器官发生指细胞或愈伤组织通过形成不定芽再生成植株的过程。
实验四、愈伤组织的继代与分化培养
一、实验目的
学习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方法;巩固无菌操作技术;观察愈伤或培养物的再生情况及其形态特点。
二、实验原理
愈伤在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营养、水分减少和代谢物等积累,使其生长减缓甚至变褐衰亡,须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或分化培养。
通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低利于芽的分化,高则利于根的分化。
将外植体或愈伤接种到激素配比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以通过器官发生或体胚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
三、实验用品
器皿与设备同前;用实验三培养的甜瓜/烟草愈伤或子叶外植体,分化培养基(老师准备,同实验三)。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
注意:四人一组,每组2-3瓶培养基;挑选培养物量大或者培养基少的优先转接。
1)超净工作台等准备工作:同前。
2)将三角瓶用75%酒精喷雾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在酒精灯火焰前取下封口膜,用镊子将培养物夹取、转接到装有新鲜培养基的三角瓶中。
如果愈伤或子叶较大,或分化出根,则用镊子或剪刀将根切除,并将愈伤切割成0.5 cm见方的小块(在培养皿中进行),然后再进行转接。
3)封好瓶口,标好姓名和接种日期。
4)将接种后的三角瓶置于25℃、每天16 h光照和8 h黑暗条件下培养。
五、观察记载内容与实验报告
1、观察记载内容
每人接种数,4人小组接种总数;外植体/培养物的变化及其形态特征,再生情况;污染情况等。
每隔3天观察一次。
2、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可用流程图表示 4)实验结果与分析
A. 描述培养物的变化及其形态特征;
B. 统计再生率与污染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再生率=分化绿芽(不定根/小植株/胚状体)的愈伤或外植体数/接种总数×100%。
说明: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结果与分析如有抄袭,涉者均按不及格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