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课时《木偶兵进行曲》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提问问题,使同学们说出自己知道进行曲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分析《木偶兵进行曲》三个乐段,走进作曲家莱昂.耶塞尔的梦境,体会玩具兵梦里嬉戏的快乐场景。
学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韵味。
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歌曲《木偶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一天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地逃回玩具箱子里。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
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
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
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学生用具:课本。
第1课芬芳茉莉第一课时学唱《茉莉花》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演唱活动感受《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方言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歌曲《茉莉花》,能用最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情感目标: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激发学生把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能用舒展、优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具:多媒体、电钢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大屏幕播放《世博会宣传片》,并且提问学生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纷纷回答是《茉莉花》。
二、背景介绍师:大家知道这个片子是为什么盛会创作的吗?生:为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而创作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为什么在这样大的世界性的宣传片中选择《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呢?生:学生不是很清楚……………师:那老师就给大家来讲讲,因为这是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民歌,《茉莉花》早在清乾隆时期就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后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的《东方升起月亮》中也引用了茉莉花的旋律作为素材来表现咱们神秘的东方古国(这个地方可以放资料图片)中国音乐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三、学唱歌曲1、初次听赏:出示歌谱:师:这是歌曲《茉莉花》的歌谱,请大家跟随歌谱完整的听赏歌曲,听完后请告诉我这首歌曲的情绪。
播放《茉莉花》生:抒情、优美。
师:大家知道音乐中常用的音符有几个?生:七个。
1234567师:这首歌曲中少了哪几个音?生:4、7师:简介五声调式。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就是由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来。
2、范唱:师:我们刚才听了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首歌老师也会唱,你们想不想听老师演唱?(教师范唱)3、再次听赏:(要求随音乐轻声哼唱)。
4、学生跟琴模唱旋律5、老师再次演唱,要求学生随音乐演唱。
(强调声音。
)6、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师:这首歌曲中还有哪一句不会唱?(要求学生举手)老师重点教唱。
《天地之间的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天地之间的歌》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作业内容1. 歌曲练习:学生需在家中反复练习《天地之间的歌》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确保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
2.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表演的练习,包括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表情等方面的表现。
要求小组内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3. 搜集资料:学生需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宇宙、星空、地球等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料,为后续的课堂讨论和分享做准备。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时间:本作业需在课后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并确保按时提交。
2. 作业形式:作业以音频文件的形式提交,要求学生在家中录制演唱《天地之间的歌》歌曲的音频文件,时长不超过3分钟。
3. 作业质量:学生需认真练习,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音色等方面的表现,以提高演唱质量。
同时,小组表演时要求成员之间配合默契,共同呈现出一场精彩的表演。
4. 提交要求:学生需将音频文件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一同提交,以便教师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音频文件和相关资料,结合歌曲练习的表现和小组表演的配合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和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鼓励。
3. 评价时间:在下节课的开始阶段,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表扬优秀的学生和个人,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反馈,反思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并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改进和提高。
3. 学生应将教师的反馈记录在作业记录本上,以便今后对照和参考。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天地之间的歌》这首歌曲,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鼎功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聆听《我的祖国》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郭兰英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
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歌曲创作的背景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
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
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
(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唱歌蓝天向我们召唤》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蓝天向我们召唤》这首歌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歌曲演唱:学生需在家中反复练习演唱歌曲,确保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音乐表现:学生需根据歌曲的意境,选择合适的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以提高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小组合作:学生需与同学组成小组,共同设计一段与歌曲意境相符的舞蹈,并进行排练和表演。
舞蹈设计应突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并尽可能体现出团队合作的精神。
4. 创新挑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作一段新颖的配乐或改编歌词,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此项作业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提交录音或视频,以供教师评价和反馈。
2. 小组合作的舞蹈和创意挑战需在课堂上有序进行,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3. 作业过程中,学生需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请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不拖延、不敷衍。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所有提交的录音或视频进行评分,并给出反馈意见,以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2. 教师将对小组合作的舞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性、合作精神、表演效果等方面。
3. 对于创意挑战,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给予评价,并鼓励学生在下次作业中继续发挥自己的创意。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教师将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和小组,教师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歌唱、表演、合作和创新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单元北国豪情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静心聆听《山村来了售货员》。
2.通过听赏这首唢呐独奏曲,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之情,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3.通过自做“唢呐”,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展示庆典的场面。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唢呐”这种民族乐器难点:感受各地不同的民歌风格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播放唢呐独奏的影像资料(1)师:你们知道这种乐器叫什么吗?你见过它吗?介绍唢呐:唢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族乐器,属于吹奏乐器,外形似喇叭花,是用铜做成的,其音色高亢、明亮、富有穿透力,一般用于表现北方民歌的特点。
(二)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1.初听全曲感受唢呐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2.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表达了山村人民怎样的一种心情?(非常喜悦、高兴)那你们来说说,人们为什么对售货员那么高兴呢?3.学生讨论山村路难走,很难有售货员上门卖东西,山上的人更难得下山一次,集中采购一些东西,所以对售货员挑着担子进山村,他们是非常的欢迎。
4.师:这么一首好听的东北风格的曲子,却是一位江南水乡的作曲家写出来的,而且,还是一位太仓人呢!5.介绍作曲家。
张晓峰:1931年出生于江苏太仓,扬琴演奏家。
他18岁时任上海沪剧团伴奏演员,后调至上海歌剧院。
从60年代初开始,他热情地投入到民族器乐曲的创作之中,创作了扬琴独奏曲《边塞之歌》,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琵琶小协奏曲《琵琶行》,吹打乐《迎宾曲》等作品。
6.再次听赏作品7.请学生来描述乐曲表现的情景乐曲分为:赶路、吆唱、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继续前进等部分8.仔细聆听,给乐曲分三段[听一听,比较三段旋律中节奏的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想象?]要求在分段的地方牵手示意第一乐段:“赶路”,节奏鲜明,伴以“三音之锣”叮当之声,描述乐观、风趣的售货员自挑货担向山区赶路的形象。
第二乐段:以“咔腔”吹奏技法奏出“卖货喽”的吆喝声,紧接着笛子轻声模仿山谷回声,然后开始“选购”,这是乐曲的重点乐段,唢呐与乐队互相对答,妙趣横生,描绘出人们踊跃购货的生动场景。
第三单元星空畅想第一课时唱歌《我爱银河》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
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
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
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的传说?传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音乐知识教学级进音阶中相邻音级之间的连接称为级进。
跳进音阶中不相邻音级之间的连接称为跳进。
4.小结第二课时欣赏《木星——欢乐使者》《木星——欢乐使者》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的方法,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2、通过分析、旋律记忆等方法,反复聆听音乐,分辨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
3、通过欣赏作品,促进学生对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在音乐中我们需要带着问题去聆听,有目的的去聆听,去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情绪变化、速度变化,体会音乐带来的美。
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具有才气,也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霍尔斯特,是一位有着瑞典血统的英国作曲家,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
1893年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管风琴、作曲、长号。
18岁时,就已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
霍尔斯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人们广为熟知的,当数他的《行星组曲》.这部作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就欣赏他这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行星组曲里面的一首《木星——欢乐使者》。
二、第一部分。
1、简介圆号、长号、大号。
人音六年级上册音乐书目录1.人音六年级上册音乐书目录1.1单元一:音乐的魅力1.1.1第一课:音乐的起源1.1.2第二课:音乐的分类与特点1.1.3第三课:音乐的表现形式1.2单元二:声音与乐器1.2.1第一课:声音的产生和特点1.2.2第二课: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1.2.3第三课:中国传统乐器的欣赏和鉴赏1.3单元三:音乐的艺术表现1.3.1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与表现手段1.3.2第二课:歌曲的演唱技巧与鉴赏1.3.3第三课: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1.4单元四:音乐的欣赏与创作1.4.1第一课:音乐的欣赏与鉴赏技巧1.4.2第二课:音乐的欣赏与评价1.4.3第三课:音乐的创作与表演1.5单元五:音乐与生活1.5.1第一课: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1.5.2第二课:音乐与健康1.5.3第三课:音乐与文化交流2.人音六年级上册音乐书内容详解2.1单元一:音乐的魅力2.1.1第一课:音乐的起源本课主要介绍了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1.2第二课:音乐的分类与特点本课重点介绍了音乐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音乐,并且了解各类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1.3第三课:音乐的表现形式本课主要介绍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包括唱歌、演奏、舞蹈等,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种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2单元二:声音与乐器2.2.1第一课:声音的产生和特点本课主要介绍了声音的产生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对声音的理解和认识。
2.2.2第二课: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本课重点介绍了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让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乐器,并且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2.2.3第三课:中国传统乐器的欣赏和鉴赏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欣赏和鉴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
课型:课时:编者:张静编写时间: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西风的话》2.学习竖笛do、re、mi、fa四个音符指法,吹奏歌曲《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连贯、优美、自然、和协的声音合唱歌曲《西风的话》,并能较流畅地跟琴识读乐谱。
能对指挥的手势、表情做出正确的反映。
2.了解作曲家黄自的简单生平及其音乐代表作品。
3.掌握竖笛do、re、mi、fa四个音符指法、气息平稳、音色柔和、没有杂音。
能够大方的吹奏出《快乐小舞曲》。
教学重点:唱好《西风的话》,能吹奏《快乐小舞曲》
教学难点:二部合唱的统一、和协、均衡;竖笛吹奏的气息控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秋天是充满诗意的季节,诗人眼中到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多媒体播放金色秋天的一组图片,背景音乐为伴奏音乐《西风的话》。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欣赏秋的美景,聆听秋的歌声,感受秋的诗情与画意,走进《金色的秋天》。
二、新歌教学
师:秋天的西风爷爷有话对我们说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西风的话》。
1、复听歌曲,理解歌词。
(第二次聆听)
师:西风爷爷告诉我们什么呢?生:……师:歌曲《西风的话》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家黄自谱曲、杰出音乐理论家廖辅叔作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抒情歌曲。
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通过第一人称“我”(西风)与“你们”(小朋友)的对话,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
令景物的变化,点出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表现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光明。
2.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3.复听歌曲,感受情绪。
(第三次聆听)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生:柔美、深情。
师:作曲家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出“柔美深情”的呢?(引导学生从如速度、力度、旋律走向等音乐的基本要素来分析。
)
4.再听教师的范唱歌曲。
(第四次聆听)
师:下面,老师分别范唱高低声部,请你们感受一下老师的“柔美深情”咯,并请思考老师演唱力度有什么规律?生:…师总结:上行渐强,下行减弱。
5.高低声部学生分别随琴用“hu”模唱旋律(模拟西风),并画出旋律线。
6.根据旋律线,学生随老师的手势唱出旋律的起伏特点。
7.高声部小组合作学习填词演唱的同时低声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歌词数遍。
8.低声部用各种形式巩固演唱。
9.尝试合唱:
(1)老师(低声部)和高声部的几个代表合唱,其它同学聆听并谈听后感受。
(引导他们从声音的统一、声部的均衡、和协方面去欣赏合唱)
(2)两声部合唱,教师指挥并录下学生的“作品”。
(3)学生听赏自己的录音,教师引导讨论分析好与不足的地方
(4)再唱,再分析。
10.教师指挥,放音乐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学吹竖笛《快乐小舞曲》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竖笛的吹奏知识:口型、手型、按指方法、吹奏姿势、气息要求、六字箴言:孔按牢、轻轻吹等。
2.复习sol、la、si、do的指法:
(1)出示指法图,逐个吹奏八拍长音,强调轻轻吹。
(2)看指法图,快速的吹出老师柯达伊手势,吹4拍。
(3)集体吹奏《颂祖国》。
3.学习do、re、mi、fa的指法。
(1)长音吹奏练习,强调“六字箴言”
1=C 4/4 1 - - - | 2 - - - |3 - - - | 4 - - - | 3 - - - | 2 - - - | 1 - - - ‖
(2)看老师柯达伊手势,吹2拍
(3)教师任意唱音,学生吹1拍,强调气息柔和。
4.吹奏乐曲《快乐小舞曲》
(1)出示曲谱,老师范奏。
(也可叫能力强的学生单独演奏。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
(2)教师总结并简介乐曲:《快乐小舞曲》是一首节奏、音调都比较简单的儿童歌曲的旋律,具有舞曲的特点。
旋律大多为同音进行,音域只有五度。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四乐句的旋律只有一音之差。
(3)学生跟钢琴伴奏划拍识谱乐谱。
(4)学生跟钢琴用“tu”音模唱旋律。
(5)学生跟老师的吹奏口唱乐曲,手按指法两次。
(6)学生跟老师的带奏,分乐句的吹奏两次。
(用吐音奏法)
(7)老师、学生的接龙吹奏。
(8)引导学生注意呼吸、演奏姿势、换气统一(0一拍休止处)等再跟钢琴齐奏一次。
四、课堂小结:相约秋天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