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
- 格式:docx
- 大小:13.13 KB
- 文档页数:3
大班科学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学习太阳系中9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和顺序。
2.了解每个行星的名称、大小、距离和特点。
3.培养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学习太阳系中9大行星的名称和特征。
2.掌握行星的大小、距离和特点。
3.引发学生对天文学的探索和兴趣。
教学难点1.记忆太阳系中9大行星的名称和特征。
2.掌握行星的大小、距离和特点。
3.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天文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PPT。
2.准备展示模型或图片,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准备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太阳系九大行星。
教学内容1. 引入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太阳系九大行星。
2.让学生一起回忆并说出太阳系中已知的行星。
2. 学习第一部分:太阳系概览1.教师通过图片或PPT展示太阳系的概貌,并介绍太阳系的概况。
2.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太阳系的规模和气氛。
3. 学习第二部分:太阳系九大行星1.教师介绍和讲解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称和特征。
2.通过精心设计的小游戏或竞赛活动,让学生记忆和了解每个行星的名称、大小、距离和特点。
3.教师配合模型或图片,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行星的大小、距离和特点。
4. 拓展学习1.教师介绍和讲解类地行星、小行星和流星等宇宙孕育的杰出经验和物体。
2.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宇宙概念中的漫长和无尽的时间和空间。
3.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验和小课题来拓展学习,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天文学的奥秘。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和顺序。
同时,课程的内容也为学生带来了关于天文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探索。
希望本课程能够引导学生对天文学产生兴趣,展开探索和学习。
太阳系九大行星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和排列顺序;2.掌握太阳系行星的物理特征,如半径、质量、密度等;3.了解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如公转周期、自转周期以及轨道倾角等;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图示解释能力,通过制作模型和图片等方式深入学习太阳系行星的特征和运动。
教学重点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的基本特征;2.太阳系中各行星具体的物理特征以及运动特征。
教学难点1.掌握行星运动的特征,如轨道和公转周期;2.深入理解太阳系行星的物理及化学特性。
教学准备1.展示太阳系行星的模型或图片;2.适量的展示资料,如行星的物理量、运动轨迹等;3.工具材料,如肥皂、卡纸、颜料、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观察星空图片,向学生介绍太阳系和行星的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2.邀请学生观察课堂中展示的行星模型或图片,感受行星在太空中的姿态和特征。
讲解环节1.通过PPT等资料向学生讲解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并展示每个行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2.导入行星物理特征的讲解,如半径、质量、密度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自行推断每个行星的物理特征;3.讲解行星的自转、公转以及轨道倾角等运动特征,并展示相关动态模拟图或实际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操作实践环节1.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活动模型或手工模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2.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制作一个或几个行星模型,并在模型中体现出行星的物理特征和运动特征,如半径比例、轴倾角等;3.学生可利用颜色笔在制作好的模型上标记行星的各项特征,并在模型的周围制作行星的轨道示意图,以便更好地展示行星的运动轨迹。
总结环节1.邀请学生进行模型展示,通过学生制作的模型以及图片,深入讲解太阳系中行星的特征和运动;2.导入总结环节,回顾本次课所学知识以及制作模型的体验感受,激发孩子们对太阳系知识的兴趣;3.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夜空,并指出太阳系中处于视线范围内的行星,加深他们对太阳系知识的理解。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太阳系九大行星简介本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太阳系九大行星。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关于太阳系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步骤步骤一:介绍太阳系九大行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知识和使用幻灯片等辅助工具来介绍太阳系九大行星。
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创建一个有关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列表。
例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虽然它已经不再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了)步骤二:制作太阳系模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太阳系和九大行星,让他们亲手制作一份太阳系模型。
教师可以将一些有关太阳系和九大行星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他们可以使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出自己的太阳系模型。
步骤三:太阳系之旅在太阳系之旅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模拟太阳系的旅行。
例如,使用投影机或VR技术,或者是简单地在黑暗中使用手机屏幕来代表太阳和各个行星。
学生可以按照行星轨道的顺序,向上漂浮/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步骤四:太阳系的比较让学生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例如,让学生比较地球和其他行星间的区别,如卫星数量,轨道时间等等。
步骤五:模拟探索太阳系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太阳系探险家的角色,通过模拟太空的环境以及使用科学仪器等手段来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系的知识。
例如,让学生使用卫星图像来研究行星表面的特征。
结论通过本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太阳系和九大行星,并学会通过多种方式来记住这些知识。
这些活动不仅有趣,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尝试将学科知识与创造力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更加有趣。
大班综合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名称和顺序。
2.能够简单介绍每个行星的特点和特征。
3.能够识别太阳系中的行星,区分其大小、距离和亮度。
二、教学准备1.太阳系地球参考模型2.行星的实物或照片3.太阳系模型或图表4.儿童学习板书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1.教师出示太阳系的地球参考模型,引导学生探究太阳系,了解整个太阳系的组成。
2.教师可以通过短篇故事、卡通影片等方式,引入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
2. 探究环节(30分钟)1.教师出示模型或图表,让学生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特征。
2.学生分组了解一个行星,收集相关信息,向全班展示。
3.教师巩固学生对行星的认识,出题进行简单的游戏。
3. 练习环节(2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太阳系的小测验,巩固记忆。
2.学生根据常见的太阳系问题,自由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锻炼表达和思考能力。
4. 提高和拓展环节(20分钟)1.学生根据太阳系的排列顺序,编写一篇故事或小作文,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对太阳系的了解不仅停留在九大行星上,可以拓展到其他天体和宇宙知识,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合适的涉及。
5. 总结环节(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堂课的感受和收获,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成果。
2.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提出下堂课的预告和展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学生能够说出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
2. 学生能够简单介绍每个行星的特点和特征。
难点: 1. 学生能够识别太阳系中的行星,区分其大小、距离和亮度。
五、课后拓展1.学生可以参考书籍、视频等途径,进一步了解宇宙和天文学知识。
2.教师可以布置与太阳系相关的阅读材料,促进学生对于宇宙探索和科学认知的兴趣和热情。
幼儿园大班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引入】(1)课题:太阳系九大行星(2)教学目标:了解太阳系九大行星,能够区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大小、位置和特点,激发幼儿的古怪心和探究欲望。
(3)教学准备:①PPT;②九个球体,量杯,不锈钢碗;③幼儿绘本《宇宙大发觉》;④太阳系模型;⑤音乐《宇宙传说》《小星星》等;【活动】(一)上课前的准备工作(2分钟)1. 带着孩子们仿照火箭发射,一遍一遍念到:父亲妈妈等我们送回来。
2. 引导幼儿们一起看教室里的环境,准备“星际飞航”所需的工具和用具,提高孩子们的察看力和辨别力。
(二)主题引入(10分钟)1.老师播放音乐《宇宙传说》,引出今日的主题。
2.通过PPT呈现太阳系九大行星,小伙伴可以看到每一个行星的图片,并且可以看到每一个行星的名字。
老师温馨提示:从太阳开始理出行星的次序,让孩子们一步步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同时,老师也会引导孩子对各种行星图案、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比较。
3.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Deeper Learning,老师找出太阳系的搜狗百科,并帮忙孩子们看图了解每一个行星的实在信息。
(三)试验探究—比较大小、重量和体积(30分钟)1. 带领孩子们来到小试验室。
在椅子上放好不锈钢碗,拿出九个球,让孩子们对着仿照太阳系大小次序拿好九个球。
2. 首先,老师拿出水杯,让孩子们品尝,将其口感与水量做一个比较,培育孩子们的感官认知。
3. 接着,老师帮忙孩子们将九个球依照“从大到小”次序放在椅子上面,再在不锈钢碗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逐个浸入球体。
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球体与水的体积、重量之间的联系。
4. 在孩子们重新拿起九个球的时候,认得到行星大小之间的差异,并思考有什么因素影响行星大小。
(四)绘本阅读—开启科学学问(20分钟)1. 借助幼儿绘本《宇宙大发觉》,让孩子们一起知道太阳系的形成、行星的特性以及其他天体的形状分类,培育孩子们的科学学问和开放思维。
2. 孩子们可以通过绘本的插画和有趣味味的故事了解不同的天体,并与他们的父母共享有关太空探究的学问。
大班综合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本篇文章将以幼教专家的角度,为大家带来一份有关“大班综合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教学案例。
该教案旨在通过对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认知,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价值通过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教学,可以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奥秘,开拓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发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名称、大小、重量、颜色等基本信息。
2.技能目标: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特征。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的情感、社交和价值观发展。
三、教学区域教学区域可以设置为室内或室外,建议选择室内环境,如教室或活动室。
在教学区域内可以设置相关的教具、展板、模型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展板、模型、图片等。
2.教材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3.活动准备:如通过制作手工模型等活动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太阳系九大行星。
五、教学介绍1.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太阳系的基本信息。
2.自然出现:引导幼儿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让幼儿发现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存在。
3.教学目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幼儿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
六、教学重点1.认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名称、大小、重量、颜色等基本信息。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特征。
七、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基本信息,让幼儿了解行星的特征。
2.互动体验:通过制作手工模型等活动,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行星的形态。
3.互动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过程1.讲解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基本信息。
2.展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图片、模型等,让幼儿观察和辨认。
3.通过制作手工模型等活动,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行星的形态。
4.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太阳系九大行星》大班《太阳系九大行星》课程适合大班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大胆地想象和制作宇宙飞船,并愿意在团队面前展示和讲述句子模式:我乘坐宇宙飞船飞向X星,因为.巩固了太阳系的9个行星,并通过游戏学习了9个行星的布置。
鼓励幼儿创造肢体语言并表达每个星球的特征。
快来看看幼儿园班《太阳系九大行星》。
活动目标:1.巩固太阳系的九个行星,并通过游戏学习九个行星的排列。
2,大胆的想象力,动手制作的宇宙飞船,愿意在团队面前展示和讲述句子模式:我飞到宇宙飞船的X星,因为.3.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肢体语言并表达每个星球的特征。
4.训练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5.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大胆创造并与同龄人分享成功的经验。
6.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1,数码相机,电视机;2,地球的照片;3.太阳系的照片;4.太阳系的轨道图;5.事先在教室里计划赛道;6,每个星球的单词卡和图片;7.星空背景图布置在板上,行星画在图片上;8.收集多个纸箱(每个孩子可保证使用5个盒子),各种颜色的吸管,各种小瓶子,双面胶带,透明胶水,剪刀。
活动程序:首先,引起兴趣。
1.请您的孩子观看地球的照片-美丽的地球。
老师:嘿!中国有一位太空英雄。
他是我国第一位成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宇航员。
他驾驶的太空船叫什么名字?(神舟五号)他叫什么名字?(杨立伟叔叔杨立伟叔叔从小就热爱学习和热爱科学,并成长为一个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因此,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并成为一名杰出的宇航员。
我们还想向杨丽薇叔叔学习,我们将来也会成为有用的人,好吗?杨立伟叔叔也拍了一张非常漂亮的照片。
你看,这是什么?这是杨立伟叔叔在神舟五号的机舱里拍摄的。
它很美。
他还拍摄了我们在地球上的广州。
看!太奇妙了!因此,我们想爱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乡广州!爱我们的星球,保护它,珍惜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他还告诉我们,地球上有一个非常美丽而宽敞的家。
它的家叫做太阳系。
幼儿园大班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
大班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
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想象、动手制作飞船,愿意在
集体面前展示并讲述句型:我驾着飞船飞到×星上,因为……,巩固认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并通过游戏,学习
九大行星的排列位置,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肢体语言,表现
各行星的特征,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太阳系九大行星》
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并通过游戏,学习
九大行星的排列位置。
2、大胆想象、动手制作飞船,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
并讲述句型:我驾着飞船飞到×星上,因为……。
3、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肢体语言,表现各行星的特征。
4、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
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6、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数码相机、电视机;
2、地球照片;
3、太阳系照片;
4、太阳系轨道图;
5、事先在教室里划好轨道;
6、各星球字卡及图片;
7、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图上画有行星;
8、收集的纸盒若干(保证每个幼儿有5个盒子)、各
颜色吸管、各种小瓶子、双面胶、透明胶、剪刀。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请幼儿观看地球的照片--美丽的地球。
师:唉!我国有个航天英雄,他是我们国家第一个载人
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的航天员,他驾的飞船叫做什
么?(神舟五号)他是叫什么名字呢?(杨利伟叔叔)杨利伟叔
叔从小就爱学习、爱科学,长大要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
贡献的人。
结果,他实现了他的理想,做了一名出色的宇
航员。
我们也要向杨利伟叔叔学习,将来也做一个有用的人,好不好?
杨利伟叔叔还拍了一张很美丽的照片,你们看,这是
什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的机舱里拍的,漂亮吧。
他还拍下我们广州在地球上的样子呢。
你们看!好神奇哦!
所以,我们要爱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广州!爱我们的地球,保护它、珍爱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他还告诉我们,地球有一个很美丽、很大的家,它的家叫做太阳系,地球
在这个家里排行第三,她有九个兄弟姐妹。
哪九个呢?
2、提出问题:你想知道这九个兄弟姐妹在太阳系的
位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认识太阳系,并鼓励幼儿学着扮演行星的特征。
1、观看图片:太阳系。
向幼儿介绍九大行星,并指
出它们的所在位置。
太阳:是这个家的妈妈,是主宰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在太阳系家中的所有天体宝宝都围绕着它运动,是地球的
生命之源。
水星:在第一条轨道上住着水星大哥,他呀,动作最慢,是距离太阳妈妈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第二条轨道上住着金星姐姐,是最爱干净的
一个。
地球:地球住在第三条轨道上,是宇宙中最为精彩绝
伦的一个天体。
火星:第四条轨道上住着火星弟弟,他呀,和地球姐
姐的感情最好,所以他要住在地球姐姐的旁边。
木星:木星弟弟,他住在第五条轨道上,是太阳系九
兄弟中最胖的一个,其他所有行星兄弟加在一起还不够它
的一半。
土星:土星妹妹,住在第六条轨道上,她最喜欢漂亮了,老戴着一个美丽的光环。
天王星:天王星弟弟,住在第七条轨道上,是最乖的
一个。
海王星:海王星弟弟,住在第八条轨道上,他和冥王
星弟弟一样,最不怕冷了。
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有零下200
摄氏度以下呢。
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个子最小,离太阳妈妈最远的
一个,只有一粒米般大。
它和海王星哥哥都很勇敢。
2、看图片,玩游戏,找位置,进一步巩固行星的位置。
(1)玩游戏。
A、请小朋友看图上的图片,扮演行星找出相应的位置。
B、师:让我们扮演这些可爱的行星,一起玩游戏吧。
先由我来扮演太阳系的天体妈妈--太阳,找到我的位置站好。
请其他小朋友分别扮演九大行星,根据图片上的行星
轨道,找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并站到妈妈的周围。
并能大
声地介绍自己:我是××,我站在第×条轨道上。
(游戏)C、大胆动手、动脑,设计出别具特色的飞船或火箭。
(2)出示火箭、飞船的照片,开发幼儿的想象。
利用照片,向幼儿介绍一些科学家发明设计的飞船,
并引导幼儿想象不同的组成部分。
(3)请小朋友自由创作,利用各种纸盒粘贴、吸管装饰、小瓶子组合等等来做成飞船或火箭。
作品完成后,和本组
老师、同伴共同商量,一起飞到喜欢的行星上,大胆展示
给客人老师观赏,并把准备好的句子讲出来,例如:我驾
着飞船飞到土星上,因为土星是最美丽的行星,她戴着一
个美丽的光环。
小百科: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
引力保卫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
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
系小天体,和哈雷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