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词”而动“全文”——《哪吒闹海》教学一得
- 格式:pdf
- 大小:82.26 KB
- 文档页数:1
抓住“动作”讲生动———《哪吒闹海》(第二课时)教学及点评作者:廖加兴巫新秋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第8期【教学内容】S版三上第八单元第32课。
【教材分析】《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民又过上安定生活的故事。
本文小哪吒、夜叉、三太子的动作描写十分准确、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动作把故事讲完整、讲生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设计理念】本课的核心理念是“故事是用来讲的”,教学中努力尝试“用讲故事的语气来读书”,实现从“读故事”到“讲故事”的改变,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本课教学中,力图引导学生从讲完整到讲生动,最后能够迁移运用。
围绕这一理念,笔者设计了三个板块:首先是“抓住情节讲完整”;其次是“感受神奇讲生动”;最后是“实践运用讲精彩”。
【教学流程】板块一:抓住情节讲完整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哪吒闹海》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吒闹海的起因、结果,还概括了哪吒三次闹海的经过。
(板书:起因结果经过)2.哪吒闹海的起因是——东海龙王称霸一方,兴风作浪;经过是——一“摆”摇晃水晶宫,一“扔”打死夜叉,一“抖”裹住三太子;结果是——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相机板书重点词语)3.今天我们这节课重点是讲放事,谁愿意借助这个提纲,简要地把故事讲完整呢?记得要把故事中的人物加进去。
(板书:讲完整)4.讲故事仅仅讲完整还不够,还要讲生动,这样才能吸引人。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怎样把故事讲生动。
(板书:讲生动)【点评:这一板块,首先是“关注文体,聚焦表达”提倡的一贯步骤:复习导入,整体入手。
从整体上把握神话故事的情节,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借助提纲一目了然。
其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讲故事。
借助板书讲完整,没有难度,而这节课的重点是把故事讲生动。
这样,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目标清清楚楚。
】板块二:感受神奇讲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神话故事主角是小哪吒,你们喜欢他吗?小哪吒的本领大就是说小哪吒有非凡的神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哪吒闹海》,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后资料了解人物的背景,丰富自己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哪吒闹海的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古诗词的理解与背诵。
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形象。
(2)简要介绍哪吒闹海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课后资料了解哪吒的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哪吒闹海的故事情节。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哪吒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场景。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后问题,深入思考哪吒闹海的故事意义。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引导学生比较哪吒闹海与其他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如《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
(2)学生讨论哪吒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2. 文化探究(1)教师介绍哪吒信仰在民间的流传情况,如哪吒庙、哪吒卡通形象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哪吒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
三年级语文《哪吒闹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哪吒闹海》。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详细叙述了哪吒为民除害,智斗东海龙王父子,最终取得胜利的经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课文叙述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智慧、为民办实事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哪吒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哪吒的形象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认识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设计相关例题,指导学生解答。
5. 随堂练习(15分钟):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哪吒闹海》2. 主要内容:哪吒闹海的原因、经过、结果3. 生字词:东海、龙王、三太子、混天绫、乾坤圈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熟读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3)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哪吒闹海的情景。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见学生个人发挥。
(3)见学生个人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哪吒闹海的故事,培养了学生勇敢、智慧的品质。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神话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哪吒闹海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哪吒闹海》一课,详细内容为第二章“哪吒降生”,讲述了神话传说中的哪吒闹海故事,通过这一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勇敢、担当、正义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哪吒闹海的意义。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作业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哪吒闹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哪吒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不理解的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生字词的学习,交流自主学习的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读音、书写。
(2)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哪吒闹海的故事,强调勇敢、担当、正义的品质。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哪吒闹海2. 板书内容:生字词哪吒闹海的故事勇敢、担当、正义的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写一段话,描述你心中的哪吒形象。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其他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剧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哪吒闹海》智慧教学有感作者:金苏华来源:《教育》2016年第03期智慧教学是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特色,笔者在《哪吒闹海》的听课实录中,深切感受到智慧的语文教学让孩子如同沐浴在冬日的暖阳里一般,什么才是智慧的教学?朗读:于朴素中生花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会进行一种最朴素的训练——朗读,薛老师也不例外。
他不仅舍得在朗读上花时间,更在方法上别具匠心,使课堂上笑声连连。
朗读有三个层次:第一,读通顺。
这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石。
很多老师舍不得把时间花在最基本的“读正确、读通顺”上,认为这应该是学生预习时的事。
话虽如此,可一旦老师上课不重视,学生焉能自觉做到“正确通顺”呢?在薛老师的课上经常能听到“真流利”“终于读通了”这样的评价,这既是对学生的肯定,同时也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指向,一种引导。
遇到读不通顺的学生,薛老师定会给他第二次第三次朗读的机会,直至读正确通顺为止。
学生是很会看眼色的,老师坚持的东西,孩子们也会重视。
第二,读懂。
薛老师把这一过程巧妙地结合在正确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抓关键词来实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
学生读课文,老师写板书,课文读完,板书呈现如下:朗读板书——两件法宝——三闹东海,龙王父子哪吒闹海,一摆,便 ;一扔,便 ;一抖,便。
老百姓。
通过板书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对照板书能全面地讲这个故事了,是多么有成就感啊!可想而知,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这正好验证了:成功的喜悦是一种非常好的动力,它能促使儿童产生努力学习的愿望。
第三,读好。
只把课文读正确、通顺还不够,还要读好。
薛老师说:“重要的词要读重音”“有轻有重,就有起有伏,就好听了”“我们朗读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再也、又,这样的副词也很重要,要读重音”……看似蜻蜓点水般简单的点拨,恰恰是学生迷雾中前行的拐杖,有了这些朗读方法的专业指点,学生一定能读好。
“概述、讲述、转述”训练一条龙学生上了一节又一节的语文课,年级越高,越有“失语”现象,真令人心寒。
《哪吒闹海》教学设计(精选14篇)《哪吒闹海》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出画面来。
2、凭借对文本的感悟、结合生活体验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复述“哪吒闹海”的故事。
3、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教学准备:1、《哪吒闹海》挂图一幅2、词语小黑板:称霸一方兴风作浪滔天巨浪3、黑板:(板书)第三、第四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揭题并质疑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哪吒闹海》,你们喜欢哪吒吗?2、有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把“哪吒闹海”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板书:哪吒闹海老师故意将“闹”字写得很大3、课题写完了,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想说什么?(老师的“闹”字写得很大,因为课文就是围绕“闹”字来写的,如果学生答不出,提醒“联系课文想想老师为什么把闹字写得这么大?若有学生回答出来,则表扬“了不起,你很会读书,能一下子就抓住文章的关键”)4、哪吒为什么要大闹东海?他是怎么闹海的?结果如何?我们一起来请教无声的老师。
5、把书翻到这一课,捧好你的书本,挺直你的腰杆,尽情地去读一读吧。
(提醒美美地欣赏自己的朗读)二、围绕“闹”字品读文章,自主阅读㈠为什么“闹”1、哪吒为什么要闹海?(因为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所以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2、真会发现,从你的回答中,老师还听到了两个好词,一个是“称霸一方”(手指小黑板:齐说),另一个是“兴风作浪”(手指小黑板:齐说)。
3、你是如何理解“称霸一方”这个词语的?4、是啊,龙王父子非常霸道,蛮横无理,经常胡作非为,欺压老百姓,简直就是一个地方的霸王,所以我们说是——“称霸一方”(齐说)5、读到“兴风作浪”这个词语,你眼前仿佛看到怎样一幅画面?(龙王有呼风唤雨的法力,当海边人们出海捕鱼的时候,他就刮大风,下大雨,有时一个浪头还会把人们的渔船淹没掉)6、正是由于龙王经常“兴风作浪”,所以我们说龙王父子“称霸一方”(随机指两个词语)。
2024年三年级语文《哪吒闹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哪吒闹海》。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课文生字词,感受哪吒勇敢、正义的形象,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哪吒勇敢、正义的品质,培养积极向上、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哪吒勇敢、正义的品质,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哪吒闹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兴趣。
同时,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哪吒闹海的故事吗?哪吒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预习检查(10分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包括生字词、主要内容等。
3. 课堂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哪吒闹海的原因,感受哪吒勇敢、正义的品质。
(3)讲解作者如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哪吒闹海2. 板书生字词:东海、龙王、夜叉、哪吒、闹海、宝莲灯等。
3. 板书课文主要内容,突出哪吒勇敢、正义的形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自己是哪吒,写一篇日记,记录闹海的经历。
2024年某月某日,晴。
今天,我东海小英雄哪吒,为了保护百姓,勇敢地闹海了。
我挥舞着宝莲灯,与东海龙王、夜叉展开激战。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打败了他们,让东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哪吒闹海的教案(精选8篇)哪吒闹海的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体会重点词语的过程中体验哪吒正义凛然、不畏强暴、勇战邪恶的精神风貌。
3、学会借助重点词语搭建的骨架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如何把故事讲生动;教学策略:一、复习词语:1、读题定标:继续讲故事。
2、听写:兴风作浪、滔天巨浪3、朗读:比较异同二、以词带面,朗读感悟哪吒形象。
(一)“兴风作浪”和“滔天巨浪”:1、默读课文,用横线把带有“兴风作浪”和“滔天巨浪”的句子画下来再把句子放到段落中去读,看看你能读出些什么来。
2分钟2、交流:(二)乾坤圈、混天绫(5分钟)1、自读:请你默读3、4两节,看看你能不能把一段话读成一个词来。
2、交流:(三):乾坤圈1、交流读出的词语,通过文字解释。
2、板书:一闪,一下。
(扔:一个动作带过)3、分工朗读,感受“一闪”“一下”的威力。
(四):混天绫1、读出一个词。
2、用带一字的词来解释,通过“一纵身、一团团火”的对比感受哪吒本领大3、读出混天绫的威力三、熟读中借助提纲讲述故事(一)列提纲:(1)列提纲(2)提取复述关键词:(3)理清层次:(二)讲故事比赛第一轮:讲正确第二轮:讲生动换位体验,把“哪吒”替换成“我”,练习,指名讲述,把词语全部擦掉。
(三)激起课外阅读的愿望:哪吒闹海的教案篇2教学内容哪吒闹海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都知道哪吒闹海的故事。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哪吒?谁还能简单讲一讲哪吒闹海这个故事?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10哪吒闹海,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哪吒闹海的3、板书课题哪吒闹海4、解释题意,拼读"哪吒"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哪吒闹海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哪吒闹海的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做人与处世的原则。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哪吒闹海的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哪吒闹海的故事背景。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初步感知文本。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巩固基础知识。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主题,探讨哪吒的性格特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检查: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故事续编:学生发挥想象力,为哪吒闹海的故事编写后续情节。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三年级语文《哪吒闹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哪吒闹海》。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哪吒为保护百姓,制服东海龙王父子,使东海恢复平静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读写“闹、截、扔、扯、摆、溅、称、委屈”等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哪吒的勇敢和正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哪吒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培养正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哪吒的勇敢和正义。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关键词语,如“称霸一方”、“兴风作浪”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中国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了解课题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3. 精讲细读(1)教师引导:哪吒为什么要闹海?(2)让学生找出相关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
(3)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哪吒与东海龙王父子的斗争过程。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哪吒闹海的结果是什么?六、板书设计《哪吒闹海》勇敢、正义制服龙王父子东海恢复平静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
作业题目:闹、截、扔、扯、摆、溅、称、委屈答案:略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业题目:(1)哪吒闹海的原因是()。
答案: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2)哪吒最终制服了()。
答案:东海龙王父子3. 课后拓展:查找关于哪吒的其他故事,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感受到哪吒的勇敢和正义。
但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