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格式:doc
- 大小:134.58 KB
- 文档页数: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湖南省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工程建设单位:衡东中电建新能源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7年5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1项目由来及风能资源概况 (1)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3工程内容及规模 (3)1.3.1工程概况 (3)1.3.2工程等级 (5)1.3.3项目组成 (5)1.4工程总体布局 (6)1.4.1风电机组工程 (9)1.4.2 110kV升压站 (10)1.4.3 集电线路 (13)1.4.4交通道路工程 (13)1.4.5施工生产生活区 (16)1.5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7)1.5.1道路施工 (17)1.5.2风机安装场地施工 (19)1.5.3 风机及塔筒基础施工 (20)1.5.4 箱式变压器基础施工 (20)1.5.5 110kV升压站施工 (21)1.5.6 集电线路施工 (21)1.5.7风机及塔筒安装 (21)1.5.8 箱式变压器安装 (22)1.5.9施工供水、供电系统 (22)1.5.10施工进度与施工人员 (22)1.6工程占地及拆迁 (23)1.7土石方平衡及弃土场设置 (23)1.7.1土石方平衡 (23)1.7.2弃渣场规划 (24)1.7.3表土堆存场规划 (27)1.8机构及定员 (28)1.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28)2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 (29)2.1自然环境简况 (29)2.1.1地理位置 (29)2.1.2地形地貌 (29)2.1.3地层地质岩性 (29)2.1.4水文 (31)2.1.5气候与气象 (32)2.1.6生态 (33)2.1.7水土保持现状 (33)2.1.8文物保护 (34)2.2本项目与湖南衡东洣水国家级湿地公园位置关系 (34)2.3本项目与锡岩仙洞-洣水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 (34)2.4本项目与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位置关系 (35)3评价适用标准 (36)4环境质量状况 (37)4.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37)4.1.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7)4.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8)4.1.3声环境质量现状 (38)4.1.4电磁环境质量现状 (39)4.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39)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5)5.1工艺流程简述 (45)5.1.1施工期 (45)5.1.2运营期 (46)5.2污染源强分析 (48)5.2.1施工期 (48)5.2.2营运期 (50)5.3工程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 (54)5.3.1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54)5.3.2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56)5.3.3与湖南省行业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57)5.3.4与《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58)5.3.5与《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符合性分析 (59)5.3.6与《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 (59)5.3.7与《湖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符合性分析 (60)5.3.8与《湖南省风电场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符合性分析 (60)5.3.9与《进一步规范风电发展的通知》符合性分析 (60)5.3.10与《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61)5.3.11与《衡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62)5.4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62)5.4.1工程选址合理性分析 (62)5.4.2风机机位选址合理性分析 (63)5.4.3升压站选址合理性分析 (64)5.4.4集电线路布置合理性分析 (64)5.4.5道路布置合理性分析 (64)5.4.6施工管理及生活区布置合理性分析 (66)5.4.7 渣场数量和选址合理性分析 (67)5.4.8风机安装平台选址合理性分析 (68)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69)7环境影响分析 (70)7.1施工期 (70)7.1.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70)7.1.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74)7.1.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76)7.1.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77)7.1.5施工期风险评价 (78)7.1.6施工期景观影响分析 (79)7.1.6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80)7.1.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 (83)7.2营运期 (83)7.2.1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83)7.2.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85)7.2.3水环境影响分析 (86)7.2.4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86)7.2.5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86)7.2.6营运期景观影响分析 (88)7.2.7风机光影影响分析 (88)7.2.8营运期风险评价 (88)7.3生态影响分析 (89)7.4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90)7.4.1防治标准及目标值 (90)7.4.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90)7.4.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90)7.4.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措施总体布局 (90)7.4.5水土保持监测 (92)7.4.6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92)7.4.7结论与建议 (93)7.5工程环境效益分析 (94)8污染防治措施效果及环保投资 (95)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与效果 (95)8.1.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95)8.1.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96)8.1.3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96)8.1.4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97)8.1.5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 (97)8.1.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7)8.1.7施工期风险防范措施 (98)8.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 (99)8.2.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99)8.2.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99)8.2.3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99)8.2.4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00)8.2.5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评述 (100)8.2.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00)8.2.7营运期风险防范措施 (101)8.2.8 应急预案 (101)8.3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102)8.4环保投资 (103)9环境管理及竣工环保验收 (106)9.1环境管理 (106)9.1.1建设期环境管理 (106)9.1.2运行期环境管理 (107)9.2环境监理 (108)9.2.1设计阶段环境监理内容 (108)9.2.2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内容 (109)9.3环境监测 (111)9.3.1水质监测 (111)9.3.2大气环境监测 (111)9.3.3声环境监测 (111)9.3.4电磁场监测 (112)9.3.5生态环境跟踪监测 (112)9.3.6水土保持监测 (113)9.4竣工环保验收 (113)10结论与建议 (116)10.1项目概况 (116)10.2环境质量现状 (116)10.3项目环境影响、生态整治及污染防治措施 (117)10.3.1环境空气 (117)10.3.2地表水环境 (117)10.3.3地下水环境 (118)10.3.4声环境 (118)10.3.5固体废物 (119)10.3.6生态环境 (120)10.3.7电磁环境 (121)10.4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121)10.5环保投资 (121)10.6环境可行性分析 (121)10.6.1与相关规划及政策协调性分析 (121)10.7公众参与 (121)10.8风险评价 (122)10.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2)10.10建议 (122)10.11评价总结论 (123)附件:附件1:委托函;附件2: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同意蓝山大桥等八个风电场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湘发改能源[2014]941号;附件3: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衡东县人民武装部《关于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工程范围为非军事保护区的意见》;附件4:衡东县文物局《关于对《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工程》范围内文物调查的意见》;附件5: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建设用地项目未压覆重要矿产的证明》;附件6:湖南省水利厅《关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附件7:衡东县环境保护局《关于衡东坳家台风电场工程环评前初审意见》;附件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附件9:衡东县林业局《关于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场址范围不属于我省境内候鸟迁徙通道的证明》;附件10:衡东县林业局《关于同意湖南省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工程建设的意见》附件11: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衡东坳家台风电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附件12:衡东县城乡规划局《关于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13:衡东县水利局《关于同意湖南省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工程建设的意见》附件14:现状检测报告;附件15: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134号)附件16:各风机位和弃渣场现场照片附件17:各风机位坐标表附件18:坳家台风电场风机水平距离300m范围内包络线图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升压站平面布置图;附图4: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分布图附图5: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附图6: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区调查路线图;附图7: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区植被分布图;附图8: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9: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图;附图10:弃渣场典型设计图;附图11:新建道路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图12:风机安装场地拦挡措施位置示意图;附图1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测布置图;附图14:与湖南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位置关系图附图15:锡岩洞-洣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区位图附图16:与锡岩洞-洣水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图附图17: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图附图18:与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位置关系图附图19: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集电线路图附图20: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施工营地布置图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湖南省衡东县坳家台风电场工程建设单位衡东中电建新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蓉联系人余若冰通讯地址湖南省衡东县吴集镇联系电话187****4641传真邮政编码421414 建设地点衡阳市衡东县吴集镇立项审批部门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湘发改能源[2014]941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风力发电/D4414占地面积(平方米)永久占地:10700临时占地:2507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3740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753.4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1.1项目由来及风能资源概况目前人类的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为主,一次能源储量有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供应不足已逐渐显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模板
一、项目概况
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XXX项目)位于XX县XX乡XX村XX社,全面
构思计划总投资XXXXX万元,其中固定投资XXXXX万元,计划实施时间XXXX年至XXXX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1、建设内容: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建设规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评价依据与评价方法
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建设项
目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等,结合XX县XX乡XX村XX社实际情况,采用因果关系分析、效应分解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对项目的目标实现与环境影响关系进行探讨和评价。
三、项目潜在环境影响
1、土壤环境影响:XXX项目建设期间现场施工活动可能对土壤环境
产生影响,如建筑垃圾的掩埋与处理、用地挖掘等。
2、水环境影响:XXX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产生污水排放、地表水污
染以及水体水质变化等影响,特别的,该项目涉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深
层水抽取与重力引水工程可能会引起地下水污染、水源污染及涓流污染等。
3、空气环境影响:XXX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产生气体的放射、粉尘
的扬播、气象因素的变化等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为XX建设工程,位于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XX亿元。
项目涉及土地开发、道路建设、房屋建筑等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XX年,预计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XX个。
二、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1. 土地资源利用。
项目建设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周边的农田、植被等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为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项目建设将采取合理的土地开发方案,并在建设完成后进行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2. 大气环境。
项目建设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粉尘、废气等污染物,对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减少大气污染,项目建设将采取先进的环保设施,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不受影响。
3. 水资源利用。
项目建设将对周边的水资源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
为保护水资源,项目建设将采取节水措施,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水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4. 生态环境。
项目建设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
为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将在施工前进行生态调查,并制定生态保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社会环境。
项目建设将对周边的社会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包括交通拥堵、噪音扰民等问题。
为减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将合理规划交通组织,控制施工噪音,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对周边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
1.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确保不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3. 采取绿化措施,对施工完成后的场地进行绿化和生态修复,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4. 加强社会监督,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及时调整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公示稿)项目名称:年产20万立方米水洗、机制砂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广西钦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江西景瑞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一九年一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写。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项目所在地项目所在地项目东面项目南面项目西面项目北面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6)三、环境质量状况 (11)四、评价适用标准 (15)五、建设工程分析 (17)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8)七、环境影响分析 (29)八、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8)九、结论与建议 (49)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图附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红线范围图附图5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图附图6项目在南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图中的位置附图7项目在横县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布图中的位置附图8项目在横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布图中的位置附图9项目在广西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专题图中的位置附图10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置图附件: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2项目备案批复附件3横县国土资源局关于项目用地情况的说明附件4横县那阳镇三合村民委员会关于项目住所(营业场所)使用证明附件5项目土地租赁合同附件6建设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本信息表附表2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附表3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20万立方米水洗、机制砂项目建设单位广西钦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横县那阳镇三合村委新安村第三生产队绕岭联系电话-邮政编码530300建设地址横县那阳镇三合村委新安村第三生产队绕岭(经度:109.338824,纬度:22.658304)立项审批部门横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2019-450127-30-03-000443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建筑材料制造C3039占地面积(㎡)25402.649绿化面积(㎡)4000总投资(万元)9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预投产日期2019年4月30日1、项目由来随着我国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对天然砂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模板
一、项目名称:
二、报告编制单位:
三、报告编制日期:
四、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
2.项目建设地点:
3.建设内容及工艺流程:
4.主要设备及投资估算:
5.建设期及运营期:
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评价范围:
2.评价依据:
3.评价方法:
4.主要评价指标:
5.评价内容综述: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1.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3.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
4.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七、环境管理和监测措施:
1.建设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2.运营期环境管理措施:
3.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治理措施: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报告审核单位:
2.审核单位意见:
3.审核人员:
4.报告审核日期:
九、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说明:
1.编写依据:
2.编制人员及专家组成:
4.编制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9)3环境质量状况 (15)4评价适用标准 (18)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1)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2)7环境影响分析 (34)8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47)9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汇总 (52)10审批原则可行性分析 (54)11结论与建议 (56)附图:附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噪声监测点位图附图3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4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照片图附图5 建设项目生态功能区划图附件:附件1 桐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要求出具开发区同德公寓项目受理书的函附件2 桐乡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受理通知书附件3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附件4 桐乡市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地块(桐乡经济开发区环城西路与同德路交叉口地块)地块规划条件附件5 用地规划图及成交确认书附件6 污水纳管处理意向书附件7 环保预审表附件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认书附表:附表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开发区同德公寓项目建设单位桐乡市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冯富强联系人冯富强通讯地址桐乡市梧桐街道庆丰南路999号一楼联系电话8000000 传真—— 邮政编码314502 建设地点开发区环城西路东侧、同德路北侧立项审批部门桐乡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桐发改审受理[2014]37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K7010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平方米)15985.23 绿化(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1813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3%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随着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桐乡经济开发区,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桐乡市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满足桐乡经济开发区日益增长的生活和商业需求,拟投资18130万元,于桐乡经济开发区环城西路东侧、同德路北侧、同仁路南侧地块,拟规划建造2幢12层住宅楼、3幢12层单身公寓以及1幢12层商住楼。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一、项目概况。
本报告旨在对XXX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合理评估和有效控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位于XXX 地区,总占地面积XXX平方公里,主要包括XXX工程、XXX工程等。
二、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 土地资源。
项目建设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可能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为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我们将采取XXX措施,如XXX。
2. 水资源。
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对周边水资源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导致水源污染、水体减少等问题。
为此,我们将采取XXX措施,如XXX。
3. 大气环境。
项目建设将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可能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我们将采取XXX措施,如XXX。
4. 生物多样性。
项目建设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导致生物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等问题。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将采取XXX措施,如XXX。
5. 社会经济影响。
项目建设将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带来就业机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我们将采取XXX措施,如XXX。
三、环境保护措施。
1. 严格控制项目建设规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2. 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确保排放水质达标;3. 完善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确保大气排放达标;4. 设立生态保护区,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5.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促进项目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环境监测与评估。
1.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2. 定期组织环境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五、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 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确保在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2. 加强环境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环境管理与监督。
1.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合法合规;2. 加强环境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公司建设项目1.2 项目地点xxx省xxx市xxx区1.3 项目规模总占地面积:x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x平方米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2.1 项目建设内容公司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指定用途建筑、辅助设施等。
2.2 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主要建筑高度:xxx米三、环境影响评价3.1 概述针对公司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建设施工阶段、运营阶段以及拆除阶段的环境影响。
3.2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建设施工阶段:可能对周边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产生一定短期影响,但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影响可降至最低。
2.运营阶段:主要涉及噪音、污水排放等,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措施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拆除阶段:采取合理拆除措施可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保护周边环境的稳定性。
3.3 环境保护建议1.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标准,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2.强化环境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3.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建立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提高透明度。
四、环境风险应急预案4.1 风险识别分析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等。
4.2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各类环境风险的详细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责任,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五、结论与建议5.1 结论公司建设项目在建设、运营和拆除阶段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5.2 建议继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落实环保责任,积极参与环境管理,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希望得到审阅。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南京市上元门水厂深度处理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10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结论与建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编制日期:二O一O年四月二十六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占地面积绿地率总投资(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二.编制依据1.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第40号令;2. 建设项目依据三、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2. 建设内容及规模3.投资规模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5.公用工程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质量,都江堰环境监测站于2005年21日~25日五天对项目区域的大气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
根据本项目所在位臵和特点,在评价区域范围内设臵大气监测点3个,监测因子为SO2、NO2和TSP和PM10,监测结果见表3—1、表3--2、表3--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因子确定为SO2、NO2和TSP和PM10,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评价方法采用监测结果与大气环境评价标准相比较的方法,即单项质量指数法,评价结果见后表3—4 。
由表3—4可见,该项目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该开发区是武汉唯一的国家级别的开发区,交通十分便利,经区内及周边的高速公路、国道等有武黄高速、沪蓉高速、京珠高速、107国道、106国道、318国道、316国道等。
2. 地质、地形、地貌项目所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其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属长江三级阶地。
全区为低山、丘陵、垅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相间,平均海拔高度为20-30米,该项目建设场地地形平坦。
项目所在区域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3.气候、气象特征武汉东湖开发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
年平均气温16.3℃,夏季多偏南风炎热且持续时间长,最热月平均气温28.8℃,极端高温41.3℃。
冬季气温较低,盛行偏南风,最冷月平均气温3.0℃,极端低温-18.1℃。
平均年总降水量1230.6mm,一日最大降雨量317.4mm,降雨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偏西,冬季主导风向为北东北。
年平均风速2.55m/s。
4.水文武汉东湖开发区地面水体主要有东湖、南湖、汤逊湖,区内水位随季节、大气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地下水静止水位为0.5m-2.6m。
东湖湖面面积为33km2,东湖水系汇水面积为132km2,平均水深2.1m,总容量为7.2×107m3。
雨水通过罗家路泵站和武丰闸抽排或自排出长江,东湖正常水位为19.5m(黄海,下同)。
汤逊湖水域包括内汤逊湖和外汤逊湖两部分,外汤逊湖湖面面积为12.69km2,平均水深1.71m;内汤逊湖湖面面积为14.79km2,平均水深1.7m,两湖容量为6.45×107m3。
南湖湖面面积为7.94km2,平均水深1.59m,相应湖容1.27×107m3,东西长约5.4km,南北宽约1.5km,南湖属汤逊湖水系,非汛期排水入江,汛期排水入汤逊湖;南湖正常水位为19.20m左右。
项目污水通过厂区总排水口进入开发区污水管道,经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内汤逊湖。
内汤逊湖的功能类别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为Ⅲ类水体。
5.植被、生物多样性武汉东湖开发区所在的植物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开发区典型的植被类型。
开发区内无珍惜保护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环境概况拟建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开发小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2009年12月8日,武汉东湖开发区被评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继中关村后的第二个国家示范区)。
东湖开发区跨武昌、洪山、江夏三个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
区内聚集了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18所,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56个省、部级科研院所,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注册企业13000多家,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开发区融教育、科研、产业、风景旅游为一体,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在科技水平及环境条件上均具有独特优势。
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
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十多年来,东湖开发区已投资数十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区内主要干道已贯通东西、南北,次要干道形成网络。
在电力方面,先后建成关山、关东22万伏、庙山11万伏3个变电站。
区内1万伏形成环形及放射结线,各小区设臵了开闭锁及变电室。
为了保证开发区供电供热需要,1998年在关南新建了一座容量为50MW的供热供气厂。
供水管网已遍及区内各园区,日供水量达到20万吨。
为满足开发区供水需要,目前已有白沙洲、平湖门和团山水厂三个水厂供水。
煤气网络已基本形成,区内已建设气源厂输配系统,日用气已达10万标立方米。
排水系统完善,雨水、污水实行分流制,所有区内污水都将分别进入龙王咀污水处理厂和汤逊湖污水处理厂。
2.社会经济情况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工业园各具特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武汉•中国光谷已形成以长飞、邮科院(烽火通信)、华工科技、武汉日电、武汉NEC、龙安集团、中原电子、安凯电缆、楚天激光等大型企业为骨干的光电子企业群体;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
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病毒所、水生所、植物所、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制品所等大院大所,形成红桃K集团、人福科技、春天公司、科诺生物农药等企业群体。
以凯迪电力、绿世界等企业为支撑的环保、机电一体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9年1-6月份,东湖高新区完成企业总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5.8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8.58亿元,同比增长24.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27亿元,同比增长29.3%。
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2.57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能源环保与新材料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完成总收入760.78亿元,占全区总收入七成以上。
2009年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势头,商务服务业增长成为一大亮点。
这意味着开发区周边配套建设正吸引着众多投资者。
截至目前,东湖高新区共登记企业13919户。
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建筑业。
此外,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优势凸显。
工商部门为9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其创业团队核发营业执照,为15家大学生创业开办公司核发"零首付"营业执照。
东湖高新区将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主要经济指标力争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长。
规划到2010年,技工贸总收入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财政收入60亿元。
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光谷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和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为跻身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质量,都江堰环境监测站于2005年21日~25日五天对项目区域的大气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
根据本项目所在位臵和特点,在评价区域范围内设臵大气监测点3个,监测因子为SO2、NO2和TSP和PM10,监测结果见表3—3、表3--2、表3--3.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