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带病种子
- 格式:doc
- 大小:331.50 KB
- 文档页数:4
鉴识化肥、农药、种子的真假方法一、几种常有肥料的性质及鉴识方法1、尿素尿素外观为白色,球状颗粒,总氮含量≥46.0%,简单吸湿,吸湿性介于硫酸铵与硝酸铵之间。
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中,纯尿素在常压下加热到靠近熔点时,开始展现不稳固性,产生缩合反响,生成缩二脲,对作物失掉肥效。
如在炉子上放一块洁净的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边,可见尿素很快融化并挥发掉,同时冒有少量白烟,可闻到氨味。
2、硫酸铵农业用硫酸铵为白色或淡色之结晶,氮含量≥20.8%(二级品)。
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当硫酸铵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到迟缓地融化,并伴有氨味放出。
3、硝酸铵硝酸铵外观为白色,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农业品同意带微黄色。
总氮含量≥34.4%(Ⅱ级)。
硝酸铵拥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结块性,其水溶液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重结晶现象,对热的作用十分敏感,大批的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可发生焚烧现象,致使于爆炸,并伴有白烟产生,可闻到氨气味,水溶液呈酸性。
4、氯化铵氯化铵为白色晶体,农业品同意带微黄色,氮含量≥25.39%,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明显提升,水溶液呈酸性。
氯化铵吸水性强,易结块,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激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氯化铵会快速融化并所有消逝,在融化的过程中可见到未熔部分呈黄色。
5、农业用碳酸氢铵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氨气味,氮含量≥16.80%(二级)。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
简略鉴识碳酸氢铵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磨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
6、过磷酸钙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松懈粉状物,块状物中有很多渺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
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12.0%(合格品Ⅱ)。
稍带酸味,是一种酸性化学肥料,对碱的作用敏感,易失掉肥效。
一部分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一般状况下吸湿性较小,如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有吸湿现象,结成硬块。
加热时不稳固,可见其微冒烟,并有酸味,当温度高于120℃时,一水磷酸二氢钙就失掉结晶水转变为无水磷酸二氢钙,水溶性五氧化二磷渐渐减少,当温度高于1 50℃时,无水磷酸二氢钙又失掉水,转变为对作物没有肥效的焦磷酸钙,温度再高,焦磷酸钙又转变为枸溶性的偏磷酸钙。
托普云农教你识别假劣种子的主要方法包括哪些以下方法只能对种子假劣作初步判断,如要对某种种子真假优劣作定性判断,只有抽取样品送有资质的种子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才能正确定性。
一、从种子标签和包装外观识别真假1、看有无稻种说明书或品种简介。
其内容应包含适宜种植地域、特征特性、栽培措施等。
无说明书及品种简介的最好不要购买,防止上当受骗。
2、看标签。
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出口审批文号,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缺少上述任何一项内容,则应提出疑问。
二、从种子自身的理化性能识别真假1、看整齐度:混有其它稻谷的杂交种子粒型不整齐,如混入父本或其它籼稻谷粒,明显比杂交种子细长饱满,粳稻谷粒较圆。
2、看谷壳颜色:杂交种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等生理性杂色,而父本、保持系等谷粒颜色较为一致。
保持系和其它杂株谷粒比杂交种子透明度高,谷壳比杂交种光滑。
3、水分鉴别:用牙咬,手指头搓捻。
取一粒稻种用牙齿咬,谷粒有破碎声,断面茬口光滑,这种种子的含水量一般在13%左右;若无破碎声或谷粒断面不齐,这时种子的含水量一般高于13%。
4、净度鉴别:一般目测种子时无土粒、砂粒,用手插入种子堆或种子袋内,抽出时指缝和手背上没有灰尘等杂质,这时种子的净度一般在97%左右。
5、陈种子鉴别:凡种皮色泽鲜、壳黄,种胚充实丰满,挖胚时,湿润带绿色,这类种子为生活力高的新种;反之,种皮色泽暗淡,种皮暗褐干秕,这类种子为生活力弱的种子。
6、观察病变。
稻种外壳呈黑褐色或有不规则的麻斑点及块状,均属感染病害的种子。
如感染有稻瘟病的种子表面有黑褐色斑块,没感染的种粒外表无症状。
7、观察种胚。
优质稻种外观平滑有光泽,种胚饱满充实,用手搓捻时,种胚有湿润感,并带绿色,劣质稻种种胚颜色较暗,且干瘪。
三、托普云农农作物种子标签二维码上面的一些方法只能靠经验和直觉判断并不能百分百的准确,送去检验又太耗费时间而且又麻烦,种子防伪要从源头做起,托普云农农作物种子标签二维码可以自动生成唯一性二维码,既保证批次内唯一性,又保证企业内唯一性和云平台唯一性,亮点:唯一性,一袋一码;大小包装二维码统一管理,降低管理二维码的工作量,预防印刷时出错的可能;严格使用包装规则,使大小包装关联无误。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子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在谷物种植过程中,对种子的质量能够进行科学的检测和评估,有助于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子质量检测与评估的方法,以便农民在谷物种植中能够更科学地选择种子。
一、种子质量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法外观检测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种子的大小、形状、色泽等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种子的质量是否优良。
例如,外观上均匀饱满、颜色鲜亮的种子往往质量较好,而呈破碎、变形或颜色发黄的种子则质量较差。
2. 种子水分检测法种子的水分含量对其萌发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晒干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种子水分检测方法。
将待检测的种子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晒干,并测量种子的干重和湿重,通过计算其含水量来评估种子的水分状态。
种子的适宜水分含量因作物而异,但通常在10%-14%之间。
3. 发芽率检测法发芽率是评估种子萌发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方法是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放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恒温箱),观察并记录在一定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量,再以此计算发芽率。
一般来说,发芽率高于90%的种子质量较好。
4. 病菌检测法病菌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可以评估种子是否受感染。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待测种子与选择性培养基接种,培养并观察是否出现病原菌感染的症状。
二、种子质量评估方法1. 杂质含量评估种子中的杂质对其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评估。
可通过称重的方法,将一定数量的种子和杂质混合在一起,通过称重的差值来计算杂质含量。
2. 营养物质含量评估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也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例如测定种子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含量。
3. 抗逆能力评估种子的抗逆能力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逆境条件(例如盐碱胁迫、干旱胁迫等),观察并比较种子的生长情况来评估其抗逆能力。
种苗带病检验技术种苗带病是植物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也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种苗带病检验在研究病害发生规律和确定防治措施以及实施植物检疫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种苗带病检验的方法。
应根据检验对象本身的特点和带病的性质加以选择。
本次实验通过肉眼检验,培养检验和洗涤检验等进一步了解种苗带病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学习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实验内容、材料和方法(一)肉眼检验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直接观察大豆和小麦种子带病的情况。
现为实验所提供的材料为“平均样品”,用“正方形四分法”分样得到不少于200粒的“试验样品”后,调查带病率,大豆种子要求调查褐斑粒、紫斑粒、霜霉以及所夹杂的菟丝子种子,小麦种子要求调查黑胚粒、赤霉粒、麦角以及腥黑穗病的菌瘿和线虫病的虫瘿。
(二)培养检验对潜伏在植物组织内部的病原菌及需要较多的菌量才能鉴定的样本,则采用培养检查法,培养检验又分保湿培养和培养基培养两种方法,病原菌分离实验(实验三)中的小麦根腐菌的分离,实验上就是利用培养基培养法进行的,因此本次实验又做保湿培养检验。
实验材料:怀疑带病的稻种。
实验方法:用培养皿内衬滤纸并注入适量的无菌水制成保湿室,然后将怀疑带病的稻种用清水洗净,再以清洁的镊子移置于保湿器内,种间保持一定距离,每皿摆20粒,之后将其放在25℃左右的恒温箱中,保湿培养24—48小时,待种子上表现症状后,即可用显微镜检查鉴定,注意是否带有稻瘟病和恶苗病等。
(三)洗涤检验洗涤检验是种子带病检验的最常用的方法,按其处理手段不同又将此法分为离心沉淀和滤纸过滤两种,本次实验仅实践离心沉淀法。
实验材料和目的:检验小麦种子携腥黑穗病菌的数量。
二、实验步骤和方法:1.洗种:在用“正方形四分法”分样所得的“试验样品”中取麦种两份,每份100粒,分别放在两个50毫升的三角瓶中,各加入10毫升的蒸馏水,剧烈振荡5—10分钟,洗下种子的表面粘附的黑粉孢子,再将洗涤液倾入离心管中,其中1份为重复,如果两份所得结果相差悬殊,则需重作。
常规农资产品的鉴别(农药、化肥、种子)目录:1、几种常见肥料的性质及鉴别方法2、正确鉴别真假化肥方法3、农药失效的简易鉴别4、怎样快速鉴别过磷酸钙的真假5、如何识别真假复合肥6、五法巧识伪劣变质农药7、如何识别农药“三证”8、蔬菜种子的新陈鉴别9、怎么鉴别带病种子一、几种常见肥料的性质及鉴别方法1、尿素尿素外观为白色,球状颗粒,总氮含量≥46.0%,容易吸湿,吸湿性介于硫酸铵与硝酸铵之间。
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中,纯尿素在常压下加热到接近熔点时,开始显现不稳定性,产生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对作物失去肥效。
如在炉子上放一块干净的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面,可见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冒有少量白烟,可闻到氨味。
2、硫酸铵农业用硫酸铵为白色或浅色之结晶,氮含量≥20.8%(二级品)。
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当硫酸铵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到缓慢地熔化,并伴有氨味放出。
3、硝酸铵硝酸铵外观为白色,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
总氮含量≥34.4%(Ⅱ级)。
硝酸铵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结块性,其水溶液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重结晶现象,对热的作用十分敏感,大量的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可发生燃烧现象,以致于爆炸,并伴有白烟产生,可闻到氨气味,水溶液呈酸性。
4、氯化铵氯化铵为白色晶体,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氮含量≥25.39%,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水溶液呈酸性。
氯化铵吸水性强,易结块,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氯化铵会迅速熔化并全部消失,在熔化的过程中可见到未熔部分呈黄色。
5、农业用碳酸氢铵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氨气味,氮含量≥16.80%(二级)。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
简易鉴别碳酸氢铵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磨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
6、过磷酸钙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块状物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
种子检验学:是指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种子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应用科学。
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农业生产上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
扦样: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种子批: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初次样品:从种子批的一个扦样点上所扦取的一小部分种子。
混合样品:由种子批内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混合均匀就成为混合样品。
送验样品:送到种子检验机构或检验室供检验用的样品其数量必须满足规定的最低标准。
包衣种子:是泛指采用某种方法将其他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的各种处理的种子。
种子净度:是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即样品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的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比例。
完全检验:是指从整个试验样品中找出所有其他植物种子的测定方法。
有限检验:是指从整个是试验样品中限于找出指定种的测定方法。
简化检验:是指用规定的重量较小的部分样品的试验样品全部种类的测定方法。
简化有限检验:是指用规定重量较小的部分样品的试验样品检验指定种的检测方法。
种子发芽:是指在适宜条件下种子萌发和发育到一定程度,其幼苗构造表明在田间适宜条件下能进一步生长称为正常的植株。
发芽力: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称之为发芽力。
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发芽势: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初次计数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末次计数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正常幼苗:是指在良好土壤及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成为正常植株潜力的幼苗。
次生感染的正常幼苗: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使幼苗主要构造发病和腐烂,但有证据表明病源不来自种子本身。
硬实:由于不能吸水而在试验末期仍保持坚硬的种子。
新鲜不发芽种子:在发芽试验条件下,既非硬实,又不发芽而保持清洁和坚硬,具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
如何鉴别带病种子
玉米
赤霉病。
病粒表皮被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物包围,种粒发芽时常长出微黄色及粉红色的菌丝体。
圆斑病。
病穗的籽粒和果穗轴呈黑色,籽粒黑腐干瘪,一般果穗中部或顶尖受害,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长满黑色霉层。
干腐病。
病粒外部呈褐色或黑褐色,病粒瘪小、干腐,发芽时有白色霉状物包围着病粒表层,有时在病粒下部附着黑色粒状物。
水稻
恶苗病。
有的病粒变成苗,有的在谷粒外颖缝合处有一条线状条纹,而谷粒外表无症状。
稻瘟病。
受害谷粒的病斑,通常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呈褐色或黑褐色,甚至变黑色。
护颖和果梗带病时,病部呈灰色或黑褐色。
胡麻叶斑病。
各粒病斑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小斑点,严重时全部变为褐色。
空气潮湿时,在病斑上常生出黑霉。
大豆
花叶病。
病粒呈褐斑粒,以脐部为中心,向两边延伸。
斑纹颜色与种子脐色一致,有黑色、灰蓝色或褐色三种,轻者斑纹小,重者斑纹大,几乎布满了整个籽粒。
斑病。
病粒种皮上有淡紫色至深紫色的斑点。
斑点大小不一,严重时整个豆粒变成紫色。
另一种病粒症状是形成黑霉豆。
病粒斑呈褐色或黑褐色,有时略带黑色,籽粒干缩,种皮处有纵行裂纹。
灰斑病。
病粒表层上病斑属圆形至不规则形,呈褐色或赤褐色,籽粒中央无霉状物。
霜霉病。
病粒的外皮表面上有一层紧密的白色或灰白色菌丝体,内有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转自种子网
林木种质资源库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林木种质资源库或林木种子标准样品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托普仪器已为广大科研院校、教育及育种单位研发建设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助力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林木种质资源库主控系统功能:
1.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
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 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3.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如有需要可以安装上位机软件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
全程监控,对库房的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电脑数据显示、曲线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打印等。
4.各档程序参数长期记忆,系统意外断电后可以自动恢复运行,并且不影响原来参数的设
定,可按原有的设置继续运行,充分保证试验工作的连续性。
5.高温报警,异常报警功能:可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度、湿度报警上下限值,当出现被监
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有三种方式组成:声光警灯报警、电脑屏幕画面报警和短信报警。
短信可同时通知多人,扩大故障发生后的知情人数量。
主机时实及历史故障信息均可查询。
6.该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可有小型UPS直接拖动工作,确保断电情况下报警信息(声光,
屏幕,短信)能正常发送。
库体要求:
1.库体五面采用聚氨酯双面彩钢保温板(厚度100mm)。
2.保存库保温门:开一扇800mm宽×2000mm高大门,每扇门开启方式为外单开启,
确保内部开启优先(在外部锁闭情况下仍旧确保内部能够直接开启,保证操作人员
的安全)。
3.大门密封及结构:门框的密封采用特制的耐高低温的硅橡胶密封条,在门框处加装
门框加热丝以防在低温情况下门框处凝露;门把手、饺链采用日本进口优质产品,
可保证其强度,防止掉落;门框四周加强,即在门发泡前,在大门内侧焊接加强筋,可保证其强度,防止门的变形。
4.气压平衡装置:为了避免库房内温度的变化而引起库房内外压力差对库房强度的影
响,在每个库房侧壁处安装一套重力关闭型压力平衡装置。
5.库房内侧上方装有吊顶式冷风机和匀流送风板,匀流送风,提高库房内整体送风效
率,进门有风幕保温隔离系统
6.暖通管道系统内材料为铜管。
7.内部地面:地面需采用专门的地面保温材料(隔热XPS保温板),加上铺设钢筋混
凝土承重结构,上铺PVC地胶板。
达到:防水防滑,耐磨,保养方便:平常用清
水拖把擦洗即可,遇有污渍,用橡皮擦或稀料擦试即可干净。
防火阻燃/耐酸
碱。
林木种质资源库制冷部分:
1.冷冻机组采用全自动控制方式,压缩机选用美国艾默生谷轮涡旋式高性能压缩机,机组
机组采用低噪音风机以及风机压力控制系统。
2.内机低噪音冷风机2套,外机低噪音箱式机组2套的双压缩机模式:
A.据故障状态轮值。
当一台机组有故障出现,则备用机组立即启动,最大限度保
护种子
B.据时间轮值。
进行小时、日的运行时间轮值切换,延长机组寿命和等时运行。
C.据冷量轮值。
当一台机组冷量不能达到冷量要求,则第二台机组马上投入运行;
而当系统出现冷量需求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则备用机组自动再切换到备用状
态。
除湿部分要求:
除湿机为低温转轮除湿机,确保在零下的环境里可以除湿。
林木种质资源库技术参数:
1.在建筑面积5.3*5.6*
2.5米里独立控制制泠及除湿。
2.采用进口双制冷机组。
3.制冷设备室外机置于墙外。
4.控制系统全彩色手触摸屏进行控制。
5.显示内容:当前时间、温度、湿度及记录曲线。
6.历史数据记录数量:15000组数据,既可直接显示,又可用计算机下载。
7.温控范围:-5℃~10℃库温
8.温度波动度:±1.5℃
9.控湿范围:60%RH以下
10.湿度波动度:±7%RH-10%RH
11.压缩机:压缩机选用进口高性能压缩机,机组机组采用低噪音风机以及风机压力控制系
统。
12.内机低噪音冷风机2套,外机低噪音箱式机组2套
13.电源:50Hz,380V三相五线制。
14.灭菌方式:紫外线灯。
15.光照度控制范围:采用节能型三防荧光灯照明系统350LUX达到操作照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