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同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13
渭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5高一上·福建期中) 下列各句中全部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纵一苇之所如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⑤挟飞仙以遨游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竖子不足与谋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A . ①③⑤B . ②④⑥C . ②⑤⑦D . ③⑥⑧2. (2分)下列各组中划线实词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盖:掩盖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故间:离间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解:消除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着⑤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发动⑥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则:效法A . ①③⑤⑥B . ②④⑤⑥C . ②③④⑤D . ①③④⑥3. (2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臣具以表闻B . 故述往事,思来者C .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D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4. (2分)下列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这部短篇小说里,作者开头便不厌其烦地凸显“我”的所见、所思、所感。
B . 在推翻萨达姆的政权之后,布什政府为进一步控制海湾,又指控伊拉克的比邻伊朗秘密兴建核设施,其意在敲山震虎。
C . 李明同学一向学习刻苦认真,每天的作业他总是苦心孤诣地深入钻研,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D . 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理得。
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知道。
5.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下的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
B .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
陕西省渭南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 . 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 . 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 . 初露锋芒一日干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 .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陕西省渭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谈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
”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
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
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
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
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
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
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
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
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
渭南市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
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
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
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传统企业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
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
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
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
通过“退”,减少政府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注重“放”,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实现“进”,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资助平台、信息平台、监管平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含答案一、基础积累(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qiǎo)蒿.草(hāo)侮.蔑(wǔ) 忸怩..不安(niǔ niē) B.火钵.(bō) 坍圮.(pĭ)遒劲.(jìng)为虎作伥.(chāng)C.芳菲.(fěi) 百舸.(gě) 巷.道(hàng) 载.歌载舞(zài)D.纸屑.(xuè) 青荇.(xìng)青苔.(tái)张灯结.彩(jié)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踌.躇/筹.备寂寥./辽.阔彷徨./兵荒.马乱B.凄.婉/祈.望颓圮./妃.嫔朔.风/ 溯.流而上C.湖泊./停泊.浮藻./急躁.荡漾./怏.怏不乐D.斑斓. /阑.珊笙箫./咆哮.河畔./盘.根错节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
B.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孩子,扯起你的帆去遨游吧。
C.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他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
D.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辛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读一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照马克思崇高而又伟大的人生追求,自私自利、患得患失的人足以斯文扫地。
B.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C.在人生众多选择中,难免遇到失败。
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
D.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但好大喜功的心理,却往往妨碍人们认识这一普遍的道理。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相信未来》每一节的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炽热(zhì)粗犷(kuàng)歼灭(jiān)相形见绌(chù)B . 熨帖(yù)埋怨(mán)谙熟(ān)面面相觑(qù)C . 禅让(shàn)粗糙(zào)胚胎(pī)恪守不渝(kè)D . 船坞(wù)佣金(yòng)力能扛鼎(káng)钟磬齐鸣(qìng)2.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提纲食不果腹炮制(páo)椎心泣血(chuí)B . 松驰一诺千金靓妆(jìng)泥古不化(ní)C . 布署疾风劲草熨帖(yùn)拾级而上(shè)D . 坐镇跚跚来迟隽永(juàn)溘然长逝(hè)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2)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3)然而,我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 . 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B . 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C . 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D . 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部分舆论看来,本属于全民娱乐、全民福利的春晚,用广告践踏公众眼球给公众添堵,使春晚这台公共节目丧失了“公共性”,挑战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职业操守。
B . 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但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它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已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
2022届高一月考试题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3.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
“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
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4.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
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A.浓厚的宗族色彩B.强烈的等级意识C.浓重的神权色彩D.发达的礼乐制度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D.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6.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B.皇权的至高无上C.三公九卿各司其职D.疆域规模的扩大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8.《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2022届高一月考语文试题一、课内基础知识(22分)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长篙(ɡāo) 慰籍督亢(kàng)垂涎三尺(yán)B. 斑澜(lán)廖廓菲薄(fēi)引吭高歌(háng)C. 应用(yìng)桀骜喷香(pèn)自怨自艾(yì)D. 不加思索扭怩创伤(chuàng)溘然长逝(hé)2.下列句子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愿足下更虑之更:更加C.而燕国见陵之耻见:被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尚且3.以下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2分)A.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烛之武退.秦师。
D. 使使以闻.大王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吾其.还也以其.无礼于晋B.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C.秦王还柱而.走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D.是寡人之.过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5.以下关于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新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由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先生提出。
B.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蒋海澄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的长诗,此诗为狱中所写。
C. 编年体史书《左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记录了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240年的历史。
6.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沁园春·长沙》中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劈波斩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郑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告别时吟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9分)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
十月而拔蓟城。
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
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
”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
秦复进兵攻之。
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
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
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
”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
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
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
使击筑,未尝不称善。
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
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
血食,享受祭祀。
②庸保:帮工,伙计。
庸,同“佣”。
被雇用的人。
③家丈人:东家,主人。
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
嚯,熏瞎。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B.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C.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D.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 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 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
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
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 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 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11.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5分)(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
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太原早秋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①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
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歇”字用得精妙,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花草树木枯萎的情景。
B.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一是花草凋零,二是大火星出现了。
C.颈联“绕”和“飞”字,采用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D.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
13.“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我不是个好儿子贾平凹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后,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
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
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
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
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
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
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
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
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
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
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
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我成不成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
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从未说过一句话。
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
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
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
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B.第三段末尾,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因胃癌去世的父亲而倍感孤独落寞。
C.文章两次写到“钱”,第三段中母亲把钱塞在破棉鞋里,而第六段中却“紧紧地握在手里”,看似矛盾,实则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D.纵观全文,作者采用了顺叙、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情感厚重,含蓄隽永。
15.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母亲的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6分)16.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试结合全文分析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
(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5分)17.下面是某人发给朋友的一则手机短信中的部分内容,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我于昨晚得知家母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资金不足的消息,甚为挂念。
现承蒙王晓峰捎去5000元,以尽绵薄之力,请务必领受;他日抽闲我定当莅临医院探望。
祝愿老人家病体早日康复!答:①②③④⑤五、作文(5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