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率计算
- 格式:xlsx
- 大小:11.68 KB
- 文档页数:62
应用蒸发率计算公式
蒸发率计算公式通常用于描述液体在一定时间内蒸发掉的百分比。
蒸发率计算公式可以因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一般形式如下:
蒸发率= (蒸发掉的液体量/ 初始液体量) × 100%
其中:
•蒸发掉的液体量: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内液体蒸发掉的数量。
•初始液体量:指的是液体在蒸发开始时的总量。
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容器装有100毫升的水,在一天后,容器里只剩下80毫升的水,那么蒸发率可以这样计算:
蒸发率= ((100毫升- 80毫升) / 100毫升) × 100% = 20%
这意味着在一天的时间里,有20%的水蒸发掉了。
请注意,这个公式是一个通用的蒸发率计算公式,具体应用时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对蒸发率的影响。
此外,蒸发率还可能受到液体自身性质(如表面张力、挥发性等)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或优化蒸发率计算公式。
冷却塔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E=72 × Q × ( X1 – X2)=L ×△t /600E : 蒸发量kg/hQ : 风量CMM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L : 循环水量kg/h§局部蒸发量C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
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
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凉水塔补水=蒸发量+排污量+飘散损失+泄漏一般凉水塔内水份的蒸发量不大,约为进水量的1~2.5%.1、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E=72 × Q × ( X1 – X2)=L ×△t /600E : 蒸发量kg/hQ : 风量CMM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L : 循环水量kg/h§局部蒸发量C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
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
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2、排污量: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浓缩倍数,来确定排放周期。
液体的蒸发速率的实验测量与计算液体的蒸发是指液体表面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液体蒸发的质量或体积。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液体的蒸发速率来探索不同因素对蒸发速率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来比较这些影响。
实验设备和材料:1. 烧杯2. 温度计3. 定时器4. 不同液体(可以选择水、酒精、乙醚等)实验步骤:1. 将烧杯放在室温下,待烧杯达到室温后,测量并记录室温。
2.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例如100毫升)。
3. 在液体表面的中央插入一根温度计,并将温度计的末端调节到液体表面,等待一段时间使温度计达到与液体相等的温度。
4. 在温度计达到平衡后,启动定时器,并记录起始时间。
5. 每隔一段时间(例如30秒)测量并记录液体的温度,直到液体蒸发完全。
6.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液体的蒸发速率。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步骤进行实验,重复多次测量,并对比不同液体的蒸发速率。
可以发现,液体的蒸发速率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温度:在相同的液体中,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的脱离液体形成气态的能力也就越强,蒸发速率也就越快。
2. 表面积:液体的蒸发速率与其表面积成正比。
当液体的表面积较大时,液体分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分子更容易脱离液体形成气体。
3. 液体的种类:不同种类的液体具有不同的蒸发速率。
一般来说,挥发性液体蒸发速率较快,而非挥发性液体蒸发速率较慢。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的温度和蒸发时间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液体的蒸发速率。
蒸发速率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蒸发速率 = 蒸发的液体质量/蒸发时间如果我们已知液体的密度和体积,也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蒸发速率:蒸发速率 = (初始液体体积 - 残留液体体积)/蒸发时间通过多组实验数据的相互比较,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因素对液体蒸发速率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例如室温不宜有较大的波动。
2. 实验前需要确保实验设备干净,尽量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
发率的要求也有不同。
以中小城市LNG城市卫星站大多采用的50m3及100m3带压LNG 储罐为例,文献[1]和[2]对其静态蒸发率的要求见表1。
储罐蒸发率的性能指标可以通过测试(试验法)得到,也可在实际运行中根据运行数据计算(工况计算法)求得。
2、试验研究城市LNG气化站储罐蒸发率的试验通常在液氮预冷后、LNG进液前进行。
这样可充分利用预冷与保冷阶段的液氮,节省投资。
另外,在LNG进液前对储罐的保冷性能有充分地了解,可以减少运营后因储罐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气化站正常的生产运营。
文中以江苏省姜堰市天然气有限公司LNG气化站内1#储罐的静态蒸发率试验为例作一介绍。
2.1试验方法按照文献[3],LNG储罐静态蒸发率测量的试验方法主要规定如下:(1)试验仪器所用计量器具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湿式气体流量计或质量流量计的测量不确定度≤2%;温度计的测量误差≤0.1℃;气压计的测量误差≤150Pa(2)测量程序①几何体积的测定按GB/T18443.1进行,有效体积根据几何体积计算;②低温液体充装量应为50%以上,静置时间不少于48h;③打开与流量计相连的气体蒸发出口管道阀门,同时关闭各气、液管道上其他阀门,当内容器表压力为零时,连接流量计;④观察蒸发气体流量稳定后,每个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流量计示值,按时记录环境温度、大气压力、流量计入口温度;⑤稳定连续测量不少于24h。
2.2实例测试测试实例:姜堰天然气公司LNG气化站1#储罐,体积为50m3,结构型式为立式圆筒形带压罐,绝热形式为真空粉末。
(1)测试前的准备测试前已向LNG储罐内充装液氮约22t(27m3),符合标准充装量大于50%的规定。
充装完毕后,将该储罐气相管路上的阀门完全打开,储罐内的压力基本降至零压(约600Pa)。
液氮的静置时间为106h,超过了国家标准所要求的48h。
(2)测试仪器及装置测试采用的仪器有:湿式流量计型号SB,精度2%;玻璃棒温度计型号WBG,精度±0.2℃;秒表精度1S;大气压表型号DYM-3。
汽轮机循环水损耗计算公式表
汽轮机循环水损耗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推导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循环水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的损耗主要包括蒸发损耗和泄漏损耗两部分。
1. 蒸发损耗:
循环水在汽轮机工作过程中会因为高温而部分蒸发,导致水的损耗。
蒸发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蒸发损耗 = (循环水流量× 蒸发比率) × 运行时间。
其中,循环水流量是指汽轮机循环水的流量,蒸发比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循环水的蒸发量占总循环水流量的比率,运行时间是指汽轮机的运行时间。
2. 泄漏损耗:
循环水在汽轮机系统中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泄漏,导致水的损耗。
泄漏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泄漏损耗 = 泄漏水流量× 运行时间。
其中,泄漏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循环水泄漏的流量,运行时间是指汽轮机的运行时间。
综合考虑蒸发损耗和泄漏损耗,汽轮机循环水的总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总损耗 = 蒸发损耗 + 泄漏损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中的循环水流量、蒸发比率和泄漏水流量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汽轮机运行情况和设备特性进行测量和统计,以获得准确的损耗计算结果。
除了上述损耗计算公式外,还需要考虑到循环水的补充和循环利用等因素,以全面了解汽轮机循环水的损耗情况。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循环水的补充量、回收利用率等因素,来全面评估汽轮机循环水的损耗情况。
彭曼公式计算蒸发量彭曼公式是一种计算蒸发量的公式,它是由美国气象学家彭曼提出的。
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地表水体蒸发的水量。
了解蒸发量对于农业、水利、气象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彭曼公式是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推导而来的。
公式中包括两个主要的参数,一个是潜在蒸发量,另一个是实际蒸发量。
潜在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分从地表蒸发到大气中所需的能量。
而实际蒸发量则是指在实际情况下,地表水体蒸发的实际水量。
彭曼公式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日照时间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蒸发量最主要的因素。
当温度升高时,蒸发量也会随之增加。
而湿度则是影响蒸发量的次要因素。
湿度越大,蒸发量就越小。
彭曼公式的具体形式为:E = (0.408Δ(Rn - G) + γ(900 / (T + 273))u2(es - ea) / (T + 273 + 0.37u2))其中,E为蒸发量,单位为mm/day;Δ为斯特凡-玻尔兹曼常数;Rn为净辐射,单位为MJ/(m2·day);G为土壤热通量,单位为M J/(m2·day);γ为水汽压与温度的斜率,单位为kPa/℃;T为气温,单位为℃;u2为2m高度处风速,单位为m/s;es为饱和水汽压,单位为kPa;ea为实际水汽压,单位为kPa。
通过彭曼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出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蒸发量情况。
这对于农业灌溉、水资源管理、水文预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了解当地的蒸发量情况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制定灌溉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了解蒸发量情况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水文预测方面,了解蒸发量情况可以帮助预测洪水、旱情等自然灾害,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彭曼公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了解蒸发量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冷却水蒸发量计算首先,冷却水的蒸发量取决于环境条件、冷却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水的蒸发速率等因素。
环境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情况。
冷却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水泵的工作速度、水的温度和水量。
水的蒸发速率则受到水的表面积、水泵的压力和水的浸润性等因素的影响。
蒸发量的计算一般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根据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另一种是通过实际测试来测量。
1.根据经验公式进行估算:(1)根据环境参数进行估算:其中,A为冷却塔的有效散热面积 (m2),E为水的蒸发速率常数(kg/m2h℃),es为饱和水汽压 (hPa),ea为环境空气的水汽压 (hPa)。
A和E可以根据冷却设备的设计参数获得,es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水的温度计算得到,ea可以从气象台获取。
(2)根据冷却水的温度估算:其中,V为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m3/h),ρ为冷却水的密度 (kg/m3),h1为冷却水进口的焓值 (kJ/kg),h2为冷却水出口的焓值 (kJ/kg)。
ρ可以根据冷却水的温度和压力计算得到,h1和h2可以通过水的温度和压力查表获得。
2.通过实际测试进行测量:(1)采用质量法测量:其中,m为冷却水的质量流量 (kg/h),Cp为冷却水的比热容(kJ/kg℃),t1为冷却水进口的温度(℃),t2为冷却水出口的温度(℃)。
m可以通过流量计测量得到,Cp可以根据冷却水的温度查表获得。
(2)采用能量法测量:其中,Q为冷却水的散热量 (kW),λ为水的汽化潜热 (kJ/kg)。
Q可以通过测量冷却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热量得到,λ可以根据水的温度和压力查表获得。
以上是冷却水蒸发量计算的两种常用方法,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工况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测量和估算中的各个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度。
海洋蒸发量计算公式海洋蒸发量是指海洋表面每年蒸发的水量。
它是地球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对气候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蒸发量的计算是气象学和海洋学中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海洋蒸发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它涉及到海洋表面温度、风速、湿度等多个因素。
其中,最常用的海洋蒸发量计算公式是Penman-Monteith公式,它是由澳大利亚气象学家Penman和Monteit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被广泛应用于气象学和农业领域。
Penman-Monteith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E = 0.408Δ(Rn-G) + γ(900/(T+273))u2(es-ea)/(T+273)。
其中,E表示蒸发量,单位为mm/day;Δ表示斜率饱和蒸汽压曲线,单位为kPa/℃;Rn表示净辐射,单位为MJ/m2/day;G表示土壤热通量,单位为MJ/m2/day;γ表示比热通量,单位为kPa/℃;T表示气温,单位为℃;u2表示风速,单位为m/s;es表示饱和蒸汽压,单位为kPa;ea表示实际蒸汽压,单位为kPa。
Penman-Monteith公式综合考虑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多个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海洋蒸发量,为气象预测、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海洋蒸发量的计算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气象资料,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提高计算精度,科研人员通常会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海洋表面温度、风速和湿度等数据,结合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除了Penman-Monteith公式,还有一些其他的海洋蒸发量计算方法,如Thornthwaite公式、Priestley-Taylor公式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科研人员在实际应用中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精度和可靠性。
冷却塔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E=72 × Q × ( X1 – X2)=L ×△t /600E : 蒸发量kg/hQ : 风量CMM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L : 循环水量kg/h§局部蒸发量C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
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
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凉水塔补水=蒸发量+排污量+飘散损失+泄漏一般凉水塔内水份的蒸发量不大,约为进水量的1~2.5%.1、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E=72 × Q × ( X1 – X2)=L ×△t /600E : 蒸发量kg/hQ : 风量CMM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L : 循环水量kg/h§局部蒸发量C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
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
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2、排污量: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浓缩倍数,来确定排放周期。
lng储罐日蒸发率测量方法及计算LNG(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LNG的生产和运输安全,需要对LNG储罐进行监测和控制。
其中,日蒸发率的测量和控制是储罐监测的关键参数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器技术的LNG储罐日蒸发率测量方法及计算方法。
1. 日蒸发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日蒸发率是指LNG储罐在一天内蒸发的天然气体积与储罐初始容积之比。
影响LNG储罐日蒸发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储罐温度、压力、液位、天然气组成以及储罐材质等。
其中,温度和压力是影响LNG蒸发速率的主要因素。
当储罐温度升高时,LNG的蒸发速率也会随之增加;当储罐压力升高时,液相体积膨胀,也会导致LNG的蒸发速率增加。
此外,天然气组成也会影响LNG的蒸发速率,例如,高含硫天然气比低含硫天然气更容易蒸发。
2. 基于电容传感器技术的测量方法基于电容传感器技术的LNG储罐日蒸发率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储罐内部介电常数的变化来计算日蒸发率。
具体来说,电容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储罐内部,通过测量传感器与液相之间的电容变化来计算液位变化,进而计算出日蒸发率。
3. 日蒸发率的计算方法根据电容传感器测量的液位变化,可以计算出日蒸发率。
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日蒸发率=(初始容积-最终容积)/初始容积其中,初始容积是指储罐初始时的容积,最终容积是指经过一天时间后储罐内的容积。
4. 实际应用及优化建议基于电容传感器技术的LNG储罐日蒸发率测量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电容传感器,确保其工作温度范围和压力范围满足储罐使用要求;(2)定期对电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3)根据实际情况对储罐内的天然气组成进行分析和调整,以降低日蒸发率;(4)对储罐内的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储罐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水池蒸发量计算公式水资源是人类生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必须依赖于对水循环过程的深入研究。
而水循环过程中的蒸发是影响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因此,准确测算水体蒸发量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池蒸发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水池蒸发量的定义水池蒸发量是指水面上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量,通常用毫米/天或毫米/月来表示。
水池蒸发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时间、水体温度、水体面积和深度等。
二、水池蒸发量的计算方法1. Penman-Monteith公式Penman-Monteith公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池蒸发量计算公式,它将水面蒸发量看做是由潜在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两部分组成,即: E = (Delta/R+γ)(Rn-G)+λE_w其中,E为水池蒸发量,单位为mm/d;Delta为斯特凡-玻尔兹曼常数,值为0.409 MJ/(m·d·K);R为净辐射,单位为MJ/(m·d);γ为斜面蒸发力,单位为kPa/℃;G为土壤热通量,单位为MJ/(m·d);λ为水的蒸发潜热,值为2.45 MJ/kg;E_w为水体表面蒸发速率,单位为kg/(m·s)。
2. Thornthwaite公式Thornthwaite公式是一种简化的水池蒸发量计算方法,它只考虑了气温和日照时间对水体蒸发量的影响,即:E = 16(N/12)(10T/I)^a其中,E为水池蒸发量,单位为mm;N为月平均日照时间,单位为小时;T为月平均气温,单位为℃;I为月平均日照时数,单位为小时;a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0.5-1.5。
3. Blaney-Criddle公式Blaney-Criddle公式是一种简单的水池蒸发量计算方法,它只考虑了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水体蒸发量的影响,即:E = (0.5+0.1n)(T+12)(100-RH)/30其中,E为水池蒸发量,单位为mm;T为平均气温,单位为℃;RH为平均相对湿度,单位为%;n为月份,取值范围为1-12。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是计算在特定条件下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水分量的数学公式。
准确计算水的蒸发量对于各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气象学、环境科学、工程领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的原理、参数及其应用。
一、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的原理: 水的蒸发是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其速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以及液态水表面的面积等。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基于这些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将它们综合考虑,提供了准确的蒸发量计算结果。
二、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的参数: 1. 温度(T): 温度是水的蒸发过程中最基本的参数。
通常以摄氏度(℃)作为衡量温度的单位。
2. 相对湿度(RH): 相对湿度衡量了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饱和程度。
它是以百分比表示的,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与该温度下最大可能的水蒸气含量之间的比例。
3. 风速(V): 风速表示空气的运动速度。
它是以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作为衡量风速的单位。
4. 液态水表面积(A): 液态水表面积表示水的接触面积,影响蒸发速率。
单位可以是平方米(m²)。
根据以上参数,我们可以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水的蒸发量(E):E = [C × A × (Pw - Pa)] / ∆t - C 是蒸发系数(evaporation coefficient),用于考虑量纲和单位之间的换算,它的值通常是 1; - Pw 是饱和水蒸气压(saturated water vapor pressure),可以根据温度在相关的气象数据库中查询得到; - Pa 是实际水蒸气压(actual water vapor pressure),可以由相对湿度转换得到;- ∆t 是时间间隔,以小时(h)为单位。
四、例子说明: 假设有一个 1 平方米的水槽受到25℃的空气环境,相对湿度为60%,风速为 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