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电发展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82
国际风电发展史当涉及到技术难题,比如如何把大规模的高度不稳定的风电安全并网时,丹麦的领先地位就凸显无疑。
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那些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比如美国、德国、西班牙、印度,就会发现,这些国家风电行业的飞速发展,无一例外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
美国:从鼓励装机到鼓励发电美国的风电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可以归纳为投资抵税和高电价收购。
到了90年代之后,逐渐采用直补发电量的方式,主要目的是由鼓励装机变为鼓励多发电,其实也就是鼓励风电并网。
从2004年开始,美国风电发展速度和装机容量增长均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其实施了“生产税返还”政策,该政策相当于给并网风电提供了约1美分/千瓦时的电价补贴,使资源比较好的风电项目在经济上具备可行性。
此外,2009年2月,美国国会依据“经济刺激法案”,决定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其中将新建4827公里采用先进输电技术的电网,目的是接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新建电网将采用先进的电源配置、电网调度管理和储能技术及装备,以扩大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电网中的比例。
从性能角度看,美国现在的风力发电场已经与常规发电场具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如可以具有变化的电力输出等。
随着风电注入的不断增加,大多数系统运营商已经认识到风力发电场可以与常规风电场一样,在有波动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系统运作。
当然,如果要实现2030年风能占20%的目标,还有待于大量建造新的电力传输网络。
这些超高速传输网络就像一条行驶着各种车辆的高速公路,承载着各种混合电能,能够把风电从发电场远距离输送到用电负荷中心。
德国:优惠的上网电价德国在2001年到2007年保持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到2008年底累计达到2390万千瓦,直到最近才被美国超越。
德国风电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其固定的上网电价政策。
1990年,德国议会通过强制购电法。
该法案规定:电力公司必须让风电上网,并以固定价格收购其全部电量;以当地电力公司销售价格的90%作为风电上网价格;风电上网价格与常规发电技术的成本差价由当地电网承担。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风力发电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本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前沿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介绍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场景,以及研究方法和展望。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风能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然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等特点。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风力发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
陆地风电技术:陆地风电是风力发电的主要形式,其技术发展相对成熟。
然而,由于陆地风电的资源有限,且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一定的瓶颈。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是提高风电机组的效能和可靠性,降低其成本。
海洋风电技术:海洋风电是风力发电的新兴领域,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
海洋风电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风电机组固定技术、电力传输技术以及海洋环境对风电机组的影响等。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风力发电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风能与其他能源的互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太阳能:风能和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太阳能和风能联合发电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潮汐能:潮汐能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海洋能源。
风力发电和潮汐能联合开发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能源的特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和仿真模拟等。
研究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针对性的研究方案和发展策略。
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有限、成本较高、技术瓶颈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将朝着更高效能、更低成本、更广泛应用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和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太阳能、潮汐能等领域的拓展将更加深入。
光伏、风电发展史
光伏(太阳能光伏)和风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两个主要的发电技术,它们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以下是它们的发展史的简要概述:
光伏发展史: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Edmond Becquerel首次发现光电效应,为光伏效应的奠基。
20世纪中叶: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发明了第一块硅光伏电池。
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块高效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
1970年代:太阳能电池开始在太空任务中广泛应用,推动了太阳能技术的进步。
199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支持,光伏在地面和屋顶安装上取得了一些商业成功。
21世纪初: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太阳能行业迎来了爆炸性增长。
目前:太阳能光伏系统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风电发展史:
2000多年前:人类早期开始使用风能,如帆船等。
19世纪末:发电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批风力发电机。
20世纪初:大型风力涡轮机开始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建造。
1970年代:风能开始以商业化的方式应用,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风电场。
1980年代:风电技术不断进步,风力涡轮机的容量逐渐增加。
1990年代:风电成为一种主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21世纪初: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全球范围内的大型风电场逐渐成为现实。
目前:风电技术逐步成熟,风力涡轮机的效率和规模不断提高,风电是全球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光伏和风电的发展史都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步的科学研究到商业化应用,对清洁能源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风电项目流程
风电项目是指利用风能发电的项目,是一种清洁能源项目,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风电项目的流程。
首先,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非常重要。
在确定项目可行性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研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风能资源等方面的调查,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行性分析。
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其次,风电项目需要进行立项审批。
在前期工作完成后,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项目申请,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批。
这一过程需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接着,风电项目的选址和规划是关键的一步。
选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风资源、土地利用、环保要求等,规划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整体布局和建设规模,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然后,风电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风机安装等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确保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最后,风电项目的运营和管理是项目流程中的最后一步。
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调试和并网运行,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运维体系,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风电项目的流程包括前期调研、立项审批、选址规划、建设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精心组织。
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运营。
风电项目作为清洁能源项目,对于推动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风电项目的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你有没有留意过平原上不停转悠的“风车”?要明白,咱们现在觉得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东西,在上个世纪,那可是国外用来阻碍咱们经济发展的武器之一。
上1986年,丹麦的三台风机撞开中国风电的大门。
此后十几年,中国的风电市场一直由外资垄断把持,被卡住脖子的中国痛苦不堪。
1999年,历经艰辛,我们才搞出首台国产风机S600。
2005年,全球风电霸主维斯塔斯大放豪言,风能将成为和石油天然气一样的主流能源,其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都将大幅上涨。
那时,他在中国的市占率是38%,2020年国际三大风电巨头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和GE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合计4%,曾经不可一世的风电大佬只能在本土企业的胃口饭量之外,抢点量少劣质的残羹冷炙。
2021年,西门子、戈美飒决定退出中国陆上风电市场,因为中国是国内制造商的市场,短短30多年,中国风电市场风云变幻,判若云泥。
外资巨头节节败退,中国风电艰难崛起?一场激动人心的风电逆袭之旅。
风电的故事还得从举世闻名的童话王国丹麦说起。
世纪八十年代,咱国家大力搞工农业发展的时候,碰到了个特别让人闹心的问题,那就是电力。
为了把工业发展起来,政府号召全民搞电,去解决电力不够的状况。
就在这时候,比起火电跟水电,风力发电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
在历史当中,咱们国家很早就开始搞风能的开发利用了,不过主要是靠风能来提水蓄能然后发电。
比如说,在风大的地区,借助河流山川,搞水力发电。
在这当中,风的作用能让提水蓄能的效率更高。
但要是只靠风力来发电,这方面仍旧是啥都没有。
老百姓正起劲地把水力发电跟风能结合起来给工业发展供电呢,可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也就是丹麦,早就有了特现代化的风力设备。
1891年,丹麦气象学家保罗拉库尔引入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的风力发电机。
此后100多年,从主流技术路线到先进材料研发,从世界首个海上风电场到覆盖全球的商业网络,丹麦这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一直屹立在风电产业金字塔的尖端,俯视全球,丹麦风电大佬维斯塔斯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一、引言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风力发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1. 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20年底,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650 GW。
其中,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是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2. 风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风力发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到2030年,全球风力发电将占到能源供应的20%以上,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这也意味着风力发电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增长,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3. 风力发电的经济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发挥,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断提高。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研究,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竞争力。
尤其是在适宜的地理条件下,风力发电已经能够实现商业化运营,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三、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1. 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目前,风力发电技术主要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未来,随着新材料、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技术的应用,风力发电机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2. 储能技术的发展风力发电的一个难题是其不稳定性,即风力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电力的波动。
为解决这一问题,储能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储热技术等。
未来,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的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3. 海上风电的兴起海上风电是风力发电的一个新兴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风速更高、空间更大、视觉影响较小等优势。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海上风电的投资和研发。
风电发展现状和形势2.1 世界风电进展现状与展望进展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应对能源危机与全球气候变暖双重挑战的必定选择。
目前,除水能之外的所有可再生能源中,风能最具有开发潜力与进展优势。
与太阳能、生物质量相比,风能具有资源丰富,经济环境效益明显、可大规模利用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进展可再生能源的首选。
风能的真正开发利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迫使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不得不寻找新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研发风力发电机组及有关技术,80年代开始建立示范风电场、并网发电,成为电网新电源。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风力发电技术取得了快速进展,风机设计与制造趋向成熟,产品进入商业化阶级,机组容量不断增大。
在20世纪的最后两年,全世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开始快速增长。
特别是在欧洲,为实现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对风电执行较高收购电价激励政策,促进了风电技术与产业的进展,风电成本继续下降。
由于海上风能资源比陆地丰富,海上风电场在欧洲已从可行性示范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风电机组技术继续向着增大单机容量的方向进展,并开始研制风轮直径超过100m的5MW机组。
图1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变化趋势新世纪开初的前十年,世界各国对进展可再生能源以应全国气候变化与能源枯竭的共识达到了新的水平,风力发电更是迎来了前所没有的进展机遇,全球风电产业空前繁荣,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保持令人惊叹的高速增长。
到2010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在积极开发与利用风能资源,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94GW,年平均增速接近30%(见图1)。
同时,对海上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速,截止2009年底,已有834台共2.11GW的风电机组在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行,约占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1.3%。
世界风电进展区域格局在近十年来也发生了很大改变,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亚洲首次超过欧洲与美洲成为全球风电产业的重要新兴市场,欧洲等发达国家在风电产业中的统治地位逐步被打破。
海上风电发展历程
海上风电是指将风能发电设备部署在海上的一种发电方式。
下面是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
1.1980年代:最早的海上风电设备在丹麦海域开始试验性
部署。
这些设备主要是较小的风轮,用于测试和验证海上
风能发电的可行性。
2.1990年代:在丹麦、英国、荷兰等北欧国家开始了大规
模的海上风电场建设。
这些风电场通常部署在浅水区域,
使用较大的风轮和支撑结构。
该时期的海上风电主要以固
定式结构为主。
3.2000年代: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
海上风电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
并投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更大规模、更高效的风电场。
浮式风电结构也开始出现,可以部署在深海区域。
4.2010年代:海上风电进一步扩大规模。
欧洲成为世界上
最主要的海上风电市场,德国、英国、丹麦等国家建设了
大型的海上风电场。
同时,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
区也开始加快海上风电的发展步伐,投资建设海上风电项
目。
5.2020年代至今:海上风电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技术不断
突破,风电机组容量不断增加,离岸风电场规模越来越大。
新的技术和概念也涌现,如浮动式平台、深水风电技术、
多层级风力发电等。
海上风电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从早期的试验性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商业化阶段。
尽管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成本、可靠性和环境影响等,但海上风电被广泛认为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为全球的清洁能源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风电发展历程
风电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200年左右,中国人民就开始利用风力驱动船只航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风能的利用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比如磨面粉、抽水和灌溉。
然而,现代风能发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风能开始用于产生直流电。
1887年,美国的皮
爱士(Prof. James Blyth)设计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风力发
电机,用于为他的房屋提供电力。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
风能开始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重视。
这期间,丹麦进行了多项风能技术的研究,成为世界领先的风能国家之一。
21世纪初,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引发了对可再
生能源的更大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能发电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能源选择。
截至2021年,全球范围内共有了大量的风能发电厂和风力发
电机组。
中国、美国、德国和印度等国家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同时,风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比如离岸风电、风能储能等等。
风电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风能的不稳定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缺乏高效的储能技术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
于风能的利用和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迎来更大的突破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