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期末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0.62 KB
- 文档页数:11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每题2分,共50分)1、农民陈某因捉了114只癞蛤蟆被抓,被告知涉嫌非法狩猎罪。
陈某一脸茫然,声称“不知道捉癞蛤蟆犯法”。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A.不知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B.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C.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是犯罪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得伤害任何动物2、下图漫画告诉我们:“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这是因为()A.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B.有了正义的制度,才能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C.社会正义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D.正义制度受到所有的社会成员的认同3、下列知识点对应正确的是()A.宪法的核心内容─—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C.《刑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活雷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下列对责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B.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C.人人尽到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D.人人尽到责任,才能共享美好的社会生活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B.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C.道德义务必须履行,法定义务不必履行D.我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6、某法院对被告人陆某故意杀人一案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陆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说明人民法院是我们国家的()A.权力机关 B.审判机关 C.行政机关 D.检察机关7、下列属于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是()A.人大常委会审议财政决算报告B.人大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C.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议案D.人大代表听取和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8、三尺讲台,老师的心血铸就学生的未来;无影灯下,医生救死扶伤使患者康复出院;烈日炎炎,交警为百姓出行撑起一把安全伞。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他可以依()向有关部门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下列选项中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①未满18周岁的公民②不信仰宗教的我国公民③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④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公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在超市购物, 买到了过期食品。
涉及到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下列信息不在护照上的是()。
A.出发地点B.出生日期C.住址D.有效期5.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6.以下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的有()。
①在法律体系中, 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③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⑤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你认为()是正确的。
A.爸爸酒后不开车B.小明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 只能自认倒霉C.同学欺负我, 我就告诉家长去揍他D.公共设施, 成人爱护8.下列对“一站式”服务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一站式”服务大厅办事程序纷繁复杂, 很浪费时间B.服务大厅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 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C.人们到“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时, 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办理完成D.“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办事不再走“冤枉路”9.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A.16周岁B.20周岁C.18周岁D.22周岁10.()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024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青少年要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要求我们()。
①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②自觉遵守法律,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③严格执法,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树立法律信仰,尊崇、信赖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2.在我国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4.观察下图,下列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C.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D.人民无法行使国家权力,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人大代表5.小花与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小花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
小花的父母不让小花上学的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6.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机关的是()。
A.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B.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检察院C.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人民政府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的是()。
A.多方调研,了解民情B.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C.去人民大会堂提交议案和建议8.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各界的人民代表根据人民的意愿,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
“一府两院”是指()。
A.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政府C.地方政府、科技学院和人民法院D.政府、人民检察院和科学院9.李明的爸爸是一位大货车司机,与他的工作关系密切的法律是()。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下列哪项不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
A.知情权B.受教育权C.财产权D.礼貌权2.爸爸参加了区人大代表选举, 请按照他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活动的时间顺序给下列选项排序()。
①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②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告③选民登记④参与投票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3.下列有关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关系认识错误的是()。
A.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律法依据B.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务的根本法律依据C.根据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选举权、决定权和监督权D.国家机构的职务由人民代表大会授予4.下列说法中, 不属于我们义务的是()。
A.小红说我们要孝敬父母B.小美说在交通拥挤的时候我们要指挥交通C.小王说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D.小丽说我们要遵守交通法规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年通过。
A.2006B.1999C.1986D.20156.建设法治中国,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因为宪法是()。
A.一切法律的总和B.国家的根本大法C.普通法律的具体化7.()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8.在我国, 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A.中国公民B.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C.年满18岁的公民D.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9.()人大代表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A.市级B.县级、乡级C.全国D.省级10.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二.填空题(共10题, 共50分)1.()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我国()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劳动法》期末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法2.劳动关系3.休息权4.劳动法律关系5.劳动法律关系主体6.劳动法律关系客体7.劳动法律关系内容8.劳动权利能力9.劳动行为能力10.劳动法律事实11.劳动就业12.劳动就业服务企业13.职业介绍机构14.劳动合同15.录用合同16.聘用合同17.劳动合同的解除18.集体协商19.集体合同20.工资21.最低工资22.基础工资23.特殊情况下的工资24.工资保障25.职务工资26.津贴27.工作时间28.休息休假29.探亲假30.年休假31.加班加点32.安全技术规程33.劳动卫生规程34.女职工特殊保护35.未成年工特殊保护36.职业培训37.就业训练中心38.学校培训39.离岗专门培训40.职业技能鉴定41.职业技术证书42.社会保险43.职工福利44.劳动纪律45.职业道德46.职工民主管理47.劳动争议48.和解二、填空题:1.______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2.我国劳动法的性质是________的劳动法,具有________的本质。
3.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_______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4.在劳动法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
6.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________是第一个限制工作日长度的法律,一般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7.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时间是___________。
8.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为________________。
9. 年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
10.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公民在年满_______时同时产生的。
11.个体工商户请学徒做帮手最多不超过_______人。
2020年大学《法律基础》期末考试288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凡是法院适用一审程序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服都可以提起上诉。
()
参考答案:×
2.民事诉讼第三人有上诉权。
()
参考答案:×???
3.现代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有()
A.当事人主义模式
B.职权主义模式
C.混合主义模式
D.纠问式模式
参考答案:ABC
4.弹劾式诉讼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A.司法机关主动追究犯罪
B.实行书面审理
C.实行法定证据制度
D.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
参考答案:D
5.法院适用再审程序所作出的判决均为生效判决。
()
参考答案:×
6.某中院再审某基层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应当适用何程序?()
A.简易程序
B.普通程序
C.小额程序
D.二审程序
参考答案:D
7.当事人对某案再审判决仍不服,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救济?()
A.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国家B.人民C.政府2.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24小时热线电话号码是()。
A.110B.12308C.120D.1193.在家里、学校,商场这些不同的场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
A.公民B.顾客C.学生4.在超市购物,买到了过期食品。
涉及到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我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我爷爷享有()。
A.人身自由权B.物质帮助权C.财产权D.平等权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与()的关系就如同树根与枝叶的关系。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树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就如同树根,()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并为()所沿用。
3.人民法院依据()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4.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公民享有休息权。
()2.参政议政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3.未满6周岁的中国儿童也可以就读小学一年级。
()4.我国是个开放的国家,承认双重国籍存在。
()5.小学生年龄还小,不能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7.公民一旦领取了身份证,身份证便长期有效。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牵线搭桥。
(请把下面的情景与对应的法律连起来)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鱼虾大量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学典礼上校长带领师生肃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王叔叔和刘阿姨谈恋爱,准备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1.小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我国,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2.红领巾小学六年级二班同学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手们纷纷发言。
你认为谁说的没有道理()。
A.甲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丙同学:我还是小孩子,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3.何洁上街购物被人偷走钱包,建议她依()向公安局报案。
A.《治安管理处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我国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
A.审判权B.立法权C.监督权5.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A.纪律B.道德C.法律D.章程6.第三实验小学门前的街道上挤满了卖烧烤、小吃的摊位,严重影响了该校师生的出行。
于是小明打电话到市人大“亲民热线”反映情况,市人大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将整改情况进行报道。
材料体现了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是()。
A.向人大反映B.通过电子邮件向有关部门反映C.向政府部门反映7.哪一位不是中国公民()。
A.李女士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她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B.埃尔克森出生在巴西,现在在中国工作,他放弃了原来的国籍加入了中国国籍C.茜茜的父母是中国公民,但是茜茜出生在英国,爸爸妈妈为她选择了中国国籍8.今年7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她享有()权利。
A.义务教育B.人权C.建议权9.国家机构是()的统称。
A.执法机构B.公检法系统C.国家机关10.小梦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没栓狗链的狗咬伤,她们应该依据()向狗主人索赔。
A.《劳动法》B.《侵权责任法》C.《行政诉讼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6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机关。
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机关,行使国家审判权。
2024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与“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这一生活中的场景相符合的宪法条款是()。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2.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3.没有(),人和人便无法正常交往。
A.利益B.感情C.规则D.道德4.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
A.一样的B.不是一回事C.差不多D.违反纪律更严重5.读六年级的康康有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对于他的这个观点分析错误的是()。
A.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B.支持这个观点,不能放纵坏人C.以暴制暴不可取6.学校周边不得有营业性的网吧、舞厅等,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7.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是()。
A.校验码B.地址码C.顺序码8.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有许多种。
下面不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是()。
A.公民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B.公民将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C.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建议和要求D.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或参加听证会9.副班长小赐借检查背诵之利,向6个同学要钱。
给钱,就都算会背,没给钱或给得不够,就算不会背。
如果你是被检查的其中一位同学,你该怎么做?()A.偷偷把零用钱带来给小赐,省得背诵B.讨好小赐,帮他背书包、做卫生等C.找几个会打架的同学,教训小赐D.及时向老师报告情况,并告诉爸妈10.小明通过互联网购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付款后试穿发现质量存在问题,属伪劣产品。
这时,他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①与网购公司有关人员协商解决②向有关部门投诉③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解决④不去追究,另外购买一双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道德与法律,是()的()。
《劳动法》期末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法2.劳动关系3.休息权4.劳动法律关系5.劳动法律关系主体6.劳动法律关系客体7.劳动法律关系内容8.劳动权利能力9.劳动行为能力10.劳动法律事实11.劳动就业12.劳动就业服务企业13.职业介绍机构14.劳动合同15.录用合同16.聘用合同17.劳动合同的解除18.集体协商19.集体合同20.工资21.最低工资22.基础工资23.特殊情况下的工资24.工资保障25.职务工资26.津贴27.工作时间28.休息休假29.探亲假30.年休假31.加班加点32.安全技术规程33.劳动卫生规程34.女职工特殊保护35.未成年工特殊保护36.职业培训37.就业训练中心38.学校培训39.离岗专门培训40.职业技能鉴定41.职业技术证书42.社会保险43.职工福利44.劳动纪律45.职业道德46.职工民主管理47.劳动争议48.和解二、填空题:1.______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2.我国劳动法的性质是________的劳动法,具有________的本质。
3.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_______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4.在劳动法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
6.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________是第一个限制工作日长度的法律,一般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7.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时间是___________。
8.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为________________。
9. 年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
10.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公民在年满_______时同时产生的。
11.个体工商户请学徒做帮手最多不超过_______人。
12.按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划分,劳动法律关系可分为_______劳动法律关系和_______劳动法律关系。
13.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_______能力和_______能力。
14.按照劳动者人数划分,劳动法律关系可分为_______劳动法律关系和_____劳动法律关系。
15.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只能是________。
16.“三结合”就业方针即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________就业、_______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17.《劳动法》规定,国家支持劳动者就业和实现就业。
18. 职业介绍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工作的机构。
19.劳动合同可以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20.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21.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________中的标准。
22.《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________的有关事项。
23.劳动合同鉴证机关是______________。
24.《劳动法》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
25.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____年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6.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原则,实行。
27.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水平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实行宏观调控。
28.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的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_______。
29.根据有关规定不应列入企业工资总额范围的支出有____________。
30.《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作的________的工资报酬。
”31.我国《劳动法》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小时”。
32.延长工作日主要适用于、比较强的工作,应在闲季时安排补休或给予经济补偿。
33.《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并取得资格。
34.女职工应包括从事_______劳动和________劳动的妇女。
35.《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为______天。
36.《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标准,实行制度。
37.《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_______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进行职业培训。
38.实现职工全员培训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
39.我国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遵循以支定收、、的原则。
40.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从开始启动,基本完成。
41.根据《劳动法》规定,我国社会保险新体制为建立多层次保险制度,即国家建立基本保险,用人单位建立保险,劳动者个人建立保险。
42.《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______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43.根据有关管理规定,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治疗的给予____的医疗期。
44.《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______。
45.非因公死亡的丧葬非按企业平均工资____月的数额发给。
46.《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和相适应。
47.我国对违纪职工的处罚有行政处分、和三种。
48.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或劳动英雄称号的,应经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推荐,由授予____________。
49.《劳动法》第88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定的情况进行。
50.劳动争议的实质是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有关和方面的冲突。
51.仲裁程序包括、和结案三道具体程序。
三、简答题:1.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2.简述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3.简述劳动关系的特征。
4.简述劳动法的产生的主要内容。
5.简述国际劳动立法产生的主要内容。
6.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内容。
7.简述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和来源。
8.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9.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有哪些?10.劳动法律事实的种类有哪些?11.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有哪些?12.简述劳动就业的特点。
13.简述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特征。
14.我国的劳动就业原则有哪些?15.劳动合同的种类有哪些?16.简述劳动合同鉴证的主要内容。
17.简述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18.简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的责任有哪些?19.简述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的责任有哪些?20.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1.简述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22.工资总量包括哪些种类?23.简述最低工资的要件。
24.哪些企业支出不应列入工资总额范围?25.工资等级制度分为哪几个部分?26.简述加班工资的内容。
27.简述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28.工作日可以分为几种?29.缩短工作日主要适用于哪些工作?30.我国现行的法定节日包括哪些?31.简述延长工作时间应如何补偿。
32.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41条的限制的情况有哪些?33.简述劳动安全卫生的意义。
34.简述我国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35.简述我国《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中规定了哪些劳动是禁忌怀孕女职工从事的?36.简述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
37.简述职业教育的特点。
38.职业培训有哪些分类?39.我国就业前培训主要采取哪些形式?40.我国在职培训采取哪几种方式?41.简述我国职业技能考核依据的标准有哪些?42.简要回答技术考核的种类有哪些?43.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
44.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法定依据有哪些?45.简述社会保险法律调整的原则。
46.简述社会保险的作用。
47.劳动法关于负伤和疾病保险、非因工负伤和普通疾病保险待遇的规定有哪些?48.劳动法关于死亡保险待遇和养老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的规定有哪些?49.简述我国职工福利制度包括哪些部分?50.简述我国劳动纪律的特点。
51.简述工会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52.简要回答我国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53.简述处理劳动争议应遵循的原则。
54.在我国劳动争议受理范围有哪些?55.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有哪些?56.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形式有哪些?57.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主要内容。
58.目前,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中法律文书送达制度主要采用哪些方式?59.简述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制度。
四、论述题:1.试述我国劳动法的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2.试述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3.试述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
4.试述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5.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6.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要内容。
7.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8.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劳动法律事实。
9.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解决劳动就业的途径主要有哪些?10.试述劳动合同的特征。
11.试述劳动合同订立原则的主要内容。
12.试述劳动合同无效的主要内容。
13.试述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
14.试述劳动合同解除的主要内容。
15.试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特殊意义。
16.试述工资保障措施的内容。
17.试述我国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法律调整的意义。
18.法律上限制加班加点的意义是什么?19.试述关于延长工作时间的主要规定。
20.试述我国劳动法调整职业培训的原则。
21.试述我国社会保险特征、体制和作用。
22.试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的主要内容。
23.诉讼和仲裁上调解与诉讼和仲裁外调解的相同点有哪些?五、案例分析题:1.职工黄某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
在合同期内,黄某以收入偏低为由,口头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未予答复。
过了10天,黄某就被一家合资企业招用,又与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
黄某走后,原企业生产受到影响,要求黄某回厂上班。
同时,与黄某所在的合资企业联系,希望让黄某回厂,但合资企业以已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不予放人。
试分析:(1)黄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解除?(2)合资企业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2.郭某1992年12月8日与某制药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1992年12月10日起至1997年12月10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