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1. 引言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出环境容许的范围,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环境问题。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4.5的金属元素,如铅、镉、铬、锌、汞等。
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易积累,且具有毒性和生物富集性,对土壤微生物、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矿山冶炼、农药和化肥使用、城市污水排放等。
这些活动导致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积累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对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威胁人类健康等方面。
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发生。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土壤中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与繁殖,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
重金属会富集在作物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导致慢性中毒,影响人体器官功能,甚至引发各种疾病,如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中的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损害,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染还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壤的水保持能力和保肥性,导致土壤侵蚀和灾害的加剧。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存。
要想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据统计,我国有近一半的面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地区和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
《湖北某矿业城市某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形态分析研究》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矿业城市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湖北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区,其某矿业城市某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亟待关注与解决。
本研究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形态分析,旨在了解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成因,为后续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介绍本研究选取湖北某矿业城市某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域因长期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
2. 研究方法(1)污染状况调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2)形态分析:运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和分析手段,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迁移转化规律。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来源。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结果1. 重金属含量检测通过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发现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铅(Pb)、锌(Zn)、铜(Cu)等元素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 污染程度评价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相关评价标准,发现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属于中度至重度污染,部分区域存在重度污染。
四、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1. 形态分布特征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其中可交换态的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环境风险性。
2. 迁移转化规律通过形态分析发现,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受pH值、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其中pH值的改变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影响最为显著。
五、讨论与原因分析1. 污染来源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矿山开采、冶炼等工业活动以及周边地区的农业活动。
其中,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等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2. 影响因素除了工业活动外,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因素。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以及已有的修复技术研究。
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地区和农业密集地区。
其中,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省份是我国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弃物排放:工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
2.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许多农药和化肥中含有重金属成分,长期过量使用会导致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累积超标。
3. 农作物吸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进入人体食物链中,造成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当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还原、转化和稳定化等作用,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例如,菌根真菌可以与植物共生,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及转化。
2. 物理修复技术:采用物理手段改变土壤环境,减少或分离土壤中的重金属。
例如,利用电动力和超声波等技术分离土壤中的重金属。
3. 化学修复技术:通过添加适量的修复剂改变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例如,添加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促进重金属的沉淀和吸附。
4. 土地利用调整:合理调整农田的利用方式,减少重金属的暴露和迁移。
例如,将农田改为林地或湿地,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加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修复效果和修复速度。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超过一定浓度的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可能达到或超过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其治理方法。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污染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可以分为两类:人为源和自然源。
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生活废弃物和农业活动等,其中工业废水和废气中的重金属是重要的污染源。
自然源主要包括地壳和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
2.污染程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以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壤中铅(Pb)、镉(Cd)、汞(Hg)等重金属元素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3.影响因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土壤性质、土壤pH值、降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重金属元素的形态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这些方法包括沉积分离、热处理、电动力场和超声波等。
物理方法通常具有高效、快速和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但受到应用范围和成本的限制。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利用化学添加剂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使其转化为不易溶解的沉淀或复合物。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添加吸附剂、添加稳定剂和添加氧化剂等。
化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但存在着添加剂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借助于微生物和植物来降解和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土地农业利用等。
生物方法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特点,但受到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的限制。
4.结合方法结合方法是指将多种治理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理效果和降低治理成本。
关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摘要】本文综述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及相关内容。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讨论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治理技术。
在展望了未来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向和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
本文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提供参考,希望能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与转化、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治理技术、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超过环境容忍度而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重金属污染不仅会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影响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了解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规律、影响和治理技术对于有效预防和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至关重要。
当前,国内外学者围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和解决。
开展本研究,深入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规律、影响及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影响,探索其来源、迁移与转化规律,揭示这种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通过研究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治理技术,为有效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展望和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议和指导,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土壤环境的健康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
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6篇)篇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突出。
镉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我们将探讨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等。
我们将分析镉污染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危害,以及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土壤修复、农业管理等,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在土壤中的积累不仅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镉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镉污染尤为严重。
这些地区的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电镀等,会产生大量的含镉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就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我国,土壤镉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区长期存在重金属排放超标的问题,导致土壤镉含量严重超标。
这些地区的土壤不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且农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镉污染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监管和处理,推广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和生态恢复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土壤镉污染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土壤镉污染问题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土壤镉污染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为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镉、铬、铅、汞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金属元素超出了环境容许值的状况。
由于工业化、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状1. 污染源头广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冶炼、矿石开采、化工、电镀等工业活动,以及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城市垃圾填埋、废水排放等。
这些活动导致大量有毒重金属物质进入土壤,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
2. 地域分布不均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工业化、矿区和农业密集区域。
在工业化地区,工业废气、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在矿区,矿石开采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中的重金属物质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在农业密集区,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污泥施用、畜禽养殖等活动导致土壤重金属物质超标。
3. 影响巨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通过农产品链条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毒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甚至影响畜禽生长及生态平衡。
治理1. 加强监测监测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础,只有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是治理的第一步。
2. 加强立法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相对薄弱,必须加强立法,加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约束和规范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
3. 推广绿色技术通过推广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等,逐步减少和替代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效应明显的生产活动,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的产生。
4. 开展土壤修复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手段。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人类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措施,保护土壤资源和人类健康。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 重金属污染源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和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例如铅、镉、汞、铬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大量的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长期累积下去,则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重金属污染区域世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普遍存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一些重工业城市和沿海地区,尤其是在工矿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重金属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我国西南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是因为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和冶炼活动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3. 重金属污染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危害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慢性毒性影响,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铬元素对人体损害很大,会导致皮肤溃烂,呼吸道毒性甚至引起癌症。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1. 加强监测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是治理的关键。
只有充分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
建立全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工作,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动态变化,为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 推行土壤修复技术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采取土壤修复技术进行治理。
主要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方法。
生物修复是指通过植物的生长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选择对重金属具有较好耐受性的植物种植在土壤中,通过吸收和富集重金属的方式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篇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就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主要来源以及当前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中镉、铅、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超标。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矿山开采、农业活动等。
目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不断加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1. 工业生产:冶炼、电镀、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废气、废渣等,通过大气沉降、废水灌溉等方式进入农田土壤。
2. 矿山开采: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渣等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经过雨水冲刷、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农田土壤。
3. 农业活动:长期施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不合理灌溉等农业活动也会导致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升高。
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目前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修复技术研究。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方法。
1. 物理修复:主要包括客土覆盖、排土回填等方法。
客土覆盖是通过在受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一层清洁土壤或砂石等材料,以降低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排土回填则是将受污染的土壤挖出,经过处理后重新回填。
2. 化学修复:主要包括淋洗法、钝化法等方法。
淋洗法是通过向土壤中注入淋洗剂,将重金属元素从土壤中溶解出来并排出。
钝化法则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钝化剂,使重金属元素转化为难溶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其生物活性和迁移性。
3. 生物修复: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方法。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研究
作者:董续郎朗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5期
摘要: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存在着巨大的环境风险。
城市环境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本文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特点与来源,以及各国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进行研究,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同的危害,包含改变土壤性质的直接危害以及对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的间接危害,最重要的是这些危害导致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影响。
加强社会各界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的认识,以推动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视及研究。
关键词:土壤;城市:污染;重金属元素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城市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高度聚集的场所,人口相对集中,种种人类活动都非常容易造成城市的污染。
本文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加以阐述,增加读者对土壤污染的重视。
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重金属指的是密度大于5.0g/cm3的45种化学元素,但是因为每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毒性区别很大,所以在环境科学中通常关注锌、铜、锡、钒、汞、镉、钴、镍、铅、铬、钴等。
硒和砷两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因此也将硒元素和砷元素列入重金属污染物的范围内[1]。
由于土壤中本身含有的铁和锰含量较高,因而一般不太注意它们的污染问题,但在某些强还原条件下,铁和锰所引起的毒害却不能被忽视[2]。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科学上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是由此造成的污染也在加剧。
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的区域,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吴学丽[3]等人运用地累积指数法研究了沈阳地区浑河、细河及周边农田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发现这些地区土壤中汞元素和锌元素含量较高。
兰砥中[4]等人研究湘南某铅锌矿区事故之后导致周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运用单因子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土壤污染状况,发现该地区土壤中铅、锌、铜、镉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镉的污染指数最高。
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末就针对城市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研究,在英国的几大城市中对土壤中的汞、铅等重金属元素进行调查,他们观察到这几个城市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英国的工业发展活动与周围居民区的繁荣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
世界各个国家正逐步开展城市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在对葡萄牙、苏格兰、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典这6个欧洲国家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属总浓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葡萄牙地区中汞的浓度比苏格兰低,可能是由于燃煤发电和取暖导致的[5]。
2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来源
一般来说,城市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两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外源输入。
2.1 自然因素:某些地区的土壤由于地壳运动导致本身就含有很多的重金属元素,成土母质是造成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的重要原因。
如陈雪龙[6]等对大庆龙凤湿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土壤中的铅和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成母土质和岩石风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2.2 人为外源输入:这类污染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包含三大类
2.2.1 工业污染源:为了提高经济水平,现代工业的开发越来越广泛,加上环保理念没有普及,金属冶金厂、化工厂、油漆厂的三废没有达到排放标准就流入到环境中,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
2.2.2 农业污染源:如今科学的发展,人们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为了提高庄稼的产量,施用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化肥,这些污染直接的作用到土壤中。
2.2.3 生活污染源:城市中交通高度发达,虽然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但是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却给土壤中带来的很多的重金属元素[7]。
另外,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垃圾中常常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加上固体废弃物处置不完善,这些垃圾也会流入到城市土壤中。
3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3.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直接危害
3.1.1 对土壤中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土壤环境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环境,其中包含这许多种类的微生物群落与蠕虫类动物,这些生物的存在保持了土壤环境的稳定也保证了土壤的活性,但是当过量的重金属被引入到土壤中时,会对这些生物带来毒害,大量研究证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被严重减少[8]。
3.1.2 影响植物代谢循环和生长
据研究表明,重金属对植物形态、生殖、繁衍各方面都有影响。
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能诱导其产生某些对酶和代谢都有毒害作用和不利影响的物质,引起植物伤害。
某些重金属在胁迫作用下有时会引起大量营养元素的缺失和有效性的降低,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含量有抑制植物体对镁元素的吸收和转运的能力。
3.2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带来的间接危害
3.2.1 促使水体污染
土壤环境中遭受重金属污染时,污染浓度较高的表层土壤能在地表或地下径流作用下,进入水体环境,导致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
3.2.2 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加重
由于土壤环境与空气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空气中的湍流交换作用,土壤颗粒能够被带入到大气中,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变得复杂,当土壤中含有重金属元素时,则可能导致大气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等的环境问题[9]。
3.2.3 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影响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通过植物由食物链逐级传递到人体中,城区内部种植的观赏和净化空气用的花草树木也能累积一定的重金属污染物,人们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经过皮肤接触和无意由口摄入这些被污染的土壤[10]。
结束语
土壤重金属污染逐渐被各个国家的环境科学工作者重视,由于土壤中含量复杂,修复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修复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针对工业迅速发展,环保部门的管理力度也应该加强,从根本上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才是修复土壤的最有力的手段。
■
参考文献
[1]贾广宁.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有色矿冶,2004,1:39-42.
[2]刘昌岭,宋苏顷,夏宁,李学刚,林学辉,张红,张经,于志刚.青岛市区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浓度及其来源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3:44-48.
[3]吴学丽,杨永亮,徐清,黄园英,路国慧,何俊,刘晓端.沈阳地区河流灌渠沿岸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2:282-288.
[4]兰砥中,雷鸣,周爽,彭亮,廖柏寒,沈跃.湘南某铅锌矿区周围农业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风险评价[J].环境化学,2014,8:1307-1313.
[5]Rodrigues S., Pereira E.M. ,Duarte C.A., et al. Mercury in urban soils: A comparison of local spatial variability in six European citie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6,368(2-3):926-936.
[6]陈雪龙,齐艳萍,吴海燕,王忠伟,郭丽.大庆龙凤湿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3,4: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