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南阳市新区区域规划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9.73 KB
- 文档页数:5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计划(-)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计划总体布局第三章道路交通系统计划第一节城市对外交通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第四章居住用地计划第五章公共设施用地计划第六章工业及仓储物流用地计划第七章生态绿地系统与景观计划第八章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计划第一节给水工程计划第二节排水工程计划第三节供电电信计划第四节广电邮政计划第五节燃气供热计划第九章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计划第一节环境保护计划第二节环境卫生设施计划第十章综合防灾计划第一节防洪排涝计划第二节消防计划第三节人防计划第四节抗震减灾计划第十一章“四线”控制计划第十二章计划实施策略第一节开发建设时序第二节分区建设引导第十三章计划实施方法与保障第十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计划目为加强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开发建设管理, 保障计划区内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经济利用, 依据《中国城镇计划法》编制本计划。
在白河南区域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全部单位、团体和个人, 均应实施本计划。
第二条计划作用本计划在《南阳市城市总体计划(-)》基础上, 对白河南区域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作出深入深化安排, 为具体计划和计划管理提供具体技术依据。
第三条计划编制依据1.《中国城镇计划法》, .10;2.《城市计划编制措施》(建设部令第146号, .12);3.《城市用地分类及计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 137—90);4.《河南省城市计划编制措施实施暂行要求》;5.《南阳市中心城区总体计划-》, .8;6.《南阳市生态工业园区分区计划》, .10;7.《南阳市白河两岸控制性具体计划》, .11;8.《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9.《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计划委托书》, 南阳市计划局, .1;10.其它与城市计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
第四条计划范围此次计划区位于南阳中心城区白河以南,计划范围为北和西至白河、东北至计划城市干道、东南至许平南─二广高速公路、西南至宁西铁路, 包含宛城区枣林街道全部和白河街道、溧河乡部分地域, 计划区范围总面积约70.87平方公里,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1.41平方公里, 占中心城市计划建设用地总面积34.8%。
南阳市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一、现状景观风貌基本特征1 、“大、小山水”相呼应的自然景观特征(1)区域“大山水”格局南阳地处南襄盆地北部,西北为秦岭东段伏牛山、西南为武当山、东部为大别山,呈三面围合之势。
盆地周边环布着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与秦岭、武当山、大别山共同构成为了南襄盆地外围的天然屏障,形成为了南襄区域内的“大山水”格局。
(2)城市“小山水”格局南阳城区西、北两面为独山、磨山、十八里岗等山岗所环抱,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城市西北部成为城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十二里河、三里河、梅溪河、温凉河、邕河等水系由城市西北部流经城区,汇入白河,构成为了与区域“大山水”格局相呼应的“小山水”格局。
2、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景观特征(1)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南阳历史悠久,古城在选址中按照中国传统建城理念,充分结合周边自然环境,使山、水、城三者和谐相依。
古城北靠独山,西依卧龙岗、麒麟岗、十八里岗,南临白河,充分体现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传统建城理念,充分体现了南阳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与山水特色的景观特征。
(2)古城格局与传统风貌独具特色自汉代以来,南阳历代城址几经更迭,并且都有遗迹保存至今。
汉宛城规模宏大,有外城、内城图13—1古城山水格局示意图两重,现存外城东北角遗址与明远顶、望仙台两处遗址。
隋唐与元代城市规模缩小,位置、范围基本与汉代内城相当。
明代在元代城垣的基础上重修南阳城,其护城河向来保留至今。
清同治二年,又在明代古城四周各建一寨,西引梅溪河水,东疏温凉河水作为寨河,因其形如梅花,故有“梅花寨”之称。
南阳汉宛城、明清古城、梅花寨城结构清晰,历史格局在今天的城市中仍然有所体现,记录了南阳历史变迁与城市演变。
南阳历史城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街区风貌完整、空间尺度宜人,历史城区外保留着武侯祠、接官亭、玄妙观等古建造,给城市带来了充满魅力的历史余韵,与三城相套的古城格局共同构成为了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特征。
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来源:南阳市规划局作者:规划局共计: 5513 字sj一、规划范围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南部,东至经十三路、南至沪陕高速公路与许平南高速公路、西至规划的城南大道(暂命名,即独山大道在白河大桥以南的延伸路)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毗邻、北至规划的黄河路,规划面积15.63平方公里。
本规划界线是从有利于对接南阳城市总体规划,有利于满足省发改委批定的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两个产业集聚区各自的面积,有利于两个产业集聚区今后的规划建设管理角度考虑所确定的。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2009-2012年,中期2013-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三、规划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5.12;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 B J 137—90;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4.7;5.《关于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豫发改工业〔2009〕608号;6.《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7.《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南阳市人民政府,2008.8;8.《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2007-2020)》,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10;9.《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0.其它与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四、发展定位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趋势,并基于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和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现状,规划的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应充分发挥已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以河南中光学集团、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阳金冠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3)第一节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 (3)第二节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 (4)第三节城市规模 (5)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第一节区域协调 (6)第二节市域生态系统和空间管制 (7)第三节城镇化和城乡统筹 (11)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 (16)第五节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18)第六节市域市政基础设施 (20)第七节城乡综合防灾减灾 (23)第八节市域旅游发展与布局 (24)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 (25)第一节空间布局 (25)第二节居住用地 (27)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8)第四节工业和仓储用地 (31)第五节绿地系统和水系 (33)第六节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 (36)第七节城市交通 (39)第八节市政基础设施 (44)第九节综合防灾减灾 (50)第十节环境保护 (54)第十一节城市特色和整体城市设计 (56)第十二节旧城更新 (58)第十三节地下空间 (60)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62)第六章附则 (64)附表 (65)第一章总则第1.1条编制目的为指导南阳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规,编制《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1.2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针对南阳人口大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环境重点地区的特点,着重加强城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
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实力和区域综合影响力,打造中原崛起的新支点,引领豫西南及周边地区快速、稳步、高效地发展。
第1.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年)》等上位规划;3、《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等区域发展战略;4、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
第1.4条规划期限2011-2020年。
南阳市卧龙区潦河新区规划设计方案南阳市建筑规划设计院二零一二年二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潦河新区基地位于卧龙区潦河镇,南邓公路东侧,沪陕高速西侧,交通便利、该项目以潦河水系为轴规划,北靠潦河西村,地形复杂,地势沟壑不平,地块内坑池较多。
基地面积约96487.85平方米,合144.66亩。
属旧村镇改造扩建新市场和居民新区,存在少量拆迁。
本新区凭借河道优势,沿河开发。
规划道路四纵两环,布局方正。
设计风格外商内院,适宜农村生活。
规划总体目标是把本项目建设一个新型民居、多层住宅、商贸、景观配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新型社区。
二、设计依据1、河南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方法2、河南省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新农村规划及设计方案及设计要求4、2020年潦河村镇远景规划5、潦河村镇整治规划观摩指导意见6、潦河西村民居改造建设指导思想7、国家现行设计规范三、总体规划思路(一)、规划指导思想按科学规划理念,立足于潦河镇现状与实际紧紧围绕“繁荣农村商贸,改善居住环境”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用地结构和规划布局,为转变增长方式,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和途径,加快现代化农村建设创造有力的外部条件。
同时,通过切实可行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加快农民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有利的推进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二)、规划实施原则1、规划要切实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村民收入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村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2、规划要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要确立村民在村庄规划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村民自主自愿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激发村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的精神,使村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村民得到实际利益。
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
能否把这一时期的各项发展建设规划好、引导好、组织好,不仅关系到“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良好态势的进一步延续,也关系到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和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加速实现南阳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进而在中原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纲要》根据中共南阳市委四届十九次全会精神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构建中原经济区重要区域增长极,推动南阳跨越发展第一节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南阳视察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的目标,全力实施“三大战略”,组织“四大突破”,办好“四件大事”,坚持“四个重在”,实施“四个带动”,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克服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55.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5%。
《南阳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区位南阳新城位于南阳城区东侧,北至南阳北绕城高速、南至秀海湖生态廊道、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
处于宁西发展走廊与焦柳发展走廊的交汇处。
区位图二.编制背景本轮规划修编立足于新时代、新需求,围绕“新动能、新空间、新标准”三大亮点展开,对标雄安新区的先进理念,实现空间精明增长和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南阳“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更好地诠释“满城绿色半城水”主旋律,达到“独树一帜、刮目相看”的要求,经市政府批准,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南阳市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编制工作(以下简称《南阳新城区总规》)。
期间,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分别征求了南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厅级离退休老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的意见。
2018年3月29日,《南阳新城区总规》成果通过了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经修改完善后,目前已完成《南阳新城区总规》(草案)的编制。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至绕城高速、南至商务中心区南边界、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规划面积95.76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南阳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面积约为7225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近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
五.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发展条件一.现状分析1.1自然条件与资源地形地貌: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气候气象:南阳地处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水文资源: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简介南阳市规划局公告为了把南阳中心城市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根据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报经省政府同意,我市决定调整修编《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此,市规划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经过多方考察,聘请建设部直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南阳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任务,并在广泛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城市规划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全方位比较分析,研究制定了《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顺利通过国家、省专家组评审。
现将规划(纲要)简介予以公示,恳切希望社会各界、广大市民抱着对南阳城市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尽可能吸纳到总体规划修编成果中,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特此公告南阳市规划局2006年9月15日为了进一步落实“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给南阳带来的发展机遇,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有效地保护南阳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南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报经省政府同意,组织对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现将《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简介如下:一、规划总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整合和节约资源,合理配置各类要素,繁荣地方经济,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名城特色,构建和谐社会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宜居宜业城市。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6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20年,远景展望到今后30年~50年,至本世纪中叶左右。
(三)规划范围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共分三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1.市域。
市域范围为南阳市辖的一市、两区、十县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
2 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2.1 区位条件核心都市经济圈的边缘地带 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不可否认,南阳正在崛起为河南南部的中心城市,然而从整个区域经济的格局来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南阳却又处在区域中郑州西安武汉这三大主要经济核心圈层的边缘,南阳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整个核心都市圈的产业联系之外,随着周边省域城市的发展,与南阳之间腹地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最终南阳也许就会成为几大城市经济圈的边缘城市。
“大边缘,小中心”可以说是南阳目前区域位置的真实写照。
因此,对于南阳来说,如何利用核心和边缘的这种矛盾关系,将边缘区位转为边缘门户优势,反而有利于南阳中心城市地位的保持和提高,因为边缘地区往往是城市生长阻力最小的地方。
以河南省的首位城市郑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作用场强法可将郑州吸引范围大致划分为三个圈层。
借助断裂点公式:D=DAB/ (1+PB/ PA)(DAB 为A 、B 两级别相当城市的距离,PA 、PB 分别为两市人口规模,DA 为断裂点距A 市距离)进行外圈层的划分。
选取郑州周边的北京、西安、武汉和南京几个与郑州存在明显腹地竞争的城市,分别计算郑州与之断裂点位置。
郑州市与四市交通畅达,DAB取1:3750000比例尺地图上直线距离,计算出断裂点距郑州的图上距离。
落实于图上得到郑州与各市断裂点大体所在城市。
另外,辅之以另外几个方向辐射相对较弱的中心城市:太原、济南、襄樊、合肥计算出断裂点(表8)。
据此,绘出郑州城市群作用圈层。
表1 郑州与省外各城市间断裂点城市(B) 郑州(A) DAB(cm) DA(cm) 断裂点 北京 1.7 0.58 邯郸 西安 1.2 0.55 灵宝 武汉 1.25 0.51 信阳 南京 1.6 0.74 徐州 太原 0.95 0.48 长治 合肥 1.2 0.75 阜阳 济南 1 0.48台前表29 郑州与次一级城市间断裂点城市(B)郑州(A) DAB DA 断裂点 三门峡 5.3 3.2 新安 信阳 6.4 4.5 驻马店 阜阳 6.4 4.3 沈丘 徐州 7.3 4.1 商丘 石家庄7.53.8安阳根据郑州对外吸引强弱我们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由内向外依次称为紧密层、集聚层、聚散层。
《南阳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 区位南阳新城位于南阳城区东侧,北至南阳北绕城高速、南至秀海湖生态廊道、 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
处于宁西发展走廊与焦柳发展走廊的交汇 处。
区位图二. 编制背景本轮规划修编立足于新时代、新需求,围绕“新动能、新空间、新标准”三 大亮点展开,对标雄安新区的先进理念,实现空间精明增长和以人为本的高质量 城镇化。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南阳“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的定位,更好地诠释“满城绿色半城水”主旋律,达到“独树一帜、刮目相看”区位图南阳新城区发展总霜划(2018年B03S年)崗|!L 立子大(X5t-t- r 妙;阳力兀由右厂苗1户苹册珊代于麻渺iNPR , 1活沖向止岱啣已谀 h 至烦返曲丰巧删 于节“冋临連曲U 万鬲数 酉至鬥 河.毗而哲的95.7平方曹堂.新城盘包匡擁建0机唏、那万旦5V 邨谢触、三网!i 速,啊山甌城怎谡歩』 1S ■大交ii 基咄血.蛀壬宁酣摆芒廊与匡也如底走榆的迟口1,的要求,经市政府批准,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南阳市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编制工作(以下简称《南阳新城区总规》)。
期间,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分别征求了南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厅级离退休老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的意见。
2018年3月29日,《南阳新城区总规》成果通过了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经修改完善后,目前已完成《南阳新城区总规》(草案)的编制。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至绕城高速、南至商务中心区南边界、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规划面积95.76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南阳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 面积约为7225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近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五.技术路线伞域总体规划第二部分发展条件一.现状分析1.1自然条件与资源地形地貌: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原则与理念宁间着訓吋rrsc燎左W遍台迫亠火规划伺堆紀迎靭划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气候气象:南阳地处北纬32° 17' -33° 48',东经110° 58' -113° 49',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关于南阳新区规划建设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南阳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向大会报告,请予审议。
一、南阳新区前期争取申报情况1.积极汇报争取。
规划建设城市新区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极两圈三层”战略格局的重大举措。
中原城市群9市是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城市新区的重点,郑州、洛阳、开封、焦作、新乡、许昌新区已批准运行,漯河、安阳、平顶山、商丘正在积极申报。
鉴于我市没有城市新区的现实状况,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发改委迅速组建专门班子,认真研究,深入谋划,创造条件,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积极对上汇报争取,全面启动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调研、论证、编制工作。
2009年6月15日,市长穆为民带领市发改委专程赴省,汇报南阳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空间范围和功能定位等情况,取得了省直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与大力支持。
2.广泛组织调研。
2009年8月25日,市发改委在认真做好南阳新区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适时邀请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国土厅、省环保厅领导及相关专家莅临南阳调研指导,并召开专题论证会,寻策问计,把脉问诊,初步确定了南阳新区的1空间位臵和规划控制面积。
省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南阳新区建设的思路框架,原则同意我们提出的南阳新区规划空间位臵和规划控制面积。
3.认真编制方案。
市发改委会同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在大量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沟通对接,通力协作配合,反复修改完善,数易其稿,拿出了南阳新区规划建设总体方案。
4.反复优化论证。
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成稿后,我们多次赴省汇报对接,广泛征求专家意见,适时进行修改完善,省发改委及省直相关部门对总体方案充分肯定,并上报省政府。
2010年5月10日,郭庚茂省长专门听取了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汇报,并做了重要指示。
2010年5月26日,张大卫副省长专题召集我市和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国土厅等部门,对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近日南阳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出炉!请输入图片描述《南阳市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已经南阳市政府批复(宛政文〔2018〕55号文),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如下: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2018年11月8日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公示南阳市在全国的区位分析区域交通条件分析南阳市在河南省的位置南阳中心城区在市域的位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规划区范围图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图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图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图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图一、总则(1)编制目的本轮规划修编立足于新时代、新需求,围绕“新动能、新空间、新标准”三大亮点展开,对标雄安新区的先进理念,实现空间精明增长和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至绕城高速、南至商务中心区南边界、东至兰南高速和郑万高铁、西至白河,规划面积95.76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南阳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面积约为7225平方公里。
(3)规划期限近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
二、展目标与战略(1)总体定位推动南阳“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引领南阳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高地,促进南阳向高质量城镇化转型的新载体,吸引南阳创新要素集聚发展的新引擎。
(2)规划愿景依托中心城区和新能源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产业优势,发挥南阳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两岸并举,拥河发展,把南阳打造成为世界月季花城、中国养生名城、中原生态水城、南阳宜居新城。
(3)发展目标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区域协作与制度创新,至2020年,区域经济增长极初步形成,城市绿色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2035年,有力支撑南阳成为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产业经济、生态文明、社会人文的大发展,基本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生态文明高地、宜居和谐示范。
南阳规划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分析南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华中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南阳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一个具备良好发展潜力的城市。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南阳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规划和管理混乱等。
为了实现南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工作计划是必要的。
本文将提出南阳市规划工作计划,包括总体目标、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实施措施等。
二、总体目标南阳市规划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1. 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 城市规划: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4.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5. 人文建设: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培养和保护优秀的人文资源。
三、规划原则南阳市规划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合理原则:依据南阳市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 全面协调原则: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项规划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依法依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规划工作,充分尊重土地规划、环境保护、人文建设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4. 民主参与原则:广泛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起规范化的民主参与机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5. 持续改进原则:定期进行规划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方案,确保规划工作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规划内容南阳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南阳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推动南阳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简介南阳市规划局公告为了把南阳中心城市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根据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报经省政府同意,我市决定调整修编《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此,市规划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经过多方考察,聘请建设部直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南阳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任务,并在广泛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城市规划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全方位比较分析,研究制定了《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顺利通过国家、省专家组评审。
现将规划(纲要)简介予以公示,恳切希望社会各界、广大市民抱着对南阳城市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尽可能吸纳到总体规划修编成果中,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特此公告南阳市规划局2006年9月15日为了进一步落实“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给南阳带来的发展机遇,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有效地保护南阳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南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报经省政府同意,组织对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现将《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简介如下:一、规划总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整合和节约资源,合理配置各类要素,繁荣地方经济,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名城特色,构建和谐社会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宜居宜业城市。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6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20年,远景展望到今后30年~50年,至本世纪中叶左右。
(三)规划范围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共分三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1.市域。
市域范围为南阳市辖的一市、两区、十县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
南阳城市概貌与发展规划南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战略地位的城市。
随着中部崛起的政府战略,南阳迎来了发展的机会。
新的城市规划被提出,预备将南阳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工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以及辐射鄂、豫、陕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以此来构建中部崛起的新支点。
南阳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秦时始设南阳郡,两汉时繁荣发展,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是研究汉文化的圣地之一。
两汉后南阳的地位逐渐衰落。
作为悠久灿烂文化的遗留,南阳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武侯祠、医圣祠、汉画馆、内乡县衙、张衡墓、彭雪枫纪念馆等等。
其中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
南阳位于马蹄形的南阳盆地上,白河绕城而过,形成一处风景优美的白河游览区;东北部独山耸立,更成为别具一格的独山风景区;丹江口水库风景优美,以亚洲第一大水库和南水北调的渠首源头为世人关注;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轰动世界;淅川县境内楚始都丹阳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宝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引人关注。
山山水水,古老而神秘,南阳及其周遭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南阳发展成为旅游型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了条件。
南阳以玉雕业而闻名海内外,是我国三大玉器加工基地之一,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
南阳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
每年10月都会有一场玉雕节在南阳举办,吸引海内外的商贾和游客。
南阳交通便利,通讯畅达。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
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许平南、南襄、信南、宛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南阳机场是全省三大航空港之一,国家东西、南北通讯光缆干线在南阳交汇。
南阳市中心居住区swot分析一、项目的优势1、需求旺盛。
大量数据表明,在未来的X年中,房地产行业将会是一个充满发展前景的行业。
从我国实行住房改革的以来,商品房的销售金额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31%,销售面积平均每年增长26.5%。
特别是人们对于住宅的稳定持续大量的需求将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不计其数的利润,也将给国家财政带来无数的税收。
南阳住宅总量需求至少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年轻一代工薪阶层、新婚家庭住房需求明显上升;二是有住房但居住面积偏小、向小康居住水平过渡的城镇居民;三是老城区危旧房改造急需拆迁安置用房;四是XX的经济辐射力日益增强,来宛投资经商办企业的外来人口急剧增长。
2、XX支持。
国家关于房地产的系列政策旨在规范房地产市场而不是去打击房地产市场,XX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因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不可能、也不敢让房地产业停滞不前。
与房地产相关的各种产业和与其有关的XXX的建立和健全必将使房地产发展更健康、更迅速。
如物业的发展壮大和有关物业XX的建立。
3、开发经验。
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开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先后建成了XXX、南阳市房地产培训中心、XXX、XX公寓等三十余处住宅小区和商品住宅楼,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营经验。
二、机会: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住房市场出现了供求两旺的好势头。
建设部提出XX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12平方米,但距人均35平方米的小康居住标准相差很大,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
2、国家“住房分配货币化”、“城镇住宅商品化”大政方针的确立,也必然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3南阳市地处中原腹地,是XXX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XX的电力、交通、通讯等城市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XX机场的扩建和航线的逐步增加、XXX工程开工建设、XX铁路、XXXX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国家加速中西部开发的推进和中部支撑点的确立,强有力地吸引着中外投资客商,从而也促使XX市区外来商户和城市人口的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