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20
任务1答案一、简答题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如镁、铜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就要从辐射场中吸收能量,产生吸收,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同时伴随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2.简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答:首先把分析试样经适当的化学处理后变为试液,然后把试液引入原子化器中(对于火焰原子化器,需先经雾化器把试液雾化变成细雾,再与燃气混合由助燃器载入燃烧器)进行蒸发离解及原子化,使被测组分变成气态基态原子。
用被测元素对应的特征波长辐射(元素的共振线)照射原子化器中的原子蒸汽,则该辐射部分被吸收,通过检测,记录被吸收的程度,进行该元素的定量分析。
3.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
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系统等四个部分组成。
(1)光源作用:是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供测量用。
(2)原子化系统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
(3)分光系统作用:将分析线与其它谱线分开(4)检测系统作用:将光吸收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放大读出。
二.单选题1. B2. B3.A4.D5.C三、判断题1. ×2. √3.√4. ×5.√6. √7. √8. ×任务2答案一、单选题1. C2. D3.A4.D5.C6.D任务3答案一、简答题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说明其应用特点。
答:(1)工作曲线法,工作曲线法简便,快速,适于组成较简单的大批样品分析。
(2)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化学干扰和电离干扰,但不能消除背景干扰。
(3)内标法,内标法能消除物理干扰,还能消除实验条件波动而引起的误差。
2.内标法定量时,如何选择内标元素?答:(1)所选用内标元素在物理及化学性质方面应与待测元素相同或相近;(2)内标元素加入量应接近待测元素的量。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习题原子吸收光度分析习题一、简答题1.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2.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3.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2)待测元素吸收线和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法,是否火焰温度愈高,测定灵敏度就愈高?为什么?5.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6.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进行定量分析有哪些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二、选择题1.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灯电流B灯电压C阴极温度D内充气体的压力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的( )吸收。
A离子B激发态原子C分子D基态原子3. 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 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A每毫米2.6 nm B每毫米0.26 nmC每毫米26 nm D每毫米3.8 nm4.在导出吸光度与待测元素浓度呈线性关系时,曾作过一些假设,下列错误的是( )A吸收线的宽度主要取决于多普勒变宽B基态原子数近似等于总原子数C通过吸收层的辐射强度在整个吸收光程内是恒定的D在任何吸光度范围内都合适5.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样品的标准偏差读数时的质量浓度或量,称为( )A灵敏度B检出限C特征浓度D特征质量6. 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宽度B赫鲁兹马克变宽C斯塔克变宽D多普勒变宽7. 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 A盐酸B磷酸C钠D镁8.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阴极材料B阳极材料C内充气体D灯电流9.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不适当 ( )A加入释放剂B加入保护剂C提高火焰温度D改变光谱通带10.关于多普勒变宽的影响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随发光原子的摩尔质量增大而增大D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11.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A工作曲线法B内标法C标准加入法D间接测定法12. GFAAS的升温程序如下: ( )A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灰化、干燥、净化和原子化1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钙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钾盐, 这里钾盐被称为 ( )A释放剂B缓冲剂C消电离剂D保护剂14. 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A大量的空气B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D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15. 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是由下面原因( )产生的A原子的热运动B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C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16.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A钠B钽C钾D镁17.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 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D背景干扰1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A光电池B光电管C光电倍增管D感光板19.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单色器( )A位于原子化装置前,并能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谱线分开B位于原子化装置后,并能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C位于原子化装置前,并能将连续光谱分成单色光D位于原子化装置后,并能将连续光谱分成单色光20为了提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在测量吸收信号时,气体的流速应( )A增大B减小C为零D不变21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以下测定条件的选择正确的是( )A在保证稳定和适宜光强下,尽量用最低的灯电流B总是选择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为分析线C对碱金属分析,总是选用乙炔—空气火焰D由于谱线重叠的概率较小,选择使用较宽的狭缝宽度22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A允许使用较小的光谱通带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C便于采用最大的狭缝宽度D可以消除光源强度变化及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的影响2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若有干扰元素的共振线与被测元素的共振线重叠时( ) A将使测定偏高B将使测定偏低C产生的影响无法确定D对测定结果无影响24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氧化物熔点较高的元素,可选用 ( )A化学计量火焰B贫燃火焰C电火花D富燃火焰2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碱金属元素,可选用 ( )A化学计量火焰B贫燃火焰C电火花D富燃火焰26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鉛时,以0.1 mg/L鉛的标准溶液测的吸光度为0.24,测定20次的标准偏差为0.012,其检出限为() A10μg/L B 5 μg/L C15μg/L D1.5μg/L2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背景干扰表现为()A火焰中被测元素发射的谱线B火焰中的产生的分子吸收C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D火焰中的产生的固体微粒的光散射2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的方法消除A释放剂B配制与被测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样品C标准加入法D保护剂三、填空题1.空心阴极灯的阳极一般是__ __________, 而阴极材料则是________,管内通常充有2.在通常得原子吸收条件下,吸收线轮廓主要受和变宽的影响。
原子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在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光,这种谱线称为,二者均称为。
各种元素都有其特有的,称为。
2、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前者是,后者是。
3、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
其主要部分是,它是由或制成。
灯内充以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
4、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区别在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电子能级跃迁时和对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而原子吸收光谱法师测量电子能级跃迁时的强度对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5、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及三部分组成。
6、分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的相同点是:都是,都有核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波长范围。
二者的区别是前者的吸光物质是,后者是。
7、在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的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nm,狭缝宽度要调到。
8、分别列出UV-Vis,AAS及IR三种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各仪器组成(请按先后顺序排列):UV-Vis: AAS: IR:9、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 ______产生共振发射线, ________产生共振吸收线。
在光谱分析中,灵敏线是指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谱线,最后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行_____分析。
A.定性、半定量和定量,B.高含量,C.结构,D.能量。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_____、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空心阴极灯;C.原子化器;D.辐射源.3、C2H2-Air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时,最适宜的火焰是性质:_____ A.化学计量型 B.贫燃型 C.富燃型 D.明亮的火焰4、贫燃是助燃气量_____化学计算量时的火焰。
原子吸收练习题一、选择题1. 原子吸收光谱是利用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光)时产生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的。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无机样品的分析B. 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用于有机和无机样品的分析C.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有机样品的分析D. 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用于液体样品的分析2. 原子吸收光谱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下列哪个事实?A. 原子在激发态时会产生特定的发射光谱B. 原子在激发态时会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C. 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时会跃迁到激发态D. 原子在基态时会发射特定的吸收光谱3.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选择合适的光源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以下哪个光源常用于原子吸收光谱?A. 微波光源B. 氙灯C. 火焰D. 激光4. 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哪种?A. 合成光谱B. 发射光谱C. 反射光谱D. 吸收光谱5. 当原子在激发态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时,以下哪个现象是正确的?A. 原子会产生特定的吸收光谱B. 原子会产生特定的发射光谱C. 原子会发生自发辐射的衰减D. 原子会发生自发辐射的增强二、简答题1. 简要描述原子吸收光谱的仪器装置以及其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的主要仪器装置包括光源、样品室、分光装置和检测器。
光源是用来产生光辐射的装置,常见的光源有氙灯、微波光源等。
样品室是用来放置待测样品的空间,样品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
分光装置用于将入射的白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常见的分光装置有光栅、棱镜等。
检测器用于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强度,常见的检测器有光电倍增管、光二极管等。
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是基于原子在吸收辐射能量时发生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然后通过自发辐射返回基态的过程。
当样品中的原子处于基态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谱,产生吸收峰。
通过测量样品在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可以推断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2. 简要说明原子吸收光谱的应用领域。
原子吸收光谱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化分析等领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 无(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 原子线(少)离子线(谱线多)(7)分析对象 多元素同时测定 单元素 单元素、多元素(8)应用 可用作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9)激发方式 光源 有原子化装置 有原子化装置(10)色散系统 棱镜或光栅 光栅 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11)干扰 受温度影响严重 温度影响较小 受散射影响严重(12)灵敏度 高 中 高(13)精密度 稍差 适中 适中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l0-3Pa ,火焰温度为2 500K 时,电离平衡常数(用压力表示)为4.86⨯l0-4Pa 。
试计算:(1)未电离钠原子的分压和电离度;(2) 加入钾为缓冲剂,电子分压为为1.013⨯l0-2Pa 时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
1.分析化学何先莉、赵淑珍、武少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1997年9月第2次印刷)P323:第十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1.原子核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在构造上与分光光度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什么是积分吸收?峰值吸收?实际分析中为什么可以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3.何为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4.计算2000K和3000K时Cu324.75nm的多普勒宽度为多少?5.浓度为0.2μg/ml的镁溶液,在原子核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得吸光度为0.220,试计算镁元素的特征浓度。
(0.004μg/ml/1%)6.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元素的特征浓度的0.1μg/ml/1%吸收,为使测量误差最小,需要得到0.436的吸收值,求在此情况下待测溶液的浓度应为多少?7.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某元素的光谱通带为 1.0nm,而该仪器的倒线色散率为2.0nm/mm,应选择的狭缝宽度为多少?8.使用取血清2ml用纯水稀释到50ml,测其吸光值为0.213,求血清中Mg的含量(以mg/L 表示)。
(13.5mg/L)9.用原子吸收法测某废液中Cd含量,从废液排放口准确量取水样100.0ml,经适当酸化处理后,准确加入10ml甲基异丁基酮(MIBK)溶液萃取浓缩,被测元素在波长228.8nm 下进行测定,测得吸光值为0.182,在同样条件下,测得Cd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如下:用作图法求该厂废液中Cd的含量(以mg/L表示),并判断是否超标(国家规定Cd的排放标准是0.1mg/L)?10.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某聚醚样品中K的含量,称取聚醚样10.0mg溶解后,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吸取相同体积的试液于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1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的浓度,取10ml未知Cu试液,放入25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测得吸光度为0.302,另取10.0ml未知液和2.00ml、50μg/ml的Cu标准溶液,也放入25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测得吸光度为0.760,求未知液中Cu的浓度。
原⼦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原⼦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选择题(31分)1.由原⼦⽆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的谱线变宽称为: ( )A、⾃然变度B、斯塔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多普勒变宽2.原⼦吸收分析中,有时浓度范围合适,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测量噪⾳也⼩,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除了其它因素外,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A、使⽤的是贫燃⽕焰B、溶液流速太⼤C、共振线附近有⾮吸收线发射D、试样中有⼲扰3.在原⼦吸收分析的理论中,⽤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是 (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吸收线的半宽度⼩得多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得多D、单⾊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器必须有很⾼的分辨率4.在原⼦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已进⾏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将分析线改⽤⾮共振线B、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C、改变标准系列浓度D、缩⼩读数标尺5.在电热原⼦吸收分析中,多利⽤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背景扣除,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A、原⼦化器中分⼦对共振线的吸收B、原⼦化器中⼲扰原⼦对共振线的吸收C、空⼼阴极灯发出的⾮吸收线的辐射D、⽕焰发射⼲扰6.原⼦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需采⽤的⽕焰为 ( )A、⼄炔-空⽓B、⼄炔-笑⽓C、氧⽓-空⽓D、氧⽓-氩⽓7.空⼼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的因素是 ( )A、阴极材料B、阳极材料C、内充⽓体D、灯电流8.原⼦吸收光谱仪与原⼦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A、透镜B、单⾊器C、光电倍增管D、原⼦化器9.下列哪种原⼦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D、铊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10.可以消除原⼦吸收法中的物理⼲扰的⽅法是 ( )A、加⼊释放剂B、加⼊保护剂C、扣除背景D、采⽤标准加⼊法11.在原⼦吸收分析中,采⽤标准加⼊法可以消除 ( )A、基体效应的影响B、光谱背景的影响C、其它谱线的⼲扰D、电离效应12.采⽤调制的空⼼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A、延长灯寿命B、克服⽕焰中的⼲扰谱线C、防⽌光源谱线变宽D、扣除背景吸收13.在原⼦吸收分析中, 有两份含某元素M 的浓度相同的溶液1和溶液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两份溶液的吸光度⼀样? ( )A、溶液2的粘度⽐溶液1⼤B、除M外溶液2中还含表⾯活性剂C、除M外溶液2中还含10mg/mLKClD、除M外溶液2中还含1mol/LNaCl溶液14.影响原⼦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然宽度B、赫鲁兹马克变宽C、斯塔克变宽D、多普勒变宽15.在原⼦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热变宽B、压⼒变宽C、⾃吸变宽D、场致变宽16.与⽕焰原⼦吸收法相⽐,⽆⽕焰原⼦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A、谱线⼲扰⼩B、试样⽤量少C、背景⼲扰⼩D、重现性好17.原⼦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光源透射光的⼲扰B、原⼦化器⽕焰的⼲扰C、背景⼲扰D、物理⼲扰18.下列原⼦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铟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D、钠原⼦吸收330.30nm,发射589.00nm19.原⼦吸收法测定钙时,加⼊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扰? ( )A、盐酸B、磷酸C、钠D、镁20.原⼦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A、原⼦的热运动B、原⼦与其它种类⽓体粒⼦的碰撞C、原⼦与同类⽓体粒⼦的碰撞D、外部电场对原⼦的影响21.在原⼦吸收法中,原⼦化器的分⼦吸收属于 ( )A、光谱线重叠的⼲扰B、化学⼲扰C、背景⼲扰D、物理⼲扰22.下列哪种原⼦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D、铊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23.原⼦荧光法与原⼦吸收法受温度的影响⽐⽕焰发射⼩得多,因此原⼦荧光分析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光源的影响B、检测器灵敏度低C、发射光的影响D、单⾊器的分辨率低24.在⽯墨炉原⼦化器中,应采⽤下列哪种⽓体作为保护⽓? ( )A、⼄炔B、氧化亚氮C、氢D、氩25.为了消除⽕焰原⼦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扰应采⽤下列哪种措施? ( )A、直流放⼤B、交流放⼤C、扣除背景D、减⼩灯电流26.与原⼦吸收法相⽐,原⼦荧光法使⽤的光源是 ( )A、必须与原⼦吸收法的光源相同B、⼀定需要锐线光源C、⼀定需要连续光源D、不⼀定需要锐线光源27.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A、原⼦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B、与分⼦荧光法⼀样, 原⼦共振荧光发射波长⽐光源的激发波长长C、原⼦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分辨率的分光计D、与分⼦荧光法⼀样, 原⼦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28.为了消除⽕焰原⼦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扰,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直流放⼤B、交流放⼤C、扣除背景D、数字显⽰29.在原⼦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的是 ( )A、阶跃荧光B、直跃荧光C、敏化荧光D、共振荧光30.原⼦荧光的量⼦效率是指 ( )A、激发态原⼦数与基态原⼦数之⽐B、⼊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C、单位时间发射的光⼦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数之⽐D、原⼦化器中离⼦浓度与原⼦浓度之⽐31.在原⼦吸收测量中,遇到了光源发射线强度很⾼,测量噪⾳很⼩,但吸收值很低,难以读数的情况下,采取了下列⼀些措施,指出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该种情况是不适当的 ( )A、改变灯电流B、调节燃烧器⾼度C、扩展读数标尺D、增加狭缝宽度⼆、计算题(13分)在原⼦吸收光谱分析中,Zn的共振线为ZnI213.9nm,已知g l/g0=3,试计算处于3000K的热平衡状态下,激发态锌原⼦和基态锌原⼦数之⽐。
原子吸收练习题doc含答案一、是非题√⒈在火焰原子化器中,雾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液雾化成均匀细小的雾滴。
某⒉为保证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强度,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大。
√⒊空心阴极灯灯电流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光谱稳定性和适宜强度的条件下,应使用最低的工作电流。
某⒋任何情况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狭缝一定要选择较大的值。
√⒌以峰值吸收替代积分吸收的关键是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且发射线的中心频率要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重合。
√⒍为使分析结果的浓度测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试液的吸光度必须控制在0.15~0.8之间。
某⒎火焰原子化方法的试样利用率比石墨炉原子化方法的高。
某⒏为保证空心阴极灯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强度,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大。
某⒐在火焰原子化器中,雾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液变成原子蒸气。
某⒑任何情况下,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一定要选择其最为灵敏的共振发射线。
√⒒以峰值吸收替代积分吸收做AAS定量的前提假设之一是:基态原子数近似等于总原子数。
某⒓一般情况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化学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⒔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中,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带来的干扰。
√⒕若试液的离子强度较大时,原子吸收光谱法应使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
√⒖为保证空心阴极灯的寿命,在满足分析灵敏度的前提下,灯电流应尽可能的小。
二、选择题⒈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B_。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火焰中基态原子蒸气对来自光源的A_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离子谱线⒊当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形成难挥发的化合物时,往往会导致参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数目减少而使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B_。
A.光谱干扰B.化学干扰C.物理干扰⒋为实现峰值吸收的测量,除要求△νa<△νe外,还必须要使B_。
A.ν0a<ν0eB.ν0a=ν0eC.ν0a>ν0e⒌当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离电位≦6eV的元素时,通常会因为部分基态原子的电离而使吸光度测量产生误差,这种干扰因素称为_B.A.光谱干扰B.化学干扰C.物理干扰⒍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很不稳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光波的形式辐射出来,由此所产生的谱线称为_A。
原子吸收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的跃迁而产生的,通常采用跃迁的辐射进行钠的原子吸收。
2、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由引起的,原子线宽度的数量级为A0。
3、多普勒变宽是由引起的,故又称为。
变宽则是由于吸光原子与蒸气中的其他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它随着气体压强增大而增加,故又称为。
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雾化效率一般可达。
5、空心阴极灯光源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现象,灯电流越大,这种现象越,造成谱线。
6、原子吸收分析用的火焰按燃气与助燃气比例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大多数元素的分析应选用火焰,但对易氧化而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分析应选用火焰,对碱金属的分析应选用火焰。
二、选择题1、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 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连续光谱;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谱线;D 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2、阴极灯构造是:A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 气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C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D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A 原子;B 激发态原子;C 基态原子;D分子或离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待测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的方法。
4、采用测量峰值吸收系数的方法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的方法,下列条件哪些为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A 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B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C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小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D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相同。
5、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A 每毫米2.6nmB 每毫米0.38nmC 每毫米26nm D每毫米3.8nm三、解释下列名词1、谱线半宽度2、分吸收3、峰值吸收4、锐线光源5、光谱通带6、特征浓度四、计算题1、在2500K时,Mg的共振线285.21nm为31S0-31P1产生的,请计算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卷答卷人:评分:一、填空题(共15 分1 分/空)1. 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 为了消除火焰发射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脉冲方式供电。
5. 当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6. 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通常把能产生1%吸收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 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8. 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9.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采用乙炔-空气火焰,使用时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
10. 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11. 采用氘灯校正背景时,空心阴极灯测量的是原子吸收+背景吸收(或AA+BG)信号,氘灯测量的是背景吸收(或BG)信号。
12、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二、选择题(共15 分1.5 分/题)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 D )。
A.大量的空气 B. 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 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 D )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B )。
原子吸收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44题)一、填空题1、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火焰中,生成的固体微粒对特征波长的光波产生,使部分特征光波的光不能投射到上。
2、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加热程序有、、和四个阶段。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锐线光源有,,三种,以灯应用最广泛。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只是把待测原子的吸收线与其它谱线,而不是用它来获得。
5、原子吸收仪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信号的。
6、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当空气与乙炔比大于化学计量时,称为火焰,为色。
7、氩–氢火焰特别适用于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缺点是。
8、原子吸收光度法采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管,它的阴极是由制成。
9、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如果试样粘度过高,在试样进入雾化室后,就会粘附在室内壁上,而产生效应。
10、原子吸收光度法的背景吸收主要有和两种。
11、塞曼效应是指光谱线在中发生的现象。
12、塞曼效应与氘灯校正背景不同,它的光来自而且在光路上通过原子化器。
1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14、空心阴极灯长期闲臵不用,应该经常,否则会使谱线,甚至不再是光源。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15、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16、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定量多采用()法。
⑴标准加入⑵工作曲线⑶直读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Cu、Pb、Cd的方法适用于()水和()水,分析前要检查是否存在(),并采取()。
18、火焰原子吸收法中,火焰类型分为()和()型火焰,在测定铬时应选用()型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1719、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总Cr时,应该用()配制标准系列。
⑴硫酸⑵盐酸⑶硝酸《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34520、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Cd时,采集的水样应加入()酸,酸化至pH()。
⑴硝酸⑵硫酸⑶盐酸⑷<2 ⑸<5 ⑹<7《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28021、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
原子吸收光谱法(185题)一、选择题 ( 共72题 131分 )1. 1 分 (1001)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1) 荧光光谱的最短波长和激发光谱的最长波长相对应(2) 最长的荧光波长与最长的激发光波长相对应(3)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波长无关(4) 荧光波长永远长于激发光波长2. 2 分 (1002)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 )(1) 工作曲线法 (2) 内标法(3) 标准加入法 (4) 间接测定法3. 2 分 (1006)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1) 控制燃烧速度 (2)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3)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4)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4. 2 分 (1008)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1) 延长灯寿命 (2) 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3)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4) 扣除背景吸收5. 2 分 (1012)用有机溶剂萃取一元素,并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时,操作中应注意( )(1) 回火现象 (2) 熄火问题(3) 适当减少燃气量 (4) 加大助燃比中燃气量6. 2 分 (101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 )(1) 减小狭缝 (2)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3) 另选测定波长 (4) 用化学方法分离7. 1 分 (1084)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1) 直流放大 (2) 交流放大(3) 扣除背景 (4) 减小灯电流8. 2 分 (1092)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9. 2 分 (1093)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10. 2 分 (1094)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 )(1) 红外光谱法 (2) 荧光光度法(3) 分光光度法 (4) 核磁共振波谱法11. 2 分 (1099)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1) 自然变度 (2) 斯塔克变宽(3) 劳伦茨变宽 (4) 多普勒变宽12. 2 分 (1100)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1)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2)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3)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4)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13. 2 分 (110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 )(1) 火焰 (2) 空心阴极灯(3) 氙灯 (4) 交流电弧14. 2 分 (1175)质量浓度为0.1g/mL 的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 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此条件下的 1% 吸收灵敏度为 ( )(1) 0.0000783 (2) 0.562(3) 0.00244 (4) 0.0078315. 2 分 (1176)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 )(1) 每毫米 2.6nm (2) 每毫米 0.38nm(3) 每毫米 26nm (4) 每毫米 3.8nm16. 2 分 (1196)某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线色散率为每纳米 1.0 mm,用它测定某种金属离子,已知该离子的灵敏线为 403.3nm,附近还有一条 403.5nm 的谱线,为了不干扰该金属离子的测定,仪器的狭缝宽度达: ( )(1) < 0.5mm (2) < 0.2mm(3) < 1mm (4) < 5mm17. 2 分 (119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 )(1) 愈严重 (2) 愈不严重(3) 基本不变 (4) 不变18. 2 分 (1242)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1) 灯电流 (2) 灯电压(3) 阴极温度 (4) 内充气体的压力19. 2 分 (1243)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1) 空心阴极灯 (2) 火焰(3) 原子化系统 (4) 分光系统20. 2 分 (1244)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1) 分子吸收 (2) 背景吸收(3) 光散射 (4) 基体效应21. 1 分 (1310)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 )(1)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 (2)一定需要锐线光源(3)一定需要连续光源 (4)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22. 1 分 (1311)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 )(1)阶跃荧光 (2)直跃荧光(3)敏化荧光 (4)共振荧光23. 2 分 (131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一般来说, 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 )(1)两者相同 (2)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3)电热原子化法低 (4)电热原子化法高24. 2 分 (13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3)提高火焰温度 (4)改变光谱通带25. 2 分 (1315)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 分析灵敏度低, 研究发现是在火焰中有氧化物粒子形成, 于是采取下面一些措施, 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提高火焰温度 (2)加入保护剂(3)改变助燃比使成为富燃火焰 (4)预先分离干扰物质26. 2 分 (13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已知由于火焰发射背景信号很高, 因而采取了下面一些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减小光谱通带 (2)改变燃烧器高度(3)加入有机试剂 (4)使用高功率的光源27. 1 分 (1317)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如果在火焰中生成难熔氧化物, 则荧光信号 ( )(1)增强 (2)降低(3)不变 (4)可能增强也可能降低28. 2 分 (13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 )(1)空气-乙炔 (2)空气-煤气(3)笑气-乙炔 (4)氧气-氢气29. 2 分 (131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 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其目的是 ( )(1)使火焰容易燃烧 (2)提高雾化效率(3)增加溶液粘度 (4)增加溶液提升量30. 1 分 (1320)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 )(1)氙灯 (2)金属蒸气灯(3)空心阴极灯 (4)激光光源31. 2 分 (132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 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 这种变宽属于 ( )(1)自然变宽 (2)压力变宽(3)场致变宽 (4)多普勒变宽(热变宽)32. 2 分 (1322)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析的光谱干扰比火焰发射分析法的光谱干扰( )(1)多 (2)相当(3)不能确定谁多谁少 (4)少33. 2 分 (1323)原子吸收分析中, 有时浓度范围合适, 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高, 测量噪音也小,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 除了其它因素外, 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1)使用的是贫燃火焰 (2)溶液流速太大(3)共振线附近有非吸收线发射 (4)试样中有干扰34. 2 分 (1325)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 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 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1)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2)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4)火焰发射干扰35. 2 分 (132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 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 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 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1)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2)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3)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4)缩小读数标尺36. 1 分 (1328)原子荧光法与原子吸收法受温度的影响比火焰发射小得多, 因此原子荧光分析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1)光源的影响 (2)检测器灵敏度低(3)发射光的影响 (4)单色器的分辨率低37. 2 分 (1329)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1)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2)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3)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4)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38. 1 分 (1330)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1)原子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2)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3)原子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4)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39. 2 分 (133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有两份含某元素M 的浓度相同的溶液1 和溶液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两份溶液的吸光度一样? ( )(1)溶液2的粘度比溶液1大(2)除M外溶液2中还含表面活性剂(3)除M外溶液2中还含10mg/mL KCl(4)除M外溶液2中还含1mol/L NaCl溶液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 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如Hg的共振线185.0 nm比Hg的共振线253.7 nm的灵敏度大50倍, 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作分析线, 其原因是 ( )(1)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185.0nm(2)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3)Hg185.0 nm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4)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185.0 nm线的强度太弱41. 2 分 (1337)原子吸收光谱是 ( )(1)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2)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3)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2. 2 分 (1347)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 )(1)钨灯 (2)能斯特灯(3)空心阴极灯 (4)氘灯43. 2 分 (1348)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1)透镜 (2)单色器(3)光电倍增管 (4)原子化器44. 2 分 (1351)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 主要是为了消除 ( )(1)光源透射光的干扰 (2)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3)背景干扰 (4)物理干扰45. 1 分 (1353)荧光分析是基于测量 ( )(1)辐射的吸收 (2)辐射的发射(3)辐射的散射 (4)辐射的折射46. 2 分 (135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 )(1)基体效应的影响 (2)光谱背景的影响(3)其它谱线的干扰 (4)电离效应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1)自然宽度 (2)赫鲁兹马克变宽(3)斯塔克变宽 (4)多普勒变宽48. 2 分 (1358)在原子吸收法中, 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 )(1)光谱线重叠的干扰 (2)化学干扰(3)背景干扰 (4)物理干扰49. 1 分 (1360)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 应采取的措施是 ( )(1)直流放大 (2)交流放大(3)扣除背景 (4)数字显示50. 1 分 (1361)用于测量荧光辐射的检测器是 ( )(1)光电池 (2)热导池(3)热电偶 (4)光电倍增管51. 2 分 (136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1)盐酸 (2)磷酸(3)钠 (4)镁52. 2 分 (1363)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3)扣除背景 (4)采用标准加入法53. 2 分 (136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1)阴极材料 (2)阳极材料(3)内充气体 (4)灯电流54. 2 分 (1366)下述情况下最好选用原子吸收法而不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的是( )(1)合金钢中的钒 (2)矿石中的微量铌(3)血清中的钠 (4)高纯氧化钇中的稀土元素55. 2 分 (1369)在原子吸收法中, 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1)热变宽 (2)压力变宽(3)自吸变宽 (4)场致变宽56. 2 分 (1370)原子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 需采用的火焰为 ( )(1)乙炔-空气 (2)乙炔-笑气(3)氧气-空气 (4)氧气-氩气57. 2 分 (1373)原子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1)原子的热运动(2)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3)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4)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58. 2 分 (1375)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具有共同点的是( )(1)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2)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3)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59. 2 分 (1376)可以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是 ( )(1)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2)辐射能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辐射(3)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产生的跃迁(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60. 2 分 (1379)下列原子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1)铬原子吸收359.35nm, 发射357.87nm(2)铅原子吸收283.31nm, 发射283.31nm(3)铟原子吸收377.55nm, 发射535.05nm(4)钠原子吸收330.30nm, 发射589.00nm61. 1 分 (1380)原子荧光的量子效率是指 ( )(1)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2)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3)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4)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62. 2 分 (1740)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 )(1) 释放剂 (2) 缓冲剂(3) 消电离剂 (4) 保护剂63. 2 分 (1741)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1) 大量的空气 (2)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2) 少量的空气 (4)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64. 2 分 (1742)非色散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相同部件是 ( )(1) 光源 (2) 单色器(3) 原子化器 (4) 检测器65. 2 分 (1743)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 ()(1) 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2) 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3) 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4) 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66. 2 分 (1744)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 ()(1) 光源 (2) 原子化器(3) 检测器 (4) 放大器67. 2 分 (1745)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 )(1)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2)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3)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4)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68. 1 分 (1746)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 ) (1) 乙炔 (2) 氧化亚氮(3) 氢 (4) 氩69. 2 分 (1747)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1) 钠 (2) 钽(3) 钾 (4) 镁70. 2 分 (174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1)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2)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3)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4)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71. 2 分 (174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 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1) 物理干扰 (2) 化学干扰(3) 电离干扰 (4) 背景干扰72. 2 分 (175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1) 光电池 (2) 光电管(3) 光电倍增管 (4) 感光板二、填空题 ( 共59题 )1. 2 分 (20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定量的描述谱线的轮廓,习惯上引入了两个物理量,即________ 和 ________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习题班级XX 分数一、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3 ) (1) 工作曲线法(2) 内标法(3) 标准加入法(4) 间接测定法2.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2 )(1) 延长灯寿命(2) 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3)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4) 扣除背景吸收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2 )(1) 减小狭缝(2)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3) 另选测定波长(4) 用化学方法分离4.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2 ) (1) 直流放大(2) 交流放大(3) 扣除背景(4) 减小灯电流5.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2 )(1) 红外光谱法(2) 荧光光度法(3) 分光光度法(4) 核磁共振波谱法6.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4 )(1) 自然变度(2) 斯塔克变宽(3) 劳伦茨变宽(4) 多普勒变宽7.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1 )(1)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2)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3)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4)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8.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2 )(1) 火焰;(2) 空心阴极灯(3) 氙灯(4) 交流电弧9.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1 )(1) 每毫米2.6nm(2) 每毫米0.38nm (3) 每毫米26nm (4) 每毫米3.8nm10.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1 )(1) 灯电流;(2) 灯电压;(3) 阴极温度;(4) 内充气体的压力11.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3 ) (1) 空心阴极灯(2) 火焰(3) 原子化系统(4) 分光系统12.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4 )(1)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2)一定需要锐线光源(3)一定需要连续光源;(4)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13.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4 )(1)阶跃荧光(2)直跃荧光(3)敏化荧光(4)共振荧光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4 )(1)加入释放剂(2)加入保护剂(3)提高火焰温度(4)改变光谱通带15.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如果在火焰中生成难熔氧化物, 则荧光信号( 2 )(1)增强(2)降低(3)不变(4)可能增强也可能降低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3 ) (1)空气-乙炔(2)空气-煤气(3)笑气-乙炔(4)氧气-氢气17.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 4 ) (1)氙灯(2)金属蒸气灯(3)空心阴极灯(4)激光光源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 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 这种变宽属于(4 )(1)自然变宽(2)压力变宽(3)场致变宽(4)多普勒变宽(热变宽)19.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 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 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1 )(1)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2)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4)火焰发射干扰20.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1 )(1)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2)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3)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4)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21.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2 )(1)原子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2)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3)原子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4)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X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2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 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 如Hg的共振线185.0 nm比Hg的共振线253.7 nm的灵敏度大50倍, 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 作分析线, 其原因是( 3 )(1)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185.0nm;(2)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3)Hg185.0 nm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4)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185.0 nm线的强度太弱23.原子吸收光谱是( 4 )(1)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2)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3)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24.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4 )(1)透镜(2)单色器(3)光电倍增管(4)原子化器25.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2 )(1)谱线干扰小(2)试样用量少(3)背景干扰小(4)重现性好26.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 主要是为了消除( 2 )(1)光源透射光的干扰;(2)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3)背景干扰;(4)物理干扰27.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1 )(1)基体效应的影响(2)光谱背景的影响(3)其它谱线的干扰(4)电离效应28.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4 )(1)自然宽度(2)赫鲁兹马克变宽(3)斯塔克变宽(4)多普勒变宽29.在原子吸收法中, 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3 )(1)光谱线重叠的干扰(2)化学干扰(3)背景干扰(4)物理干扰30.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 应采取的措施是( 2 )(1)直流放大(2)交流放大(3)扣除背景(4)数字显示31.用于测量荧光辐射的检测器是( 4 )(1)光电池(2)热导池(3)热电偶(4)光电倍增管3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2 )(1)盐酸(2)磷酸(3)钠(4)镁33.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4 )(1)加入释放剂(2)加入保护剂(3)扣除背景(4)采用标准加入法34.下述情况下最好选用原子吸收法而不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的是( 3 )(1)合金钢中的钒(2)矿石中的微量铌(3)血清中的钠(4)高纯氧化钇中的稀土元素35.原子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2 )(1)原子的热运动;(2)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3)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4)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36.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具有共同点的是( 3 )(1)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2)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3)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37.可以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是( 1 )(1)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2)辐射能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辐射(3)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产生的跃迁;(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38.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钠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3 ) (1) 释放剂(2) 缓冲剂(3) 消电离剂(4) 保护剂39.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4)(1) 大量的空气;(2)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2) 少量的空气;(4)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0.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3 〕(1) 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2) 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3) 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4) 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41.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2 )(1)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2)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3)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4)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42.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4 )(1) 乙炔(2) 氧化亚氮(3) 氢(4) 氩43.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2 )(1) 钠(2) 钽(3) 钾(4) 镁44.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3)(1)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2)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3)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4)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4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3 )(1) 光电池;(2) 光电管;(3) 光电倍增管;(4) 感光板二、填空题1. 空心阴极灯内充气的作用是.[答] 导电, 溅射阴极表面金属原子, 从而激发金属原子发射出特征谱线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 化学干扰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加以抑制。
原子吸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原子吸收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44题)一、填空题1、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火焰中,生成的固体微粒对特征波长的光波产生,使部分特征光波的光不能投射到上。
2、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加热程序有、、和四个阶段。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锐线光源有,,三种,以灯应用最广泛。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只是把待测原子的吸收线与其它谱线,而不是用它来获得。
5、原子吸收仪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信号的。
6、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当空气与乙炔比大于化学计量时,称为火焰,为色。
7、氩�C氢火焰特别适用于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缺点是。
8、原子吸收光度法采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管,它的阴极是由制成。
9、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如果试样粘度过高,在试样进入雾化室后,就会粘附在室内壁上,而产生效应。
10、原子吸收光度法的背景吸收主要有和两种。
11、塞曼效应是指光谱线在中发生的现象。
12、塞曼效应与氘灯校正背景不同,它的光来自而且在光路上通过原子化器。
1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14、空心阴极灯长期闲�Z不用,应该经常,否则会使谱线,甚至不再是光源。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15、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16、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定量多采用()法。
⑴标准加入⑵ 工作曲线⑶直读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Cu、Pb、Cd的方法适用于()水和()水,分析前要检查是否存在(),并采取()。
18、火焰原子吸收法中,火焰类型分为()和()型火焰,在测定铬时应选用()型火焰。
1《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1719、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总Cr时,应该用()配制标准系列。
⑴硫酸⑵盐酸⑶硝酸《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34520、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Cd时,采集的水样应加入()酸,酸化至pH ()。
⑴硝酸⑵硫酸⑶盐酸⑷<2 ⑸<5 ⑹<7 《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P28021、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 无(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 原子线(少)离子线(谱线多)(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但有滤光装置)(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12)灵敏度 高 中 高(13)精密度 稍差 适中 适中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 1.013l0-3Pa ,火焰温度为2 500K 时,电离平衡常数(用压力表示)为 4.86l0-4Pa 。
试计算:(1)未电离钠原子的分压和电离度;(2) 加入钾为缓冲剂,电子分压为为 1.013l0-2Pa 时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