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33.27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第二单
元知识梳理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进行复和
梳理,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长
植物需要哪些条件生长?
- 光线:植物需要阳光照射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水分:植物需要水分供给,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 空气:植物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排出氧气。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
- 种子发芽: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从而形成幼苗。
- 幼苗生长:幼苗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水分、养分等进行生长。
- 植株形成:幼苗逐渐长大成为植株,根、茎、叶等器官形成。
- 结花结果:植株经过一定的生长过程后,会形成花朵并结出果实。
第二部分:动物的生长
动物是如何生长的?
- 幼体成长:动物从幼体逐渐成长为成体。
- 饮食摄取:动物通过进食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 新陈代谢:动物通过新陈代谢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
- 生殖繁衍:成体动物通过生殖和繁衍后代。
动物生长的特点有哪些?
- 个体差异:不同种类的动物生长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 生命周期:动物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如昆虫的完全变态等。
- 周期性生长:动物的生长一般呈现周期性,如鸟类的孵化季节等。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梳理,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和巩固所学知识。
空气第2单元知识点1.空气的性质: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气体,占据空间,可以流动。
2.空气一样会占据空间。
空气是可以流动。
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空气有什么作用呢?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空气和水的共同点: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
空气和石头共同点: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空间。
判断题:1.下列关于空气的认识错误的是()A.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B.空气很难密封C.空气都有声音2.下面不属于空气和石头的共同点的是()A.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B.都是无色无味的C.都要占地方3.下列物质不属于液体的是()A.牛奶B.酱油C.冰块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2.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做空间3.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空气和水的比较水:占据的空间不会变化(不可以压缩)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变化(可以压缩)相同点:能占据空间水和空气都可以占据空间,空气和水比较,水占据的空间不会发生变化。
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或扩张.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
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托盘天平的特点:把天平调平衡后,两边放上物体,如果重量相等,天平就会保持平衡,如果重量不相等,天平的指针就会偏向重的一边。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B.空气也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C.空气的质量就是空气的好差,我们现在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了2.一开始天平左边的皮球和右边的绿豆处于平衡状态,往皮球中再充入20筒空气后,下面()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20筒空气的质量=3颗绿豆的质量。
20筒空气的质量=1枚回形针质量(有时可能“<”)相同质量的情况下,不同物体有不同的大小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要点复习1.空气的质量可以通过简易天平来测量。
2.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3.旗帜招展、柳枝摆动,可以感知风的存在。
4.空气由许多微粒组成,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短,压力消失后距离会变长。
5.皮球、水枪、轮胎等都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6.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质量。
7.在XXX自制的天平上,左右两端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一些豆子,处于平衡状态。
当往皮球中继续打入10筒空气时,天平会向皮球这边倾斜。
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全部放掉,天平又将向豆子这边倾斜。
8.挥动塑料袋几次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这时塑料袋内装满了空气。
9.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将一个空瓶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置水中,发现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空气。
1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
12.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会流动。
13.一般情况下,空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14.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特征。
15.杯子应该竖直倒扣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
16.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
17.能弹得很高的篮球里的气体是压缩的空气。
18.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19.做“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如果将活塞往下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活塞压下去后会弹回一点。
20.当天平达到平衡后,给一端的皮球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天平会向皮球一端倾斜。
21.拍打篮球时,篮球能蹦得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具有弹性。
22.在使用自制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的平衡。
23.一个充入20筒空气的气球的质量与1个乒乓球、5颗绿豆、1枚回形针的质量相当。
24.最适合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天平。
25.用天平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26.用打气筒往一个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厚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第二单元空气单元知识要点一、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用塑料袋套空气塑料袋鼓起来证明塑料袋里有空气把注射器向水槽里推水槽里有气泡产生证明注射器里有空气把气球套在塑料瓶的瓶口,气球吹不起来证明塑料瓶里有空气用力吹气球把纸固定在玻璃杯的底部,纸没有湿证明玻璃杯里有空气倒扣在水槽中二、空气占据空间1、在塑料杯底粘一个纸团,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中,纸团没有被浸湿,这是因为塑料杯内有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接触到纸团。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纸团被浸湿,这是因为杯中的空气被从小孔中挤出。
3、用打气筒连着气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
三、空气能被压缩和扩张在注射器里装满空气和水,推动活塞,发现空气很容易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拉动活塞,发现空气很容易被扩张。
这是因为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间的间隙很大,所以很容易被压缩或扩张。
四、空气有质量在简易天平两端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空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发现天平向皮球一端倾斜。
这说明空气有质量。
打入的空气越多,里面的空气微粒就越多,质量就越大。
五、空气的流动1、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向上流动,所以加热孔明灯和热气球中的空气后,孔明灯和热气球会在热空气的升力作用下升上天空。
2、由于不同位置的空气的冷热不同,使空气流动开成风(1)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2)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3)冷空气补充到暧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六、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1、我们需要空气维持呼吸。
2、我们需要空气来助燃。
3、我们需要利用压缩空气所作充气床垫、轮胎、气钉枪、喷水壶、充气拱门等。
4、我们利用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来发电。
作者留言: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空气》知识点一、感受空气1.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2.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等;空气的作用: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玩具充气等。
3.石块和水装进开口的杯子里不容易泄漏,空气装进开口的杯了里容易泄漏.4.空气要装进密闭的容器里才不容易泄漏,如果要传递一些空气给其他同学或者其他地方必须把它装进密闭的容器中。
5.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6.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在做纸不湿的实验时,纸团要粘在杯底防止掉落在水中。
3.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把杯子里的空气放出去,不再占据杯子空间,杯子里的水会慢慢满上来。
4.用打气筒从杯子底部向杯子打人.此空气,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杯子中的水会慢慢被挤出来。
5.乌鸦喝水的故事里,鸟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三、压缩空气1.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改变,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改变。
2.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
3.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4.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之后的空气有恢复原来状态的本领,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5.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小了。
6.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大了。
7.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8.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
四、空气有质量吗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第二单元物体的形态6 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点1.固体:石头、木块、螺母、沙子、海绵等。
液体:水、牛奶、醋等。
气体:空气、水蒸气等。
2.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
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
液体、气体的形状取决于容器的形状。
3.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即使倾斜放置的液体,表面依旧会保持水平状态4.水的三种形态分别是:液体的水,固定的冰,气体的水蒸气。
5.烟、雾、哈气不是气体。
实验1.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液体体积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符号“ML”表示。
2. A量筒的每个小刻度表示1毫升;B量筒的每个小刻度表示2毫升。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要与水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3.使用量筒测量水体积的方法:一选;(选择合适的量程)二倒;(将量筒倾斜)三看(眼睛与水面最低处相平)。
4.读出下面的数。
7.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知识点1.固体、液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固体、液体都有固定的体积。
2.固体、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3.改变物体的形状,它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4.乌鸦喝水的故事,说明了固体占据一定的空间。
实验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等。
2.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 表示。
3.天平使用方法:(1)水平放置天平。
(游码归零,指针在刻度盘中央)(2)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
(用镊子夹取砝码,用镊子拨动游码。
)(3)砝码质量和游码刻度相加就是物体质量。
8 气体的体积和质量知识点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它的体积可以改变。
3.气体有确定的质量。
4.气体可以被压缩,它没有固定的体积,有确定的质量。
5.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实验证明了空气有确定的质量。
实验1.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玻璃杯一定要竖直按下去,再竖直提起来。
2.3.气体体积可以改变的实验.3.第三单元太阳和影子9影子知识点1.影子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1)光(2)不透明的物体2.影子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7. 把它们分离必备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的第七课《把它们分离》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混合物的概念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
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1. 过滤法:原理:利用滤纸或过滤器等过滤介质,将液体与不溶性固体颗粒分离。
应用:适用于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颗粒,如分离沙子和水、分离铁屑和木屑等。
操作要点: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2. 蒸发法:原理:通过加热使溶液中的溶剂(如水)蒸发,从而析出溶质(如食盐)。
应用:适用于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固体溶质,如海水晒盐、加热食盐水析出食盐等。
所需仪器: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等。
3. 结晶法:原理:通过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使溶质在溶液中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析出晶体。
应用:适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
4. 其他方法:磁力吸引:利用磁铁吸引铁质物质,分离铁与其他非磁性物质。
筛分法:利用筛子分离大小不同的颗粒状物质。
溶解与沉淀:通过溶解混合物中的某一成分,再加入适当的试剂使其沉淀,从而分离出该成分。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进行分离实验时,要注意使用酒精灯等加热设备的安全,避免烫伤或引起火灾。
同时,要戴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2. 准确观察: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滤纸上的残留物、蒸发皿中的析出物等,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3. 记录数据: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如加入试剂的量、加热时间、析出物的质量等,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四、生活应用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关于空气的知识,包括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等内容。
一、空气的组成1.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2.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水蒸气的含量随着地点、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除氮气、氧气和水蒸气外,空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其他气体。
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具有质量和重量,虽然它是无色无味的,但是它对我们的生活却至关重要。
2. 空气是可压缩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空气会被压缩变密。
3.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的气体成分可以分别提取和使用。
三、空气的作用1. 维持生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通过呼吸,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废气能够排出,使细胞和组织获得充足的氧气供给。
2. 空气能够形成风,通过风的作用,对大气运动、气温分布和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3. 空气还能够传播声音和光线,这也是我们能够听到声音和看到事物的原因之一。
四、关于空气的实验1. 利用气压实验说明空气的重量。
可以将气压计放在水中,然后打开水封,水会顶起气压计,说明空气有重量。
2. 利用点燃蜡烛实验说明空气中的氧气。
点燃蜡烛后,再将玻璃罩覆盖在蜡烛上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会熄灭,证明氧气在燃烧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利用电石实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将电石放入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瓶中会冒出气泡,放火能够使火苗变暗,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五、生活中的空气利用1. 空气能够被用来制取氧气、氮气、氩气等工业气体。
2. 空气能够被用来驱动气动工具,例如气动钻、气动锤等。
3. 空气还能被用来携带气动运输工具,例如气囊、气垫船等。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空气的知识,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能够认识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掌握空气的知识,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动物1、寻访小动物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
2、在寻访小动物观察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什么?答:(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
(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一)1、蜗牛是(软体)动物。
2、蜗牛的身体由(壳)、(腹)、(头)、(眼睛)、(触角)和(口)组成。
3、用铅笔或小棒轻轻碰触蜗牛,它会(把身体缩进壳里)。
4、蜗牛利用(腹足)爬行,头上有(两对触角),(长的一对触角)上长有眼睛,爬过之后会留下(黏液)。
黏液作用:使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
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蜗牛食物:(蔬菜)、(杂草)和(瓜果皮)。
3、蜗牛(二)1、唤醒蜗牛:放入(常温的水中)。
2、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它利用(齿舌)先把食物一点一点磨碎,再慢慢地吃下去。
3、蜗牛用(气孔)呼吸,靠(肛门)排便。
蜗牛的粪便是(褐色线状的)。
4、饲养蜗牛的生活环境?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5、蚯蚓1、蚯蚓生活在(花坛)、(草地)、(菜园)、(墙角)的土壤里。
2、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3、蚯蚓是(陆生环节动物)。
4、不要把蚯蚓长时间放入水中。
5、蚯蚓受刺激时,身体会伸缩。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不同点:蚯蚓在地下生活,而蜗牛在地面生活。
蚯蚓没有触角,而蜗牛有触角。
蚯蚓后背没有壳,蜗牛有。
蚯蚓吃落叶等食物,蜗牛吃菜叶等食物。
6、蚂蚁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生活在洞穴(土壤)中。
2、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3、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答: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
貌,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
(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观察蚂蚁,可以把馒头留给蚂蚁吃吗?不行,这样会干扰蚂蚁的生活。
3、蜗牛是褐色的。
蜗牛的身体包括:头、腹、尾、壳、触角、眼睛、嘴等组成。
4、蜗牛没有脚,蜗牛的足叫腹足。
蜗主要靠腹足爬行。
5、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6、蜗牛没有牙齿,蜗牛口中有(齿舌)。
蜗牛用(气孔)呼吸,从(肛门)中排出粪便。
7、蚯蚓由(口、环带、肛门)组成。
蚯蚓的身体摸起来总是(湿湿的)。
7、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蚯蚓怕水,所以别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8、比较蜗牛与蚯蚓的相同与不同。
9
蚂蚁由(头、胸、腹)头上长有(一对)触角,3对(或6只)
10、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或为什么不要随便干扰蚂蚁?)
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线路。
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11、金鱼身上长着(鳞片)和(鱼鳍)。
用(鳍)帮助游泳。
金鱼用(鳃)呼吸。
12、动物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13、比较蚂蚁与金鱼的相同与不同。
14、(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
15、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叫(蜂鸟)。
(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龟)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
16、池塘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鱼类)。
金鱼是人工培育的,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17、从运动、受到刺激时的反应、食物、繁殖四方面研究动物的共同特点,填入下表。
18、观察蚂蚁的过程中,那一总是乱跑,怎样解决观察难的问题?说出你的方法。
(1)把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
(2)在一个前盆子里装入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
(3)把蚂蚁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19、如何知道金鱼是用鳃呼吸的?设计一个试验。
材料:金鱼、红食用色素水、吸管、水。
过程和方法:观察水中的金鱼时,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水,悄悄的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挤出红水,发现红水从金鱼的嘴部进入,从腮部流了出来。
原来金鱼没
有喝水而是在呼吸。
结论:金鱼用鳃呼吸。
20、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为蜗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21、在观察小动物过程中,同学们要爱护小动物,不(伤害)他们并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