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疫苗与联合接种
- 格式:ppt
- 大小:4.79 MB
- 文档页数:12
麻腮风联合疫苗群体性接种工作注意事项一、接种前准备1、积极开展宣传和人员培训,主要现场预防接种人员。
2、做好应种儿童摸底工作,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山区儿童的登记,摸底调查人员应采取通过学校或入户等方式,给家长发放麻腮风联合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通知单。
摸底登记应在一周内完成。
二、接种现场工作接种点安排1、应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现场组织员,现场记录员,现场接种人员,在接种现场工作,要检查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等,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
接种完成后在接种证和接种卡空白处填写,回收家长同意签字栏。
2、接种点的设置:原则上儿童在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接种。
农村在村级接种点进行接种,也可在学校设置临时接种点。
面积不得低于60平方米,根据接种人数确定接种室个数,避免多人同时在同一接种室接种。
3、接种点有醒目的标记,张贴接种禁忌告知。
4、固定接种点应合理设置等候、登记、接种、观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等功能分区。
设置接种后观察区域,要摆放一定数量的座椅,以便受种人员能够在接种后观察30分钟三、严格安全注射措施。
1、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及应急处置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做好记录,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
2、规范接种操作,实施安全注射。
接种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刺伤,使用后不得再将针头盖盖上,针头放入安全盒;使用过的注射器,集中进行安全无害化处理。
3、严格把握接种禁忌症,规范疫苗储存和管理,加强AEFI监测和处置工作。
4、接种时间安排在饭后,避免空腹接种,接种后严格实施30分钟留观,接种点配备急救药品,村级、学校接种点需配备救护车辆。
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分析发表时间:2018-09-25T13:38:27.4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黄为萍[导读] 分析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
黄为萍(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43000)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接收疫苗接种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儿童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B组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C组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结果:①加强免疫后三组乙脑中和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接种疫苗后发热情况两两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较高,适合儿童接种。
关键词:水痘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该病的高发群体。
目前,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方式。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
接种疫苗,能有效避免该病。
疫苗的接种多数面向儿童。
本研究主要分析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接收疫苗接种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男生60名,女生90名,年龄2~7岁,平均年龄(5.2±0.6)岁。
纳入标准:①所选取的儿童年龄大于等于2岁,小于等于7岁;②儿童自愿接种。
排除标准:①儿童患过水痘和乙型脑炎;②近期接触过水痘、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患者;③接种时,儿童不知情。
④年龄小于2岁或大于7岁。
⑤接种的儿童无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2]。
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A群)与其他疫苗的联合接种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疫苗研发的加快,疫苗接种成为了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脑膜炎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可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和肺炎等严重疾病。
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A群)的研发和广泛接种,已经在许多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单一接种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A群)可能无法提供全面的保护,因此联合接种策略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和保护效果,疫苗接种策略需要经过科学的研究和验证。
联合接种的原则是兼顾疫苗的免疫力和安全性,以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风险。
与其他疫苗的联合接种可以提高接种者对不同疾病的防护力,同时减少接种次数和接种时机。
一种常见的联合接种策略是将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A群)与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相关疫苗进行联合接种。
例如,将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A群)与肺炎球菌疫苗联合接种,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细菌感染防护。
同时,联合接种还可以降低接种者接种次数和接种时机的负担,提高接种率和保护范围。
联合接种策略还需要考虑人群的特点和感染风险。
例如,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如婴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联合接种可以提供更强的免疫力和保护效果。
针对不同地区和流行病学特点,联合接种还可以根据疫情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
联合接种策略的研究还需要考虑疫苗的免疫学特点和相互作用。
不同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等因素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验证。
此外,联合接种策略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以评估接种效果和安全性。
在制定和实施联合接种策略时,还需要考虑社会疫苗接种政策和推广措施。
政府和卫生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鼓励和推广联合接种策略。
此外,医疗机构、医生和公众也需要加强对联合接种策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接种意识和接种率。
总之,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A群)与其他疫苗的联合接种策略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验证,联合接种可以提高接种者的免疫力和保护效果,减少接种次数和接种时机的负担。
0~12月龄儿童联合疫苗使用和同时接种优化建议摘要:中国研制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于2013年注册,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用于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儿童需要在3至4个月内接种DTaP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父母可以同时给儿童接种两次疫苗,减少门诊次数。
免疫程序决定,在实际接种过程中,父母还将同时接种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bOPV)或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但是,疫苗说明书没有提到这种疫苗与儿童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或其他儿童疫苗一起使用的安全性。
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加,疫苗接种后的安全性越来越与社会和家长相关,同时接种疫苗和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
关键词:儿童;联合疫苗;优化引言1974年引进世界卫生组织免疫计划扩大(EPI)时推荐的疫苗只能吸附百白破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和卡介苗四种[1]。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疫苗不断开发和应用,2007年以来,我国扩大了国家免疫计划的范围,目前有14种疫苗用于免疫计划,其中每种疫苗有9种,占所有疫苗的64%[2]。
复合疫苗是多种活微生物或灭活微生物及抗原成分共同配制的疫苗,可以预防其他医院微生物引起的多种疾病或同一医院微生物的其他血清型/菌株引起的疾病。
组合疫苗中的不同抗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混合成单个疫苗,也可以在注射前混合成两种疫苗。
本文讨论了联合疫苗的分类、开发及联合疫苗的相关问题。
1接种方法接种疫苗的儿童,在接种前后3个月,通过《婴儿神经运动20项检查》检查表中的检查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检查。
经监护人同意,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儿保医生在安静、独立、温度适宜的检查室开展检查。
对于0~3个月大的婴儿,需检查13个项目,分别是对红球追踪情况、人脸追踪情况、声音反应、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持续手握拳、拉坐姿势和头竖立、俯卧位抬头和悬垂反应、围巾征、腘窝角、内收肌角、立位悬垂反应足背屈角;对于4~6个月月龄的婴儿,除开展上述13个检查项目外,进行手主动抓、独坐、翻身3项,共16项;对于7~12个月龄的婴儿,在上述16项检查外,进行膝反射、主动爬、降落伞反应、侧面肢撑反应4项检查,共20项。
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联合免疫试验周绪斌;丹尼;董恩求;王树臣;李聪;栗娟;顾洪杰【摘要】猪瘟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给当前猪场造成重要威胁,猪瘟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由于两种疫苗同时注射有利于减少猪群应激并减轻劳动强度,本试验旨在探讨仔猪3周龄时同时注射猪瘟疫苗和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瘟抗体滴度变化的影响.选择3头同期分娩母猪,将每头母猪所产12头仔猪随机平均分到A、B、C、D这4个组.4个组都在3、8周龄注射猪瘟疫苗.A组只注射猪瘟疫苗;B组和C组在1、3周龄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3周龄时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B组为两种疫苗分点注射,C组为混合注射;D组在2、4周龄注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统计分析表明,10周龄和13周龄时4个组猪瘟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说明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并不干扰猪瘟抗体的生成.另外发现,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3周龄接种猪瘟疫苗会受到母源抗体的部分干扰.【期刊名称】《养猪》【年(卷),期】2009(000)001【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猪瘟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抗体;免疫【作者】周绪斌;丹尼;董恩求;王树臣;李聪;栗娟;顾洪杰【作者单位】海博莱生物大药厂北京代表处,北京,100086;海博莱生物大药厂北京代表处,北京,100086;河北省玉田种猪场,河北,唐山,064104;河北省玉田种猪场,河北,唐山,064104;海博莱生物大药厂北京代表处,北京,100086;海博莱生物大药厂北京代表处,北京,100086;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82.5+2疫苗是猪场防制疫病的重要工具,尤其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以及面对疾病复杂化的现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是确保猪场稳定生产的关键性环节。
如今多数猪场已经认识到免疫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目前猪场应用疫苗种类繁多,而且需要多次接种,这一方面增加了饲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加重了猪群的应激。
生猪常用疫苗的种类以及合理的使用当前的生猪疫病多且复杂,难防难治。
免疫是生猪综合防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疫苗对生猪有计划的进行免疫,以提高生猪对某些疫病的特异抵抗力,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进而构建养猪业生物安全的体系。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生猪常用的疫苗种类以及合理使用方法,供参考。
标签:生猪;疫苗;种类;使用一、猪常用疫苗的种类猪常用疫苗主要有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丹毒、猪肺病、仔猪副伤寒、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猪大肠杆菌、猪链球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等等。
这些疫苗又可分为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单价疫苗、多价疫苗、联合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现简要介绍以下常用的五种疫苗:1.弱毒活疫苗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其丧失致病力或引起亚临床感染,却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
其优点是疫苗能在动物体内繁殖,接种少量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长。
2.灭活疫苗将细菌或病毒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的一类生物制品。
如O型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猪气喘病灭活疫苗等。
其优点是疫苗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易于保存与运输,便于制备多价苗或多联苗。
3.基因缺失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后构建的活疫苗,如伪狂犬病缺失疫苗。
优点是:安全性好,不易返袓;免疫原性好,产生免疫力坚实;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粘膜免疫力。
4.多价疫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而制成的疫苗,如猪链球菌病多价血清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活疫苗等。
其优点是:对多血清型的微生物所致疫病的动物可获得完全的保护力,而且适于不同地区使用。
5.联合疫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如猪丹猪、猪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三联活疫苗。
疫苗接种原则
一、免费疫苗与自费疫苗不得同时接种。
两苗接种时间
最少间隔14日以上(按以下原则)。
二、免费疫苗每次同时接种注射疫苗不得超过2剂。
自
费疫苗每次只能接种1剂。
三、联合疫苗使用:①、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
②、
灭活疫苗与灭活疫苗。
③、口服的疫苗与注射的减
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均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如不能同时接种,则★减毒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最
少相隔28日以上接种,★在不记得上次接种部位
情况下,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与灭活
疫苗最少相隔14日以上。
四、基础免疫推迟接种后加强针接种间隔:麻疹、百白
破6个月以上,乙脑12个月以上,Α群流脑第一
针与第二针3个月以上,A+C与Α群流脑第二针
12月以上。
A+C第一针与第二针3年以上。
五、乙肝疫苗接种:①未接种的按016程序接种,②如
第二针或第三针滞后,则第二针与第三针相隔大于
60日,并且第一针与第三针间隔要在4个月以上。
六、在应种时间内必须首先按排接种免疫规划疫,同时
应优先接种重点防控传染病相应的疫苗如麻疹、乙
脑、脊灰等疫苗。
23 价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联合接种对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效果摘要: 目的比较学龄前儿童单独接种流感疫苗与联合接种23 价肺炎球菌疫苗、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的干预效果。
方法收集分析在幼儿园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拟对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88 例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试验组 48 例,即给予 23 价肺炎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的联合预防接种;B组为对照组 40 例,只给予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观察比较 2 组接种疫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就诊次数和住院人次数、住院时长等。
结果接种疫苗后观察到接种局部不良反应7 例(7.95 % 7/88), 7 例接种局部不良反应均无须就医处理,并在 48 h 内自行缓解,接种者没有发生全身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干预组肺炎发病率为 0 (0/48),对照组肺炎1例,发生率为 2.5 %(1/40)。
干预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29.2 %(14/48),其中 9 例感染 1 次,另 5 例感染≥ 2 次。
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42.5 % (17/40),其中 6例感染 1 次,另 11例感染≥2 次。
干预组呼吸道感染率和单次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发生呼吸道感染 14 例,其中抗生素使用 4 例,抗生素使用率 28.57 % (4/14),住院治疗 0人,住院率 0%(0/14)。
对照组发生呼吸道感染 17例,其中抗生素使用 12例,抗生素使用率 58.82%(10/17),住院治疗1人,住院率5.88 %(1/17)。
干预组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和住院率比对照组低。
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联合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能有效减少因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就诊次数和住院次数。
对保障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 ; 学龄前儿童; 肺炎疫苗; 流感疫苗反复呼吸道感染[1]是儿童中的多发病,其发病儿童数已超过儿科门诊就诊儿的 40 %。
疫苗接种操作规程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百白破/白破联合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
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
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无菌开启安瓿,准确吸取0.5ml。
五、接种儿童取侧卧位,选臀部外侧1/4处酒精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70~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六、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七、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
八、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
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
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三、疫苗要放在冷藏包内,做到“苗不离冰”,严格“一人一杯一勺”制度。
四、服苗方法:(一)用一次性小勺将脊髓灰质炎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二)月龄小的儿童,喂服糖丸疫苗时可将糖丸放入口杯内,加少许凉开水碾碎,溶解成糊状服用。
(三)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五、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六、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
A群/A+C群流脑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宠物的疫苗接种了解基本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表宠物的疫苗接种:了解基本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表宠物是我们生活中的伙伴和家庭成员,为了保护它们的健康,疫苗接种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宠物疫苗接种的基本程序和时间表,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宠物的健康。
一、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疫苗接种对宠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疫苗可以预防宠物感染严重疾病,减少宠物与其他动物以及人类之间的传染风险。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激活宠物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二、常见的宠物疫苗常见的宠物疫苗包括狂犬病疫苗、猫瘟热疫苗、犬腺病毒疫苗等。
不同宠物的疫苗种类和接种计划略有差异,主要根据宠物的种类、年龄和生活环境来确定。
接下来,将以狗和猫为例,介绍它们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表。
三、狗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表3.1 6-8周龄:细小病毒和犬传染性肝炎疫苗狗宝宝在6到8周龄时,应接种细小病毒和犬传染性肝炎疫苗。
这些疫苗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起初步的免疫力。
3.2 10-12周龄: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和犬瘟热疫苗在10到12周龄时,狗宝宝还需要接种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和犬瘟热疫苗。
这些疫苗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防止感染严重的病毒病。
3.3 14-16周龄:联合疫苗接种狗宝宝在14到16周龄时,可以接种联合疫苗,包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犬瘟热和副流感病毒等。
这些疫苗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增强免疫力。
3.4 一岁后:狂犬病疫苗和复合疫苗狗在一岁后,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复合疫苗。
这些疫苗可以提供长期的保护,维持宠物的免疫力。
四、猫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表4.1 6-8周龄:三联疫苗猫宝宝在6到8周龄时,应接种三联疫苗,包括猫瘟热、猫传染性腹膜炎和猫鼻支气管炎疫苗。
这些疫苗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起初步的免疫力。
4.2 10-12周龄:三联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在10到12周龄时,猫宝宝需要接种三联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三联疫苗可以增强免疫力,狂犬病疫苗提供长期的保护。
4.3 14-16周龄:三联疫苗和狂犬病疫苗猫宝宝在14到16周龄时,需要再次接种三联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临床研究·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效果、安全性分析李景芳(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0 引言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疫苗的接种,相当一部分数量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为人体带来抗体从而提升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当前多对儿童进行疫苗的接种,但儿童常需要多次接种疫苗,对儿童、家长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1]。
为了尽量减少多次接种的负面影响,本次研究对水痘减毒活疫苗与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联合接种的安全性以及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某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接种的儿童150例,经单盲法分为A、B、C各50例:A组儿童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10岁、平均(4.2±0.5)岁;B组儿童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9岁、平均(4.0±0.6)岁;C组儿童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0岁、平均(4.1±0.7)岁。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接种者未曾注射与研究所涉疫苗;接种者1月内未曾接触乙型脑炎、水痘患者;接种者未曾患有水痘、乙型脑炎,体内无相应疾病抗体;自愿接种疫苗。
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上述任一项的;排除拒绝参与研究的。
本研究向本院伦理委员申请并批准。
研究开始前对所有儿童家长说明研究目的,家长均对此知情且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三组儿童均进行疫苗接种,三组儿童均与上臂三角肌皮下部位接种疫苗[2]。
A组儿童的接种方式为水痘减毒活疫苗联合乙脑减毒活疫苗,前者于左臂接种,后者于右臂接种;B组儿童单独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于左臂接种;C 组儿童单独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于右臂接种。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儿童接种疫苗30 min、1 d后观察其局部皮肤反应。
随访观察儿童接种疫苗30 d内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类药物是广谱抗菌药,种类多、药物性质稳定、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这类药物本身不容易引起ADR,但因为临床用量大,其他因素如静滴速度过快、联合用药以及药物污染都会使ADR发生率增加;②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以第三代喹诺酮类为主,其中引起ADR次数最多的单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这种药物引发ADR较多,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广泛,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减少ADR的发生次数;③抗菌药物由于药物自身更易引起ADR。
引起的ADR表现较为常见,多数表现为皮疹、瘙痒、注射部位反应,且大部分经过停药或抗过敏治疗后,ADR可痊愈,当然也有少数患者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住院时间。
表6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和构成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汇总抗感染药物115102130149496抗肿瘤药物26162932103营养治疗药物2321242290血液系统药物1716232379循环系统药物1613201867激素及内分泌药物1111141349神经系统药物12917745消化系统药物769931呼吸系统药物636318中药及中成药11125其他类15221514662 7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表现 1009例ADR涉及的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2〕(见表7)(由于有些ADR病例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故ADR类型例数多于上报例数)。
由表7可见,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道反应多见,和2017年基本一致,主要是这两类反应易于观察诊断,患者也容易感觉,且不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病情一般较轻,予停药或对症处理后正在即可消失。
但是其他器官或系统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在临床上造成的损害比较隐匿,且容易和原始疾病混淆,医务人员和患者都不容易察觉,这可能导致ADR的上报率低。
这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意一些相关的检查,便于分析ADR发生的原因。
养鸡疫苗流程表养鸡是一项重要的养殖业,而疫苗也是保护鸡只健康的重要工具,因此,养鸡疫苗的流程表格必不可少。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养鸡疫苗流程表,按照不同的类别逐一讲解,帮助您更好地管理鸡只的健康状况。
一、基础疫苗基础疫苗是养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疫苗,它可以有效预防最为常见的禽病。
在养鸡的前期,要及时做好疫苗注射的准备工作。
我们需要准备清洁的针头、疫苗,并按照疫苗使用说明的规定进行注射。
二、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一种采用人工方式制造的疫苗,它能够有效预防禽流感等严重的禽病,一般适用于鸡只身体较弱的情况下使用。
在使用灭活疫苗之前,需要检查它的使用期限,确保疫苗的效果,在注射过程中,要保证操作过程的卫生工作。
三、重组疫苗重组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也称为基因工程疫苗,它采用最新的生物技术手段制造,能够有效地预防禽病,和基础疫苗相比,重组疫苗更为安全和有效,但在使用重组疫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疫苗能够发挥最好的功效。
四、联合疫苗联合疫苗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的疫苗混合在一起使用,具有多种预防效果,可以大大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并减少接种次数,一般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
但在使用联合疫苗之前,需要了解疫苗的成分和具体使用方法。
五、维生素疫苗维生素疫苗是实现鸡只健康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调节鸡只体内的营养代谢和免疫机制,增强鸡只体质,维持鸡只的健康状态,在使用维生素疫苗之前,我们要根据鸡只的体重和年龄合理选用合适的维生素种类和使用方法。
总之,养鸡疫苗的注射对于养殖业来说至关重要,正确执行养鸡疫苗流程表格,可以有效预防禽病,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鸡只生产力,并保障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管理的习惯,定期检查养鸡健康情况,以养鸡疫苗流程表为基础,制定养鸡的健康养殖计划,从而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乙肝和戊肝疫苗同时联合接种的安全性观察发表时间:2019-01-21T09:40:18.76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李俊荣郑丹[导读] 同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与戊肝疫苗,接种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01【摘要】目的:研究乙肝和戊肝疫苗同时联合接种的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就诊的部分乙肝疫苗、戊肝疫苗接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0例。
其中,对照组仅接种乙肝疫苗,实验组同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戊肝疫苗,对比两组患者接种的安全性。
结果:经两组患者接种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实验组接种安全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同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与戊肝疫苗,接种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乙肝疫苗;戊肝疫苗;联合接种;安全性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所诱发的急性消化道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疾病。
近年来国内戊肝的临床发病几率不断提高[1]。
即便戊肝的临床症状与甲肝存在相似性,但病情严重性更明显。
尤其是在戊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情况下,会加重患者病情,直接提高病死几率。
自戊肝疫苗成功研发并上市后,戊肝也逐渐成为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类型。
即便乙肝疫苗和戊肝疫苗各自安全性被证实,但同时联合接种仍有异议。
为进一步探讨乙肝和戊肝疫苗同时联合接种的安全性,以下展开临床观察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中心门诊部选取1200例疫苗接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600)和对照组(n=600)。
实验组:男性380例,女性220例,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38.34±3.21)岁。
对照组:男性310例,女性290例,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38.22±3.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