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维修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26
硬件培训资料硬件培训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
本文将介绍硬件培训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硬件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进行硬件培训。
一、硬件培训的概念硬件培训是培养学员掌握计算机硬件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
通过硬件培训,学员可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结构,掌握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提高计算机硬件的应用能力。
二、硬件培训的内容硬件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了解各种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学习如何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功能。
3.硬件故障排除和维修:学习如何识别和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了解常见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网络设备的使用,了解网络配置和网络故障排除方法。
三、硬件培训的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讲座、教材和网络资料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掌握硬件相关知识和原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硬件设备来加深理解和掌握技能,如组装计算机、排除故障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学习硬件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硬件培训的重要性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硬件知识对于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硬件培训,学员可以快速识别和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硬件培训还可以培养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学习和工作都具有积极影响。
五、硬件培训的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培训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硬件培训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应用,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硬件培训也将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硬件设备维护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硬件故障的现象和原因。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硬件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见工具进行硬件设备的拆装。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和基础故障排除。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责任心,养成定期维护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面对硬件故障时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享知识,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类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对硬件设备的了解和维护技能有限。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硬件设备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硬件概述2. 硬件设备日常维护:讲解硬件设备的日常保养方法,如清洁、散热、防尘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硬件设备日常维护3. 常见硬件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常见的硬件故障,如蓝屏、死机、无法启动等,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硬件故障诊断与处理4. 硬件设备拆装与安装:教授如何正确使用工具进行硬件设备的拆装和安装,以更换故障部件或升级硬件。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硬件设备拆装与安装5. 硬件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基本的硬件故障排除方法,如替换法、最小系统法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硬件故障排除技巧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硬件设备拆装、安装、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巩固所学知识。
电脑维修基础培训一、概述电脑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电脑使用量的增加,电脑出现故障的情况也愈发频繁。
因此,电脑维修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一名电脑维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维修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就电脑维修的基础培训方面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二、基础知识1. 电脑组成部分电脑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部分。
主机通常由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显卡、网卡等组成。
2. 电脑故障类型电脑故障主要包括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包括系统崩溃、蓝屏、程序崩溃等;硬件故障包括主板故障、CPU故障、内存故障、硬盘故障等。
3. 维修工具维修电脑需要用到一些工具,比如螺丝刀、扁嘴钳、测试仪器等。
4. 维修材料维修电脑还需要用到一些材料,比如绝缘胶带、绝缘胶布、导热硅脂等。
三、基础操作1. 电脑组装与拆卸作为一名电脑维修人员,需要学会电脑的组装与拆卸。
组装电脑需要按照主板说明书上的指示进行,拆卸电脑则需要按照电脑的组成部分进行。
2. 电脑故障诊断电脑出现故障后,需进行故障诊断,了解故障的具体原因。
对于软件故障,可以通过查看系统日志、检查程序、重新安装系统等方法进行诊断;对于硬件故障,可以通过查看主板指示灯、测试硬盘、更换内存等方法进行诊断。
3. 电脑维修根据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维修操作。
对于软件故障,可以通过修复系统、安装补丁、杀毒软件等方法进行维修;对于硬件故障,则需要更换故障部件。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电脑维修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拆卸电脑时,要注意避免静电干扰,同时要做好防火措施。
2. 仔细阅读说明书在组装电脑或者更换零部件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应的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3. 多练多问学习电脑维修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还需要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同事请教。
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要轻举妄动,要尽量先问清楚再进行操作。
五、结语电脑维修基础培训对于电脑维修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硬件培训计划及培训流程1. 培训目标:本次硬件培训的目标是为公司的技术人员提供深入的硬件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硬件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技能,为公司的业务运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 培训对象:本次硬件培训的对象为公司的技术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硬件工程师等。
这些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硬件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3. 培训内容:本次硬件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硬件设备的分类和功能、硬件设备的选购和使用等内容。
(2) 硬件设备的安装和配置: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硬盘、内存条、网卡、显卡等各种硬件设备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3) 硬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包括硬件设备的清洁、散热、电源等维护工作。
(4) 硬件故障排除:包括硬件设备的故障类型、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5) 安全和健康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保养、计算机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等内容。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员工掌握并提高硬件技术水平,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高效地进行硬件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4. 培训流程:(1) 课前准备:为了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是确定培训的时间和地点,为培训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并准备好培训所需的硬件设备和教材资料。
同时需要安排好培训的师资力量,确保培训师具备丰富的硬件技术知识和教学经验。
(2) 培训开班:培训开班前,首先进行培训开班仪式,由公司领导和培训师共同出席,对培训的目标和意义进行解释,并对学员进行动员和激励。
然后进行学员的自我介绍,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需求,为培训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
(3) 培训实施:在培训实施阶段,根据培训计划,按照时间表进行各项培训内容的讲解和学习。
培训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和操作演示,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硬件知识和技能。
硬件组装维护维修班教程一、主要学习内容:1、电脑配件全面认识。
2、电脑的拆卸与安装。
3、操作系统的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安装。
4、DOS命令详解。
5、BIOS详解。
6、网络基础及原理,网络组建,网吧安装。
7、单机软硬件维护,网络系统维护。
8、常见硬件维护、维修。
第一节电脑配件认识一、电脑的主要硬件:1、显示器2、鼠标3、键盘4、主机5、音箱6、宽带网的ADSL调制解调器,(宽带上网设备)7、打印机8、扫描仪9、数码相机/摄像头10、手写笔4、主机:1)主板2)CPU(中央处理器)3)内存条4)显示卡、网卡、声卡5)硬盘、软盘、软驱、光驱二、详细认识显示器:1、认识实物:(见插图)2、显示器有一个电源接口,还有一条显示信号线,要接到显卡上,才会有显示。
(接头是梯形接口,有方向性,有三行针,不能插错,很容易认出,见图)3、分类:1)按大小分:14、15、17、192)按屏幕分:球面、柱面、平面直角、纯平、液晶3)按内部电路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控4、显示器的主要性能:1)最大分辨率(像素:800×600、1024×768):越大越好。
2)点距:屏幕上显示的两个像点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
单位是毫米(mm),如0.28、0.25、0.24、0.20等。
3)刷新速度(场频,带宽)越大越好。
特别注意:刷新速度一般要比较好的显示器才可能调高一些,对于旧的显示器,调高会烧坏显示器,一般75Hz为标准,更高的有85Hz、90Hz、100Hz、110Hz等。
5、显示器的使用:1)学会调整显示器的各个参数,有旋钮式,按钮式,屏幕菜单式几种。
2) \图形标志如下:3) 屏幕宽度调节: 4) 高度调节: 5) 左右偏移: 6) 上下偏移: 7) 亮度调节: 8) 对比度调节: 9) 枕形失真: 10) 倾斜调整: 11) 梯形调整:三:键盘:1、 认识实物:(见插图)2、 键盘的接口:键盘有一条信号线接到主板的键盘接口上,接口有几种,都有方向性,不能乱插错,否则会引起针弯曲或断针,见图示:3、键盘的使用:3、 功能键的作用:F1——F12的作用会随着不同的软件环境而改变,而且有时候是允许你自己去设定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了解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了解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对于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的了解则成为了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维护的重要性、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及预防计算机故障的技巧。
1. 硬件维护的重要性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正常的硬件维护可以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高效稳定地运行。
硬件维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计算机性能: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的尘埃和灰尘,确保硬件得到良好的散热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2. 防止硬件故障:及时检查和更换老化的硬件设备,例如电池、风扇、硬盘等,可以减少硬件故障的发生。
3. 保护数据完整性:备份重要数据,并定期进行硬盘检查和修复,可以保护数据免受硬件故障的影响。
4. 降低维修成本:定期维护计算机硬件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在故障发生之前解决,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和维修费用。
2.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问题诊断和排除。
以下是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方法:1. 电源问题:如果计算机无法启动或突然关机,首先检查电源插座和电源线是否正常连接。
若问题依然存在,尝试更换电源插座或电源线,确保电源供应正常。
2. 显示问题:如果显示器无法正常工作,检查视频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损坏。
如果连接线无问题,尝试更换显示器或重新安装显示器驱动程序。
3. 内存问题:如果计算机频繁出现蓝屏、停止响应等问题,可能是内存故障。
使用内存测试工具,如Memtest86+,可以检测内存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更换故障内存条。
4. 硬盘问题:如果计算机启动缓慢或无法读取数据,可能是硬盘损坏。
使用硬盘测试工具,如CrystalDiskInfo,可以检测硬盘的健康状态,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或更换。
无线设备硬件操作维护知识培训在日常工作中,无线设备硬件操作维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无线设备硬件操作维护的知识培训将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更好地维护和操作无线设备硬件。
一、硬件基础知识首先,员工需要了解无线设备硬件的基础知识,包括不同类型的无线设备(如路由器、无线AP等)的功能和特点,硬件结构和组成部分,以及各种硬件设备的连接方式等。
二、操作流程其次,员工需要学习无线设备硬件的操作流程,包括如何开机、关机,如何进行设备的初始化设置,如何进行设备的连接和配置等。
三、故障排查与维护此外,员工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故障排查与维护。
无线设备硬件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员工需要学习如何分析和排查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知识最后,员工还需要学习无线设备硬件的安全知识。
无线设备硬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安全威胁,员工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设备的安全设置,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总之,无线设备硬件操作维护知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帮助员工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更好地维护和操作无线设备硬件,保障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
通过这样的培训,员工将可以更加熟练地操作和维护无线设备硬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为企业的无线网络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无线设备硬件操作维护知识培训是企业信息技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了解无线设备硬件的操作维护知识,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处理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网络安全性,以及延长硬件寿命。
继续培训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无线设备硬件操作维护知识涵盖的一些重要方面。
五、固件升级与备份在无线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厂商可能会发布新的固件版本来修复漏洞、增强性能和功能,员工需要了解如何对无线设备进行固件升级。
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获取最新的固件版本、升级过程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
同时,员工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设备配置备份,以避免在固件升级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配置信息丢失的风险。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培训欢迎大家参加本次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培训。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了解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脑,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故障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系统地学习一下电脑硬件基础知识。
一、电脑硬件的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大脑,负责处理和执行各种指令,是电脑最核心的组件。
2. 内存(RAM):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是电脑运行时的临时工作空间。
3. 硬盘:硬盘用来长期存储数据,包括操作系统、程序和文件等。
4. 主板:主板是各种硬件组件的连接中心,是电脑的基础。
5. 显卡:显卡负责电脑的图像处理工作,对于游戏和图形设计等任务至关重要。
6. 显示器:显示器用来显示电脑的图像和文字。
7. 键盘和鼠标:键盘和鼠标是电脑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指令和操作电脑。
二、如何选择电脑硬件1. 根据需求选择CPU:不同的CPU有不同的性能和价格,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CPU。
2. 内存大小的选择:合理的内存大小可以提高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3. 硬盘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存储需求选择适当大小和类型的硬盘。
4. 显卡选择:如果需要进行游戏或图形设计等高性能任务,需要选择性能较好的显卡。
5. 显示器的选择:选择合适大小和分辨率的显示器,能够提高使用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三、电脑硬件的安装和维护1. 安装CPU:在安装CPU时,需要注意插槽的对准和散热风扇的安装。
2. 内存的安装:内存的安装需要注意金手指的对准和插槽的安装顺序。
3. 硬盘的安装:硬盘的安装一般比较简单,只需将硬盘固定好即可。
4. 显卡的安装:显卡的安装需要注意插槽的对准和电源线的连接。
5. 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能够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6. 定期清理内部灰尘:定期清理电脑内部的灰尘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
四、常见电脑故障处理1. 电脑开不了机:可能是电源供应问题、主板故障或者硬件连接问题。
硬件组装与维修培训硬件组装与维修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对于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修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硬件组装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培训资源,帮助读者掌握这一重要技能。
一、硬件组装计算机硬件组装是指将各种硬件设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这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电源、显示器等各种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连接。
1.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所有的指令和数据。
在组装计算机时,我们需要先选择合适的CPU型号和主板插座类型,然后按照说明书的指引进行安装。
1.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在组装计算机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存型号和容量,然后将内存插入主板上对应的插槽中。
1.3 硬盘硬盘用于存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用户数据。
在组装计算机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硬盘类型(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和容量,然后将硬盘连接到主板上的SATA接口,并接上电源线。
1.4 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它连接了所有的硬件设备。
在组装计算机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主板型号,并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将其安装到机箱中,并连接上相应的硬件设备。
1.5 显卡显卡负责计算机的图形显示。
对于一些需要图形处理的应用,如游戏和设计软件,选择一款性能良好的显卡尤为重要。
在组装计算机时,我们需要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PCI-E插槽,并连接显示器。
1.6 电源电源为计算机提供电能。
在组装计算机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源容量,并将其安装在机箱中,并连接上主板和各个硬件设备。
1.7 显示器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显示图形和文字。
在组装计算机时,我们需要选择一块合适的显示器,并将其连接到显卡的输出接口上。
二、硬件维修硬件维修是指对计算机硬件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的过程。
在日常使用中,计算机硬件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无法开机、蓝屏、无法识别硬件设备等。
硬件维修培训(基础知识)培训目的:对硬件维修获得一个基本的、全面的认识,掌握焊接技能、能分辨判断常用器件、掌握维修的基本方法1、焊接知识:1.概述1.1、焊接的四个要素(又称4个M)材料、工具、方式、方法及操作者。
1.2、最重要的是人的技能。
只有充分了解焊接原理加上用心实践,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焊接的基本技能。
2.焊接操作的正确姿势2.1、一般情况下,烙铁到鼻子的距离应不少于20CM,通常以30CM为宜。
2.2、电烙铁的三种握法:A、反握法。
B、正握法。
C、握笔法。
我们常用的焊接方法为握笔法。
2.3、焊锡丝一般有两种拿法:(1)连续锡焊时(2)断续锡焊时2.4、电烙铁使用以后,一定要稳妥地放在烙铁架上,以免烫伤导线,造成漏电事故。
2.5、焊接完毕使用无尘纸粘取IPA(酒精)进行清洗焊接的部位。
(一般用压缩海绵进行烙铁清洁)3.焊接的基本步骤3.1.焊接前准备确认电路铁是否在允许使用状态温度。
选择恰当的烙铁头和焊点的接触位置,才可能得到良好的焊点。
3.2正确的焊接操作过程可以分成五个步骤3.2.1、准备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
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一层焊锡。
3.2.2、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约为1-2秒钟。
对于在印制板上焊接元器件来说,要注意使烙铁头同时接触焊盘和元器件的引线。
3.2.3、送入焊丝: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
注意:不要把焊锡丝送到烙铁头上。
3.2.4、移开焊丝:当焊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度方向移开焊丝。
3.2.5、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度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
从第三步开始到第五步结束,时间大约是1-2秒。
无特殊说明总共时间为(3-5S)4.焊接操作的注意事项:(1)、保持烙铁头的清洁焊接时,烙铁头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又接触焊剂等弱酸性物质,其表面很容易氧化并沾上一层黑色杂质。
这些杂质形成隔热层,妨碍了烙铁头与焊件之间的热传导。
因此要注意随时在烙铁架上蹭去杂质。
用一块湿布或湿海棉随时擦拭烙铁头,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2)靠增加接触面积来加快传热加热时,应该让焊件需要焊锡浸润的各部分均匀受热,而不是仅仅加热焊件的一部分,更不要采用烙铁对焊件增加压力的办法,以免造成损坏或不易觉察的隐患。
有些初学者企图加快焊接,用烙铁头对焊接面施加压力,这是不对的。
正确的方法是,要根据焊件的形状选用不同的烙铁头,或者自己修整烙铁头,让烙铁头与焊件形成面的接触而不是点或线的接触。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效率。
(3)加热要靠焊锡桥在非流水线作业中,焊接的焊点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不大可能不断更换烙铁头。
要提高加热的效率,需要有进行热量传递的焊锡桥。
所谓焊锡桥,就是靠烙铁头上保留少量焊锡,作为加热时烙铁头与焊件之间传热的桥梁。
由于金属熔液的导热效率远远高于空气,使焊件很快就被加热至焊接温度。
应该注意,作为焊锡桥的锡量不可保留过多,以免造成焊点误连。
(4)烙铁撤离有讲究烙铁的撤离要及时,而且撤离时的角度和方向与焊点的形成有关(一般为45度)。
(5)在焊锡凝固之前不能动切勿使焊件移动或受到振动,特别是用镊子夹住焊件时,一定要等焊锡凝固后再移走镊子,否则极易造成虚焊。
(6)焊锡用量要适中过量的焊锡不但无必要地消耗较贵的锡,而且还增加焊接时间,降低工作速度。
更为严重的是,过量的锡很容易造成不易觉察的短路故障。
焊锡过少也不能形成牢固的结合,同样是不利的。
特别是焊接印制板引出导线时,焊锡用量不足,极容易造成导线脱落。
(7)不要使用烙铁头作为运载焊料的工具有人习惯用烙铁头沾上焊锡再去焊接,结果造成焊料的氧化。
因为烙铁头的温度一般在300度左右,焊锡丝中的焊剂在高温时容易分解失效。
对焊点的要求(1)可靠的电气连接(2)足够的机械强度5.焊接检验标准及不良术语定义5.1焊接检验标准5.1.1.焊接检验的通用技术标准(引脚器件)目标—1,2,3级焊点表层总体呈现光滑和与焊接零件有良好润湿。
部件的轮廓容易分辨。
焊接部件的焊点有顺畅连接的边缘。
表层形状呈凹面状。
可接受1,2,3级有些成份的焊锡合金、引脚或印制板贴装和特殊焊接过程(例如,厚大的PWB的慢冷却)可能导致原因涉及原料或制程的干枯粗糙、灰暗、或颗粒状外观的焊锡。
这些焊接是可接受的。
可接受的焊点必须是当焊锡与待焊表面,形成一个小于或等于90º的连接角时能明确表现出浸润和粘附,当焊锡的量过多导致蔓延出焊盘或阻焊层的轮廓时除外。
5.1.2.焊接检验的通用技术标准(引脚器件)距离连接盘连或导线在0.13毫米以内的粘附的焊锡球,或直径大于0.13毫米的粘附的焊锡球。
每600毫米2多于5个焊锡球或焊锡泼溅0.13毫米或更小。
引脚折弯处的焊锡不接触元件体。
5.1.2Chip Component 片状元件5.1.2.1Minimum Solder Coverage 最少焊锡敷层有引脚的通孔,最低可接受条件 注1:润湿的焊锡指焊接过程中使用的焊锡。
注2:25%的未填充高度包括起始面和终止面的焊锡缺失。
注3:也适用于 非支撑孔的引脚和焊盘。
注4:也适用于非支撑孔。
标 准1级2级 3级 A.主面的周边润湿(焊锡终止面) 无规定 180° 270°B.焊锡的垂直填充2无规定75% 75% C.引脚和内壁在辅面的周边填充和润湿(焊锡起止面)3 270° 270° 330° D.焊锡主面(焊锡终止面)的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 0 0 0 E.焊锡辅面(焊锡起始面)的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475%75%75%的5.1.2.2Maximum Solder Coverage 最多焊锡敷层5.1.2.3 Voids, Blow Holes & Pin Holes 空隙、气泡与针孔5.1.2.4 Tombstone 立碑5.2 不良术语定义短路:不在同一条线路的两个或以上的点相连并处于导通状态。
少锡:焊盘不完全,或焊点不呈波峰状饱满。
假焊:焊锡表面看是波峰状饱满,显光泽,但实质上并未与线路铜箔相熔化或未完全熔化在线路铜箔上。
脱焊:元件脚脱离焊点。
虚焊:焊锡在引线部与元件脱离。
2、基础器件的识别与测量:2.1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2.1.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 472 表示47³100Ω(即 4.7K);104则表示100K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 x0.01 ±10金色/ x0.1 ±5 黑色 0 +0 / 棕色1x10 ±1红色2 x100 ±2 橙色 3 x1000 / 黄色 4 x10000 / 绿色 5 x100000±0.5蓝色6x1000000 ±0.2 紫色7 x10000000 ±0.1 灰色/ x100000000/ 白色9 x1000000000 /2.2电容2.2.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2.2.2 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E3毫法=10E6微法=10E9纳法=10E12皮法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uF/16V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如:102表示10³102PF=1000PF 224表示22³104PF=0.22 uF2.2.3电容容量误差表符号 F G J K L M允许误差±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0. 1uF、误差为±5%2.3晶体二极管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2.3.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电话机里使用的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2.3.2识别方法:二极管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2.3.3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2.3.4常用的1N4000系列二极管耐压比较如下:型号 1N4001 1N4002 1N4003 1N4004 1N4005 1N4006 1N4007耐压(V) 50 100 200 400 600 800 1000电流(A)均为12.4三极管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或T表示如:T5表示编号为5的三极管.2.4.1三极管的三种状态截止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我们称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