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要素教学法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113
第五章语言要素教学我们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看成语言四要素。
为了使讨论的内容带有系统性,就需要首先对语言要素本身作一点介绍。
语言要素属于语言知识,对于系统地学过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读者来说,这些都不是新知识。
不过我们的介绍将完全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突出跟第二语言教学直接有关的内容,并力求简明。
本书所说的“汉语”,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
所以下面要讨论的汉语诸要素,都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要素。
这一点以后不再专门说明。
第一节语音和语音教学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都是一种系统。
不同语言之间和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语音系统不同,所以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都必须学习和掌握这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
最能代表汉语语音系统特点的是音节和音素,我们在这一节里重点介绍汉语的音节和音素并讨论语音教学的有关问题。
1 、音节汉语的音节是最小的语音表达单位。
我们用汉语说话,总是一个音节连着一个音节地说,至少要说一个音节,音节当中没有任何停顿。
例如, xué(科学)是两个音节,说话的时候,在kē和xué之间可以有长短不等的停顿,但是在kē当中不能有任何停顿,在xué当中也不能有任何停顿。
汉语的一个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和一个声调三部分组成。
声母就是一个音节的开头部分,全部由辅音充任;韵母就是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或元音加鼻辅音充任。
有些音节只有韵母,没有声母,我们把这样的音节看成零声母音节。
汉语共有21 个声母、35 个韵母,这些声母和韵母根据一定的规则互相结合,共构成395 个不同的声韵组合。
这些声韵组合跟有关的声调结合,共构成1200 多个音节。
这也就是汉语的全部音节。
声调是指音节读音的高低升降,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汉语有4 个基本声调,分别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在教学中通常把它们叫做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它们的调值依次是55 , 35 , 214 , 51 。
汉语语言要素分为:语音,词汇,文字,语法四部分。
一. 语音:1. 模仿练习,夸张,表演:学生重复老师的发音,老师使用一些夸张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分全班和个体模仿,个体模仿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2. 四声练唱: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习惯四声的发音,分齐唱或独唱。
3. 声韵指辩:让学生找出老师所念的字拼音中的声韵母,应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练习。
4. 填空练习:听录音或老师读,进行填空练习,分辨声韵调的能力。
5. 读卡听写:让学生之间互相念,写,可加强学生对相互之间语音的熟悉,彼此发现和纠正错误,老师做最后评判。
6. 拼音改错:把拼写错误写于黑板上,让学生来改正。
以增强学生语音拼写规则的能力。
例如:shiao(三声)少,giao(四声)教,puo(四声)破。
7. 辩音填空: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老师所念的句子。
例如:他把理化听成理发了。
注意区别“理化”和“理发”的发音。
8. 拼音擂台:将学生分为两组,老师念拼音,每组各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写错就换人,上台人数少的一组获胜。
通常将成绩好的学生排在后面。
9. 绕口令:练习发音,适于稍有拼音基础的学生。
10. 简图说明:用简图显示发音时舌头的部位及口齿的形状。
二. 汉字:1. 识字卡片(自制或购买):图画,拼音,繁简字。
2. 以旧带新:使用学过的汉字,汉字部件,结构引出新字。
a. 用旧笔画带出新字:b. 用旧部件引出新字:功/代——式强调笔顺。
c. 用结构引出新字:谢/新/指——树/数/特d. 用旧字音引出新字:青——清——轻e. 用旧字义引出新字:胖瘦肥3. 形音义勾联:4. 部件拆开与组装:把汉字拆开,然后再组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a. 拆开:西票二示飘小让学生清楚地记得每一个部件的写法几风Xb. 部件识字法:立音日韶刀召口c. 记字串:令——含人今——念d. 拼字卡(游戏):老师制作部件卡,两个或多个部件组成一个字。
e. 填字部件:找出四个字的共同部件。
教学中语言的要素内容摘要:语言教学是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本文从语言知识、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几个方面探讨了语言和言语的用法及社会交流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教学语言要素分析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语音、语调、语气、语法是使用语言的不同形式。
人与人之间在使用语言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因语气和语法上的不当,产生一些矛盾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交流。
然而在教学中流畅的语言、标准的语音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
在语言教学理论里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这两概念,目的在于人们认清各种因素和关系,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语言教学的成功率。
一、课堂语言知识的构成因素广义的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和语用学知识。
语言教学若只认识到语言要素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应当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
“语用学研究的以对象是交际情景中的话语,即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言语意义的理解和产生”。
(一)语言要素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是组成语言的要素。
索绪尔把“语言”区别为“语言”和“言语”,把“语言”看成是一种抽象的系统,而把“言语”看作这种抽象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它本身是看不见听不着的,我们所听到和看到的只能是其表现形式——“言语”。
因为“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我们只有通过言语掌握语言。
虽然我们常用“语言教学”这一术语,实际上语言教学要从言语着手,以言语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
这就涉及到了“言语要素”,言语要素指在于言语之中的语音、词汇、语法。
在语音方面,体现为一个个具体音节的发音、声调、一个个的词、词组、句子的重音和语调等;在词汇方面,就是词的语音、词的意义、词的用法;在语法方面,就是词与词怎样组合,靠什么组合,其先后顺序如何,句子与句子怎样联结,段落之间怎样联结等等。
由此可知语言要素和言语要素有许多差别,在语言教学中以语言要素为教学内容,还是以言语要素为教学内容,这对语言教学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前言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要素------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字作为一名即将从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师,你是否大体了解汉语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难点、重点,是否掌握传授这些知识、规则的教学技巧?能否通过适用的教学手段去指导学习者把握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汉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
(建立正确的发音习惯、克服“洋腔洋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信)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课堂教学重在语言技能的操练,不需要也不可能大讲语法,但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技巧为学习者总结出汉语集词成句的规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生成句子的能力。
词汇学习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掌握词的用法,辨析词义的异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汉语因为有汉字而独具特色。
(拼音文字----表意文字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不同、)一个独立的书写符号既可能仅仅是一个字,又可能是一个语素,还可能是一个词)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技巧去帮助学生认读、书写汉字,指导学生利用汉字知识扩展词汇。
第一章怎么教汉语语音第一节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际,是通过特定的声音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
汉语教师应掌握一些语音教学的技巧,帮助汉语初学者跨过学习语言的第一道门槛。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补充: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得力工具——拐杖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得力工具。
但因汉语同音字、词太多,必须以字定型等原因,因而汉语拼音很难也不能代替汉字,只能是汉字的辅助工具。
作为一种重要的识字工具,汉语拼音应该反反复复地运用到认字、识词、阅读和作文当中。
要养成好习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汉语离不开汉语拼音。
语音教学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
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所必须的。
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格外严谨、认真和细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落实语文要素。
一、注重语言环境的营造语言环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语言环境的营造。
在上课前,要先把教室内部的空气流通,摆放教学工具,调整光线,以使学生在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在课堂上,要注意口语的表达、语调的把握,避免发音不准、语速过快以及语气过重的情况,使学生在安静、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二、注重语言素养的全面培养语言素养是指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还能理解和运用语言、表达和体验情感、认识和表达世界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其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语言能力进行语言表达。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本,还能在文本中体验表达情感、抒发思想,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较强学生的用文能力,保证其语言表达的全面性和语言表现的准确性,历程写作中要注重培训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注重语言技能的独立运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往往会学习到大量的语言技能,如拼音、词语、语法、修辞等技能。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技能的独立运用,让学生掌握技能后能独立运用。
例如,在拼音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拼读单词外,还要让学生独立运用拼音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修辞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意志,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注重语言实践的实际意义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还要注重语言实践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语言能力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使学生的语言运用更具有实践意义,更加丰富多样化。
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
一、拼音系统:拼音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入门课程,学习者通过掌握拼
音系统,能够正确发音和拼写汉字,从而建立起学习中文的基本语音基础。
二、基础词汇和句型:学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词汇和常用句型,
以便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比如问候、询问个人信息、描述事物等。
三、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结构的基础,学习者需要逐步掌握中文的
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的词性和功能、词语的搭配规律、句法结构等,以
便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达语言内容。
四、听力和口语技能: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这包括听取简单对话、理解日常会话、模仿标准发音和语调等。
五、阅读和写作技能: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获得一定的
阅读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
这包括阅读简单的文章、理解常用词汇和句型
的含义、写简单的句子和段落等。
六、文化背景: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是学习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者需要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文化传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
常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以上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一般内容,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要素,
学习者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用和理解汉语,为日后深入学习
打下基础。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前言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要素------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字作为一名即将从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师,你是否大体了解汉语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难点、重点,是否掌握传授这些知识、规则的教学技巧?能否通过适用的教学手段去指导学习者把握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汉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
(建立正确的发音习惯、克服“洋腔洋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信)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课堂教学重在语言技能的操练,不需要也不可能大讲语法,但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技巧为学习者总结出汉语集词成句的规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生成句子的能力。
词汇学习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掌握词的用法,辨析词义的异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容。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汉语因为有汉字而独具特色。
(拼音文字----表意文字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不同、)一个独立的书写符号既可能仅仅是一个字,又可能是一个语素,还可能是一个词)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技巧去帮助学生认读、书写汉字,指导学生利用汉字知识扩展词汇。
第一章怎么教汉语语音第一节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际,是通过特定的声音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
汉语教师应掌握一些语音教学的技巧,帮助汉语初学者跨过学习语言的第一道门槛。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补充: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得力工具——拐杖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得力工具。
但因汉语同音字、词太多,必须以字定型等原因,因而汉语拼音很难也不能代替汉字,只能是汉字的辅助工具。
作为一种重要的识字工具,汉语拼音应该反反复复地运用到认字、识词、阅读和作文当中。
要养成好习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汉语离不开汉语拼音。
语音教学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前言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要素------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字作为一名即将从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师,你是否大体了解汉语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难点、重点,是否掌握传授这些知识、规则的教学技巧?能否通过适用的教学手段去指导学习者把握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汉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
(建立正确的发音习惯、克服“洋腔洋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信)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课堂教学重在语言技能的操练,不需要也不可能大讲语法,但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技巧为学习者总结出汉语集词成句的规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生成句子的能力。
词汇学习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掌握词的用法,辨析词义的异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汉语因为有汉字而独具特色。
(拼音文字----表意文字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不同、)一个独立的书写符号既可能仅仅是一个字,又可能是一个语素,还可能是一个词)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技巧去帮助学生认读、书写汉字,指导学生利用汉字知识扩展词汇。
第一章怎么教汉语语音第一节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际,是通过特定的声音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
汉语教师应掌握一些语音教学的技巧,帮助汉语初学者跨过学习语言的第一道门槛。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补充: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得力工具——拐杖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得力工具。
但因汉语同音字、词太多,必须以字定型等原因,因而汉语拼音很难也不能代替汉字,只能是汉字的辅助工具。
作为一种重要的识字工具,汉语拼音应该反反复复地运用到认字、识词、阅读和作文当中。
要养成好习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汉语离不开汉语拼音。
语音教学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汉语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语言系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要素。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指的是将汉语语言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教学,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以下是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的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语音要素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汉语拼音是汉语语音要素的基础,学习者需要掌握拼音的发音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发音能力。
此外,还需要学习汉语的声调,因为声调是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声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发音练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掌握语音要素。
其次,汉字是汉语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教授学习者汉字的基本规律和写法。
学习者需要了解汉字的结构和构造,学会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以及如何正确书写汉字。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基本的汉字形状和结构教材,组织汉字写作练习,帮助学习者提高对汉字的识别和书写能力。
再次,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教授学习者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词组。
学习者可以通过词汇的分类和搭配规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词汇系统。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教学的各种方式,如词汇拼写练习、词汇运用活动等,帮助学习者扩大和巩固词汇量。
另外,语法是汉语的重要要素之一,在教学中需要对语法进行系统的教授和训练。
学习者需要了解汉语的基本语序和句法结构,并学会正确运用汉语的语法规则。
通过分析和解释汉语的常见语法现象,提供典型的句子和短文示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
此外,语境是语言教学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教学中需要注重让学习者在实际语境中进行语言运用。
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不断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真实的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总之,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是一种以教授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和语境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训练、汉字书写、词汇教学、语法训练和语境实践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习者全面掌握汉语的基本要素,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传统语言学将其称作“语言三要素”。
词汇是语言里词和词的等价物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规则的总和,是语言的“间架”;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词汇和语法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传统语言学将其称作“语言三要素”。
词汇就是语言里词和词的等价物的总汇, 就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就是词的形成和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规则的总和, 就是语言的“间架”;语音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就是词汇和语法的存有和表现形式。
现代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词汇和语法四个要素构成。
语言的表达方式就是指人们采用语言的形式,人们采用语言的方式主要存有两种,人的肢体犯罪行为和符号。
人的肢体行为是人们使用语言的主要形式,口述声音、手势及表情就是人的肢体行为体现。
口语是人类使用行为进行语言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
语言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生活的须要而产生的,所以特定的环境必然可以在语言上贴上特定的烙印。
另外,语言就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因此,它必然可以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只有摆在时空的环境里才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其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
语言产生:1、语言的产生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他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
语言产生的单位主要有:音素、音节、语素、词、短语、句子。
2、语言产生可以分成相同的阶段。
例如:结构阶段:根据目的确认必须抒发的思想;转变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继续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讲出或写下。
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官方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教授汉语语言要素对于非母语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学汉语语言要素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汉语拼音系统来帮助学生掌握发音。
拼音系统使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语的音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拼音的发音规则和示范正确发音让学生跟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拼音的听写和口语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其次,词汇是汉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卡片或其他视觉教具来教授常用词汇。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游戏和活动,让学生通过说出汉语词汇来获得奖励,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对话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词汇。
另外,教授汉语语法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师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法规则来解释汉语的基本句型结构,例如主谓宾结构和疑问句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的灵活运用,例如填空和改错等练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实例和对比来帮助学生理解汉语的语法规则。
最后,听力和口语训练也是教学汉语语言要素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师可以使用录音材料和真实语境对话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进行口语表达。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汉语口语比赛和演讲,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和表达能力。
总之,教授汉语语言要素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使用汉语拼音系统来帮助学生掌握发音,使用视觉教具和游戏来教授词汇,使用简单明了的语法规则和实例来教授语法,以及使用录音材料和情景模拟来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有效地教授汉语语言要素,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语言的基本要素与结构教案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它由许多基本要素和结构组成。
这个教案将介绍语言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语言的基本要素1. 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音素和音节。
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而音节则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音,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等工具进行教学。
2. 语法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规定了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解析句子结构、分析语法规则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3.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由一系列具有独立意义的词组成。
教师可以通过单词记忆、词汇扩展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量。
4. 语义语义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研究词和句子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词义、翻译句子、理解语言表达的不同含义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义意识。
三、语言的结构1. 词法结构词法结构是语言的结构之一,它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形态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单词的构成和变形规则,帮助学生理解词法结构。
2.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语言的结构之一,它研究句子的组织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解析句子结构、练习句子转换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句法结构。
3. 语篇结构语篇结构是语言的结构之一,它研究文本的整体组织和段落之间的连贯性。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篇结构。
四、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的设置和完成,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要素和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五、教学活动安排1. 感知音素:通过播放音频,让学生辨认和模仿不同音素的发音。
2. 词汇扩展:通过图片、词义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