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63.65 KB
- 文档页数:4
东方航空审计报告12020年4月19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论文课程论文题目: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名称:财务报表分析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一、选择理由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国内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
辖山东、安徽、江西、山西、河北、宁波、甘肃、北京八个分公司,控股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四川有限公司,参股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概况1.公司简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4月正式成立,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
1997年2月经国家体改委(1996)180号文和国务院证券委员会(1997)4号文批准在美国和香港两地发行并上市156,695万股h股。
1997年5月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中国证监会批准增发境内人民币普通股(向社会公众发行)30,000万股。
1997年22020年4月19日11月5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公司发起人3、公司十大股东及其持股情况4、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其它业务;保险兼代理服务;电子商务;空中超市;商品批发、零售。
而且,从事根据公司法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都能够从事的其它合法活动。
5、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1)mrq市净率=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最新每股净资产 (2)市现率①=总市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市现率②=总市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根据中国民航发展战略,到203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2020年前为全面强化基础阶段。
东方航空审计报告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论文课程论文题目: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名称:财务报表分析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一、选择理由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国内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
辖山东、安徽、江西、山西、河北、宁波、甘肃、北京八个分公司,控股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四川有限公司,参股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概况1.公司简介的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从事的其他合法活动。
5、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1)mrq市净率=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最新每股净资产 (2)市现率①=总市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市现率②=总市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根据中国民航发展战略,到203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2020年前为全面强化基础阶段。
三、行业状况我们初步预测,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到2020年,中国民航将实现运输总周转量1400亿吨公里以上,旅客运输量超过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达到25%以上。
机场数量达到270个以上,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的车程范围内,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较方便地得到航空服务,所服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达到全国人口的82%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全国总量的96%以上。
2013年航空运输业发展状况: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继续减弱,预计2012年和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为3.3%和3.6%,与上一次预测相比,明年的经济增速继续下调。
虽然美国、欧元区、中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有所回升,但是仍在经济荣枯的分水岭处徘徊,世界经济仍在逐步放缓,特别是欧元区经济可能继续面临艰难状况,其pmi在过去十六个月的时间都在50以下,gdp连续四个季度陷入萎缩,欧元区经济将在明年更晚些时候开始复苏。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沪市600115)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种各样的机遇和危机也随之而来,在此,本文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做出简要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问题的存在影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可持续发展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文针对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做出了粗略的有效对策。
关键字:东方航空;内部控制;对策一、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概况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4月正式成立,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
主要经营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及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其它业务。
东航除上海本部从事航空主营业务外,还包括西北、云南、山东、安徽、江西、河北、山西、浙江、甘肃、北京10家分公司,以及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远航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东方飞行培训有限公司等10多家控股子公司。
东航致力于品牌建设。
除“东方航空”母品牌,还拥有“东航”、“凌燕服务”、“东航假期”等注册商标35件,构成了一个品牌体系。
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家全球合作伙伴,东航努力缔造“让旅程更精彩”的完美品质。
二、企业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施控制目标的过程。
其目标:(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2)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
(3)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只要企业存在经营活动和经济管理,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东方航空2018年经营成果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1、利润总额2018年实现利润为386,700万元,与2017年的862,000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5.14%。
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营业利润2018年营业利润为295,800万元,与2017年的724,600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9.18%。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59,500万元,营业收入增加1,320,90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17,300万元,共计增加1,397,700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管理费用增加7,7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8,400万元,销售费用增加30,500万元,财务费用增加464,700万元,营业成本增加1,212,200万元,共计减少1,723,500万元。
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营业利润下降325,800万元。
3、投资收益2018年投资收益为23,800万元,与2017年的205,400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88.41%。
4、营业外利润2018年营业外利润为90,900万元,与2017年的137,400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33.84%。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11,493,000万元,比2017年的10,172,100万元增长12.99%,营业成本为10,240,700万元,比2017年的9,028,500万元增加13.43%,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增长,但营业成本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二、成本费用分析1、成本构成情况2018年东方航空成本费用总额为11,825,800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0,240,700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6.6%;销售费用为605,800万元,占成本总额的5.12%;管理费用为322,000万元,占成本总额的2.72%;财务费用为590,800万元,占成本总额的5%;营业税金及附加为34,700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29%。
2018年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上海纳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防范和控制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上海纳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公司对截至2018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一、重要声明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内部控制评估报告范本一、前言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报告旨在对企业名称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二、企业概况企业名称成立于成立年份,主要从事主营业务。
公司总部位于总部地址,拥有员工员工数量人。
截至评估报告日期,公司的总资产为资产金额,年营业收入为营业收入金额。
三、内部控制评估的范围和方法(一)评估范围本次内部控制评估涵盖了公司的财务管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等主要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环节。
(二)评估方法1、调查问卷通过设计详细的调查问卷,向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了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实地观察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实际操作与制度规定的一致性。
3、文档审查审查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文件、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
4、访谈与公司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访谈,获取有关内部控制的第一手信息。
四、内部控制的现状评估(一)财务管理1、会计核算公司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能够准确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2、资金管理公司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监控进行了明确规定。
资金的收支审批流程较为严格,能够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3、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的编制遵循了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要求,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采购与付款1、采购流程公司建立了采购申请、审批、采购执行和验收的流程,能够保证采购业务的规范进行。
但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存在部分供应商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2、付款控制付款审批流程较为严格,能够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付款行为。
中国国航2018年决策水平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18年实现利润为995,790.5万元,与2017年的1,148,088.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3.27%。
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018年营业利润为982,649.7万元,与2017年的1,162,630.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5.48%。
在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未能处理好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盈利水平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应尽快采取措施处理市场扩展所带来的经营危机。
二、成本费用分析2018年中国国航成本费用总额为13,170,834.3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1,513,181.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7.41%;销售费用为634,810.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4.82%;管理费用为467,565.1万元,占成本总额的3.55%;财务费用为527,627.3万元,占成本总额的4.01%;营业税金及附加为26,310.8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2%。
2018年销售费用为634,810.7万元,与2017年的611,342.7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3.84%。
2018年在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营业收入的增长明显快于销售成本的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理想的市场效果。
2018年管理费用为467,565.1万元,与2017年的437,310.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6.92%。
2018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2%,与2017年的3.6%相比变化不大。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但销售利润却大幅度下降,要注意提高管理费用支出的效率。
三、资产结构分析中国国航2018年资产总额为24,371,600.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372,610.7万元,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其他流动资产、存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2.91%、18.74%和7.9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本公司董事会对建立和维护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负责。
本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达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且,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亦可能随公司内、外部环境及经营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本公司内部控制设有检查监督机制,内控缺陷一经识别,本公司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公司董事会授权审计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
公司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同时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要求,并选取COSO内部控制框架作为基本内控框架,并综合考虑了以下基本要素: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项要素。
1.内控环境公司致力于建设一个“员工热爱、顾客首选、股东满意、社会信任”的优秀航空公司。
本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独立,能有效地对经营、管理实施控制。
公司制定《高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员工职业操守准则》、《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及《关于处置不正当行为的程序规定》,公司建立反舞弊机制,开通举报热线,并公布于公司网站。
公司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全体员工认同和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遵循统一的行为规范。
2010年公司建立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全面签订了管理岗位的个人绩效合约,制定实施了操作岗位的绩效考核办法,形成良好公司氛围。
东方航空审计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东方航空公司进行的审计报告。
通过对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及运营情况的审计,旨在向公司管理层和股东提供透明、准确的财务信息,并评估公司的风险和潜在机会。
2. 目标与范围本次审计旨在确认东方航空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并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
审计范围包括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调整、财务数据录入过程以及关键业务过程的审查。
3. 审计方法审计团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审计: - 对财务报表的检查和分析 - 对财务数据的抽样和核对 - 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测试 - 对关键业务过程的跟踪和分析4. 审计结果4.1 财务报表准确性审计结果经过详细的财务报表检查和分析,审计团队确认东方航空公司的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审计发现未发现任何重大的错误或潜在偏差。
4.2 内部控制评估结果审计团队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估,并提供了以下结果: - 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合理且完善,与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 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有效,能够提供充分的保障。
- 发现一些改进的机会,这些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内部控制效能。
4.3 关键业务过程审计结果审计团队对公司的关键业务过程进行了审计,并提供了以下结果: - 业务过程的执行与公司的规定和流程一致,没有发现重大偏差。
- 存在一些改进的机会,这些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业务过程的效率和控制。
5. 重要问题和建议基于对东方航空公司的审计结果,审计团队提出以下重要问题和建议: - 加强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能。
- 完善财务数据的录入和核对过程,以减少潜在的错误和偏差。
- 深入研究和优化关键业务过程,以提高业务效率和降低成本。
6. 审计结论经过审计团队对东方航空公司进行的审核,我们认为公司的财务报表准确、内部控制有效,并提供了改进的机会,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7. 后续措施为了有效整合审计结果并提高公司的绩效,我们建议东方航空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 根据审计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跟踪执行情况。
东方航空信息评估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东方航空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的结果。
东方航空是中国著名的航空公司之一,拥有庞大的航线网络和客户群体。
信息系统在现代航空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评估东方航空的信息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方法本次信息评估采用了结构化方法。
评估团队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和信息,对东方航空的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数据收集评估团队通过深入采访东方航空的工作人员、观察现场操作以及收集相关的文档资料,获取了信息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2.2 问题识别根据数据收集的结果,评估团队发现了当前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不稳定、响应慢和安全性薄弱等方面。
2.3 评估指标评估团队使用了一系列评估指标来衡量东方航空的信息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系统可靠性、性能表现、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2.4 结果分析评估团队将收集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指标的结果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得出了对东方航空信息系统的整体评价。
3. 评估结果3.1 系统可靠性评估经过评估团队的调查和分析,东方航空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得分为80分(满分100分)。
虽然系统具备基本的稳定性,但在日常运行中仍会出现偶发性的故障,给航空公司的正常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2 性能表现评估在性能表现方面,东方航空的信息系统得分为70分。
评估团队发现,系统在高峰时段会出现卡顿和响应慢的情况,无法满足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需求。
这给用户的体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3 数据完整性评估数据完整性是评价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东方航空信息系统的评估,评估团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数据传输中的丢包、重复等现象,数据录入时的错误和遗漏等。
数据完整性评估得分为65分。
3.4 安全性评估信息安全是航空公司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目录第一部分2018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概况 (3)第二部分2018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3)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织 (3)二、内部控制评价依据 (4)三、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4)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5)五、内部控制体系评价 (5)六、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9)七、内部控制缺陷及整改情况 (10)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10)九、对集团推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第一部分*****2018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概况*****医药有限公司根据*****及风险合规部的要求开展内控体系建设,根据《*****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于2018年11月9 日下发了《关于2018年内控评价工作的通知》,搭建了*****内控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将*****2018年内控工作划分为三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培训及准备、第二阶段实施(含样本抽取、底稿填写、缺陷表上报等)己完成,第三阶段对缺陷项进行整改。
现在2018年*****内控评价工作己基本完成。
*****在已有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机制。
2018年在公司本部开展了内控评价培训会两场,组织*****医药有限公司各部门进行内控底稿填报及缺陷收集工作。
根据《2018年度内控评价工作方案》,*****应于2019年元月完成缺陷的整改跟踪,*****在分析内控底稿及缺陷汇总表的基础上,并形成《*****医药有限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即本报告)。
第二部分*****2018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情况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织:*****医药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9日下发通知成立*****内控领导小组并下设工作小组,11月13日通过*****第三十三期总经理办公会议并于2018年11月13日形成会议纪要,对内控评价工作进行底稿填写要求及实际操作练习等培训工作。
2018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规定,以及国资委《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2]68号)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以下统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的要求,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基础上,我们对公司截止2018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真实、客观、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均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公司总部及所有子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100%。
东方航空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东方航空2018年资产总额为23,676,5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593,200万元,主要分布在其他流动资产、其他应收款、存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6.34%、32.07%和12.24%。
非流动资产为22,083,300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79.55%、12.02%。
资产构成表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流动资产中被别人占用的、应当收回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1.06%,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
流动资产构成表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8年总资产为23,676,500万元,与2017年的22,746,400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4.09%。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固定资产增加1,254,500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98,900万元,其他应收款增加43,500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28,900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28,400万元,预付款项增加18,5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9,6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8,500万元,应收票据增加400万元,共计增加1,591,200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减少5,800万元,应收股利减少8,900万元,存货减少23,500万元,长期投资减少31,600万元,无形资产减少31,700万元,应收账款减少69,200万元,在建工程减少222,600万元,货币资金减少399,400万元,共计减少792,700万元。
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资产总额增长798,500万元。
5.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评价从资产各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来看,2018年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基本合理。
其他应收款所占比例基本合理。
存货所占比例基本合理。
2018年企业资金不合理占用数额较大,企业经营活动资金紧张,资产结构不太合理。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8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公司所有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分公司,以及主要控股子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98.6%,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98.74%;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公司层面及业务层面,其中公司层面主要包括公司整体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机制、信息与沟通机制、监督改进机制等方面,业务层面主要评价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控制措施的设计与执行情况。
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资金活动、采购业务、客货营销(含应收账款)、工程项目、资产管理(含存货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
同时,与财报相关的流程,重点关注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核算、包括高价件/消耗件在内的存货管理、财务报表等。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不存在法定豁免。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手册》,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2017年度保持一致。
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缺陷等级定量标准
重大缺陷潜在错报≥营业收入0.5%
重要缺陷营业收入0.1%≤潜在错报<营业收入0.5%
一般缺陷潜在错报<营业收入0.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等级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包括:
(1)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舞弊行为,严重影响公司规范运作的;
(2)公司因重大差错等原因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3)外部审计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4)审计委员会和内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重要缺陷可能存在重要缺陷的迹象包括:
(1)对于非常规或特殊交易的账务处理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或没有实施且没有相应的补偿性控制;
(2)对于期末财务报告编制过程的控制存在不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准确的缺陷或多项缺陷组合。
一般缺陷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其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缺陷等级定量标准
重大缺陷潜在损失≥营业收入0.5%
重要缺陷营业收入0.1%≤潜在损失<营业收入0.5%
一般缺陷潜在损失<营业收入0.1%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等级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包括:
(1)“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缺失;
(2)与本年度重大风险相关的业务模块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3)公司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影响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4)大量关键管理人员或飞行、机务等技术人员流失;
缺陷等级定性标准
(5)以前年度重大缺陷未完成整改。
重要缺陷可能存在重要缺陷的迹象包括:(1)发生严重污染事件;
(2)以前年度重要缺陷未完成整改。
一般缺陷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其他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公司聘请的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对公司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审计,出具了无保留审计意见。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针对发现的本年度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公司高度重视整改工作,按照“即时整改”原则,认真落实责任,部分缺陷已完成整改,未完成部分均明确了整改计划,正在积极整改中。
四、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公司无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董事长:刘绍勇
二○一九年三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