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原料质量的感官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568.00 KB
- 文档页数:43
1 范围适用于能通过人的味觉、嗅觉、触觉、视觉等进行感观检查的动、植物性饲料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原料标准》3 术语和定义(无)4 管理职责4.1 品管部收货组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对公司进货原(辅)料进行检验。
4.1.1 视觉:观察原料或辅料的形状、粒度、色泽、霉变、虫蛀、结块或杂质等。
4.1.2 嗅觉:通过嗅觉来鉴别原料或辅料具有的特殊气味。
4.1.3 味觉:通过舌舔或牙咬来检查原料或辅料的味道、硬度及口感等。
4.1.4 触觉:用手指头捻取原料或辅料,通过感触来判定其水分、硬度、粘稠性等。
5 管理内容和要求5.1 玉米a) 观察其颜色:较好的玉米呈黄色且均匀一致,无杂色玉米。
b) 随机抓一把玉米在手中,嗅其有无异味,粗略估计(目测)饱满程度、杂质、霉变、虫蛀粒的比例,初步判断其质量。
随后,取样称重,测容重(或千粒重),分选霉变粒、虫蛀粒、不饱满粒、热损伤粒、杂质等异常成份,计算结果。
玉米的外表面和胚芽部分可观察到黑色或灰色斑点为霉变,若需观察其霉变程度,可用指甲掐开其外表皮或掰开胚芽作深入观察。
区别玉米胚芽的热损伤变色和氧化变色,如为氧化变色,味觉及嗅觉可感氧化(哈腊)味。
c) 用指甲掐玉米胚芽部分,若很容易掐入,则水分较高,若掐不动,感觉较硬,水分较低,感觉较软,则水分较高。
也可用牙咬判断。
或用手搅动(抛动)玉米,如声音清脆,则水分较低,反之水分较高。
5.2 豆粕a) 先观察豆粕颜色,较好的豆粕呈黄色或浅黄色,色泽一致。
较生的豆粕颜色较浅,有些偏白,豆粕过熟时,则颜色较深,近似黄褐色(生豆粕和熟豆粕的脲酶均不合格)。
再观察豆粕形状及有无霉变、发酵、结块和虫蛀并估计其所占比例。
给羊做配合饲料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保证原料质量
在购买原料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应充分了解原料的来源、产地、贮藏等情况。
对原料的颜色、气味、温度、细度、均匀度、新鲜度等情况进行仔细的感官检查,确认质量合格后再买。
千万不要因价格便宜或方便,购入掺假或劣质原料,力求原料卫生新鲜,确保原料质量。
如果选购的原料有问题,再好的配方也难以奏效。
目前市场上以次充好或掺假饲料十分普遍。
还有些商贩,为了防止玉米等虫蛀鼠耗,定期喷洒农药,配置饲料后造成畜禽中毒死亡,给饲养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要注意配方的科学性
配合饲料不是简单的将几种原料混合在一起,而是依据不同品种,不同饲养阶段的营养需要配置。
饲料的配方应随原料的种类、饲养方式、季节气温、生产水平等情况适时调整,千万不能一成不变或一方多用。
饲喂不适于所需营养水平的饲料,轻则使生产水平下降,重则因饲料中微量元素超标引起中毒死亡。
因此,在自身不具备科学配方知识的情况下,不可粗糙滥配。
三、添加剂的合理配比
在保证蛋白质、能量的前提下,应注意维生素A、D、E、C和钙、磷、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添加。
特别是食盐,对调节酸碱平横,保持体细胞与血液间的渗透压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果饲料中食盐不足,可造成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生长缓慢、出现异食、舔墙
啃土等不良现象。
四、混料要均匀
先将添加剂混合在少量的饲料中,然后再与大堆饲料搅拌均匀。
尤其是各类添加剂等,搅拌不匀的话可能会引起中毒。
常见饲料原料的质量鉴别方法作者:杜晓光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06期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速度,导致养殖效益不同。
养殖生产中,常见“玉米+豆粕”和“玉米+杂粕”型日粮,不论采取哪种日粮模式,养殖场(户)都必须对玉米、豆粕等常见原料的质量进行认真鉴别。
只有采用高质量的原料,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畜禽产品。
一、玉米1. 感官识别优质的玉米,籽粒均匀整齐,在散射光照射下色泽鲜艳、有光泽,哈气后会嗅到本身固有的气味,咀嚼后有甜味;而劣质玉米,颜色发暗、无光泽,有的胚部有黄色、绿色或黑色的菌丝,哈气后会闻到霉味、腐败气味,咀嚼后会有酸味、苦味等不良气味。
2. 水分鉴定手抓玉米,如籽粒较硬,籽粒脐部下凹有皱纹,则水分少;也可根据玉米的破碎程度、牙齿感觉和发出声音的高低,来判断水分的高低。
3. 霉变判断取玉米样品500克,用粉碎机粉碎后放到暗箱中,用紫外灯进行照射,估计荧光面积,按照GB1353-2009标准规定,荧光面积不得超过样品总面积的2%。
二、豆粕1. 感官识别质量好的豆粕呈金黄色或者黄色,有豆类的芳香味,无霉味和酸败味,咀嚼后有甜味,并且比较松散,流动性好。
反之,劣质的豆粕会出现异味、霉变、结块等现象。
2. 水分鉴定手抓豆粕能够明显感觉豆粕碎片很容易散开,这时水分在14%以下;如果感觉碎片发滞,说明水分太高。
3. 掺假鉴别豆粕中常见掺假物有麸皮、稻壳、米糠和磨细的黄土。
鉴别时,把颗粒整齐、偏大的取走后,剩下细小的,然后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起后使劲一搓,搓不细的即是真正的豆粕;也可尝一尝,看有无豆子的味道;还可以闻一闻,看是否具有豆香味。
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碘酊来判断,放一些豆粕于干净的瓷盘上,滴入几滴碘酊,5~6分钟后如果有物质呈蓝紫色,则说明可能掺有玉米、麸皮等。
三、麸皮1. 感官识别麸皮一般呈土黄色,细碎屑状,新鲜一致,可以闻到麦香味,无其他异味。
2. 掺假鉴别麸皮中常见掺假物有稻糠、锯末、滑石粉、钙粉等。
简述饲料感官检测方法
饲料感官检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饲料质量检测方法,它通过人的感官来评价饲料的质量,包括颜色、气味、口感等方面。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直观地评估饲料的质量,对于饲料生产和销售具有重要的意义。
饲料感官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检测:颜色是饲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饲料的成分和加工工艺。
颜色检测主要是通过比较不同饲料的颜色差异来评价饲料的质量。
2. 气味检测:气味是饲料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饲料的新鲜程度和是否受到污染。
气味检测主要是通过闻饲料的气味来评价饲料的质量。
3. 口感检测:口感是饲料质量的最终指标,它可以反映饲料的口感和咀嚼性。
口感检测主要是通过品尝饲料来评价饲料的质量。
饲料感官检测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快速,可以在生产和销售中快速评估饲料的质量。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够客观和准确。
为了提高饲料感官检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比如使用仪器来测量饲料的颜色、气味和口感等指标,从而减少人
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饲料感官检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饲料质量检测方法,它可以快速、直观地评估饲料的质量,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来辅助检测。
专题二饲料质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一、主要内容及目的要求本专题主要介绍:饲料的物理性状检验、概略养分分析方案、纯养分分析、饲料有毒有害分析、饲料的加工质量检验以及饲料分析的一些新进展。
掌握饲料的显微镜检测技术以及饲料原料的掺假鉴定及化学快速分析法,掌握饲料原料、添加剂预混料、配合饲料的质量监控指标。
二、饲料原料的物理性状检验(一)、饲料的鉴定方法:1. 感官法方法: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综合评价特点:简便易行、是评判第一关关键:经验和熟练程度2.容重测量(排气式容重器或量筒)原理:容重法是根据一定体积的饲料原料都有一定的重量,通过检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容重的比较可以初步判断饲料原料的掺杂和含水量情况方法:四分法取样倒入量筒至1000毫升刻度处倒出称重重复3次以克/升计算取平均值3、比重测定法原理:饲料原料不同,其比重不同,将待测原料的比重与文献值比重进行比较,判断饲料原料的质量。
也可以选相应比重的浮选液对其分离,分离物再进一步用镜检法或浮选法进行确认;方法:先将不同的比重液装入不同的试管中,将同一被检原料分别装入这些试管中,当被检样品在比重液中不浮不沉时,该比重液的比重即可认为等同于被检样品的比重(二)、饲料的显微镜检测1.适用范围:饲料原料和霉菌毒素2.原理:以动植物形态学、组织细胞学为基础,将显微镜下饲料的形态特征、物化特点、物理形状与实际使用饲料原料应有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鉴别方法。
常用的显微镜技术包括体视显微镜技术和生物显微镜技术3. 镜检的目的应有的成分是否存在、是否含有有害因子、加工处理的方式是否恰当4. 仪器设备与试剂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乙醚或四氯化碳、酸或碱等5. 显微镜检基本步骤样品采集、破碎、筛分、浮选、脱色、消化解离(硫酸、氢氧化纳解离)、装片、显微镜观察等。
详见《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P326. 常用饲料原料鉴定的举例玉米:体视显微镜下玉米表皮薄而半透明,略有光泽,呈不规则片状,其上有较细的条纹;角质淀粉为黄色、多边,有棱,有光泽;详见P34体视显微镜下特征:主要以表皮、胚乳、胚芽各部分特征鉴别。
饲料原料掺杂、伪造的鉴别检测方法大全(一)鱼粉的掺假检验A.物理方法:(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体征来检查。
① 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一致,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 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
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
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
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
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月份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
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判别是否掺入尿素。
只需要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杯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4)汽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汽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户。
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
现代饲料企业饲料成品质量检验标准第一节肉鸡饲料的质量检验标准一、感官性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异嗅及异物。
2、水份:不高于13.0%。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二、521肉用仔鸡后期浓缩料1、感官性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异物及异味、异嗅。
2、水份:不高于13.0%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三、510肉用仔鸡前期全价配合料1、感官性状:本品为破碎粒,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无异物,粉尘不得超过10.0%。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四、511肉仔鸡中期全价配合料1、感官性状:本品为颗粒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晶及异味、异嗅、无异物。
颗粒成型率≥95%。
2、水份:不高于13.5%。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五、513肉用仔鸡后期全价配合料1、感官性状:本品为颗粒状,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边形嗅,无异物。
颗粒成型率≥95%。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第二节蛋鸡饲料的质量检验标准一、121产蛋后备约前期浓缩料1、感官性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异物及异味、异嗅。
2、水份:不高于13.0%。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二、122产蛋后备鸡中期浓缩料1、感官性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无异物。
2、水份:不高于13.0%。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三、124蛋鸡产期浓缩料1、感官性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无异物。
2、水份:不高于13.0%。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第三节肉鸭饲料的质量检验标准一、531肉用仔鸭前期浓缩料1、感官性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无异物。
2、水份:不高于13.0%。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二、532肉用仔鸭后期浓缩料1、感官性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无异物。
2、水份:不高于13.0%。
3、营养成分指标:(单位%)三、541肉用仔鸭前期全价配合料1、感官性状:破碎前,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无异物,粉尘不得超过5%。
饲料原料感官检验与检验分析的允许误差值感官检验的一般检验项目:水份(粗略)、颜色、色泽、气味、杂质、毐变、虫蛙和结块、异味等可以从外观上由感官查测的项目饲料原料感官检验与检验分析的允许误差值一、饲料原料的感官检验:感官检验的一般检验项目:水份(粗略)、颜色、色泽、气味、杂质、毐变、虫蛙和结块、异味等可以从外观上由感官查测的项目。
二、饲料原料检验分析允许误差值1、粉碎粒度:全部通过的绝对误差为0.2,即小于或等于0.2%的残留筛上物为通过合格:筛上物小于或等某数值时,绝对误差为2%,即某数值再加上2%不超过时也判定为合格。
如16目筛上物小于2%,当测定值为22%时,可判定为合格。
2、机脂肪:当测定值小于5%时,允许分析相对误差为10%。
如:标准规定粗脂肪为3%,绝对误差为0.3%即达到2.7%即为合格:当测定值为5%-10%时允许分析相误差为5%,当测定值在10%以上时,允许分析相对误差为1%。
3、粗蛋白:当测定值在10%以下时,允许分析相对误差为3%;当测定值在10%-25%时,允许分析相对误差为2%;当测定值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4%。
4、粗纤维:测定值小于10%时,允许绝对误差0.4%如标准规定粗纤维9%时,分析值不超过9.4%即可判断为合格,测定值10%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4%。
5、粗灰份:测定值在5%以上时,允许分析相对误差为1%,但粗灰分标准规定小于5%时,可相应提供相对误差,但不超过5%。
6、钙:当测定值在1%以下时,允许分析相对误差为10%,当测定值为1%-5%时,允许分析相对误差为5%;当测定值在5%以上时,允许分析相对误差为3%。
7、磷:当测定值小于0.5%时允许相对偏差10%;当测定值大于或等于0.5%时允许相对偏差3%。
8、盐:当测定值在3#以下时,允许绝对误差为0.05%,当测定值在3%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
9、水份:水份测定结果允许绝对误差为0.4%。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报告饲料厂全价饲料全面质量控制、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前景分析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和饲料加工行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代的畜牧业生产和发展必须要讲求的是效率和效益,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成本的70%左右。
如何选用适宜的饲料原料,配制加工生产廉价质优的各种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等产品,失取得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生产中许多的饲料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单方面的追求效率、效益问忽视了饲料产品的质量。
所以一些质量上有很大不足的饲料产品流入市场,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阻碍。
一个优质的饲料产品应该要有三个环节,首先要选用优质价廉的原料,其次是根据原料以及饲养的条件和要求对饲料进行合理有效的配方设计,最后才是将各种的饲料原料严格的按照饲料的配方中各个成分的比例来进行饲料的生产。
对于现代的饲料加工技术,饲料加工工厂都有能力加工出符合行业标准的饲料产品,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不合格的饲料产品,和一些违规添加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流入市场销售,这是一些素质不高的厂商为了谋取暴力,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造成现在的这种状况。
鉴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则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饲料质量检测体系,来控制并减少不合格饲料流入市场。
(一)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饲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混合物。
因此,不通过系统化的分析,不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来对饲料的成分进行检测,就无法了解饲料中各个营养成分。
从而也就无法确定饲料的真正的营养价值。
但是仅仅知道饲料的化学组成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通过实验以确定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利用率,配合饲料也是如此。
优质饲料;1能提供动物充足的养分2能使动物获得良好的私用效果.饲料分析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对饲料的各个营养成分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测定的一种手段。
这是保证饲料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合格的饲料中往往含有违规的添加剂,或者是含有一些有害养殖的有毒物质.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对畜牧的危害会很严重。
饲料品质鉴别措施1综合运用感观法对饲料品质进行鉴别1.1用眼力鉴别饲料的优劣主要是观察饲料的品种、形态、色泽。
检验时可抓一把样品放在手掌上或白纸上,用手轻轻摊平,把视线集中在样品的某一部分,仔细鉴别,查看颗粒的整齐度、形态、色泽、光泽。
对于带皮的谷物原料,还可观察其皮的厚薄、虫蛀情况、饱满程度和不完整粒的多少等。
对某些品种,甚至还可估察其水分含量,如玉米,可观察其色泽和胚部的形态,若是色泽光亮,胚部瘪缩不起毛,子粒整齐破粒少,其水分一般在15%以下,若色泽发暗无光,胚部不瘪缩且起毛,则其水分可能在16%以上。
还可从色泽上判断饲料的新陈及有否受霉菌侵袭,如品质好的其色泽新鲜,光泽好;经过高温的或存储日久的饲料色泽发暗,失去光泽,有的伴随有结块现象,赤霉病的玉米粉红色;青霉、曲霉繁殖能使大米变黄色。
1.2用手感触饲料来判断其品质即取试样放入手掌中,用手指触摸,借手面的感触鉴别子粒的光滑与粗糙,而后用手指捻压,来鉴别其软、硬、饱、瘪或根据手掌中子粒的温度,比重来鉴定水分。
如玉米还可用指甲锲入胚部,如感觉轻松松软则水分较大,反之则水分在14%以下。
在鉴定时,还可将手插入饲料,如轻松易入,声响滑亮,则含水量低,如滞凝不易插入,则含水量高。
对于粉状饲料,也可用手紧握样品,如感膨松,粗糙,放开时易散落则水分较低。
用手接触饲料时要注意,指掌应洁净,不能有手汗,并且根据饲料的粒形及特点来选择触觉的方法。
1.3通过嗅觉辨别饲料品质由于各种饲料或成品都具有一定的气味,当饲料失去正常的品质时,就产生各种异味。
①霉腐气味。
这种气味是由于饲料水分大,呼吸作用旺盛,引起温度上升,以致饲料发热并开始霉变时发出的,在夏季梅雨天气,饲料管理不当,较容易发生。
②发酵气味。
饲料发热时,由于一部分淀粉变为酒精,就会产生类似面粉发酵时的气味。
③虫臭气味及其他异味。
饲料受某些仓虫危害,由于仓虫分泌物会引起虫臭味。
在运输或储藏中,饲料还可能吸附空气的汽油、煤油或其他物质的气味,从而使得饲料品质降低。
第二节配合饲料的质量指标及其检测配合饲料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指标来加以反映,这些指标是多方面的,大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一般性状、营养成分、加工质量和卫生质量,对这些指标的分析与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测定法、物理测定法和生物测定法等。
质量指标:一般性状:感官指标(色泽、有无结块异味等);水分等营养成份:一般化学成份(六大粗);钙磷盐等;能量的测算;其它指标(胃蛋白酶消化率、水溶性氮、氨基氮、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加工质量:饲料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颗粒质量(硬度、粒径、长度、含粉率、糊化度、水中稳定性等);其它指标(杂质含量、豆粕中的脲酶等)卫生质量:重金属与有毒有害元素(铅、汞、砷等);有害微生物和微生物毒素;农药;药物添加残留;其它有害成份(棉酚、芥子甙等)检测方法:化学法:养分分析:概略养分分析;纯养分分析养分质量分析:AA分析;磷酸氢钙中的氟分析;赖氨酸的效性分析等物理法:筛析法;比重法;显微镜镜检法等生物测定法:生物学效价;动物饲养试验;动物屠宰试验;致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等一、一般性状反映配合饲料一般性状的,主要为感官指标与含水量两方面。
(一)感官指标配合饲料首先应通过感官鉴定判明其“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
通过感官指标可以鉴别饲料是否新鲜,配合饲料的新鲜度对于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感官检查的简易性也是其它仪器检测所无法比拟的,有经验的质量管理人员均可充分利用这些指标,在接收与发放时,也可大致核对其种类与质量状况,并用于指导取样及进一步的检测。
(二)水分水分是一项简单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指标,水分过高的产品,不仅影响其稳定性与耐贮藏性,而且过高就意味着干物质相时减少,用户会受到损害。
反之,水分过低就意味着饲料厂损耗的增加。
据研究饲料经粉碎机加工后,一般水分大致降低1%左右,这也是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发生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配合饲料质量标准规定,北方的配合饲料水分不得高于14%,南方的配合饲料水分不得高于12.5%,从生产到销售不超过10天时,含水量可允许增加0.5%,上述地区的差异,主要是考虑到气候条件对于配合饲料耐藏性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