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16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一、概述甲状腺结节是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的团块。
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触诊发现一般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3%~7%;高清晰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率达20%~70%。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者占5%左右。
甲状腺结节诊治的关键是鉴别良、恶性。
二、分类及病因⒈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病因:摄碘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⒉肿瘤性结节:甲状腺良性腺瘤、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⒊囊肿。
⒋炎症性结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可以结节形式出现。
极少数情况下为结核或梅毒所致。
三、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常是通过体检、自己触摸或B超等检查表现。
当结节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声嘶、憋气、吞咽困难等。
合并甲亢时可出现心悸、多汗、手抖等甲亢症状。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体检对于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很重要。
提示恶性结节的临床证据包括:①有颈部放射线治疗史;②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史;③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70岁;④男性;⑤结节增长迅速、且直径超过2cm;⑥伴持续性声嘶、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⑦结节质地硬、形态不规则、固定;⑧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⒈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TSH);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都应进行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测定。
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绝大多数甲状腺功能正常。
如TSH降低,甲状腺激素升高,提示为高功能结节,此类结节绝大多数为良性。
⒉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是检测桥本甲状腺炎的金指标之一,特别是血清TSH 水平增高者。
⒊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测定对鉴别结节性质无帮助。
⒋血清降钙素水平测定: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甲状腺结节为髓样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眼病部分)Graves眼病(GO)也称为浸润性突眼、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
近年来倾向于称为Graves眶病(Graves’orbitopathy,GO)。
患者自诉眼内异物感、胀痛、畏光、流泪、复视、斜视、视力下降;检查见突眼(眼球凸出度超过正常值上限4mm),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严重者眼球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而形成角膜溃疡、全眼炎,甚至失明。
眶CT发现眼外肌肿胀增粗。
按照1977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的Graves病眼征分级(见表1),需达到Ⅲ级以上可以诊断为本病。
2006年GO欧洲研究组(EUGOGO)提出GO病情严重度评估标准(见表2),他们仅使用突眼度、复视和视神经损伤三个指标。
国际四个甲状腺学会还联合提出了判断GO活动的评分方法(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
即以下7项表现各为1分,CAS积分达到3分判断为疾病活动。
积分越多,活动度越高。
①自发性球后疼痛;②眼球运动时疼痛;③眼睑红斑;④结膜充血;⑤结膜水肿;⑥肉阜肿胀;⑦眼睑水肿。
表1 Graves病眼征的分级标准(美国甲状腺学会,ATA,1977)级别眼部表现0 无症状和体征1 无症状,体征有上睑挛缩、Stellwag征、von Graefe征等2 有症状和体征,软组织受累3 突眼(>18mm)4 眼外肌受累5 角膜受累6 视力丧失(视神经受累)表2 GO病情严重度评估标准(EUGOGO,2006)级别突眼度(mm)复视视神经受累轻度19 -20 间歇性发生视神经诱发电位或其他检测异常,视力>9/10中度21-23 非持续性存在视力8/10 – 5/10重度>23 持续性存在视力<5/10注:间歇性复视:在劳累或行走时发生;非持续存在复视:眨眼时发生复视;持续存在的复视:阅读时发生复视。
严重的GO:至少一种重度表现,或两种中度,或一种中度和两种轻度表现。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概念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 )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 ,简称甲亢);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炎症(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安静型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循环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破坏性甲状腺毒症(destructive thyrotoxicosis )。
该症的甲状腺的功能并不亢进。
二、病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包括: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碘甲亢、垂体性甲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
其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流右。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由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其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与病史长短、激素升高的程度和病人年龄等因素相关。
症状主要有: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
可伴发周期性麻痹(亚洲、青壮年男性多见)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 后者称为甲亢性肌病,以肩胛带和骨盆带肌群受累为主。
Graves病有1%伴发重症肌无力。
少数老年患者高代谢的症状不典型,相反表现为乏力、心悸、厌食、抑有$、嗜睡、体重明显减少,称之“淡漠型甲亢”(即athetic hyperthyroidism )。
体征:Graves病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为弥漫性,质地中等(病史较久或食用含碘食物较多者可坚韧),无压痛。
甲状腺上下极可以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
也有少数的病例甲状腺不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可触及结节性肿大的甲状腺;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可扪及孤立结节。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概念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炎症(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安静型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循环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破坏性甲状腺毒症(destructive thyrotoxicosis)。
该症的甲状腺的功能并不亢进。
二、病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包括: 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碘甲亢、垂体性甲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
其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由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其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与病史长短、激素升高的程度和病人年龄等因素相关。
症状主要有: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
可伴发周期性麻痹(亚洲、青壮年男性多见)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后者称为甲亢性肌病,以肩胛带和骨盆带肌群受累为主。
Graves病有1%伴发重症肌无力。
少数老年患者高代谢的症状不典型,相反表现为乏力、心悸、厌食、抑郁、嗜睡、体重明显减少,称之“淡漠型甲亢”(apathetic hyperthyroidism)。
体征:Graves病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为弥漫性,质地中等(病史较久或食用含碘食物较多者可坚韧),无压痛。
甲状腺上下极可以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
也有少数的病例甲状腺不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可触及结节性肿大的甲状腺;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可扪及孤立结节。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概念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炎症(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安静型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循环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破坏性甲状腺毒症(destructive thyrotoxicosis)。
该症的甲状腺的功能并不亢进。
二、病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包括: 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碘甲亢、垂体性甲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
其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由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其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与病史长短、激素升高的程度和病人年龄等因素相关。
症状主要有: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
可伴发周期性麻痹(亚洲、青壮年男性多见)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后者称为甲亢性肌病,以肩胛带和骨盆带肌群受累为主。
Graves病有1%伴发重症肌无力。
少数老年患者高代谢的症状不典型,相反表现为乏力、心悸、厌食、抑郁、嗜睡、体重明显减少,称之“淡漠型甲亢”(apathetic hyperthyroidism)。
体征:Graves病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为弥漫性,质地中等(病史较久或食用含碘食物较多者可坚韧),无压痛。
甲状腺上下极可以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
也有少数的病例甲状腺不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可触及结节性肿大的甲状腺;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可扪及孤立结节。
2023中国甲状腺结节和DTC诊治指南(全文)第二版指南在原版指南基础上借鉴了《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⑶的撰写模式,按临床诊治路径列出临床问题,并进行解释,最后作出推荐。
推荐条款按照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的分级(GRADE)标准给出推荐强度等级和证据质量分级(表1)。
第二版指南仍分为甲状腺结节和DTC两部分,推荐条款增加至117条。
共引用参考文献254篇,其中近1/3来自我国。
希望本指南能够进一步规范我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诊治现状,为提高我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水平作出贡献。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由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局灶性生长引起的离散病变。
影像学定义是指在甲状腺内能被影像学检查发现的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区分开的占位性病变。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病,通过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
中国成人中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直径0.5cm以上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达到20.43%,其中8%~16%为恶性肿瘤。
分化型甲状腺癌(DTe)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滤泡性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尽管DTC恶性程度较低,但是仍然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且由于其死亡率低、生存期长的特点更需要进行规范化诊治和随访。
临床表现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没有临床症状。
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由于结节压迫甲状腺周围组织,出现声音嘶哑、压迫感、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提示可能恶性的相关体征包括结节生长迅速、排除声带病变而持续性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颈部淋巴结病理性β中大[11]。
甲状腺结节也可能为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转移性癌、甲状旁腺肿瘤、脂肪瘤、副神经节瘤等的表现之一[11]。
实验室检查问题3-1: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所有的甲状腺结节均应检测血清TSH x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明确是否甲状腺功能异常。
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为了规范和优化其诊断和治疗,2023年发布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指南。
甲状腺结节一直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大部分患者的结节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患者是恶性的。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对于结节的评估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指导。
指南强调了细针穿刺活检的重要性,这是评估结节恶性风险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指南推荐使用超声的定量参数来辅助结节的评估,如回声形态学、血流分析等。
在诊断和分型方面,指南对结节的恶性风险进行了明确划分。
根据结节的超声特征、FNAB(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和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结节被分为高、中、低恶性风险。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结节的恶性概率,并为后续治疗和随访提供指导。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指南,指南在手术和术后治疗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对于初发的甲状腺癌,手术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一般建议进行全切除手术。
指南对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进行了详细分类和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癌症,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和预后评估标准。
除了手术治疗,指南还提出了术后的辅助治疗策略,如碘131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
指南强调了术中神经损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等手术并发症的注意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随访和监测方面,指南提供了详细的建议。
对于不同恶性风险的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随访的频率和方式有所不同。
指南推荐使用甲状腺球蛋白测定、颈部超声等方法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为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面指导。
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指南中的建议,进行评估、治疗和随访,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然而,确诊和治疗决策仍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学经验进行综合判断,指南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申国甲状腺功能亢避症和真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2022)要点第1部分背景甲状腺毒症包括一组||伍床疾病,根据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分为甲亢性甲状腺毒症和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
甲亢所致的甲状腺毒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度合成和分泌。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是甲亢最常见的原因。
非甲亢所致的甲状腺毒症包括甲状腺破坏和外源甲状腺激素摄入过多,甲状腺合成激素的能力并未增强面对众多的甲亢患者以及甲亢导致的危害,临床亟需对甲亢进行规范化管理第2部分甲状腺毒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一、甲状腺毒症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毒症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量,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系列临床综合征。
甲亢是甲状腺毒症的病因之一,是甲状腺自主持续性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不同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毒症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在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甲状腺毒症的病因二、甲状腺毒症的病因甲状腺毒症可分为甲亢和非甲亢两大类。
甲亢常见的病因是GD,非甲亢主要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毒症病因详见表2。
三、甲状腺毒症的临床表现高代谢症群:如怕热、多汗、皮肤湿热、乏力、进食增加而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有发热等表现。
心血管系统:以高动力循环为特征。
多有持续心悸,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表现。
昕诊心动过速、第心音亢进,心电图检查还可发现阜搏、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消化系统:胃肠活动增强,食欲亢进,多食易饥,排便增多,极少数出现厌食,甚至恶病质。
部分患者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偶伴黄瘟。
神经精神系统:多言好动、情绪易激动、紧张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
可高手和舌细颤,腥反射亢进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
男性阳瘦,偶高乳腺增生。
肌肉骨髓系统:可伴发甲亢性周期性瘫痪、急性和慢性甲亢性肌病。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主要见于亚洲的青年男性。
血液系统:可有自细胞相粒细胞的减少,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可以伴发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和恶性贫血。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4.23.0960我国新旧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视角的比较杨婷婷,苏艳军,程若川Comparison of New and Old Versions of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in China from A Surgical Perspective YANG Tingting, SU Yanjun, CHENG RuochuanThyroid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32,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GRuochuan,E-mail:*********************程若川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云南省甲状腺外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学科顾问,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外科学专委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外科学专委会甲状腺外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内分泌外科协会(IAES)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甲状腺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获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专项,获第五届中国人民名医称号,入选第十届树兰医学奖被提名人。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完整版)摘要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既往的30年中,全球范围内TC 发病率大幅增加,成为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如何对 TC 进行筛查、诊断、规范化治疗,如何对持续/复发/转移性TC 基于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客观评估地系统性整合治疗,以及规范、有效的治疗后动态评估及系统随访,将是提高中国TC 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甲状腺领域专家肩负的重要责任。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 TC 的临床管理,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中国经验,撰写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
本指南涵盖不同病理类型TC 的疾病管理,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旨在为中国TC 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指导与参考。
概述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已成为国内外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跃居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女性更是居前5位,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TC 的临床管理,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中国经验,撰写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1]。
本指南秉持“整体整合”的学术理念,涵盖了TC 主要病理类型,兼顾”指南-共识-经验“等不同层次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体现中国特色的”防-筛-诊-治-康”癌症整体防控服务体系。
01流行病学TC 起源于甲状腺D 滤泡上皮细胞或滤泡旁细胞。
滤泡细胞源性TC包括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低分化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和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滤泡旁细胞源性TC即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