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 上学期共价键
- 格式:ppt
- 大小:255.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二化学上册《共价键》教学反思周记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学期时间也将迎来,大家是否对已经学过的的东西进行反思和总结呢?下文由为大家带来了共价键教学反思周记,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通过本节课的上课情况来看,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较为成功:
1、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地位。
化学键是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构建物质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学科思想,是重要的化学理论知识。
同时学生在学习理解微观结构时往往感到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必须有一个深化理解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在知识目标的定位上,以试图了解共价键的形成,理解共价键的概念为重点,首先使学生充分理解的共价键的概念,以此为基础从而逐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物质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常见共价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初步认识共价键的极性和共价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判断,部部为营,不断深化。
在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上,通过与离子键的对比学习,发现问题,寻找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稳定物质的途径,从而深刻理解共价键的实质。
通过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计上主要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运用对比发现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进一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并逐步形成科学探索。
高二化学共价键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共价键1.共价键2. 共价键参数3. 等电子原理二. 重点、难点1、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2、能用键能、键长和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明白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推断简单分子的构型和稳定性。
3、理解等电子原理的概念及应用。
三. 教学过程(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构成的互相作用。
2、共价键的成键微粒:原子3、共价键的成键本质:高概率地出如今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4、共价键的成键条件:①电负性一样或相差非常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构成共价键。
②一般成键原子有未成对电子(自旋相反)。
③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重叠。
5、共价键的类型:依照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成键时轨道之间可有两种不同的重叠方式,从而构成两品种型的共价键——σ键和π键。
(1)σ键:以“头碰头”方式进展重叠,轨道的重叠部分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分布,原子轨道间以重叠方式构成的共价键。
如:①H2分子的s-sσ键②HCl分子的s-pσ键③Cl2分子的p-pσ键分析:关于含有单的s电子或单的p电子的原子,为了到达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s-s、s-p和p-p轨道沿着键轴即成键两原子核间的连线构成的共价键,这种共价键为σ键。
σ键是两原子成键时,电子云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构成的共价键,这种重叠方式符合能量最低,最稳定。
σ键是轴对称的,能够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2)π键:p电子和p电子除能构成σ键外,还能以“肩并肩”的方式进展重叠构成π键。
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假如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分析:由于σ键的轨道重叠程度比π键的轨道重叠程度大,因而σ键比π键结实。
π键较易断开,化学爽朗性强,一般它是与σ键共存于具有双键或叁键的分子中。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学习目标】1.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形成共价键的微粒、类型,能辨识物质中含有的共价键。
2.理解共价键中σ键和π键的区别,建立σ键和π键的思维模型,熟练判断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存在及个数。
3.了解共价键键参数的含义,能用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通过认识共价键的键参数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探析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质的影响。
【基础知识】一、共价键(一)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1、共价键的形成(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
(3)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原子轨道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
2、共价键的特征(1)饱和性: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2)方向性: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
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越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二)共价键类型1、σ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 连线 为轴做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 2、π键π键的电子云具有 镜面对称 性,即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3、判断σ键、π键的一般规律共价单键为 σ 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 σ 键、一个 π 键;共价三键由一个 σ 键和两个 π 键组成。
共价键的分类⎩⎪⎨⎪⎧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共价单键——σ键共价双键——1个σ键、1个π键共价三键——1个σ键、2个π键按电子云重叠方式⎩⎪⎨⎪⎧σ键――→特征电子云呈轴对称π键――→特征电子云呈镜面对称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一)键能 1、概念气态分子中 1_mol 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 吸收 的能量。
它通常是298.15 K 、100 kPa 条件下的标准值,单位是 kJ·mol -1。
高二化学共价键和离子键知识点共价键和离子键是化学中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化学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定义、特点、形成条件、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对共价键和离子键进行详细介绍。
一、共价键的定义、特点和形成条件共价键是指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外层电子以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共价键的特点:1. 电子共享:共价键形成时,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外层电子,使得原子的电子云变得重叠。
2. 弱极性:共价键中原子对电子云的吸引相对均匀,不会形成明显的正负极性。
3. 能量较低:共价键是较为稳定的化学键,具有较低的能量。
共价键的形成条件:1. 原子间能量差异较小:原子间电子云重叠形成共价键需要相近的能量水平,才能实现电子共享。
2. 具有剩余的可共享电子:原子的外层电子层需要有空余的轨道可供电子共享。
3. 共价键的稳定性:共价键的稳定性受原子半径、电负性差异和轨道叠加等因素的影响。
二、离子键的定义、特点和形成条件离子键是指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力吸引在一起。
离子键的特点:1. 电荷吸引:离子键形成时,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离子化合物。
2. 强极性:离子键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具有明显的正负电荷,呈现较强的极性。
3. 高熔点和沸点:由于离子键的强电荷吸引力,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形成条件:1. 能量差异较大:形成离子键的两个原子之间,一个原子的电离能要明显高于另一个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2. 在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形成离子键时,其中一个原子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另一个原子则会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3.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离子键的极性越强。
三、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1. 性质比较:(1)共价键的电荷相对分布均匀,形成的分子多为非金属物质,如氧气、水等;(2)离子键的电荷分布明显不均,形成的化合物多为离子晶体,如氯化钠、氧化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