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魔方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3
o k a法解金字塔魔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1.本教程金字塔结构、术语、公式说明图1一个中心有4个小角,四个中心角(大角),六个棱,一个中心角有三个面,每一个面都是一个中心,每两个中心的颜色确定一个棱块的颜色。
周围有三个棱。
层是指三个中心角组成的一个平面层,如图1中的层是一个底层(顶层是指把魔方180度倒置后的底层,即上图底层倒置180度变为顶层)。
棱位:棱块所在的位置。
公式转法说明本教程为了方便教学选了一个中心角来讲解,请大家学习时不固定中心角(类似三阶六色底)。
同时本教程为了讲解方便也采取了正立三角的拿法来讲,还原时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来,本人是把三角倒过来拿的,即中心角在下,底层在上的倒立三角。
建议采取倒立三角的拿法。
这样观察视角好流程图23.讲解还原步骤首先,oka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中心角,在这个中心角做出一个正确的棱和一个错位的棱(如图2第一步中的蓝红棱块和蓝绿即错位的棱,特征就是按正或逆时针方向错了一下位置)。
第二步是把底层的三个中心颜色全部归向,这一步要利用第一步做好后剩下的那个空闲棱位来完成(一个中心角有三个棱位,第一步用了两个还剩一个,即图2第一步中顶角剩下的那个灰色的棱位)。
第三步,完成第一步选择的那个中心角。
一共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第三棱在底层,第二种是第三棱在不在底层,每种可能分两种情况。
一下均以右边的蓝绿棱为第一步做的那个错位棱。
第一种可能情况1:URU’R’情况2:U’L’U’L第二种可能情况一:LRL’U’R’(左边棱即第三棱有一面与中心颜色相同(图里即蓝色))情况二:RU’R’UL’R’LR(左边棱也是错位棱)第四步ELL(还原底层三个棱)这一可以步就是纯公式流了,这一步的判断要做到忘记公式,即看到标志做出反应(这一点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大家都可以找自己喜欢的方式,但用来判断的标志一定要够简单,最好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金字塔魔方小恐龙的公式
金字塔魔方小恐龙是一种具有创新设计的魔方,其外观形状类似于金字塔,并且具有可旋转的小恐龙图案。
它是魔方爱好者中最受欢迎的变体之一,因为它的解法公式相对简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金字塔魔方小恐龙的公式是一系列旋转操作,用于还原魔方并重建小恐龙图案。
尽管该公式可能因不同的解法方法而有所变化,但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解法步骤:
1. 底面还原:首先,将金字塔底面的四个小三角形重新还原到它们的原始位置,以恢复金字塔的形状。
2. 侧面还原:接下来,通过旋转金字塔的侧面块,将它们还原到正确的位置。
这一步通常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因为侧面块的位置是相互关联的。
3. 顶面还原:最后,通过旋转金字塔的顶面块,将它们还原到正确的位置。
这一步通常相对较容易,因为金字塔的顶面块数量较少。
完成以上步骤后,金字塔魔方小恐龙将被还原到其起始状态,并且小恐龙图案将完整呈现。
除了以上公式,还有很多其他的解法方法和技巧,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经验来选择。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先掌握基本的还原步骤,然后逐渐尝试更复杂的技巧和公式,以提高解魔方的速度和准确性。
总之,金字塔魔方小恐龙是一种有趣而独特的魔方变体,其解法公式相对简单,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掌握基本的解法步骤和技巧,魔方爱好者可以享受到解魔方的乐趣,并挑战自己的解题能力。
金字塔教程
自定义的金字塔符号:
第1步:
1234
找到一个角,转动到正确的方向。
太简单了,简直没什么可说的。
第2步
角转好后,放置两个相邻的棱块到这个角的对应位置。
注意:做完之后,留下一个空棱槽A 第3步利用这个空的槽A,你将要把所有的中心块正确归位。
调整中心块,利用转D不断地把所有中心对好。
有时候,中心自己就碰巧已经对好了。
:
第3步(补充)作为边注,我(在完成第三步的同时解决其他3个角块。
当转R或R'时,同时调整角块。
45
这种情况,要把底层的黄蓝棱(蓝色压在下面了)调到右侧A槽位置,只需要用魔方公式:L' R' L R即可。
但有的时候,黄蓝棱块颜色是反过来的,即蓝色和这整个一面对上了,黄色压在下面,此时要调到A槽,用公式:U R L R' L'即可。
第5步:(迈向胜利)
做最后三个棱块的排列和方向,所有情况如下:(只有5种,公式都非常简单,Flip代表翻转)
12345
(1)R' L R L' (U L' U' L
(2)R' L R L U L U'
(3)L R' L' R' U' R' U
(4)U' R U R'
(5)(U L' U' L)。
金字塔魔方七步还原法
金字塔魔方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在它的面前,无论何人都会感到惊叹不已。
它具有数十种拼图形状,并且每一种拼图形状又有着不同的搭配方法、组合方式以及还原技术,需要通过积累和总结,大量实践和探索才能掌握。
如果你想了解金字塔魔方还原方法,最简便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采用“七步还原法”,这是一种经过演算的还原方法,很适合新手和专业玩家使用。
七步还原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步:完成四角,将所有的四角拼片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并将颜色和凹凸方向保持一致。
第二步:完成中央层,将四角层完成之后,接下来要完成中央层,将四个中央层拼片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并调整颜色和凹凸方向。
第三步:搭建连接层,搭建连接层只需将剩余的拼片卡在上下层,使其与四角层以及中央层相连接。
第四步:完成上下层,将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层完成,它们的颜色和凹凸方向和中央层一致。
第五步:平衡上下支撑,将上下层完成之后,要将两边的支撑拼片放置到正确的位置上,并保持颜色及凹凸方向正确。
第六步:拆除内存层,将内存层调整为正确的方向,将其拆除。
第七步:拼接外层,最后一步就是将所有的拼片组合在一起,完成金字塔魔方的还原。
以上就是关于金字塔魔方七步还原法的介绍,经过仔细的实践,你一定能够还原出金字塔魔方的精彩构图。
如果你用心去学习,你最终会得到乐趣和成就感无两。
总之,金字塔魔方的七步还原法具有比较系统的流程,也让新手可以快速上手。
此外,金字塔魔方的还原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体力,也极大地锻炼了玩家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只要勤加练习,相信大家都可以还原出精彩构图,获得丰富智力挑战与愉悦。
金字塔魔方,三个棱块是错的还原公式金字塔魔方,也被称为Pyramid,或者4x4x4的魔方,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魔方。
其还原方法相较于常见的3x3x3魔方来说,有一定的不同。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步骤来还原金字塔魔方,当三个棱块位置不正确的情况:
1. 将三个位置不对的棱块转到一个面对自己。
2. 执行公式F1: 上右、下右、上右、下。
这个公式和三阶魔方的“小鱼”公式非常像,只是在三阶魔方的基础上多转一下。
通过执行这个公式,金字塔魔方的三个位置不对的棱块可以变成只剩两个棱块位置不对。
金字塔魔方的玩法第一篇:金字塔魔方的玩法金字塔魔方的玩法(层还原法)1、这种还原是先把黄色面复原后作为底面,然后一层一层还原,直到最后还原。
2、公式说明:金字塔魔方有4个角,每个角块都与它邻近的一层组成一个三棱锥,当我们手握魔方的时候,是左手握住左边的小三棱锥,右手握住右边的小三棱锥,只能看到上、左、右边的三个棱锥。
U=把上面的小三棱锥顺时针转动120度,U'=把上面小三棱锥逆时针转动120度,L=把左边的小三棱锥顺时针转动120度,L'=把左边的小三棱锥逆时针转动120度,R=把右边的小三棱锥顺时针转动120度,R'=把右边的小三棱锥逆时针转动120度。
第一步还原第一层(以黄色为底面)把各角块转动,让其三面分别与相邻的、同色的中心块对齐,根据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确定好红、黄、蓝、绿四个平面后,然后把黄色面为底面,根据第二层黄色块位置,利用下面两个公式:公式1 URU'R' 公式2 U'L'UL,可以还原第一层;如果遇到黄色棱块的黄色面夹在第一层侧面,那么要用公式1或2,把它转到第二层,再用公式1或2去做。
注意:在确定是用公式1还是公式2时,要看第2层黄色棱块中的黄色与哪一种颜色结合在一起,然后就把它转到那一面,且黄色面向前;如果黄色面在右边,则用公式1;如果黄色面在左边,则用公式2。
第二步还原第二层三个棱块公式3 R'U'RU'R'U'R,可以还原第二层。
如果在用公式3时,遇到有两个棱块在位置上,但颜色相反时,就以下公式(两棱翻)。
公式4 R'LRL'UL'U'L,可以将两个棱块的颜色调换过来。
第二篇:三阶魔方入门玩法个人经验(精选)三阶魔方入门玩法教程2014-10-27完工第一步:底部十字(复原底层四个棱块)(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我们以白色中心块做底层,第一步复原白蓝、白红、白绿、白橙这四个棱块。
#### 教学课题幼儿园金字塔魔方启蒙教学#### 教学目的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2.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3. 引导幼儿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逻辑思维。
4. 通过团队协作,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 课时分配1课时#### 授课类型手工制作与智力游戏结合的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 重点:金字塔魔方的制作和基本操作。
- 难点:理解魔方旋转的规则和操作方法。
- 教学关键: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尝试掌握操作技巧。
#### 教学手段、教具-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互动游戏、小组合作。
- 教具:金字塔魔方套装、彩色卡片、磁力板、计时器。
#### 教学主要方法- 情境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金字塔魔方,引发幼儿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金字塔吗?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金字塔魔方呢?”二、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金字塔魔方的结构,包括中心块、角块、边块等。
2. 讲解金字塔魔方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旋转、翻转等。
三、制作金字塔魔方(15分钟)1. 发放金字塔魔方套装和彩色卡片,指导幼儿根据说明书进行制作。
2.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正确完成制作。
四、操作与游戏(15分钟)1. 教师示范金字塔魔方的操作,引导幼儿尝试。
2. 设置简单的操作任务,如旋转指定面、翻转指定块等。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游戏,相互学习、交流操作技巧。
五、竞赛与总结(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金字塔魔方还原竞赛,计时并记录成绩。
2.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表扬优秀者,鼓励全体幼儿。
####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金字塔魔方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 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 教学参考资料包括金字塔魔方的制作说明书、相关教学视频等。
1.本教程金字塔结构、术语、公式说明图1一个中心有4个小角,四个中心角(大角),六个棱,一个中心角有三个面,每一个面都是一个中心,每两个中心的颜色确定一个棱块的颜色。
周围有三个棱。
层是指三个中心角组成的一个平面层,如图1中的层是一个底层(顶层是指把魔方180度倒置后的底层,即上图底层倒置180度变为顶层)。
棱位:棱块所在的位置。
公式转法说明本教程为了方便教学选了一个中心角来讲解,请大家学习时不固定中心角(类似三阶六色底)。
同时本教程为了讲解方便也采取了正立三角的拿法来讲,还原时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来,本人是把三角倒过来拿的,即中心角在下,底层在上的倒立三角。
建议采取倒立三角的拿法。
这样观察视角好2.oka流程图23.讲解还原步骤首先,oka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中心角,在这个中心角做出一个正确的棱和一个错位的棱(如图2第一步中的蓝红棱块和蓝绿即错位的棱,特征就是按正或逆时针方向错了一下位置)。
第二步是把底层的三个中心颜色全部归向,这一步要利用第一步做好后剩下的那个空闲棱位来完成(一个中心角有三个棱位,第一步用了两个还剩一个,即图2第一步中顶角剩下的那个灰色的棱位)。
第三步,完成第一步选择的那个中心角。
一共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第三棱在底层,第二种是第三棱在不在底层,每种可能分两种情况。
一下均以右边的蓝绿棱为第一步做的那个错位棱。
第一种可能情况1:URU’R’情况2:U’L’U’L第二种可能情况一:LRL’U’R’(左边棱即第三棱有一面与中心颜色相同(图里即蓝色))情况二:RU’R’UL’R’LR(左边棱也是错位棱)第四步ELL(还原底层三个棱)这一可以步就是纯公式流了,这一步的判断要做到忘记公式,即看到标志做出反应(这一点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大家都可以找自己喜欢的方式,但用来判断的标志一定要够简单,最好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一共5种情况(其中情况2和3是基本情况公式,其他情况都由情况2和3的公式组合来解的。
金字塔魔方公式口诀为:
1、先做好一面,调整,形成倒T形。
2、拼第二层。
3、顶层画“十字”。
4、拼好第三层顶层的面,先不管第三层的侧面。
5、调整第三层的四个角块。
6、调整第三层边块位置,使第三层完全归位。
方法步骤
1、向左:从上往下看魔方顺时针。
2、向右:从上往下看魔方逆时。
3、向上:从右往左看魔方顺时针,从左往右看魔方逆时针。
4、向下:从右往左看魔方逆时针,从左往右看魔方顺时针。
金字塔魔方一种四面体异型魔方。
由德国科学家麦菲特Uwe Meffert教授于1970年发明出,原本是他用于研究金字塔能量的模型,在研究过程中,意外的发明出金字塔魔方。
有四个外角块、四个内角块和六个边块。
通过旋转可以改变其颜色排列。
轴旋转块可以旋转后而状态不改变。
6个边块则可以自由旋转。
而四个顶块可以独立于其他块进行自我旋转。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创新。
金字塔魔方作为一种新型益智玩具,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为了提高教师对金字塔魔方的认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我校特举办金字塔魔方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教师深入了解金字塔魔方的玩法、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加人员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及部分其他学科教师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由校长发表讲话,对金字塔魔方的教育价值进行阐述,强调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并对教师们提出期望。
2. 专家讲座邀请金字塔魔方专家进行讲座,讲解金字塔魔方的起源、特点、玩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3. 教师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金字塔魔方实践操作,亲身体验金字塔魔方的魅力。
4. 教学案例分析选取优秀教师进行金字塔魔方教学案例分析,分享教学经验。
5. 小组讨论与交流分组进行讨论,教师们就金字塔魔方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交流,共同探讨。
6. 总结发言由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教师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给予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
六、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专家首先介绍了金字塔魔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教师们对金字塔魔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专家详细讲解了金字塔魔方的玩法和特点,包括魔方的构造、操作方法以及解题技巧等。
最后,专家结合教育实践,阐述了金字塔魔方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2. 教师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们分组进行金字塔魔方的拼解。
通过亲身体验,教师们掌握了金字塔魔方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对魔方的认知。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们发现金字塔魔方不仅具有趣味性,还能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教学案例分析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运用金字塔魔方的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金字塔魔方在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的运用,以及如何将金字塔魔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金字塔魔方小作文第一篇:《金字塔魔方里的小世界》最近迷上了玩金字塔魔方,说来也怪,这么个小小的玩意儿,却能让我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
一开始接触是因为看到同学手里把玩,那灵活转动的模样,瞬间就吸引了我。
回到家,我也央求爸妈给我买了一个。
拿到魔方的第一天,我兴奋得不行,觉得这东西肯定手到擒来。
结果呢,转了大半天,除了把颜色弄得更乱,啥也没整明白。
那段时间,我天天捧着魔方研究,上网查教程,跟着视频一步步来。
有时候,转着转着就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坐了几个小时,连饭都忘了吃。
慢慢地,我发现,金字塔魔方不只是个玩具那么简单。
它像是一个小宇宙,每当我专心致志地去解决它的时候,周围的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的烦恼、学习上的压力,好像都被这个小小的魔方给吸收了。
每当我成功复原一面,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最有趣的是,我和小伙伴们还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大家互相交流心得,比赛谁复原得更快。
有时候,为了一个技巧争论不休,最后却发现,原来换个角度看问题,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难题其实也一样,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不同的方法,总会找到解决之道。
现在,金字塔魔方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当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不好时,我就会拿出来转一转。
它不仅帮我放松心情,还教会了我坚持与耐心的重要性。
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平静。
第二篇:《金字塔魔方:指尖上的挑战》要说最近最火的玩意儿,非金字塔魔方莫属了。
这玩意儿小巧玲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着就让人心情好。
一开始,我只是出于好奇买了个试试,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每天不转上几圈都觉得少了点什么。
记得第一次拿到魔方,我还挺自信的,心想这东西应该不难吧。
结果呢,转来转去就是复原不了,当时心里那个急啊。
后来,我开始上网找攻略,跟着视频一点点学习。
每次成功复原一个面,都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项伟大工程,特别有成就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和朋友一起玩,他是个老手了,看我转得那么辛苦,就过来教了我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