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0高中物理第一课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本课件适用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涵盖了全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课件采用了生动形象的动画和图表,以及清晰简洁的文字描述,使学习更加直观和有趣。
1. 物质和运动本部分介绍了物质的基本概念,以及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
2. 力和运动本部分详细讲解了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以及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3. 动能和势能本部分介绍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本部分详细讲解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5. 热力学第一定律本部分介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原理,以及它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6. 热力学第二定律本部分介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原理,以及它与熵的概念。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7. 气体动理论本部分介绍了气体动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与气体状态方程的关系。
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气体动理论。
8. 固体和液体本部分介绍了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9. 热传导和热辐射本部分介绍了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热传递中的作用。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原理。
10. 热力学过程本部分介绍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热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力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识,我们精心准备了这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梳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教学要求:1、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
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3、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
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质点概念建立2、难点:参考系选择及运动判断问题3、疑点:质点模型确定4、易错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问题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13第3题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科技、文化相渗透。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例了解时辰和时间(距离)的区分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位移的概念。
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道时刻与、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位移的矢量性、时间与时辰的了解2、难点:位移的方向性、用坐标系透露表现物体运动的位移3、疑点:位置、位移的关系4、易错点:位移的方向透露表现,矢量性问题三、教学资本: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16第4题2、教材中的思想办法:从糊口出发考察位移、旅程实时间、时辰问题,从生产糊口出发体味引出矢量和标量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教学要求:1、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矢量性。
2、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3、知道瞬时速度的意义,在具体问题中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目录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质点 参考系2.时间 位移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自由落体运动第三章 相互作用1.重力与弹力2.摩擦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力的合成和分解5.共点力平衡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4.力学单位制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6.超重和失重必修2第五章 抛体运动1.曲线运动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4.抛体运动的规律第六章 圆周运动1.圆周运动2.向心力3.向心加速度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1.行星的运动2.万有引力定律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4.宇宙航行5.相对论时空观和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与功率2.重力势能3.动能和动能定理4.机械能守恒定律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必修三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1.电荷2.库仑定律3.电场 电场强度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1.电势能和电势2.电势差3.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4.电容器的电容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1.电源和电流2.导体的电阻3.导体电阻率的测量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1.磁场 磁感线2.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3.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5.能量量子化选修一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2.动量定理3.动量守恒定律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5.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6.反冲现象 火箭第二章 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描述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单摆5.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6.受迫振动 共振第三章 机械波1.波的形成2.波的描述3.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4.波的干涉5.多谱勒效应第四章 光1.光的折射2.全反射3.光的干涉4.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5.光的衍射6.光的偏振和激光选修二第一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2.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3.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4.质谱仪与回旋加速器第二章 电磁感应1.楞次定律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涡流 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4.互感和自感第三章 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2.交变电流的描述3.变压器4.电能的输送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1.电磁振荡2.电磁场与电磁波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4.电磁波谱第五章 传感器1.认识传感器2.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选修3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实验: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的大小3.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1.温度和温标2.气体的等温变化3.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4.固体5.液体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2.热力学第一定律3.能量守恒定律4.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1.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2.光电效应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4.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第五章 原子核 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核力与结合能4.核裂变与核聚变5.基本粒子。
高中物理第一课说课教案年级:高中课题: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1课时教材:《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新课,介绍运动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于运动的思考。
二、讲解运动的基本概念(15分钟)1.讲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介绍计算方法。
2.举例说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让学生解答相关计算题目,巩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应用。
2.组织学生讨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和区别。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2.布置相关练习作业,拓展学生对于运动的理解。
五、课堂反馈(5分钟)1.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澄清。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
板书设计:运动的基本概念1.位移:Δs=s₂-s₁2.速度:v=Δs/Δt3.加速度:a=Δv/Δt直线运动 vs 曲线运动学生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和区别。
2.解答相关计算题目,加深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了对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认识。
通过实例和练习,学生对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使他们对物理学习更加感兴趣和有信心。
第一章ꢀꢀꢀꢀ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天体的运动飞机的运动船的运动鸟的运动运动无处不在,如何定义?运动千奇百怪,如何描述?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亚里士多德[例题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B.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C.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化模型D.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对物理模型的理解(1)物理模型是在物理研究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典型的物理模型之一.(2)物理模型作为一种理想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例题2]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B、乒乓球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奥运会长跑运动员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质点概念判断的误区(1)关键词错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可以看做质点”而不是“物体是质点”.(2)“质点”不同于几何中的“点”,质点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3)不能说“平动的物体一定能看做质点,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做质点”,关键还是看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平动的物体有时不能看做质点,转动的物体有时能看做质点.ꢀꢀ[例题3]在以下情况中可将所研究的物体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辽宁舰”航空母舰上的“歼-15”战斗机起飞时航空母舰的“微小动作”B.研究“玉兔”号从“嫦娥”的怀抱中“走”出来,即两器分离过程中“玉兔”一连串技术含量极高的“慢动作”C.研究“玉兔”号巡视器巡视月球时的运动轨迹D.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车轮的转动情况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东行,在去襄邑的途中写下了《襄邑道中》一诗,根据图中诗句回答以下问题:××√×参考系的六性选参考系要注意的问题:(1)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2)在同一个问题当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例题4]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B.“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作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是以国旗作为参考系的选择参考系的原则(1)理论上讲,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2)选取参考系以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则,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3)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选地面作为参考系可以不指明,但选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时必须指明.本节小结第一章ꢀꢀꢀꢀ第二节ꢀꢀꢀꢀ时间ꢀ位移巩固训练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2秒末、第3秒末前3秒第3秒末t/s 012345第3秒初第2秒末第3秒计时起点时间轴所标数字n表示?巩固训练ꢀꢀ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