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小学教育 现状调查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36
缅南华文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100多年来,随着国家政权的变化,缅甸的华文教育跌宕起伏,2016年缅甸组建了新的执政政府,企盼缅甸的华文教育也会有新的发展。
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于2002年建校,2013岁末,东方学校与云南师范大学合办成立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
东方孔子课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缅甸仰光乃至整个缅南地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场所。
本文以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为例,对缅南华文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调查。
一、教学制度和中国一样,学校一年两学期,上学期是二月底到八月底,下学期是九月初到二月初。
缅甸汉语教学没有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所以汉语学校的上课时间都安排在缅文学校和国际学校的休息时间,学校每周三到周日上午上课,周三到周五学生较少,周末学生较多。
每年三月到六月是缅文学校的暑假,是学生最集中学习汉语的时间。
学校每年二月底和九月初开学,但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学生都可以来报名进入自己想上的任何年级。
几乎每个月都有学生报名入学,进入到同一年级的学生的汉语水平本身就高低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明显跟不上教学进度,最终却共同进入下一个年级学习。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以下是学校的课程安排:学前:汉语、艺术、拼音、常识;一年级和二年级:汉语、说话、艺术、写字、品德;三年级AB:汉语、说话、艺术、书法、品德;三年级C班:汉语、说话、艺术、写字、品德;四年级:汉语、说话、写作、书法、品德、电脑;五年级:汉语、说话、写作、文化、书法、电脑;六年级:汉语、说话、写作、书法、地理、电脑;初一到高三:汉语、写作、地理、历史、电脑。
学前班的拼音课由志愿者教师和两名本土助教共同教授,其他课由本土教师上。
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所有课程均有本土教师上。
三年级汉语课由志愿者教师上,其余课程由本土教师上。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项目化学习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科学素养项目化学习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科学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小学阶段是塑造、培养学生的最佳时机,因此从长远来看,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决定了国家未来发展的结果和整体竞争力。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素养指对于科学知识、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现状设计科学素养培养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形成理性、科学的认知。
XXX小学是一所有88.7%的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教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生源逐年递减。
但学校近些年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助力腾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提出了“让每一位孩子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让流动的花朵也能享受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
在改革进程中,发现目前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弊端,学校里的系统化和正式学习都被设计成分科课程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科课标和课本,在课堂上有组织有计划的获取和掌握知识,虽有优势,但其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割裂了学科知识同生活、工作、世界的联系,阻碍了知识的转换和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使知识成为惰性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表现为解答书本问题多,解决真实任务问题少;分科单一学习多,跨学科综合学习少;追求固定答案多,创新思维训练少。
因此,学生科学素养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学校开始进行项目化学习,关注如何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倡导学生进行以亲身经历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印度尼西亚华语区域词语初探①刘文辉,宗世海(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关键词]华语;词语;用法;印尼[摘 要]本文以印尼代表性华文报纸、杂志、著作及华人口头语言为据,参照有关著作,整理、举述了351例印尼华语区域词语,择要对这些词语的意义、用法作了解释、举例;同时举述了一些普通话词语在印尼华语区使用时的不同用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概括了印尼华语区域词语的几个特点:(1)多使用文言词语,表现出典雅性和滞后性;(2)选用闽、粤等方言词;(3)采用与普通话不同的造词策略:或选用与普通话不同的近义语素;或采用与普通话不同的词序;或对已有词语做了与普通话不同的缩略或扩充;或采用了特殊的音译。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06(2006)01-0022-12A Ten t a ti ve Study of the Peculi a r W ords i n I ndonesi a n Ch i n eseL I U W en2hui,Z ONG Shi2hai(College of Chinese L anguage and Culture of J inan U 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10,China)Key W ords:Chinese;word;usage;I ndonesiaAbstract:The p resent paper,taking the rep resentative Chinese ne ws papers,publicati ons and s poken discourses by I ndonesian Chinese as cor pus,collects and illustrates351peculiar general words exclusively used in I ndonesian Chi2 nese with the reference of other literatures1The meanings and usages of these351words are exp lained and exe mp li2 fied1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culiar words in I ndonesian Chinese are generalized and su mmarize as f oll ows:(1) The politeness and inactiveness of the words inherited fr om classical Chinese;(2)pervasiveness of words selected fr om of Southern Fujian D ialects and Cant onese;(3)the peculiarity of word f or mati on strategies that are different fr om that in Mandarin such as selecting the homophonic mor phe mes different in Mandarin;sequencing word order differently with M andarin;abbreviating or expanding the existed words thr ough the different manners with M andarin;adop ting s pecial transliterati on1[收稿日期]2005-12-10[作者简介]刘文辉,男,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世碧目前我国的作文教学是怎样的一个现状,大家是清楚的。
我们需要把视野拨宽,看一看国外的作文教学,进行现状对比分析,就会明显发现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不足和缺失。
当然中外教育背景不同,基础不同,母语特点不同,教育哲学不同。
中国语文教育自有优势,自有传统,只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一)作文教学理念对比1、美国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
他认为如能达到下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1)运用学生的经验。
(2)激励儿童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
(3)通过阅读典范的文艺作品,发展儿童对优美词语的语感.教会他们从构思、语言和风格方面将自己的作文同典范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
(4)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
(5)教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
(6)应该使儿童的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Stephen D Krasken),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观点:1.增加作文训练的次数只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有益,但对发展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熟练程度帮助不大; 2.学生自发的课外兴趣阅读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3.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作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4.学生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其他因素教不会;5.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6.语法教学指导对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帮助;7.学生中优秀写作者作文时大多花较多时间构思、复读和修改;8.学生作文总是“受题目的束缚”,很少花时间考虑自己文章的读者,应像专业作家一样,花较多时间考虑所写东西对读者的影响,即怎样把自己观点传送给读者,读者需要怎样的背景知识才能读懂,什么东西能引起读者兴趣等问题。
未来学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及疫情对教育行业的冲击,教育行业的变革也在逐渐加速。
我们调查了各地学生、教师和家长关于未来学校教育的期望和需求,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教学方式需更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兴趣和效果越来越低。
在网络上,学生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能够在“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中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建议提高网络教育的覆盖率,提供更多在线课程、MOOC、虚拟教室等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个性化学习。
二、注重学生创造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家长现在更加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点的掌握。
学校应该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该注重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注重锻炼自己的创意和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这些能力也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需更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学科的兴趣日益降低,而对一些新兴的学科和技能的兴趣日益增加。
这也反映出教育行业没有及时适应社会的变革。
我们建议学校应该加强对一些新兴的学科和技能的培训,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和全球化等领域的知识。
四、教育环境和设施需更新调查结果显示,现有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教育环境和设施的需求。
学生不仅仅需要一个安全、洁净的教室,同时也需要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科技设施和体育设施。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设施,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结语: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应该是: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化。
教育行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变革步伐,注重教学方式的更新、强化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积极拓展课程内容和完善教育环境和设施。
如此,才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