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甲基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5.69 KB
- 文档页数:5
甲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OCH3,又称甲基醚。
以下是甲醚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1. 物理性质:甲醚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其密度为0.79 g/cm³,沸点为-6.6℃,燃点为11℃。
2. 危害性:甲醚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易燃性。
吸入过量的甲醚蒸气会引起头痛、眼痛、嗜睡、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同时,甲醚易燃,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易爆的气体,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3. 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甲醚。
在通风条件不好的环境下操作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2)操作防护:操作时应注意避免甲醚泄漏,操作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
禁止吸烟、明火等火源接近操作区域。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操作区域和工具。
(3)应急处理:如发生泄漏或事故,应立即远离现场,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4. 存储和运输:甲醚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甲醚泄漏和碰撞,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等物质混合运输。
以上是甲醚的安全技术说明书,操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氯甲基甲基醚(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注意:氯甲基甲基醚為具環境蓄積性之毒性液體,當發生緊急事件,毒性及環境蓄積性將為救災之主要考量因素。
一、物質辨識資料表二、物性、化性與災害資料氯甲基甲基醚為具環境蓄積性之毒性液體,重要特性如下:5.環境危害資料表三、防災設備氯甲基甲基醚之救災需針對人員防護、火災爆炸及洩漏預控制等方面選用適當防災器材設備:四、中毒之症狀急性:吸入:對鼻、喉及上呼吸道會造成嚴重的刺激。
暴露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喉痛、發燒、發冷、呼吸困難及痙攣。
嚴重可致肺損傷,造成肺水腫甚至死亡。
此肺水腫現象可能24至72小時後才發生。
皮膚:會使皮膚嚴重的受刺激、灼傷並起水泡。
可能留下永久的疤痕。
眼睛:會使眼睛造成化學灼傷,留下永久的疤痕。
食入:嚴重的刺激口、喉及胃。
症狀包括噁心、嘔吐、頭痛,甚至可能喪失意識。
慢性:長期暴露可造成慢性氣管炎、呼吸困難(吸煙者較多)、喘鳴、血痰及體重下降。
亦有損害神經系統、肝及腎的報導。
此物為致癌物質。
特殊效應:IARC將其列為Group 1:確定人類致癌。
ACGIH將其列為A2:疑似人類致癌。
五、急救方式氯甲基甲基醚之搶救者須按前述救災設備中之個人防護設備完整穿戴,方可進入災區救人。
首先將患者迅速搬離現場至通風處,再檢查患者之中毒症狀,判斷出中毒途徑後給予適當之救護(參見圖34.1)。
六、救災方式及災後處理3.災後之處理1.勿碰觸外洩物並避免其流入下水道或密閉空間內。
2.在安全許可情況下設法止漏。
可用土、砂或不與外洩物起反應之吸收劑圍堵。
3.吸取之外洩物應置於加蓋有標示之適當容器內。
4.外洩處理後,用水沖洗該區,但勿讓水進入容器或濺灑到外洩物上。
5.大量外洩時,須與緊急處理中心或供應商聯繫,請求協助。
圖34.1 氯甲基甲基醚中毒到醫院前之緊急救護流程圖。
氯甲基甲醚CH3OCH 2C lCAS登记号:107-30-2中文名称:氯甲基甲醚; 氯二甲醚; 氯甲氧甲烷; 氯甲基甲基醚RTECS 号:KN 6650000UN 编号:1239EC 编号:603-075-00-3英文名称:CH LO ROMETHY L MET HYL ETH ER; Dimethylch lo ro et her; Ch loromet hox yme thane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2089分子量:80.5化学式:CH 3OCH 2Cl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 灾高度易燃。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加热引起压力升高,容器有破裂的危险。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干粉,水可能无效。
爆 炸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防止静电荷积聚(例如,通过接地)。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接 触避免一切接触!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吸入灼烧感。
咳嗽。
咽喉痛。
头晕。
头痛。
恶心。
呼吸短促。
呼吸困难。
密闭系统和通风。
新鲜空气,休息。
半直立体位。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 皮肤发红。
疼痛。
皮肤烧伤。
水疱。
防护手套。
防护服。
脱去污染的衣服。
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
给予医疗护理。
# 眼睛发红。
疼痛。
视力模糊。
视力丧失。
严重烧伤。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用大量水冲洗(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
立即给与医疗护理。
# 食入口腔和咽喉烧伤。
胃痉挛。
呕吐。
腹泻。
休克或虚脱。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进食前洗手。
漱口。
不要催吐。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转移全部引燃源。
通风。
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冲入下水道。
个人防护用具: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甲基甲醚;甲基氯甲醚化学品英文名: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methyl chloromethyl ether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氯甲基甲醚107-30-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蒸气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吸入较高浓度后立即发生流泪、咽痛、剧烈呛咳、胸闷、呼吸困难并有发热、寒战,脱离接触后可逐渐好转。
但经数小时至24小时潜伏期后,可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抢救不及时可死亡。
眼及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可引起支气管炎。
本品可致肺癌。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长期储存, 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遇潮气、水份分解出有毒的甲醛气体。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氯甲基甲醚CH3OCH2ClCAS登记号:107-30-2 中文名称:氯甲基甲醚; 氯二甲醚; 氯甲氧甲烷; 氯甲基甲基醚RTECS号:KN6650000UN编号:1239EC编号:603-075-00-3 英文名称: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 Dimethylchloro ether; Chloromethoxymethane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2089分子量:80.5 化学式:CH3OCH2Cl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灾高度易燃。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加热引起压力升高,容器有破裂的危险。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干粉,水可能无效。
爆炸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防止静电荷积聚(例如,通过接地)。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接触避免一切接触!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吸入灼烧感。
咳嗽。
咽喉痛。
头晕。
头痛。
恶心。
呼吸短促。
呼吸困难。
密闭系统和通风。
新鲜空气,休息。
半直立体位。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 皮肤发红。
疼痛。
皮肤烧伤。
水疱。
防护手套。
防护服。
脱去污染的衣服。
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
给予医疗护理。
# 眼睛发红。
疼痛。
视力模糊。
视力丧失。
严重烧伤。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用大量水冲洗(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
立即给与医疗护理。
# 食入口腔和咽喉烧伤。
胃痉挛。
呕吐。
腹泻。
休克或虚脱。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进食前洗手。
漱口。
不要催吐。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转移全部引燃源。
通风。
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冲入下水道。
个人防护用具: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欧盟危险性类别:F符号T符号标记:E R:45-11-20/21/22S:53-45联合国危险性类别:6.1联合国次要危险性:3联合国包装类别:I中国危险性类别:第6.1项毒性物质中国次要危险性:3中国包装类别:IGHS分类:信号词:危险图形符号:火焰-腐蚀-健康危险易燃性2活性毒性23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一、合同订立的需要条件(一)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合同为各方达成的协议,属于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因此,订立合同须由至少两方当事人参与,仅一方当事人不存在订立合同问题。
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本部分目的在于介绍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目的和重要性,并解释说明书的结构和内容。
甲醚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领域,但其安全性要求高。
为了确保甲醚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管理,本说明书提供了相关的技术信息和操作指南。
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产品概述:对甲醚的理化特性、主要用途以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介绍。
安全风险评估:对甲醚的潜在危险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评估和解释,包括可能的化学反应、火灾和爆炸危险、接触和吸入风险等。
安全操作指南:针对甲醚的正确存储、搬运、使用和处置等操作提供详细的指导,包括个人防护措施、设备要求、事故处理等。
紧急响应措施:列出应对甲醚泄漏、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步骤和应急措施,包括急救处理、环境保护和火灾扑救等。
储存和运输要求:详细说明甲醚的储存条件和要求,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废弃物处理建议:提供合规的废弃物处理建议,确保甲醚的安全处置环保。
监测和评估:介绍甲醚的监测方法和评估手段,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培训和教育:针对甲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供指导,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和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
参考资料:列出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文件,供读者进一步查阅。
本说明书的内容旨在帮助使用者了解甲醚的安全性要求和操作规范,以促进甲醚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减少事故和风险的发生。
使用本说明书时,请务必仔细阅读并按照要求执行。
甲醚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物质,具有多种用途和广泛的市场应用。
以下是对甲醚的基本介绍和化学特性。
用途甲醚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医药、化工、能源等。
它被用作溶剂、反应介质、冷却剂和清洁剂等。
甲醚也被用于生产酯类化合物、涂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
化学特性甲醚的化学名为甲氧基甲烷,化学式为 CH3OCH3.它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呈醚类特有的辛辣气味。
甲醚具有低沸点和良好的溶解性,是一种可燃物质。
市场应用甲醚在医药领域中常用于制药过程中的溶剂和催化剂。
危化品介绍:氯甲基甲醚什么是氯甲基甲醚?氯甲基甲醚(Methylene Chloride)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有苦味的液体。
它的化学式为CH2Cl2,是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
氯甲基甲醚主要用于溶解油脂、树脂、橡胶、塑料、脂肪和胶体等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化工、制药、涂料、印刷等。
氯甲基甲醚的危害氯甲基甲醚是一种有毒的危险品。
接触氯甲基甲醚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疲劳等中毒症状。
长期暴露或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包括抽搐、昏迷和死亡风险。
此外,氯甲基甲醚还可能是一种致癌物质。
吸入氯甲基甲醚蒸气过量,可致突发性肺水肿,引起急性死亡。
氯甲基甲醚的应用化工在化工领域,氯甲基甲醚主要用于制造聚氨酯材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
此外,氯甲基甲醚还可以用作制冷剂、蒸发浓缩工艺中的溶剂和金属表面的清洗剂等。
制药氯甲基甲醚可用于制造各种药物,如止血药、麻醉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皮肤药膏等。
在涂料行业中,氯甲基甲醚可用于油漆、清漆和树脂的制造,同时还可用于喷漆、涂饰和去除涂层。
印刷氯甲基甲醚可用于生产印刷油墨,同时还可用于清洗印刷设备。
如何安全使用氯甲基甲醚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氯甲基甲醚带来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安全使用氯甲基甲醚的建议:•在使用氯甲基甲醚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眼镜以及透气呼吸器。
而且必须确保使用氯甲基甲醚的场所保持通风,配备紫外线灯或其他安全装置,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避免吸入氯甲基甲醚的蒸气,使用后立即关闭容器,确保周围环境清洁,尽可能减少氯甲基甲醚的挥发。
•氯甲基甲醚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并放在标示为“易燃危险物品”的储存室内,远离热源和火源。
•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要使用氯甲基甲醚。
如果可能,应使用更安全的替代品,而不必暴露于有毒的氯甲基甲醚。
•如果意外接触氯甲基甲醚,应立即将污染物清除,避免直接接触眼睛和皮肤,严禁用嘴吸出漏在口中,应就近就医。
氯甲基甲醚具有多种用途,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危险品。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甲基甲醚化学品英文名: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化学品别名:甲基氯甲醚;氯二甲醚CAS No.:107-30-2EC No.:203-480-1分子式:C2H5ClO分子量:80.51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吞食后有剧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急毒性-口服,类别1;致癌性,类别1A。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致命,可能致癌。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漱口。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氯甲基甲基醚详细信息
本文详细介绍了氯甲基甲基醚的产品信息,包括中英文名称、别名、cas号、分子结构等基本信息,以及产品的物化性质、产品用途、产品上下游产品等综合信息,为广大化学品研究、化工产品生产制造从业者提供专业的产品信息。
本文所有信息来源中国化工制造网化工字典库。
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氯甲基甲基醚
中文别名: 氯甲甲醚;氯甲基甲醚;氯二甲醚;甲基氯甲醚;氯代二甲醚;氯甲醚;氯甲氧基甲烷;一氯甲基·甲基醚;一氯甲醚;氯二甲基醚;氯甲基甲醚(0404限出口);雙(Β-氯甲基)醚;氯甲氧甲烷英文名称: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
英文别名:
CAS:107-30-2
分子结构式:
EINECS:203-480-1
分子式:C2H5ClO
分子量:80.5135
风险术语:R45:;R11:;R20/21/22:;
安全术语:S53:;S45:;
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
Melting_point-103.5℃,
Boiling_point59℃(59.1℃),
相对Density1.07(20/4℃),
折射率1.39737,
flash_point15℃。
熔点:-103℃
相对密度:1.015g/cm3
溶解性:有水中分解,溶于乙醇、丙酮、乙苯、苯和氯仿。
有刺激性臭味,易流动,易挥发。
具有催泪性。
用途:活泼的有机中间体。
氯甲基化剂,主要用于生产阴离子交换树脂,还用于生产磺胺嘧啶药物等。
氯甲基甲醚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氯甲基甲醚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具有强溶解力和蒸发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家庭等领域。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安全,可能存在危害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氯甲基甲醚的特性,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健康。
氯甲基甲醚的特性氯甲基甲醚(CH3OCl)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呈现出刺激性气味。
它具有很强的蒸发力,易溶于水、醇、醚、烷烃和芳香烃等有机溶剂,可以用作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的杀菌消毒剂。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它也被广泛应用于溶剂、催化剂、去污剂、防霉剂和染料的生产等领域。
但是,氯甲基甲醚可能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在处理和使用氯甲基甲醚时,应当注意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减少其不良影响。
氯甲基甲醚的安全措施为了确保安全,下面列出了几项使用氯甲基甲醚应注意的安全措施:1. 避免吸入氯甲基甲醚蒸气氯甲基甲醚的蒸气在高浓度下可引起头痛、头晕、昏迷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氯甲基甲醚时,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处理氯甲基甲醚时应当戴防毒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镜等个人保护装备,以减少吸入蒸气的风险。
在使用过程中,应禁止吸烟和明火,以防泄漏氯甲基甲醚引起火灾。
2.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氯甲基甲醚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和吸入进入人体,可能导致刺激和损伤。
因此,处理氯甲基甲醚时必须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以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
如果不慎接触了氯甲基甲醚,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 储存氯甲基甲醚氯甲基甲醚属于易燃有机溶剂,因此应当储存在防火、防爆、通风良好的地方。
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4. 避免混合使用氯甲基甲醚是一种具有强溶解力的有机溶剂,但是它不能与氯离子及其化合物(如氯化钠、五氯酚钠等)混合使用,否则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的氯甲烷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