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一、指导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
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通过学习,激发他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
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爱国卫生等实践活动。
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步入初中,一开始往往对课程增多、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
但仍有个别同学探究能力尚需提高。
三、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属于初中《生物》教材的第一本书,本册教材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生物科学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构建了全新的“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本册教材精选和串联了生物科学重要知识和理念,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并且精选教学内容减少了重复,降低了难度,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教材知识体系:本册分三个单元,分10章20节内容。
主要学习有关生物圈,细胞结构、细胞生活、植物种类及植物与生物圈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
包括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二章。
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的特征,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七年级上册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3.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本学期生物上册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基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人体的营养与消化、人体的呼吸与循环、人体的排泄与调节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我们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并适当安排实验和观察活动。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第1-2周:复习六年级生物知识,为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
2.第3-6周: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基础,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概念。
3.第7-10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4.第11-14周:学习人体的营养与消化,了解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5.第15-18周:学习人体的呼吸与循环,通过实验观察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现象。
6.第19-21周:学习人体的排泄与调节,了解人体排泄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方式。
7.第22周:学习生物多样性,了解不同生物种类的特点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学的魅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使生物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评价与反馈1.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核,检验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
4.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寻求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生物学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
2020年8月
周次
时间课时教学内容备注
1 开学报到
第1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2 3 3 3 4 3 国庆放假
第2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2章
生物与环境
5 3
6 3
7 3
8 3 第2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3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9 3 10 3 11 3 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12 3 13 3 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14 3 15 3 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6 3 17 3 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第7章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18 3 19 3 期末复习20
3
期末质量监测
温馨提示:起止时期请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填写(或者删除该列)。
周次起止日期
8-17至8-23
8-24至8-30
8-31至9-6
9-7至9-13
9-14至9-20
9-21至9-27
9-28至10-4
10-5至10-11
10-12至10-18
10-19至10-25
10-26至11-1
11-2至11-8
11-9至11-15
11-16至11-22
11-23至11-29
11-30至12-6
12-7至12-13
12-14至12-20
12-21至12-27
12-28至1-3
1-4至1-10
8-17至8-23。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
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
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
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
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
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表黑龙潭镇中2018~2019学年度上期教学进度表年级:七年级科目:生物姓名:梁银超杨婉君张红英王俊华2018.9。
【人教版】PEP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提升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动植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包括以下主题:1. 科学研究方法与调查2.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3.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4. 生物的繁殖与发育5.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6. 生物的适应与演变7. 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三、教学进度表本教学计划的进度如下:第一周:科学研究方法与调查-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科学调查和实验第二周: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探索物质与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了解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过程第三周: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研究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了解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第四周: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探索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 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和发育过程第五周: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研究遗传基因的概念和规律- 了解变异和自然选择对种群演化的影响第六周:生物的适应与演变- 探索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了解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第七周: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 强调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研究动植物的保护方法和合理利用方式四、教学评估教学中将使用多种评估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包括课堂小测验、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
五、教学资源本教学计划所需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将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给学生。
六、教学活动本教学计划将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研究兴趣,包括小组讨论、实验观察、课堂展示等。
备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学进度可能会进行适当调整,具体进度将与学生和学校协商确定。
七年级生物教学进度表2014年02月25日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相当大一部分同学的父母都外出打工,还有好几个父母离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听课,作业不做,好玩,厌学。
这样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不管怎样,通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同学们已学到了一些生物学基础知识,动手水平有所提升,特别是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
本期仍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将竭尽所能开设实验课、展开调查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水平、发散思维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分析问题的水平及表达水平。
使同学们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水平上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知道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水平目标: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
促动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水平。
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
提升学生的分析水平、阅读理解水平、主动学习水平、合作交流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
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持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持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升生物科学素养,促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教
安庆市罗岭初级中学701班江仁荣
教学内容起止日期致同学们9.2—9.8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9.2—.8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9.9—9.15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9.16—9.22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9.23—9.29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0.7—10.13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0.7—10.13 第二节植物细胞10.14—10.20 第三节动物细胞10.21—10.27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0.21—10.27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0.28—11.3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0.28—11.3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1.4—11.10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1.11—11.17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1.18—11.24 第二节种子植物11.25—12.1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2.2—12.8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2.9—12.15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12.16—12.22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2.23—12.29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2.30—1.5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6—1.12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13—1.19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20—1.26 期末复习及考试 1.27—2.9。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上册初一生物教学计划进度表四初一生物教学计划上册初一生物教学计划进度表篇十一、教学知识要点和教学目标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本套教科书在教学资料的处理上,是以生态学为主线,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同时渗透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还注重对学生潜力的培养,构建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潜力体系,强调对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思维和应用等潜力的培养。
具体资料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认识生命,那里总括地介绍了生命的世界里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简要的介绍了生物学的来历和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单元具体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和细胞透过分裂而增殖。
同时用实验和演示的方法介绍了细胞分化构成组织,验证了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
这两单元资料不多,具有综合性,但务必要慎重对待,个性是要介绍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要讲究方式方法,使同学们一下子进入学习生物学状态,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第三单元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本单元的资料较多,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它具体详细的介绍了绿色植物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这部份是本单元的教学的难点。
也是、本教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要多运用生活实例,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
第二部份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在这儿告诉我们了种子萌发构成幼苗、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生长。
第三部份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部份是需要同学们多看课外资料,多观察生活环境,明确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为什么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
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关注大多数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只关注将来有期望成为生物学家的少数学生。
七年级上生物教学进度表瓦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师:李国美学科:七年级生物周次教学章节(课题或主要内容)重、难点课时备注1-2开学第一课及学生行为习惯训练3 致同学们 1.1.1生物的特性1.生物的基本特征2.植物营养、呼吸、排出废物24 1.1.2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2.1生物圈1.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2.观察、描述生物及生活环境251.2.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2.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对照实验设计要点2 中秋节6国庆节7 复习前面知识 1.2.4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3.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1.58 1.2.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复习第一单元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1.59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2.1.2观察植物细胞2.1.3观察动物细胞1.显微镜的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310 2.2.1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2.2.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 半期考试11 2.2.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3.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的分裂过程2.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3.人体结构层次3122.3.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3.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植物的几种组织2.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213 2.4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复习前面知识114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3.1.2种子植物215 3.2.1种子的萌发3.2.2植株的生长3.2.3开花和结果316 3.3.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3.3.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217 3.3.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3.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18 复习前面知识 3.4.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219 3.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一氧化碳平衡 3.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220 单元复习和总复习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