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6
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安全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
本文将围绕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一、安全文化概念起源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核电站发生了一系列核泄漏事故,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
约翰·李根斯、詹姆斯·拉赛尔两位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
1986年,创立于美国的“文化安全协会”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中的员工对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和习惯,是组织的文化特征之一”。
二、安全文化的内涵1. 意识形态内涵安全文化的意识形态内涵主要指企业员工对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包括其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这种文化可以通过培训、教育、宣传等方式进行传播,并通过实践先进的安全生产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2. 环境内涵安全文化中的环境内涵主要指企业内部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行为习惯。
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安全工作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流程、加强现场管理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从而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安全工作环境。
3. 制度内涵安全制度是支撑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建立合理、科学的安全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设定合理、标准化的安全制度能够降低组织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管理意识。
4. 行为内涵安全文化中的行为内涵是指企业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工作安全的关注程度,在工作中是否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以及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于组织安全的贡献和影响等问题。
企业需要通过严格考核、培训、责任制等方式来引导员工形成合理的安全行为习惯,为组织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论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于核电站事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现代公司的管理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及内涵1.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
企业安全文化更偏重于生产领域的经营活动和劳动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
它是对安全价值观的肯定,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思想的体现,是安全生产的企业经营机制、安全文明生产准则的基础,是安全与效益的统一,是发展工业(企业)的动力。
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和企业文化及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化企业在其完善和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和依靠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律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达到生产、效益双盈的目标。
安全文化成了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企业安全文化成了企业文明生产的象征,成了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
企业安全文化把实现生产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制约机制,以实现生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为动力机制,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经营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保护广大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珍惜、爱护和尊重员工的生命,从安全的意识、思维、观点、行动、态度、方法上形成员工的深层次的安全文化素质,付诸于创造企业精神,表现于完善和维护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文化。
2.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减灾工程技术能力;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
3.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企业安全文化包括保护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既包括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职工对安全生产及经营活动的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进取精神等安全的精神因素。
安全生产文化内涵安全生产文化是企业或组织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视安全、强调安全、追求安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它是企业或组织安全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安全工作的动力源泉和核心素质,是企业或组织中广大员工在安全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
1.安全理念:安全生产文化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
这意味着企业或组织在进行各项工作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必须牢记“一旦发生事故,就是管理的失误”的道理,始终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安全责任:企业或组织要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安全就是生产职责之一,每个员工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安全负责。
同时,领导者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榜样。
3.安全教育培训:企业或组织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置和逃生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正确判断危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安全行为规范:企业或组织要制定并贯彻安全操作规范,明确安全行为规范和要求。
员工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工作,不随意变动、违章操作,遵循安全操作程序。
同时,要培养员工主动参与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的习惯,及时发现和报告存在的安全隐患。
5.安全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的安全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推动安全责任的履行。
对于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安全规定、造成事故隐患的行为,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理,切实维护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6.安全信息共享:企业或组织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达、交流安全经验和安全技术方法,加强对外部安全信息的关注和应用,借鉴他人的安全管理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7.安全文化建设:企业或组织要将安全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文化氛围。
通过安全活动、宣传推广等形式,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
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范文一、引言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具有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一种组织文化。
构建和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并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
二、安全意识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指员工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认知和警觉性。
良好的安全意识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预防和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1.开展安全培训: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向员工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事故案例、应急处理等方面。
2.制定安全标准: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安全标准,要求员工遵守。
并与员工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3.悬挂安全宣传标语:企业应在厂区内悬挂安全宣传标语,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标语内容可包括安全宣传口号、安全警示等。
三、安全价值观安全价值观是指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价值评判和态度选择。
良好的安全价值观能够使员工主动地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制度,并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方式来塑造员工的安全价值观:1.树立安全文化导向:企业应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高层管理人员要带头践行安全价值观,树立榜样。
并通过各种方式向全体员工传达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2.奖惩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奖励和表彰,对安全事故责任人进行惩罚。
通过奖惩来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3.营造安全环境:企业应营造一个注重安全的工作环境。
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流程,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安全行为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和执行安全操作的行为表现。
良好的安全行为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安全。
企业文化中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定义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安全文化的建设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为核心,涵盖了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等方面。
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安全第一”,它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行为。
二、安全文化的重要性1. 保障员工安全: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安全,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提高企业形象:安全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保障员工的安全,也能够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安全文化良好的企业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合作伙伴,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
3. 提高生产效率: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生产中断和停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降低成本: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医疗费用和赔偿费用等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安全文化的建设1. 制定安全政策: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安全政策,明确安全目标和要求,为安全文化的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
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组织架构、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加强安全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员工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
4.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企业应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5. 建立安全奖惩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同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四、安全文化的维护1. 持续改进:企业应不断改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安全文化的持续有效。
企业安全核心理念与安全愿景内涵:“1”即一个安全愿景,第二个“1”,即一个安全核心理念,“8”即八观,安全生产观、安全价值观、安全道德观、安全亲情观、安全权益观、安全作业观、安全责任观和安全管理观。
安全愿景: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安全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安全生产观: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安全不生产。
安全价值观:职工生命高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
安全道德观: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对违章作业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违章指挥不惩处就是纵容杀人。
安全亲情观:你是家中的梁;你是妻儿的天;你是父母的心;你是孩子的山。
安全权益观: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矿井的稳定发展。
安全作业观:1、举一动;规章至尊。
2、标准岗;干标准活。
安全责任观:安全第一贵在坚持;安全管理贵在到位;安全责任贵在落实;安全监督贵在公心。
安全管理观:1、在安全思想上,要牢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要心存任何侥幸和幻想;在安全责任制落实上,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要留有任何余地与懈怠;在安全管理的时间上,要坚持全过程、不间断的、环环相扣,不要留有任何空档和偏差;在安全管理的空间上,要做到全覆盖、细致严密,不要留有任何空隙和死角;在安全责任追究上,要坚持从快从严的原则,严格落实“四不放过”,不要留有丝毫姑息与情面。
2、抓安全要有决心;抓质量要有恒心;抓三违要有狠心;抓教育要有耐心。
亲情寄语篇1、干活千万莫违章,平安回家保安康。
2、工作精心,家人放心。
3、母念妻等娇儿盼,搞好安全把家还。
4、安全系心间,幸福永相随。
5、平安你一人,幸福咱全家。
6、你是全家的顶梁柱,安全是咱家的福中福。
7、牢记安全幸福一生,轻视安全痛苦一世。
8、上班之前想一想,遵章作业不能忘。
9、正规操作不违章,父母嘱托心间放。
10、井下三分险,遵章能避免。
11、宁愿正规作业晚了点,不可违章操作抢时间。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模版一、概念和重要性1.1 概念: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总和,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1.2 重要性:企业安全文化能够促进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营造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减少事故和损失,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要素2.1 内涵:企业安全文化包括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和安全氛围四个方面。
2.2 要素:(1) 安全意识: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了解和关注程度。
(2) 安全价值观:企业员工对安全的价值判断和认同程度。
(3) 安全行为: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和做法。
(4) 安全氛围:企业内部形成的安全氛围和文化。
三、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途径和方法3.1 领导示范:企业领导要树立安全意识,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和推动安全活动。
3.2 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内部培训、资料宣传、安全演习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3.3 规章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员工责任和义务,规范安全行为。
3.4 安全奖惩机制: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倡导安全行为奖励,严肃处理违反安全规定行为。
3.5 软硬件设施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提供安全工具和装备,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3.6 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和隐患。
3.7 安全文化评估:定期评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和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措施。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4.1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让员工时刻保持对安全问题的警觉。
4.2 预防事故和损失:企业安全文化的落实能够识别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4.3 提升企业声誉:安全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增加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信任。
4.4 增加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得到保障,从而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5 增加企业竞争力:良好的安全文化不仅有助于减少事故和损失,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八大安全文化理念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它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企业八大安全文化理念,其中包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意味着企业在决策和行动中将安全放在首位。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确保安全,才能保障企业的生产持续性和员工的身心健康。
企业应该将安全视为最重要的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
二、责任共担安全责任是企业的共同责任,不仅仅是由管理层承担。
每个员工都应该对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形成全员安全意识。
企业应该建立明确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安全职责和任务,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履行自己的安全责任。
三、风险防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
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确保员工和生产设施的安全。
企业应该积极投入资源,提高安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
四、员工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安全工作中。
员工应该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安全政策和规定,并积极提出安全建议和意见。
企业应该建立安全沟通渠道,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形成共建共享的安全氛围。
五、持续改进安全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应该不断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工作的改进。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评估和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企业应该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促进安全文化的不断提升。
六、资源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充分的资源保障。
企业应该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条件,保障员工的安全。
企业应该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分享安全信息和资源,共同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
七、信息共享企业应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分享安全信息。
企业应该与同行业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安全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和解决安全问题。
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和范畴范文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部一种对安全高度重视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它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石。
企业安全文化的范畴主要包括安全文化的内涵、特征、作用以及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实施等方面。
一、安全文化的内涵1. 安全意识:企业内部员工对于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安全重要性的深刻认知和强烈责任心。
2. 安全态度:企业员工对于安全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包括安全优先、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和程序、自觉遵守安全制度等。
3. 安全价值观:企业员工对安全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包括保护生命安全、珍视安全资源、倡导安全发展等。
4. 安全行为:企业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包括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参与安全培训等。
二、安全文化的特征1. 全员参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该有安全意识和责任,共同形成安全文化。
2. 深入持久:企业安全文化需要长期、持续地培养和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安全文化氛围。
3. 多层次管理: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在不同层次进行管理,包括领导层、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员工的参与和支持。
4. 文化导向:企业安全文化不仅是对安全规则和制度的要求,更是一种文化导向,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塑造员工的安全习惯和行为。
三、安全文化的作用1. 事故预防:企业安全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减少人为导致的事故和隐患,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2. 企业形象: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增加客户和社会的信任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员工满意度:企业安全文化能够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和劳动纠纷。
4. 绩效增长:通过建设安全文化,企业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事故、损失和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实施1. 安全文化理念的确立:企业要明确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安全文化的理念和目标,形成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企业安全文化xx年xx月xx日•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的构成要素•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应用价值目•企业安全文化的案例分析•企业安全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录01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和员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安全作风和安全价值观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定义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包括安全哲学、安全宗旨、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价值观、安全道德、安全制度、安全责任、安全行为等。
企业安全文化内涵定义与内涵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企业安全文化是在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实践性独特性导向性长期性每个企业的安全文化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密切相关。
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的安全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它可以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安全意识。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更加注重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它可以使安全生产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促进安全生产管理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增强企业的社会认可度。
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02企业安全文化的构成要素1员工安全意识23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关注员工安全意识培养传递“安全第一”的理念,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关系。
强化安全理念使员工自觉履行安全职责,从自身做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培养员工安全责任感03制度更新与完善根据企业发展和生产实际,及时更新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0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和义务。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一、概述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的集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确立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维护企业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内涵、建设目标以及实施方法。
二、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内涵1. 安全意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使每个员工都能时刻关注安全问题,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安全意识包括对潜在危险的敏感性、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预防能力等。
2. 安全价值观: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要求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即将安全看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将个人的安全责任与企业的安全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3. 安全行为规范: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要求制定明确的安全行为规范,包括工作岗位上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执行等。
通过规范的安全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员工的安全。
三、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建设目标1.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增强安全意识,使员工能够主动发现和预防安全隐患。
2. 培养安全价值观:通过引导和激励,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将安全看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3.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设立安全责任部门等,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4. 健全安全培训机制: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培训机制,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定期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四、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实施方法1. 领导示范:企业高层领导要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安全工作,树立榜样,引领全员关注安全。
2. 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员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十分丰富。
它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及各种活动的一切方面和一切时空过程中之中。
当前多数人通常从形态上把企业安全文化分为4个层次:1 安全观念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部分,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态度和安全价值观等。
比如,安全第一的观念,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安全就是生活质量的观点;风险最小化的观点;自我保护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等。
2 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有关安全的行为准则和习惯,包括个体和群众、领导人员、专职安全人员、职工及职工家属有关安全的行为方式等。
比如,坚持高质量的安全学习而不是应付,严格执行安全规程而不是说做不一,有必需的应急自救措施而不大意麻痹,坚持合理的安全操作而不是违章蛮干,等等。
我们常说的五不动火管理原则,即“置换不彻底不动火,分析不合格不动火,管道不加盲板不动火,没有安全部门确认不动火,没有防火器材和监火人不动火”,既属在动火时的安全观念文化范畴,也属安全行为文化范畴。
再如动火五信五不信原则,即“信盲板不信阀门,信自己确认不信别人介绍,信分析数据不信感觉、嗅觉,信逐级签字不信口头同意,信科学不信经验”,也属安全观念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
3 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法律、法规约束部分,包括一般的安全制度和特殊的安全制度。
一般的安全制度是各企业共有的安全制度,如关于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制度等。
特殊安全制度是指本企业创新、特有的安全制度,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实施的安全生产目标承包责任制度、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未遂事故报告制度等。
4 安全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质部分,包括安全设施、安全护品、安全器材等。
安全文化定义与内涵安全文化是指一个组织、企业或社会在实践中对安全事务的关注、重视和行为,包括对安全的政策制定、规章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设施、心理文化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过程。
安全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安全政策、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人才和安全制度等各个方面。
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的基础。
一个企业或组织要想建立起安全文化,必须首先树立起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核心是对危险和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对事故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意识。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组织或企业实现安全的方式和手段。
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完善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措施,以保证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中。
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实现安全的关键手段。
安全技术包括物理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两个方面。
物理安全技术是综合运用物理学、化学、机械学、材料学等学科开发、应用、改良各种安全装置、设备和系统,以提高事故的抵御能力;信息安全技术则是保护信息安全,避免信息被黑客、病毒或其他恶意软件入侵和破坏。
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传授安全知识的途径。
安全教育在企业或组织内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事故的能力,它是建立安全文化的关键。
安全教育应该如实记录企业或组织发生的所有安全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以便学习和总结教训,避免再次发生。
安全规划安全规划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一种全面、长期的、系统性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通过实验、教育、培训、自检等方法,达到缓解事故风险、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保障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等目的。
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建立安全文化对于企业或组织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文化的建立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提高组织安全水平有了安全文化,企业或组织可以在制度、机制、措施、技术和文化上建立安全提升系统,不断提升组织的安全水平。
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一、文化、企业安全文化
●文化,广义上说是指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式样;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所遵守并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所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安全作风、安全管理机制、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目标、安全价值、安全文化素质和安全风貌等各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分为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四个层次。
■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次,在整个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安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之源。
它是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它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追求、安全作风和安全理念等,是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形态的总和。
■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层面,它体现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是安全精神文化的具体化。
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安
全理念等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正式制度和规范,才能为广大员工接受。
所以,安全制度文化是实现安全精神文化的载体。
■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员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安全文化形式。
■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它由安全作业环境、矿区及周边环境、安全视觉识别等构成,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形式的表层文化。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和功能
安全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一)企业安全文化特征
1、实践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总结、归纳、提炼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它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系统性。
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现代安全管理高层次阶段,具有很强的系统特征。
3、人本性。
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安全价值,其本质在于追求企业对安全价值的认同。
爱护生命、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是企业追求与发展的需要。
4、全面性。
企业安全文化在培育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解决
安全问题时,强调全员、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的参与和控制。
5、目标性。
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安全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
它把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于企业员工和组织,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为指导,以统一的行为规范为准则,实现企业安全目标。
(二)企业安全文化功能
1、导向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安全理念和安全追求。
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并引导企业和员工按照既定的目标开展工作。
2、凝聚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因其对生命的参悟和价值的感知,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在安全上的观念、目标及行为准则等方面保持一致,形成心理认同的整体力量,从而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培育功能。
推行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过程。
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4、激励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把以人为本作为主要价值观念,以人的安全行为为准则作为自我激励标尺,激发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和约束不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成为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
5、规范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使企业员工形成安全价值共享。
三、为什么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低:
1、对安全文化的内涵认识模糊。
2、对安全文化的根本作用机制不清楚。
3、对安全文化的建设准绳。
4、对安全文化的国情基础缺少研究。
5、对安全文化的系统性缺乏认识。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
●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高层次阶段,就是通过建立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机制,促使企业员工在正确的安全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下,统一目标,提高认识,从我做起,发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确保安全生产。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是:
●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出发,以建立企业自我激励的生产事故防范机制为目标,通过价值承诺、制度保障、宣传教育、典型示范、氛围营造等组织手段,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素质,提高自我安全防护和相互安全保障能力。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一是树立企业安全生产形象、塑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奋斗精神;
二是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三是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形成“珍惜生命、安
全第一、自保互保互爱”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四是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是塑造、培育、创建并形成一种为员工所接受、符合时代潮流的全新的安全文化模式;
六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
四、怎样建设安全文化
(一)企业安全理念
●包括核心理念、干部理念、管理理念、作风理念、投入理念等,回答的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是怎样去做的问题,是安全价值观的具体化。
只有确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才能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
●企业必须在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提炼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理念。
从而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整合、规范、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和内容
●制度的建立就是将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的过程。
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
只有制定出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制度文化化,才能整体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和内容的整合和规范。
主要有: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意识培育和素质建设、安全环境建设、安全制度建设。
它规定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每项工作要求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考核、有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基本形成了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运行机制
●无论什么样的制度,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做支撑,去考核监督,制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方面建立逐级安全文化检查、考核、排名排队、讲评及奖惩制度;另一方面制定从干部到职工个人的安全质量明细化管理考核、评分、排名、评评及奖惩制度。
通过严格执行、调动全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确保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四)建成有自己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广大员工参与进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发展、创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采用各种方式辐射到企业员工中去,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