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PPT展示-宜昌共2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11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宜昌市,位于长江中游。
占地面积2122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人。
在古代称为夷陵,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和著名的大诗人屈原都出自于此地。
宜昌是我国的旅游城市之一,其著名景点有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峡竹海、清江画廊、车溪民俗旅游区和三游洞等。
其中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于2006年5月20日修建成功,全长约2309米,坝高185米。
三峡水电站安装了容量225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达1000亿度。
除了三峡水电站外,还有葛洲坝水电站。
因此被称为世界水电之都。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不仅能发电,还具有防洪抗旱的功能。
正常蓄水位达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三峡大坝还改善了轮船航道,修建了双线五级的永久船闸,全长1607米,可通过万吨级轮船。
我的家乡有五座雄伟壮丽的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宜万铁路长江大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枝城长江大桥。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车辆川流不息,在明媚的阳光下成为一道的亮丽的风景线。
由于宜昌地理气候环境优越,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清江鱼肉质松软、美名远扬。
宜昌特产还有很多,腊肉、柑桔、凉虾等,样样都是别具一格的风味美食。
我爱物产丰富的家乡,我爱风景秀丽宜昌,长大以后,我要用我的智慧和力量,让宜昌变得更加美丽!。
五年级《长在宜昌》(总1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宜昌一、教材说明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与政区,旨在让学生宏观地了解宜昌是湖北省省辖市和鄂西地区重要城市,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
它“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不久的将来,宜昌将被建设成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观光)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宜昌市依山傍水,呈带状分布于长江两岸,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所辖三县、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及五个区。
课文还引用了郭沫若的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作于1961年。
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囊括了峡中的着名景观。
诗后的两个问题及第二题的六幅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通过教师引领、同学交流,进一步认识宜昌,了解宜昌的历史名人及重要景点。
“探究天空”和“小资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了解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认识它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
2、熟练地掌握宜昌行政区域图,会填会用。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4、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1、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宜昌行政区域图,掌握各县市的分布,从而了解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及人口。
怎么引导呢?首先,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湖北省地图及宜昌行政区域图,找到宜昌在湖北省的位置及宜昌市所辖县市和五个区。
其次,教师在课中利用湖北省地图和宜昌市行政区划图,向学生简要介绍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及人口,其中对于宜昌从古到今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要强调。
有条件的学校在课前还可借助远程资源,向学生展示宜昌优美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为课后的交流与探究做准备。
家乡宜昌
家乡宜昌
宜昌康小指导教师刘崇
宜昌是我的家乡,它是世界闻名的水电之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宜昌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站——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发电站的修建利国利民,它能发电,还能预防洪水……宜昌位于风景秀丽的三峡,城市里街道干净整洁,路边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城区还有很多美丽的公园和广场,成为市民娱乐休息的场合。
现在宜昌正成为世界闻名的水电旅游城,吸引了很多的中外游客。
我不由得想到,家乡真伟大啊!我爱我的家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