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食-吞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4
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
吞咽障碍是一种影响食物通过口腔、咽喉和食道的过程的疾病。
评定吞咽障碍通常需要进行临床和功能性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吞咽障碍评定方法:
1. 临床观察: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和协调性,注意有无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
患者的面色、表情、姿势等也可以提供有关吞咽障碍的线索。
2. 吞咽镜检查:医生可通过吞咽镜(一种灵活的光纤内窥镜)来查看喉部和食道,以评估有无异常情况。
这种检查可以观察到食物通过口腔、咽喉和食道的流动情况,并检测可能存在的病变、炎症或肿瘤等。
3. X射线检查:通过进行口腔摄影、咽喉下摄片或食道摄片,医生可以观察到有无食物吞咽进程中的异常。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食物是否顺利通过咽喉和食道以及检测是否出现反流现象。
4. 吞咽功能评估:通过使用仪器,医生可以评估吞咽的肌肉运动和协调性。
比如,认知摄像技术可以记录下患者吞咽的过程,通过分析来判断患者有无吞咽困难。
5. 问诊和病史收集: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询问患者吞咽困难的程度、性质、频率等信息,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相关症状,以辅助诊断吞咽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吞咽障碍的确诊和评估,可能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以便全面了解疾病的病因、症状和严重程度。
因此,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治疗。
吞咽障碍评定技术康复治疗操作规范一、口面部评定1、定义观察有无口面部位异常,并评定其对吞咽功能的影响程度。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口面部位解剖结构保留但感觉或功能受损。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压舌板、手电筒、乳胶手套、牙科镜、食醋和糖水。
4、操作方法与步骤(1)顺序:颊→唇→颞下颌关节→颊粘膜→牙齿→舌→软腭。
(2)操作方法:1)观察颊部:上提口角或挤眉弄眼动作;2)口唇闭合能力:抿嘴动作、鼓腮动作、有无流涎、交替重复发“u”和“j”音、观察会话时唇的动作;3)唇部活动能力:撅唇吹口哨动作和露齿动作;4)颞下颌关节活动:主动开合动作、主动左右研磨动作,被动开合活动,被动左右研磨活动;5)颊粘膜:血肿、破损或溃疡、齿颊沟内食物残留;6)牙齿检查:龋齿、松动、假牙、牙列问题;7)舌检查:伸舌、舔住上下唇并左右舔动、舌面向上抵住压舌板、舌尖顶挤左右颊部、味觉敏感程度;8)软腭:发“啊”时软腭上抬的特征、言语时是否有鼻腔漏气、用压舌板刺激舌根诱发恶心反射并检查舌根上抬的力量。
5、评定标准(1)正常情况:唇颊部闭合良好,尤其是可以做抿嘴动作。
嘴角无流延,鼓腮不漏气,可完成吹口哨和露齿动作。
颞下颌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可顺利张口并且咬合有力。
颊部粘膜无破损,齿颊沟内无食物残留。
舌部活动灵活有力。
(2)异常情况:1)唇颊部闭合不良(如流涎、齿颊沟食物残留、鼓腮漏气);2)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如张口受限或咬合无力);3)口腔粘膜破损或溃疡,有龋齿、牙齿松动、牙齿缺少或假牙;4)舌部运动受限或力量不足;5)软腭上抬不良,恶心反射发生时舌根上抬力量不足。
(3)吞咽肌功能分级标准(表4-1-1)表4-1-1 吞咽肌功能分级标准I级别II级III级IV级舌肌可紧抵上腭及左右牙龈可紧抵上腭但不能抵左右牙龈可上抬但不能达上腭不能上抬咀嚼肌及颊肌可左右充分偏口角,鼓气叩颊不漏气,上下牙齿咬合有力鼓气可紧缩,叩颊漏气,上、下牙齿咬合一侧有力,一侧力弱鼓气扣不紧,有咬合动作,但力弱鼓气完全不能,咬合动作不能咽喉肌双软腭上抬有力一侧软腭上抬有力软腭上举无力软腭上抬不能6、注意事项(1)颈部需置于放松位置,可采取30°仰卧位稍屈颈。
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
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评估和仪器检查两部分。
临床评估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病史采集和系统的体格检查。
80%的吞咽障碍可以通过临床评估做出诊断,而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有些患者还需要进行吞咽筛查,主要包括反复吞咽试验、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等。
仪器检查包括吞咽造影检查,即通过X线透视对口、咽、喉、食管的吞咽动作进行动态评估。
此外,还有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吞咽时食管及气管的结构和功能状况,以及进食时食物积累的位置、状况以及动态观察吞咽器官的运动协调性。
而肌电图可用于检查喉部的肌肉功能,对怀疑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简单的筛查和早期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咽食管测压可以诊断压力相关性吞咽困难。
另外,洼田饮水试验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床旁评估方法。
患者安静状态下保持坐位,给予患者3毫升、5毫升温水,观察有无呛咳。
嘱患者像平常一样喝下30毫升温水,观察和记录饮水时间及有无呛咳、声音改变及哽噎。
洼田饮水试验Ⅱ级到Ⅴ级提示患者存在可疑或异常吞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吞咽障碍相关的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吞咽障碍的护理评估
吞咽是指食物从口、咽、食管至胃的过程。
吞咽障碍是指食物从口至胃的推进过程受到阻碍,其原因是由于各种原因损害了双侧舌咽、迷走神经或皮质脑干束所致的机械性梗阻,或神经和肌肉功能发生障碍。
患者表现为吞咽困难,有梗阻感、进食呛咳、构音不清、言语障碍等。
(一)评估意义
吞咽障碍可影响患者的摄食和营养的吸收,严重者发生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准确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不仅保证营养的充足,更重要的是保证患者的安全。
(二)评估要点及方法
1.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状态、肺部感染和营养状态。
2.观察下颌、口唇、舌、软腭及咽反射情况。
3.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观察喉部能否上升或下降2cm。
4.洼田饮水试验根据患者的状态让其取端坐位喝30ml温水,
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和呛咳情况。
1分:5秒内饮完,无呛咳、停顿;2分:一次饮完,但超过5秒,或分2次饮完,无呛咳、停顿;3分:能一次饮完,有呛咳;4分:2次以上饮完,有呛咳;5分:呛咳多
次发生,全部饮完有困难。
分越高吞咽障碍越严重,3分以上者酌情
给予鼻饲。
5.电视透视检查患者需进食钡剂,同时进行X线透视观察,是评定吞咽功能的金标准。
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评定方法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文将就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评估1. 病史采集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吞咽困难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相关症状如声音嘶哑、咽部疼痛等,并询问患者有无相关疾病史、手术史以及用药史等,为后续的评定提供重要信息。
2. 临床观察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头颈运动、发音情况等来初步判断吞咽障碍的程度,进一步指导后续的检查和评定方法。
3. 临床问诊医生可对患者进行口腔、咽部等方面的详细问诊,了解患者的吞咽过程中是否存在哽咽、窒息感等症状,以及是否有出现食物或液体误吸等现象。
二、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通过口腔或咽部X线检查,可观察咽部运动及食物通过情况,评估吞咽功能的协调性及食物通过的顺畅性。
2. 吞咽功能评价利用透视或高速摄影等技术,对吞咽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和评估,包括咀嚼、舌部协调、鼻腔闭合等吞咽过程中的生理活动。
三、神经肌电图(EMG)检查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观察吞咽过程中的神经肌肉传导情况,评估吞咽肌群的活动性和协调性,为吞咽障碍的诊断提供客观数据。
四、经内镜检查利用支撑内镜检查咽部、食管等相关部位的情况,观察黏膜病变、异物、狭窄等异常情况,为吞咽障碍的病因评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五、功能性检查如吞咽超声、吞咽CT等功能性检查,可以对吞咽过程中的食物通过情况、咽部及食管功能进行客观评估,为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病因等提供重要信息。
对于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在临床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影像学检查、神经肌电图检查、经内镜检查和功能性检查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这些方法对于医务工作者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的参考有所帮助。
《儿童摄食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览 (3)1. 书籍简介 (4)2. 编写目的和适用人群 (5)二、儿童摄食吞咽障碍概述 (6)三、评估方法 (7)1. 临床评估 (8)a. 观察法 (9)b. 问诊法 (10)c. 量表评估 (12)2. 辅助检查 (13)a. 影像学检查 (14)b. 食物功能测试 (15)c. 染料示踪法 (16)四、治疗措施 (17)1. 营养支持 (18)a. 营养指导 (19)b. 营养补充 (20)c. 营养干预 (21)2. 结构化饮食 (22)a. 食物形态调整 (24)b. 食物质地调整 (25)c. 食物种类调整 (26)3. 行为疗法 (28)a. 认知行为疗法 (29)b. 感觉统合治疗 (30)c. 生理刺激疗法 (31)4. 其他治疗方法 (32)a. 手术治疗 (33)b. 康复治疗 (34)c. 药物治疗 (35)五、案例分析 (36)1. 临床案例介绍 (37)2. 评估结果与分析 (38)3. 治疗过程与效果 (39)六、预防与预后 (41)1. 预防措施 (41)2. 预后评估 (42)七、总结与展望 (44)1. 研究成果总结 (4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6)一、内容概览《儿童摄食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是一本关于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专业书籍,作者针对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概述、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估、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治疗以及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管理。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基本概念、病因、分类以及流行病学特点。
对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口腔内异物感、进食困难、呛咳、窒息等。
作者还对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诊断方法进行了梳理,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食管测压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作者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对儿童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儿童的生活质量、家庭环境、学校适应情况等。
摄食-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一、摄食前的一般评价1、基础疾病:把握不同基础疾病如脑损伤、肿瘤、重症肌无力等的发生发展,有利于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
2、全身状态:注意有无发热、脱水、低营养,呼吸状态、体力、疾病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确认患者是否属于适合摄食的状态。
3、意识水平:用GIaSgOWComaSCale等来评价意识状态,确认患者的意识水平是否可进行清醒进食,是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4、高级脑功能:观察语言功能、认知、行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或智力水平有无问题.可采用不同量表进行分析。
二、摄食-吞咽功能评价1、口腔功能的观察:仔细观察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牙齿状态、口腔卫生、构音、发声(开鼻声:软腭麻痹:湿性嘶哑:声带上部有唾液等残留)、口腔内知觉、味觉等。
2,吞咽功能的观察:不需要设备,在床边便可进行的测试有以下两种: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卧床时采取放松体位。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
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B.“饮水试验”:让患者喝下两三口一茶匙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位,将■3Oml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L可一口喝完,无噎呛:II.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HL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IV.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V.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三、摄食过程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先行期:意识状态、有无高级脑功能障碍影响、食速、食欲。
2、准备期:开口、闭唇、摄食、食物从口中洒落、舌部运动(前后、上下、左右)、下颌(上下、旋转)、咀嚼运动、进食方式变化。
3、口腔期:吞送(量、方式、所需时间)、口腔内残留。
4、咽部期: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
一、筛查:“洼田饮水实验”:瞩患者取坐位,将30ml温水递给患者,让其“像平常一样喝下”,记录饮水情况,I.可1次喝完,无呛咳;II.分2次以上喝完,无呛咳;III.能1次喝完,但有呛咳;IV.分2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V.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诊断才藤分级7级: 为正常:摄食咽下没有困难,没有康复医学治疗的必要;6级: 为轻度问题:摄食咽下有轻度问题,摄食时有必要改变食物的形态,如因咀嚼不充分需要吃软食,但是口腔残留的很少,不误咽;5级: 为口腔问题:主要是吞咽口腔期中度或重度障碍,需要改善咀嚼的形态,吃饭的时间延长,口腔内残留食物增多,吞咽时需要他人的提示或者监视,没有误咽;4级: 为机会误咽:用一般的方法摄食吞咽有误咽,但经过调整姿势或一口量的变化和咽下代偿后可以充分地防止误咽;3级: 为水的误咽:有水的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改变食物形态有一定的效果,吃饭只能咽下食物,但摄取的能量不充分;多数情况下需要静脉营养,全身长期的管理需要考虑胃造瘘,如果能采取适当的摄食咽下方法,统一可以保证水分和营养的供给,还有可能直接咽下训练;2级: 为食物误咽:改变食物的形态没有效果,水和营养基本上由静脉供给;1级: 为唾液误咽:唾液产生误咽,不能进食、饮水,不能进行直接的吞咽训练;三、与吞咽有关的口颜面功能评价①直接观察:观察唇结构及黏膜有无破损,两面颊有无破损,硬腭、软腭和悬雍垂及舌的结构;②唇颊运动:有无流涎,能否做到漏齿,用唇鼓腮,交替发u、i音;③颌的运动:能否做到颌的上下、左右、前屈、后伸运动;④舌的运动:能否做到伸舌运动,舌抬高运动,舌向两侧运动,舌的交替运动;⑤软腭运动:发a音观察软腭的上抬;⑥喉的运动及功能:观察空吞咽时喉的上抬运动;四、摄食-吞咽过程的评估5个时期可通过进食大体判断,也可通过吞钡造影详细判断1、是否对食物认识障碍:给患者看食物,观察其有无反应;意识障碍的患者常有这方面的困难;2、是否入口障碍:a、流线唇闭合、下颌上抬、感觉减退b、漏饭同上c、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舌运动、面颊的紧张度、感觉减退d、食物镶塞于硬腭舌体上抬功能减退e、食物在口腔内破散同上f、食物咀嚼不当咀嚼肌无力单独评、不只是某一个时期的问题进食所需时间及吞咽时间:正常仅需2-3秒把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到胃中,吞咽困难时吞咽时间延长;3、送入咽部障碍:食物运送至咽部困难或不能a、分次吞咽舌上抬困难,不能全部将食物送如咽部、分2次或数次送至咽部咽下b、仰头吞咽舌前三分之二运动异常,舌上抬减退,食物靠重力滑入咽部c、口腔吞咽延迟与透视下的咽吞咽延迟不同,舌推送困难,给予吞咽指令到吞咽启动之间的时间超过2秒d、吞咽启动不能舌不能将食物送到咽部4、经咽部至食管障碍:主要表现呛咳;a、吞咽启动延迟食物到达前咽弓不能出发吞咽b、咽部滞留咽肌无力,不能将食物挤压通过咽c、咽部残留1舌后部运动不充分,在会厌谷有残留.2环咽肌失迟缓,梨状隐窝残留,吞咽后有梗阻感d、唾液在口部聚集,必须定期突出环咽肌失迟缓,分泌物咽不下,留于口咽部e、发生困难或声音嘶哑喉上抬受损,使会厌基部与勺状软骨之间关系部充分,声带不能恰当内收,在吞咽时或吞咽后造成呛咳、渗入或误咽,至发声困难f、误咽、呛咳同上g、经鼻返流软腭上抬不充分,鼻咽闭合不全h、无效吞咽喉上抬未达到足够的幅度i、重复吞咽环咽肌失迟缓j、用力吞咽k、用力吞咽l、低头吞咽m、一口量减少5、食物在食管内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