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检测发情效果的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4
奶牛发情鉴定的方法及影响因素郭志坚(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发情鉴定是奶牛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人工授精的基础和前提。
奶牛发情时,有外部表现,也有内部特征,外部表现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到,而内部特征是指生殖器官的变化,其中卵泡的发育才是本质,因此,在进行发情鉴定时,不仅要观察动物的外部表现,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卵泡发育的时期,同时还要考虑影响发情的各种因素综合进行分析,才能准确的做出判断。
一、发情周期母牛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后,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引起生殖器官和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出现性欲,发情是雌性动物最基本的性活动表现形式,是呈周期性变化,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4天均属正常。
牛是单胎动物,自然情况下发情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个别情况下可排2个卵子,极少数可排2个以上卵子。
但是大多数奶牛一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却可能出现2~3个卵泡发育波。
大部分母牛在一个发情周期中有2个卵泡发育波,分别从发情周期第2-3天和第9-10天开始,约有30%母牛在一个发情周期有3个卵泡波,分别从发情周期第2天、第8-9天和第15~16天开始。
具有2个卵泡发育波母牛发情周期时间为19~ 21天,而具有3个卵泡发育波母牛的发情周期为22-23天,因此发情周期天数≤21天的大多数母牛具有两个卵泡发育波,而发情周期天数≥22天的大多数母牛具有3个卵泡发育波。
根据动物的精神状态、性欲反应、卵巢以及生殖道的生理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将发情周期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四个阶段,也可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
1.发情前期为发情准备时期,卵巢中上一个发情周期所产生的黄体进一步退化萎缩,新的卵泡开始生长发育,雌激素分泌增加,血液中孕激素水平逐渐降低,生殖道上皮增生、轻微肿胀充血,子宫腺体略有生长,腺体活动逐渐增强,分泌少量的稀薄粘液,但无明显的发情表现。
发情监测系统在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27T03:38:15.74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5期3月作者:王克明许金奎[导读] 所谓发情监测系统,就是指通过相应的传感器以及各项设备设施实时的监控,王克明许金奎黑龙江北大荒九三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嫩江161441黑龙江北大荒牧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90摘要:所谓发情监测系统,就是指通过相应的传感器以及各项设备设施实时的监控,以及记录奶牛的生活情况,包括奶牛的活动量和躺卧时间等各项生理特征,针对奶牛的发情情况,隐性发情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等展开相应的预测工作,实现更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使用,该系统不仅可以让奶牛的繁殖率和生产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也能为养殖户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
本文主要通过对发情监测系统在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相应的分析,为推动奶牛养殖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的。
关键词:发情监测系统;数字化管理;繁殖效率;应用;奶牛一、发情监测系统在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1.发情监测奶牛的发情时间大概在18~24d,发情的时间大概在6~36小时,在奶牛发情时,如果没有根据发情的情况做出相关的检测工作,并根据所得到的诗句开展相关配置工作,则需要等到奶牛下一个发情期才能开展配种工作,这对于养殖场来是一种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对于奶牛产后的60~100d的时期,每天都会分泌大量的乳液,不仅体重会大幅度的下降,同时也会出现能量负平衡的状况,从而致使这一阶段的奶牛在发情的各项表征都不够明显,也有可能会出现发情的时间减短的情况,会对直接观察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根据大量的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拖配奶牛当中,有60%的概率都是由于发情鉴定错误所导致的。
通过使用计步器对奶牛发情阶段的运动量展开观察,可以发现,在奶牛发情期间的运动量大幅度的上升是平时活动期间活动量的4倍左右。
即便是在牛舍中养殖的奶牛,在发情期间的活动量也是平时活动量的2.75倍。
利用“牛情宝”系统检测奶水牛发情的探究作者:徐艺铟,文崇利,钟华配,潘玉红,李治培,赵朝步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8期徐艺铟,文崇利,钟华配,潘玉红,李治培,赵朝步(广西水牛研究所,南宁 530001)摘要:奶水牛发情是有规律可寻的,首先是季节性发情[1],其次伴随有敏感躁动的行为,有人或其它牛靠近时,开始寻找其它发情母牛,活动量是平时2倍以上,接受公牛爬跨等。
但这些行为都需要人为到现场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随机选取50头空怀期奶水牛做同期发情,利用“牛情宝”系统检测奶水牛发情情况,对收到“牛情宝”系统发出的信号后再做发情鉴定,评估“牛情宝”发情检测系统的检出率与漏报率,并配合繁殖人员利用直肠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分析“牛情宝”检测系统与人工鉴定自然发情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牛情宝” 发情检测系统的检出率达到63.55%,比人为发情观察检出率高出27.03%。
使用“牛情宝”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可提高奶牛发情的检出率。
关键词:“牛情宝”发情检测系统;自然发情;检出率;漏报率中图分类号:S815.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8.0020?引言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牧场依然采用的是先通过人工观察奶水牛的活动行为,再依靠直肠鉴定的方法进行水牛发情识别[2]。
虽然水牛发情具有季节性,但发情并不明显,人工观察方法由于受到专业管理人员数量少,观察不细致和时间的不确定性等诸多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发情检测率,错过水牛的发情期而不能及时配种,导致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降低。
为了提高奶水牛繁殖率、减少空怀天数、利用国内新开发的“牛情宝”发情检测系统高奶水牛发情的检出率。
1?材料“牛情宝”发情检测系统1套,计步器50套,由“深圳市盛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第二代“牛情宝”发情监测系统,型号为HEATTAG-002型,尺寸190 mm×160 mm×80 mm。
发情监测系统性能介绍
1、入口识别采用每个通道两个识别器对射安装的方案,单只识别
器识别距离为60-120cm,牛只通道宽度在60-120之间,这样两只识别器的最小公共识别区域在20cm左右,最大程度上保
证计步器被识别到。
这种配置下识别率为98%以上。
安装如下图:
2、在位识别在每个挤奶位安装识别器,此识别器识别距离可调出
厂配置在40CM左右(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这样可以在保证计步器都被识别到的基础上不会出现串号,保证此位识别到牛是此位的,此安装模式下识别率为99%以上。
安装如下图:
3、入口识别发情系统提供奶牛发情短信提醒服务,每个挤奶班次
结束以后,将发情牛只的牛号发送到预设的手机上,可以预设两个手机号。
4、在位识别系统配合挤奶面板可以将计步器数据以及奶量数据一
块接入阿菲牧系统,阿菲牧系统是目前业内公认的最好的一款牧场管理系统,对牧场数据的分析更透彻,更调理,对提高牧场管理水平很有作用。
5、质保两年,两年内以换代修。
6、建议:牧场现有阿菲金挤奶面板的情况下,建议做在位识别,
数据接入阿菲牧系统。
这样既实现了发情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奶量的自动计量并自动上传到软件中去,另外阿菲牧完善的功能
也能帮助牧场分析数据,找到牧场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牧场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阿菲金官方也不提倡入口识别,建议在位识别,在位识别配合阿菲金挤奶面板是阿菲金官方给出的最佳的解决方案。
奶牛性别控制试验的效果验证
奶牛性别控制试验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技术,能够在母奶牛受精前控制胚胎的性别,从而使养殖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奶牛的繁殖,提高生产效益。
然而对于这种技术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证明。
首先,奶牛性别控制试验应该在牧场进行,利用已有的奶牛充分测试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通过大量的试验可以得到很多数据,包括不同年龄、种类、品种、季节的奶牛不同受孕率和性别比例的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养殖者掌握繁殖规律,采取合适的措施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
其次,采用奶牛性别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妊娠率和生育率,达到提高产奶量的效果。
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可以发现,男奶牛的产奶能力较差,注定会影响该牛场的生产效益。
因此,选择更多的雌性胚胎是更加明智的选择,对于长期提高产奶量和生产效益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奶牛性别控制试验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多余的雄性犊牛的诞生,帮助农场主节约养殖成本。
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控制犊牛的性别,避免了大量的雄牛的诞生,有效地节约了农场主的精力和材料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最后,奶牛性别控制试验还能够促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养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因为由于采用了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使得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奶牛性别控制试验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大量实验证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完善技术细节,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智能奶牛发情及基本运动监测技术研究新闻稿智能奶牛发情及基本运动监测技术助力农牧业升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农牧业也迎来了智能化转型的浪潮。
在这个大背景下,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智能奶牛发情及基本运动监测技术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这项技术将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进展。
奶牛作为畜牧业中重要的一环,其健康状态对农民和牲畜饲养的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及时监测奶牛的发情和运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奶牛发情监测方法主要是农民观察奶牛行为和体征来判断是否处于发情期,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不够准确,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智能奶牛发情及基本运动监测技术的出现,将给畜牧业的管理和监控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多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采集奶牛的行为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分析和识别。
这些传感器分布在奶牛身上的特定位置,可以实时监测奶牛的运动轨迹、行为习惯和发情期等关键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大数据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奶牛发情和运动情况的准确预测和监测。
该技术的应用将给农民带来巨大的便利。
首先,通过智能奶牛发情监测技术,农民可以准确判断奶牛是否处于发情期,从而及时安排配种,提高繁殖效益。
其次,该技术还可以监测奶牛的运动情况,包括奶牛的走动路线、活动量等信息,帮助农民及时发现奶牛的异常行为和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
最后,通过对奶牛的运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农民还能够了解奶牛的饲养环境是否合适,并对饲养模式进行优化,提高牧场的管理水平和牲畜养殖效益。
智能奶牛发情及基本运动监测技术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需要根据奶牛的特性和行为习惯合理安排;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也面临一定的技术难题;算法的优化和模型的构建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遗传育种与繁殖80·2024.40 引言牛是一种经过人工驯化而来的一种大型偶蹄目牛科畜牧动物,属于草食类动物,适应能力极强,是人类最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收稿日期:2024-01-15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东西协作专项(23CXNL0007)作者简介:陈伟(1989-),男,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兽医师,从事动物防疫与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简介:马晨龙(1989-),男,汉族,甘肃庄浪人,本科,高级兽医师,从事动物防疫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陈伟,马晨龙,吴韬,等.发情监测技术对繁殖母牛发情揭发率、受胎率及分娩率的作用研究[J].现代畜牧科技,2024,107(4):80-82. doi :10.19369/ki.2095-9737.2024.04.022. CHEN Wei ,MA Chenlong ,WU Tao ,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strus Monitoring Technology on the Erotic Exposure Rate ,Fertility Rate and Delivery Rate of Breeding Cows[J].Modern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107(4):80-82.发情监测技术对繁殖母牛发情揭发率、受胎率及分娩率的作用研究陈伟1,马晨龙1*,吴韬1,柳志成1,张盛楠2,何璐1(1. 甘肃省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甘肃 平凉 744600;2.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0074)摘要:为探讨和分析发情监测技术对繁殖母牛发情揭发率、受胎率及分娩率的作用。
选择甘肃省平凉市某大型养殖场的300头母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穿戴牛项圈监测牛群生理数据来判断发情情况,比较和分析该牛项圈发情监测技术和人工直接观察法对繁殖母牛发情揭发率、受胎率及分娩率的作用差异显著性。
在农业科技领域,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智能奶牛发情及基本运动监测技术的研究正成为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的重要方向。
这项技术通过整合奶牛的生理信号、行为数据和环境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深度分析,旨在实现对奶牛发情周期的精准预测和日常行为的实时监控。
研究团队通常会采用多种传感器技术,如穿戴式设备、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测器,来收集奶牛的体温、活动量、进食行为等多维度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后,会被送入机器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和验证。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优化,模型能够识别奶牛发情的早期迹象,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及时的干预建议,从而提高繁殖效率。
此外,智能运动监测技术还能帮助监测奶牛的健康状况,如通过分析其行走模式和活动范围,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这项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收益,还有助于提升动物福利,通过减少人为干预,让奶牛在更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实现对奶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为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专利名称:一种奶牛发情期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艳,张婷婷,张勇,邱达,刘嵩,陈世强,李时东,徐建,秦柳
申请号:CN201810448053.8
申请日:20180511
公开号:CN108522344A
公开日:
201809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发情期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系统在每一头奶牛身体上装设有心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处理器将传感器信息传输给远程控制端,远程控制端判断奶牛是否发情,并将是否发情的判断结果和/或传感器信息通过显示器显示。
本发明通过检测奶牛的体温、心率、及行为活动情况判断奶牛的发情期,通过三种信息的结合而不是单一的特征判断判断奶牛的发情期。
该系统更加准确、可靠,并且成本低、功耗低,将现代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奶牛养殖业,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应。
申请人: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科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学院路3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娴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
佚名
【期刊名称】《广东奶业》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UCOWS(UbiquitousCOWsensor)奶牛发情监测系统能实时向牛场管理者和配种人员提供奶牛发情信息和活动信息,达到适时配种,杜绝漏情漏配,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
该系统用于奶牛基本信息管理并通过UCOWS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奶牛活动信息,信息由计算机处理后,揭发出奶牛发情和健康状况、提供奶牛活动监控曲线、
【总页数】2页(P32-3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91
【相关文献】
1.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在规模化牧场中的应用 [J], 妥德兴;王超丽;王树杰;陈红莉;王涛;
2.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检测奶牛发情效果的研究 [J], 马吉锋;王建东;李艳艳;薛伟;梁小军
3.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J], 王超丽;王树杰;姜志涛;妥德兴
4.NedapLactivator发情监测系统全面准确监测奶牛发情 [J], 无
5.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在养殖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J], 周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打造奶牛监测云系统
俗话说,有奶没奶在于配,奶多奶少在于喂,繁育工作关键在于给奶牛配种。
配种的前提就要对奶牛进行发情鉴定,发情鉴定是奶牛生产及繁殖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奶牛只有通过配种、产犊之后才会产奶。
传统人工鉴定奶牛发情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观察、尾根喷漆、直肠检查等,据统计约有78%的奶牛发情在晚上,这就造成了人工看发情的困难,容易遗漏发情牛。
随着规模化奶牛养殖的发展,传统的人工奶牛发情检测方法愈加不能满足现代化奶牛养殖场的需求。
奥特股份公司深入奶牛养殖基地调研,自主研发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
通过UCOWS奶牛活动量采集器识别奶牛身份和实时采集奶牛的日常活动量,让养殖企业负责人和配种员随时随地第一时间掌握奶牛发情情况,真正实现“奶牛一发情,老板就知情”。
今年UCOWS奶牛发情监测云系统手机版投入使用,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查询奶牛发情信息。
对牧场而言,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通过及时检出奶牛发情,杜绝漏情漏配,减少奶牛空怀天数,节约配种和饲养成本,给奶牛场提高了养殖效益。
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系目前全球首个可利用物联网技术为“牛的爱情”把脉的监测系统,该系统推出三年多来,被广泛应用于宁夏区内上百家奶牛场,且推广到全国多个省区。
奶牛的发情鉴定及配种方法奶牛的发情鉴定及配种方法世界上的奶牛品种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
黑白花奶牛体型最大,产奶量也最高,因此,黑白花奶牛在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如何抓好奶牛的配种繁殖技术是发展奶牛产业的关键。
要想使奶牛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就要保证奶牛的正常生理机能,要进行适时的配种和做好奶牛的发情鉴定工作,最后达到连年产犊的目的。
研究证明:在奶牛的不孕症中,70%以上是饲养管理失误而造成的,所以要实行科学的饲养方法,提高母牛的体质,从而提高奶牛的受胎率。
要想获得更多的高产后备奶牛,做好平时的发情鉴定和进行适宜的配种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当前奶牛饲养者应当更加关注的问题。
只有做好了奶牛的发情鉴定和适时的配种,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高产奶牛和生产更多的优质牛奶,也为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牛群奠定了基础,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奶牛生产中繁殖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及时更新和产量的提高。
影响奶牛繁殖的问题很多如:遗传性,激素紊乱,子宫炎症,营养,人工授精技术,液质量,生理缺陷等。
母牛性成熟后,每隔21d发情1次,每次发情持续时间,黑白花奶牛平均为6~36h,母牛出现第1次发情,尚不能配种,因刚达到性成熟,个体较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等到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才能进行第1次配种。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健康牛群一般的母牛具有正常发情周期和明显的发情表现,而某些饲养管理较差,严冬盛夏季节的舍饲牛群,产奶量高的母牛往往会出现发情不规律$和发情表现不明显等情况,给发情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提高母牛发情鉴定的技术水平,掌握有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奶牛的发情鉴定发情鉴定的目的是将发情母牛找出来,进行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兽医临床中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外部观察法:主要根据母牛的外部表现和精神状态来观察判断母牛的发情状况。
发情前期,母牛表现不安,从阴道中流出稀薄透明的黏液,发情早期表现母牛表现兴奋不安,比较敏感易躁动,活动量增加。
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检测奶牛发情效果的研究马吉锋1,王建东1,李艳艳2,薛伟1,梁小军*1(1宁夏农林科学院草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2平吉堡奶牛场,宁夏银川750022;摘要:选取93头育成荷斯坦奶牛,120头经产荷斯坦奶牛用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检测奶牛发情,收到发情信息的奶牛,用直肠检查的方法进行发情鉴定,评价UCOWS法和直肠触诊发情结果一致性。
结果表明,育成牛Kappa值为70.6%,经产牛Kappa值为85%,即说明UCOWS法和直肠检查确诊发情结果符合率很高,UCOWS完全能够用于奶牛发情鉴定。
关键词: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发情鉴定,一致性提高繁殖率是奶牛养殖场效益管理的重要技术目标,而发情诊断的效率是影响牛群繁殖率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大多数奶牛养殖场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观察检测奶牛发情,或者是凭借饲养员的养殖经验来判断奶牛是否发情。
这种方法对于大型的奶牛养殖场,不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并且极其容易因为漏检和发情时间鉴别不准而错过奶牛的发情期,导致错过最佳配种时间,对于提高奶牛繁殖率和牛奶产量非常不利。
50%以上的奶牛在傍晚或夜间发情,且部分隐性发情奶牛无发情外部表现,造成人工发情诊断的检出率较低。
据报道,在脱配的奶牛中,因为错误的发情检测占到的比例约为60%[1] [2]。
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是银川奥特软件有限公司发明的用于实时检测奶牛发情,向牛场管理者和人工授精员提供奶牛发情信息和活动量信息的系统。
我们利用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检测宁夏平吉堡某个体奶牛场奶牛的发情情况,对UCOWS检出的发情牛数和实际直检参配的发情数作一致性评测,旨在探讨提高奶牛发情检出率,为提高奶牛繁殖效率,降低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缩短胎间距,提高奶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牛:被测牛群为宁夏平吉堡某个体奶牛场的213头奶牛,其中育成牛93头,经产牛120头。
1.2仪器:1.2.1发情监测仪器:试验采用银川奥特软件有限公司发明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
1.2.2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组成:该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
软件为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
硬件由UCOWS奶牛活动量采集器,佩戴在奶牛颈部,采集奶牛活动量信息;UCOWS奶牛活动量读写器,接收奶牛活动量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
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统计分析奶牛活动信息,判断是否发情或患病,并及时发预警信息到用户手机。
1.2.3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UCOWS技术的基本过程是,在待检发情的牛脖子上佩戴运动量采集器,在牛场安装信号接收设备,由电脑集中处理分析数据,并通过Internet上传到服务器,当检测到发情牛只时,及时通过短信方式,把牛只发情时间随时告知牛场配种人员进行适时配种。
1.3方法:1.3.1试验分组:A组为经产牛群;B组为育成牛群。
1.3.2发情检测:经产牛产后开始佩戴活动量采集器,育成牛年龄14月龄~16月龄,体重达到350kg以上时佩戴活动量采集器。
由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提供发情检测数据。
人工授精员的手机接收到发情信息后,在输精前通过直肠检查确诊发情后,进行人工授精。
1.3.3数据收集:统计UCOWS检出的经产牛和育成牛发情头数,以及人工授精员接到UCOWS手机信息后经直肠检查确诊发情的牛头数。
1.4结果统计分析:使用Kappa值对UCOWS法和直肠触诊发情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
Kappa值为1表明完全符合,0为完全不符。
在比较性试验中,Kappa 值在0.4~0.5之间,说明符合率中等;0.5~0.6说明符合率良好;>0.6说明符合率很高。
2结果与分析:2.1育成牛一致性评价分析表1、UCOWS检测发情的准确性UCOWS检测发情头数直肠检查发情头数准确性(%)Kappa(K)值81 73 90.12(73/81)0.706在试验期间,对93头育成奶牛分别使用UCOWS和直肠检查两种方法进行发情鉴定,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比对。
UCOWS共检测出81头牛发情,直肠检查确定有73头发情,UCOWS对育成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90.12%。
(见表1)。
表2:UCOWS对育成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2×2列联表评估表(n= 101)直肠检查参检数未发情合计UCOWS发情81(a)8(b)89未发情0(c)12(d)12合计81 20 101(N)Kappa(K)值,适用于计数资料的一致性评测。
是由表2四格表的数据计算得来。
Kappa值范围在+1与-1之间。
若Kappa值>0.6,表示一致性相当可靠。
两种发情检测方法的一致率Po=a+d/N=(81+12)/101=92.07%机遇一致率Pe=[(a+c)(a+b)/N+(b+d)(c+d)/N]/N=[(81×89)/101+(20×12)/101]/101=73.01%非机遇一致率=1-Pe=1-73.01%=26.98%实际一致率= Po-Pe =92.07%-73.01%=19.06%Kappa= (Po-Pe)/(1-Pe)=19.06%/26.98%=0.706Kappa值表明了两种发情鉴定方法结果的一致有多大程度是由非机遇带来的,也即真正一致的程度。
本试验中Kappa为0.706,即说明和直肠检查确诊发情结果符合率很高。
2.2UCOWS法在经产牛的一致性分析表3、UCOWS检测发情的准确性UCOWS检测发情头数直肠检查发情头数准确性(%)Kappa(K)值100 94 94(94/100)0.85发情鉴定,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比对。
UCOWS共检测出100头牛发情,直肠检查确定有94头发情,UCOWS对育成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94%。
(见表3)。
表4:UCOWS对经产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2×2列联表评估表(n= 126)直肠检查参检数未发情合计UCOWS发情100(a)6(b)106未发情0(c)20(d)20合计100 26 126(N)Kappa(K)值,适用于计数资料的一致性评测。
是由表2四格表的数据计算得来。
Kappa值范围在+1与-1之间。
若Kappa值>0.6,表示一致性相当可靠。
两种发情检测方法的一致率Po=a+d/N=(100+20)/126=95.23% 机遇的抑制率Pe=[(a+c)(a+b)/N+(b+d)(c+d)/N]/N=[(100×106)/126+(26×20)/126]/126=70.03%非机遇一致率=1-Pe=1-70.03%=29.97%实际一致率= Po-Pe =95.23%-70.03%=25.2%Kappa= (Po-Pe)/(1-Pe)=25.2%/29.97%=0.85Kappa值表明了两种发情鉴定方法结果的一致有多大程度是由非机遇带来的,也即真正一致的程度。
本试验中Kappa为85%,即说明UCOWS法和直肠检查确诊发情结果符合率很高,UCOWS完全能够用于奶牛发情鉴定。
3讨论简便而有效的奶牛发情鉴定方法是奶牛生产及繁殖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采用的外部行为观察法简单、易行, 发情牛与非发情牛差别明显, 易被人们掌握,但检出率低。
直肠检查法检出率高, 但直肠检查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焦兴明(2009) [3]研发出了基于发情期间阴道分泌物电阻抗值变化的母畜测情仪,但仅在狐狸发情鉴定中使用过。
冯涛(2013)[4]把奶牛反刍时间作为发情鉴定新指标,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我国大部分奶牛场,奶牛发情是靠奶牛饲养管理员的观察来发现的,但单靠管理人员观察做到及时发现奶牛发情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在夜间更是无法观察奶牛的发情行为, 夜间, 多数奶牛都躺卧休息,周围环境比较安静,激素内分泌旺盛,所以夜间发情的奶牛比较多,因而时常错过奶牛的发情期而不能及时配种。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UCOWS在发情鉴定的准确率为育成牛90.12%和成母牛94%,在生产实际中,UCOWS可24h监控奶牛的发情,避免了错过奶牛的发情期而不能及时配种。
Lehrer等[5] (1992)报道,使用绑在奶牛腿部的计步器记录奶牛的运动步数,使奶牛全天的活动受到监视,如果将这种方法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发情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可达到100%。
Yaniz[6] [7]等研究表明奶牛发情时运动量增加,这与检测到的奶牛发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4结论现有的奶牛发情鉴定系统主要基于奶牛运动感应器开发而成,与挤奶设备配套,具有发情监测、奶量监控、牧场管理软件能功能,读写装置安装于挤奶厅,监测时间固定,必须为挤奶时间才能监测,检出率较低。
UCOWS技术是在待检发情的牛脖子上佩戴运动量采集器,在牛场安装信号接收设备,由电脑集中处理分析数据,并通过Internet上传到服务器,当检测到发情牛只时,及时通过短信方式,把牛只发情时间随时告知牛场配种人员进行适时配种。
UCOWS避免了由于时间、地点束缚所造成系统使用不便,只需手机即可及时检测奶牛发情,独立发情监测系统,对牧场挤奶设备没有要求,24小时实时监测,保证了奶牛活动量的检出率达到90%以上的准确性。
本试验评价UCOWS法和直肠触诊发情结果一致性。
UCOWS法在发情检查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如果对整个群体进行标准化应用,将对牛场带来不可低估的价值。
UCOWS为奶牛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情鉴定工具,能及时发现母牛发情,及时配种,有利于牧场提高奶牛场繁殖状况和经济效益,是规模化奶牛场一种理想的发情鉴定的工具。
参考文献:[1].Sturman, E.A.B. Oltenacu and R.H. Foote, Importance of insemination only cows in estrus, Theriogenology.53 (2000), pp. 1657-1667.[2].R.W. Rorie, T.R. Bilby and T.D. Lester,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estrus detection technologies toreproductive management of cattle, Theriogenology 57 (2002), pp. 137-148.[3].冯涛.一种基于奶牛反刍时间的发情鉴定新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7:198-199[4].焦兴明.母兽动物测情仪的研制[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 )7221~223[5].Lopez-Gatius F, Santolaria P, Mundet I, Yaniz JL. Walking activity at estrus and subsequent fertility in dairy cows. Theriogenology 2005;63:1419-29.[6].Yaniz J, Santolaria P, Lo′pez-Gatius F.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tility and the walking activity of cows atestrus. Vet Rec 2003;15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