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马铃薯

  • 格式:doc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马铃薯

第一节概述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马铃薯是宜饲宜做工业原料的粮食作物,

2.淀粉含12%~22%,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3.块根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提供的事物热量高于所有的木谷类作物。

4.可以制作淀粉、糖精、葡萄糖、酒精等工业产品,加工成薯片、薯条、全粉等。

5.还是多种家禽和家禽的优质饲料。

二、马铃薯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区划

(一)马铃薯的分布与起源

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南美洲是马铃薯的故乡。野生种的起源中心是中美洲及墨西哥,

马铃薯是第四大农作物。分布世界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主产过为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波兰,占世界的60%。

我国主产区为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占全国的90%以上,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种植面积64.64万hm2黑龙江省种植面积为24万hm2,占全国6.2%。

(二)马铃薯的栽培区划

三、北方一作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分,内蒙古、河北

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2.中原二作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东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实行春、秋二季栽培。春季多为商品薯生产,秋季主要是生产种薯。与其他作物间套作。

3.南方二作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秋播后冬播,栽培的集约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薯出口基地。

4.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云、贵、川、西藏等省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山区。本区多为山地和高原,区域广阔,地势复杂,海拔高度变化很大。马铃薯在本区有一季作和二季作栽培类型。

三、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概况

1950年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155.9万hm2,总产8701kt,平均单产5.58t/hm2,1982年全国栽培面积245万hm2,平均单产9.7t/hm2,1995年以来,发展很快,2000年全国栽培面积472.3万hm2,总产66282kt,平均单产14t/hm2。

第二节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的草本植物。

(一)根

马铃薯由块茎繁殖发生的根系为须根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初生芽的基部3~4节上发生的不定根,芽眼根后节根,分枝能力强,宽度30cm左右,深度可达150~200cm,是主体根系,一类是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展的不定根,分布在表土层。(图10-1) 马铃薯根系分布

马铃薯由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根系,属于直根系。

(二)茎

1.地上茎块茎芽眼萌发的幼芽发育形成的地上枝条称地上茎,大多直立,节处为圆形,节间部分为三棱、四棱或多棱。在茎上由于组织增生而形成突起的翼,茎呈绿色也有紫色或其他颜色的品种。

茎分枝,早熟品种,分枝晚,中茎为高30~100cm。

2.地下茎主茎地下结薯部位。表层为木栓化的皮所代替,皮孔大而稀,无色素层。长度一般10cm左右。节数多为8节,通常发生匍匐茎1~3个。

3.匍匐茎是由地下茎节上的液芽发育而成,顶端膨大形成块茎,一般为白色,每个地下茎节上发生4~8条,每株可形成20~30条,正常情况下有50%~70%的匍匐茎形成。大部集中在底表0~10cm土层内;

4.块茎马铃薯块茎是一缩短而肥大的变态茎,既是经济产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匍匐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后,由于皮层、髓部及韧部的薄壁细胞的分生和扩大,并积累大量淀粉,从而使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块茎最顶端的一个芽眼较大,内含芽较多,称为顶芽。一般每块重50~250g以上。块茎皮色有白、黄、红、紫、淡红、深红、淡蓝等色。

马铃薯块茎的解剖结构自外向里包括周皮、皮层、维管束环、外髓和内髓。

(三)叶

马铃薯最初为单叶,以后羽状复叶。

(四)花

马铃薯为自花授粉作物。每个花絮有2~5个分枝,每个分枝上有4~8朵花。花柄的中、上部有一突起的离层环,称为花柄节。花冠合瓣,雄蕊5枚,抱和中央的雄蕊。

(五)果实与种子

马铃薯的果实为浆果,圆形或椭圆形。果皮为绿色,褐色或紫绿色。果实内含种子100~250粒。千粒重0.5~0.6g,刚收获的种子,一般有6个月左右的休眠期。贮藏一年的种子发芽率较高,一般可达85%~90%。通常在干燥低温下贮藏7~8年,仍具有发芽能力。

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马铃薯全生育过程划分为六个生育时期。

(一)芽条生长期

种薯播种后芽眼开始萌芽,至幼苗出土,为芽条生长期。块根萌发时,首先幼芽发生,其顶端着生一些鳞片状小叶,即“胚叶”,随后在幼芽基部的几节上发生幼根。该时期是以根系形成和压条生长为中心,是马铃薯发苗扎根、结薯和壮株的基础。该时期的长短差异较大,短者20~30d,长者可达数月之久。关键措施是促进早发芽、多发根、快出苗、出壮苗。(二)幼苗期

幼苗出土到现蕾为幼苗期改期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主,是决定匍匐茎数量和根系发达程度的关键时期。出苗后7~10d匍匐茎伸长,再经10~15d顶端开始膨大。植株顶端第一花序开始孕育花蕾,侧枝开始发芽,标志着幼苗期的结束。一般历经15~20d。农艺措施的主要目标,在于促根、壮苗、保证根系、茎叶和块根的协调分化与生长。

(三)块茎形成期

现蕾至第一花序开始开花为块茎形成期。块茎直径达3~4cm,地上部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物重达到平衡。生长特点是由地上部茎芽生长为中心,转向地上部茎芽生长与地下部块茎形成并进阶段,决定单株结薯数的关键时期。该期经历30d左右。关键措施以水肥促进茎叶生长,同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生长中心由茎叶速度转向块茎。

(四)块茎增长期

盛花至茎叶衰老为块茎增长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是决定块茎体积打下的关键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时期,经历15~25d。

(五)淀粉积累期

茎叶开始衰老带植株基部2/3左右茎叶枯黄为淀粉积累期,经历20~30d。茎叶停止生长,块茎体积不再增大,但重量仍在增加,是淀粉积累的只要时期,技术措施是尽量延长根、茎、叶的寿命,减缓其衰亡,加速同化物向块茎转移和积累,使块茎充分成熟。

(六)成熟期

在生产实践中,马铃薯无绝对的成熟期。收获期决定生产目的和轮作中的要求,一般当植株地上部茎叶枯黄,块茎内淀粉积累达到最高值,即为成熟收获期。

三、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新收获的块茎,即使给以发芽的适宜条件,不能很快发芽,必须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做休眠。休眠分自然(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