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培训辅导(2019)
- 格式:pptx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1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以下称留抵退税)制度。
为方便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业务,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以下称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二)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三)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四)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五)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二、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三、纳税人申请办理留抵退税,应于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次月起,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以下称申报期)内,完成本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退(抵)税申请表》(见附件)。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可以在同一申报期内,既申报免抵退税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
五、申请办理留抵退税的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应当按期申报免抵退税。
当期可申报免抵退税的出口销售额为零的,应办理免抵退税零申报。
4月1日减增值税2019年国家增值税税率调整文件全文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现将2019年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
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三、原适用16%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6%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0%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2019年6月30日前(含2019年4月1日前),纳税人出口前款所涉货物劳务、发生前款所涉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免退税办法的,购进时已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在计算免抵退税时,适用税率低于出口退税率的,适用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之差视为零参与免抵退税计算。
出口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时间,按照以下规定执行: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除外),以海关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非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跨境应税行为,以出口发票或普通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准;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的货物,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四、适用13%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11%;适用9%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8%。
2019年6月30日前,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退税率;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退税率。
2019年4月新公布是6个税收文件含义1个政策文件:《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这个文件主要告诉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具体政策规定。
归纳起来主要讲了三件事:一是明确增值税税率怎么降从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此外,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
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适用16%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6%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0%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同时,适用13%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11%;适用9%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8%。
二是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范围,同时将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支付的进项税由目前分两年抵扣(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
此外,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三是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符合相关条件的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为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3个征管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1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1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退税率文库2019B版的通知》(税总函〔2019〕82号)这3个文件主要告诉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的具体执行口径和征管规定。
第八节出口和跨境业务增值税的退(免)税和征税二、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退(免)税政策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免退税。
实行免退税办法的退(免)税计税依据为购进应税货物、应税行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海关专用缴款凭证或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凭证上注明的金额。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免退税。
【免退税政策归纳】外销免税不计销项;进项被一分为二。
【例题·多选题1】下列各项中,适用增值税出口退税“免退税”办法的有()。
A.收购货物出口的外贸企业B.受托代理出口货物的外贸企业C.购买研发服务出口的外贸企业D.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答案】AC【提示】融资租赁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方法与没有生产能力的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免退税方法一致。
融资租赁出租方将融资租赁出口货物租赁给境外承租方、将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租赁给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向融资租赁出租方退还其购进租赁货物所含增值税。
其计算公式如下:增值税应退税额=购进融资租赁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融资租赁货物适用的增值税退税率融资租赁出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退税率,按照统一的出口货物适用退税率执行。
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的按简易办法征税的融资租赁货物和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融资租赁货物,其适用的增值税退税率,按照购进货物适用的征收率和退税率孰低的原则确定。
【例题·单选题2】某融资租赁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将一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出租给境外甲企业使用。
融资租赁公司是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该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征收率为3%。
假设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为16%,该融资租赁公司应退增值税税额()。
A.2万元B.3万元C.13万元D.16万元【答案】B【解析】应退税额=100×3%=3(万元)。
【例题·单选题3】某外贸公司2019年5月收购某食品厂生产的麻椒香肠10吨,单价35000元/吨,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额)×不动产净值率【例题】2019年1月,某企业的一处使用中的原值450万元的不动产因违犯政府规划被强拆,已抵扣进项税27万元,待抵扣进项税18万元,不动产净值425万元,则不得抵扣的进项税:(27+18)×(425÷450)×100%=45×94.44%=42.50(万元)。
具体处理:转出已抵进项税27万元;待抵扣进项税扣减42.50-27=15.5(万元)待抵扣进项税留存18-15.5=2.5(万元)3.特殊政策规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1)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提示】上述规定是2019年3月31日之前的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归纳与解释1】纳税人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业务不该抵。
税收法规和规章对纳税人的一些业务活动或经营行为作出了不得抵扣进项税的规定,前述内容着重体现了这一类的要求。
这部分政策规定是考试及现实中都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第二类——凭证不合规。
取得的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三类——资格不具备。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①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②应当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而未办理的。
【例题·单选题】某从事行业咨询业务的小规模纳税人,2018年12月年应税销售额超过了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在2019年1月的申报期后,接到税务机关送达的要求其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的《税务事项通知书》,但该纳税人没有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手续。
39号⽂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享受退税企业需满⾜条件,留抵退税额计算,留抵退税额对应的城建税及附加,申请退税期间,账务处理”01—执⾏⽇期⾃2019年4⽉1⽇起试⾏。
(应持续关注后续发布的更完善的政策⽂件)02—享受退税企业需满⾜条件1)纳税⼈类型⼀般纳税⼈2)纳税遵从度1)纳税信⽤等级为A级或者B级。
2)申请退税前36个⽉未发⽣骗取留抵退税、出⼝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发票情形的。
3)申请退税前36个⽉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
3)是否已享受相关优惠政策⾃2019年4⽉1⽇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4)增量留抵税额⾃2019年4⽉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于零,且第六个⽉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增量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2019年3⽉末留抵税额备注:2019年3⽉末留抵税额越⼩越有利。
2019年4⽉1⽇以后新设⽴的纳税⼈,2019年3⽉底的留抵税额为0,其增量留抵税额即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
03—留抵退税额计算1)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申请退税当期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例×60%关于进项税额拆解,应当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的各期填写的数据进⾏汇总计算:如上表所⽰,申报表中三个黄⾊单元格累计汇总⾦额占红⾊单元格累计汇总⾦额的⽐例即进项构成⽐例。
2)纳税⼈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相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额。
3)当期留抵税额退税后,重新计算连续六个⽉的期限,即退税当期起连续六个⽉(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于零,且第六个⽉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可以继续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4)计算案例假设某企业销项税、进项税、留抵税额如下(单位:万元):1)2019年4⽉-9⽉符合留抵税额退税政策,企业于10⽉申请留抵税额退税,2019年4⽉⾄9⽉累计已抵扣进项税388万元,假设其中已抵扣的增值税专⽤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发票)、海关进⼝增值税专⽤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50万元,则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68*350/388*60%=36.8万元。
额)×不动产净值率【例题】2019年1月,某企业的一处使用中的原值450万元的不动产因违犯政府规划被强拆,已抵扣进项税27万元,待抵扣进项税18万元,不动产净值425万元,则不得抵扣的进项税:(27+18)×(425÷450)×100%=45×94.44%=42.50(万元)。
具体处理:转出已抵进项税27万元;待抵扣进项税扣减42.50-27=15.5(万元)待抵扣进项税留存18-15.5=2.5(万元)3.特殊政策规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1)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提示】上述规定是2019年3月31日之前的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归纳与解释1】纳税人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业务不该抵。
税收法规和规章对纳税人的一些业务活动或经营行为作出了不得抵扣进项税的规定,前述内容着重体现了这一类的要求。
这部分政策规定是考试及现实中都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第二类——凭证不合规。
取得的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三类——资格不具备。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①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②应当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而未办理的。
【例题·单选题】某从事行业咨询业务的小规模纳税人,2018年12月年应税销售额超过了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在2019年1月的申报期后,接到税务机关送达的要求其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的《税务事项通知书》,但该纳税人没有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