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及选解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及选解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及选解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及选解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及选解

第一章

习题

1-1. 一个线偏振光在玻璃中传播时,表示为:i E ))65.0(10cos(10152t c

z

-??=π,试求该光的频率、波长,玻璃的折射率。

1-2. 已知单色平面光波的频率为z H 10

14

=ν,在

z = 0 平面上相位线性增加的情况如图所示。求f x , f y , f z 。

1-3. 试确定下列各组光波表示式所代表的偏振态: (1))sin(0kz t E E x -=ω,)cos(0kz t E E y -=ω; (2) )cos(0kz t E E x -=ω,

)4cos(0πω+-=kz t E E y ;

(3) )sin(0kz t E E x -=ω,)sin(0kz t E E y --=ω。 1-4. 在椭圆偏振光中,设椭圆的长轴与x 轴的夹角

为α,椭圆的长、短轴各为2a 1、2a 2,E x 、E y 的相位差为?。求证:?αcos 22tan 220

000y x y x E E E E -=

1-5.已知冕牌玻璃对0.3988μm 波长光的折射率为n = 1.52546,11m 1026.1/--?-=μλd dn ,求光在该玻璃中的相速和群速。

1-6. 试计算下面两种色散规律的群速度(表示式中的v 表示是相速度):

(1)电离层中的电磁波,222λb c v +=,其中c 是真空中的光速,λ是介质中的电磁波波长,b 是常数。

(2)充满色散介质()(ωεε=,)(ωμμ=)的直波导管中的电磁波,222/a c c v p -=εμωω,其中c 真空中的光速,a 是与波导管截面有关的常数。

1-7. 求从折射率n = 1.52的玻璃平板反射和折射的光的偏振度。入射光是自然光,入射角分别为?0,?20,?45,0456'?,?90。

1-8. 若入射光是线偏振的,在全反射的情况下,入射角应为多大方能使在入射面内振动和垂直入射面振动的两反射光间的相位差为极大?这个极大值等于多少?

1-9. 电矢量振动方向与入射面成45°的线偏振光,入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上,若入射角

?=501θ,n 1 = 1,n 2 = 1.5,则反射光的光矢量与入射面成多大的角度?若?=601θ时,该角度又为多

1-2题用图

大?

1-10. 若要使光经红宝石(n = 1.76)表面反射后成为完全偏振光,入射角应等于多少?求在此入射角的情况下,折射光的偏振度P t 。

1-11. 如图所示,光线穿过平行平板,由n 1进入n 2的界面振幅反射系数为r ,透射系数为t ,下表面的振幅反射系数为r',透射系数为t'。试证明:相应于平行和垂直于图面振动的光分量有:①

'⊥⊥-=r r ,②'////r r -=,③1'2=+?⊥⊥⊥r t t ,④1'////2

//=?+t t r ,⑤=?+'1////r r '////t t ?。

1-12.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表面,试计算玻璃表面的反射率R 0 = ?此反射率R 0与反射光波长是否有关?为什么?若光束以45°角入射,其反射率R 45 = ?由此说明反射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设玻璃折射率为1.52)?

1-13. 如图所示,当光从空气斜入射到平行平面玻璃片上时,从上、下表面反射的光R 1和R 2之间相位关系如何?它们之间是否有附加的“半波程差”?对入射角大于和小于布儒斯特角的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1-14. 如图所示的一根圆柱形光纤,纤芯折射率为n 1,包层折射率为n 2,且n 1 > n 2,

(1)证明入射光的最大孔径角2u (保证光在纤芯和包层界面发生全反射)满足关系式: 2221sin n n u -<

(2)若n 1 = 1.62,n 2 = 1.52,求最大孔径角2u = ?

部分习题解答

1-4. 证:由图可以看出:12tan a a =α, 所以:2

2212121

212

22)(12

tan 1tan 22tan a a a a a a a a -=

-=-=αα

α 若要求证 2

20

000cos 22tan y x y x E E E E -=

?

α,可以按以下方法计算:

1-14题用图

1-13题用图

设 ?????=+=)cos()

cos(00t E E t E E y y

x x ω?ω 可得: ??2002020sin cos 2)()(=-+y y x x y y x x E E E E E E E E

进行坐标变换:?????+=-=ααα

αcos 'sin 'sin 'cos 'y x y

y x x E E E E E E 代入上面的椭圆方程: 222220

)cos sin ''2sin 'cos '(y E E E E E y x y x αααα-+2

22220

)cos sin ''2cos 'sin '(x E E E E E y x y x αααα+++

ααααα222cos ''cos sin 'cos sin '(2E E E E E y x y x -+--2

22220

)2sin ''sin 'cos '(y E E E E E y x y x ααα-+222220

)2sin ''cos 'sin '(x E E E E E y x y x ααα+++ ??αα2

2222sin cos )2cos ''22sin )''((0

000y x y x E E E E E E E E y x y x =+-- )cos 2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cos ('002222200222220000?ααα?αααy x y y x x E E E E E E E E E E x y x y +++-+ ??αα22222sin )cos 2cos 22sin )((''0

00000y x y x y x E E E E E E E E y x =-- 在0cos 2cos 22sin )(000022=--?ααy x y x E E E E 时,即交叉项系数为零时,这时的'x E 、'y E 轴即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由0cos 2cos 22sin )(000022=--?ααy x y x E E E E 解得: ?αcos 22tan 2

20

000y x y x E E E E -=

1-11. 证:依照Fresnel's Fomula , )

sin()

sin(212100θθθθ+--

=s i s r E E )tan()tan(212100θθθθ+-=p i p r E E

)

sin(sin cos 2212

100θθθθ+=

s i s t E E )cos()sin(sin cos 221212100θθθθθθ-+=p i p t E E ①、②依据题意,介质平板处在同一种介质中,由Fresnel's Fomula 的前两项,可以看出不论从介质1到介质2,还是由介质2到介质1的反射,入射角和折射角调换位置后振幅反射率大小不变,要出一个负号,所以'⊥⊥-=r r ,'////r r -=。 ③=?⊥⊥'t t )sin(sin cos 2)sin(sin cos 221122121θθθθθθθθ+?

+=)

(sin 2sin 2sin 21221θθθθ+ )(sin )(sin 2122122

θθθθ+-=⊥

r )

(sin )sin cos cos (sin 2122

2121θθθθθθ+-= )

(sin sin cos cos sin 2sin cos cos sin 2122

12122122212θθθθθθθθθθ+-+=

1-4题用图

)(sin sin cos cos sin 4)sin cos cos (sin 2122

12122121θθθθθθθθθθ+-+=

)

(sin 2sin 2sin )(sin 2122

1212θθθθθθ+-+=

)

(sin 2sin 2sin 1212

21θθθθ+-== 1-'⊥⊥?t t , 所以 1'2

=+?⊥⊥⊥r t t 。 ④'////t t ?=?-+)cos()sin(sin cos 2212121θθθθθθ)cos()sin(sin cos 2122112θθθθθθ-+)

(cos )(sin 2sin 2sin 2122122

1θθθθθθ-+=

)

(cos )(sin )(cos )(sin )(tan )(tan 2122122122122122122

//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r )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1212

2122122122122122

//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r )

(cos )(sin )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42122122211122121222212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4212

2121122θθθθθθθθ-+=

)

(cos )(sin 2sin 2sin 21221212θθθθθθ-+='////t t ?=, 所以 1'////2

//=?+t t r 。 ⑤因为'////r r -=, 所以'////r r ?1'////2

//-?=-=t t r , 即得:=?+'1////r r '////t t ?

也可以按上述方法计算:

'////r r ?)tan()tan(2121θθθθ+-=)tan()tan(1212θθθθ+-?)(tan )(tan 212212θθθθ+--=)

(cos )(sin 2sin 2sin 21221221θθθθθθ-+-

=

1-14. (1)证:由110sin sin θn u n =,得)sin arcsin(

1

1u n n =θ,而190θθ-?=c , 11cos )90sin(sin θθθ=-?=c ,即可得到:1

2210)sin (

1n n

u n n >-时在光纤内表面上发生全反射, 解得:0

2

2

21sin n n n u -<,在空气中n 0 = 1。

(2)解:56036.052.162.1sin 222221=-=-

第二章

习题

2-1. 如图所示,两相干平行光夹角为α,在垂直于角平分线的方位上放置一观察屏,试证明屏上的干涉亮条纹间的宽度为: 2

sin

λ

=

l 。

2-2. 如图所示,两相干平面光波的传播方向与干涉场法线的 夹角分别为0θ和R θ,试求干涉场上的干涉条纹间距。

2-3.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小孔的间距为0.5mm ,光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 。当以折射率为1.60的透明薄片贴住小孔S2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1cm ,试确定该薄片的厚度。

2-4. 在双缝实验中,缝间距为0.45mm ,观察屏离缝115cm ,现用读数显微镜测得10个条纹(准确地说是11个亮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为15mm ,试求所用波长。用白光实验时,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

2-5. 一波长为0.55m μ的绿光入射到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求离双缝2m 远处的观察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若双缝距离增加到2mm ,条纹间距又是多少?

2-6. 波长为0.40m μ~0.76m μ的可见光正入射在一块厚度为1.2×10-6 m 、折射率为1.5的薄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

2-7. 题图绘出了测量铝箔厚度D 的干涉装置结构。两块薄玻璃板尺寸为75mm ×25mm 。在钠黄光(λ= 0.5893m μ)照明下,从劈尖开始数出60个条纹(准确地说是从劈尖开始数出61个明条纹或暗条纹),相应的距离是30 mm ,试求铝箔的厚度D = ?若改用绿光照明,从劈尖开始数出100个条纹,其间距离为46.6 mm ,试求这绿光的波长。

2-8. 如图所示的尖劈形薄膜,右端厚度h 为0.005cm ,折射率n = 1.5,波长为0.707m μ的光以30°角入射到上表面,求在

这个面上产生的条纹数。若以两块玻璃片形成的空气尖劈代替,

2-1题用图

2-2题用图

2-7题用图

2-8题用图

产生多少条条纹?

2-9. 利用牛顿环干涉条纹可以测定凹曲面的曲率半径,结

构如图所示。试证明第m 个暗环的半径r m 与凹面半径R 2、凸面半径R 1、光波长0λ之间的关系为:

1

22102R R R

R m r m -=λ。

2-10. 在观察牛顿环时,用1λ= 0.5m μ的第6个亮环与用2λ的第7个亮环重合,求波长2λ= ?

2-11. 如图所示当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M 2反射镜移动距离为0.233mm 时,数得移动条纹数为792条,求光波长。

2-12.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个臂中引入100.0mm 长、充一个大气压空气的玻璃管,用λ= 0.5850m μ的光照射。如果将玻璃管内逐渐抽成真空,发现有100条干涉条纹移动,求空气的折射率。

2-13. 已知一组F-P 标准具的间距为1mm 、10mm 、60mm 和120mm ,对于λ= 0.55m μ的入射光来说,其相应的标准具常数为多少?为测量λ= 0.6328m μ、波长宽度为0.01×10-4m μ的激光,应选用多大间距的F-P 标准具?

2-14. 某光源发出波长很接近的二单色光,平均波长为600 nm 。通过间隔d = 10 mm 的F-P 干涉仪观察时,看到波长为用1λ的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正好在波长为2λ的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中间,问二光波长相差多少?

2-15. 已知F-P 标准具反射面的反射系数r = 0.8944,求: (1)条纹半宽度。 (2)条纹精细度。

2-16. 红外波段的光通过锗片(Ge ,n = 4)窗口时,其光能至少损失多少?若在锗片两表面镀上硫化锌(n = 2.35)膜层,其光学厚度为1.25 m μ,则波长为5 m μ的红外光垂直入射该窗口时,光能损失多少?

2-17. n G = 1.52)镀上硫化锌膜层(n = 2.35)λ= 0.5m μ,求正

2-9题用图

2-11题用图

入射时给出最大反射率和最小反射率的膜厚度及相应的反射率。

2-18. 在某种玻璃基片(n G = 1.6)上镀制单层增透膜,膜材料为氟化镁(n = 1.38),控制膜厚,对波长0λ= 0.5m μ的光在正入射时给出最小反射率。试求这个单层膜在下列条件下的反射率:

(1)波长0λ= 0.5m μ,入射角?=00θ; (2)波长λ= 0.6m μ,入射角?=00θ; (3)波长0λ= 0.5m μ,入射角?=300θ; (4)波长λ= 0.6m μ,入射角?=300θ。

2-19. 计算比较下述两个7层4/λ膜系的等效折射率和反

射率:

(1)n G = 1.50,n H = 2.40,n L = 1.38;

(2)n G = 1.50,n H = 2.20,n L = 1.38。 由此说明膜层折射率对膜系反射率的影响。

2-20. 对实用波导,n +n G ≈ 2n ,试证明厚度为h 的对称波导,传输m 阶膜的必要条件为: Δn = n -n G ≥2

228nh m λ

式中,λ是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长。

2-21. 太阳直径对地球表面的张角θ2约为230'?,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若直接用太阳光作光源进行 双缝干涉实验(不限制光源尺寸的单缝),则双 缝间距不能超过多大?(设太阳光的平均波长为 λ= 0.55m μ,日盘上各点的亮度差可以忽略。

) 2-22. 在杨氏干涉实验中,照明两小孔的光源是一个直径为2 mm 的圆形光源。光源发射光的波长为λ= 0.5m μ,它到小孔的距离为1.5 m 。问两小孔能够发生干涉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23. 若光波的波长宽度为λ?,频率宽度为ν?,试证明λλνν//?=?。式中ν和λ分别为该光波的频率和波长。对于波长为632.8 nm 的He-Ne 激光,波长宽度λ?= 2×10-8 nm ,试计算它的频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部分习题解答

2-2. 解: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两束平行光的振幅可以写成: )

sin cos (0R R kx kz t i R R e E E θθω---=, )

sin cos (0O O kx kz t i O O e

E E θθω+--=

干涉光振幅:

)

sin cos (0)

sin cos (0O O R R kx kz t i O kx kz t i R O R e

E e

E E E E θθωθθω+-----+=+=

t

i kx kz i O kx kz i R e

e E e E O O R R ωθθθθ--++=)()sin cos (0)sin cos (0

干涉光强度分布:

*E E I ?=))(()sin cos (0)sin cos (0)sin cos (0)sin cos (0O O R R O O R R kx kz i O kx kz i R kx kz i O kx kz i R e E e E e E e E θθθθθθθθ--+--+++=

)sin cos ()sin cos (00)sin cos ()sin cos (002

020O O R R R R O O kx kz i kx kz i O R kx kz i kx kz i O R O R e e E E e e E E E E θθθθθθθθ--++--+++=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002

020O R R O O R R O ikx ikz ikx ikz O R O R e e e e E E E E θθθθθθθθ+--+--+++= ))sin (sin )cos (cos (cos 2002

020O R R O O R O R x z k E E E E θθθθ+--++=

由此可以看出:干涉光强是随空间位置(x, z )而变化的。如果在z = 0处放置一个观察屏,则屏上

光强分布为:)sin (sin cos 2002

020O R O R O R kx E E E E I θθ+++=

如果进一步假设二干涉光强度相等:2

0200O R E E I ==,则屏上光强分布为:

))sin (sin cos 1(20O R kx I I θθ++=

2-6. 解:由产生亮纹的条件λλ

m nh =+

=?2

2,计算得:

m = 1时,=λ7.2×10-6 m ;m = 5时,=λ0.8×10-6 m ;m = 6时,=λ 6.545×10-6 m ; m = 7时,=λ0.5538×10-6 m ;m = 8时,=λ0.48×10-6 m ;m = 9时,=λ0.4235×10-6 m ; m = 10时,=λ0.3789×10-6 m 。

所以在可见光范围内,=λ 6.545×10-6 m ,0.5538×10-6 m ,0.48×10-6 m ,0.4235×10-6 m 四个波长的光反射光最强。

2-9. 证:双光束等厚干涉的反射光的光程差是:2

cos 20λ

θ+

=?d n

产生暗纹的条件是λλλ

θ2

1

2cos 20+=+

=?m d n ,即λθm d n =cos 20。 )()(2

2

222

2

11m m m r R R r R R d -----=

))2(())2((22221211R r R R R r R R m m ----

-=221222R r R r m m -=)1

1(2212R R r m -= 代入光程差条件得:λm R R r m =-)11(22

212,即1

2212R R R

R m r m -=λ

2-14. 解:设二波长为:λλ?-=216001, λλ?+=2

1

6002

通过F-P 干涉仪后一个波长的条纹刚好落在另一个波长所产生条纹的中间,说明一个波长的明纹条件正好是另一个波长所产生条纹的暗纹条件, 由

2

sin 112?F I I i t +=,?=k ?2cos 22θλ

π

nh =知道: 当πθλπ

?m nh 2cos 222==

(m = 0,±1,±2,±3,…)时是明纹条件, 当πθλ

π

?)12(cos 222+==m nh (m = 0,±1,±2,±3,…)时是暗纹条件,

也就是说二波长在同一位置(2θ相同),产生的位相差差π,即: πθλ

λλλπ??=?+-?-=-221cos 2)2

11

211(

2nh

1cos ))2

1

((

422

2=?-?θλλλ

nh 考虑到λ?很小,而且角度2θ也很小, 所以22

cos 4θλλnh =

?nh 42

λ=nm 109m 10910104)106.0(3

123

26----?=?=???=

2-18. 解:(1)镀单层膜后的反射率为:?

?

cos 21cos 22122

212122212

r r r r r r r r E E

R t r ++++=

=,

其中: 10101n n n n r +-=159664.038.1138.11-=+-=, 21212n n n n r +-=073826.06

.138.16

.138.1-=+-=,

111cos 22θλ

π

?h n =

极值位置取在0sin =?时,此时1cos ±=?, 当1cos -=?时,πθλ

π

?==

111cos 22h n 1

14n h λ

=

?nm 6.90m 0906.038

.145

.0==?=

μ

212

2212

12

22

1212r r r r r r r r R -+-+=007545.0073826

.0159664.02073826.0159664.01073826

.0159664.02073826.0159664.02222=??-?+??-+= (2)?====

=

1506

5

6.05.0cos 22cos 2211100111ππθλπλλθλ

π

?h n h n ??

cos 21cos 2212221212

22

1r r r r r r r r R ++++=010744.0150cos 073826.0159664.02073826.0159664.01150cos 073826.0159664.02073826.0159664.02

222=?

???+?+?

???++= (3)?==?=

=

88.155866025.030cos 22cos 22110

111πλπ

θλ

π

?h n h n

??

cos 21cos 2212

221212

22

1r r r r r r r r R ++++=009632.088.155cos 073826.0159664.02073826.0159664.0188.155cos 073826.0159664.02073826.0159664.02222=?

???+?+?

???++= (4)?=?=?=

=

94.129866025.06

.05

.030cos 22cos 221100111πλπλλθλ

π

?h n h n ?

?

cos 21cos 2212221212

22

1r r r r r r r r R ++++=016050.094.129cos 073826.0159664.02073826.0159664.0194.129cos 073826.0159664.02073826.0159664.02

222=????+?+?

???++= 2-21. 解:在讨论双缝实验的相干性时,我们得到视见度公式:

λ

βπb I I I I V m M m

M c sin =+-=

其中b 是光源线度,D

d

=

β是双缝距离对光源面的张角。 在πλπλβπ==D bd b 时视见度V 为零,解得:θλ2=d mm 059.0m 10591802301055.066=?=?

?'??=--π

双缝的距离超过这个数值将得不到干涉现象。

第三章

习题

3-1. 由氩离子激光器发出波长λ= 488 nm 的蓝色平面光,垂直照射在一不透明屏的水平矩形孔上,此矩形孔尺寸为0.75 mm ×0.25 mm 。在位于矩形孔附近正透镜(f = 2.5 m )焦平面处的屏上观察衍射图样。试描绘出所形成的中央最大值。

3-2. 由于衍射效应的限制,人眼能分辨某汽车两前灯时,人离汽车的最远距离l = ?(假定两车灯相距1.22 m 。)

3-3. 一准直的单色光束(λ= 600 nm )垂直入射在直径为1.2 cm 、焦距为50 cm 的汇聚透镜上,试计算在该透镜焦平面上的衍射图样中心亮斑的角宽度和线宽度。

3-4. (1)显微镜用紫外光(λ= 275 nm )照明比用可见光(λ= 550 nm )照明的分辨本领约大多少倍?

(2)它的物镜在空气中的数值孔径为0.9,用用紫外光照明时能分辨的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用油浸系统(n = 1.6)时,这最小距离又是多少?

3-5. 一照相物镜的相对孔径为1:3.5,用λ= 546 nm 的汞绿光照明。问用分辨本领为500线 / mm 的底片来记录物镜的像是否合适?

3-6. 用波长λ= 0.63m μ的激光粗测一单缝的缝宽。若观察屏上衍射条纹左右两个第五级极小的间距是6.3cm ,屏和缝之间的距离是5 m ,求缝宽。

3-7. 今测得一细丝的夫琅和费零级衍射条纹的宽度为1 cm ,已知入射光波长为0.63m μ,透镜焦距为50 cm ,求细丝的直径。

3-8. 考察缝宽b = 8.8×10-3 cm ,双缝间隔d = 7.0×10-2 cm 、波长为0.6328m μ时的双缝衍射,在中央极大值两侧的两个衍射极小值间,将出现多少个干涉极小值?若屏离开双缝457.2 cm ,计算条纹宽度。

3-9.在双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所用波长λ= 632.8 nm ,透镜焦距f = 50 cm ,观察到两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e = 1.5 mm ,并且第4级亮纹缺级。试求:(1)双缝的缝距和缝宽;(2)第1、2、3级亮纹的相对强度。

3-10. 用波长为624 nm 的单色光照射一光栅,已知该光栅的缝宽a = 0.012 mm ,不透明部分的宽度b = 0.029 mm ,缝数N = 1 000,试求:(1)中央峰的角宽度;(2)中央峰内干涉主极大的数目;(3)谱线的半角宽度。

3-11. 一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在满足λθ3sin =d 时,经光栅相邻两缝沿θ方向衍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是多少?经第1缝和第n 缝衍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又是多少?这时通过任意两缝的光叠加是否都会加强?

3-12. 已知一光栅的光栅常数d = 2.5m μ,缝数为N = 20 000条。求此光栅的一、二、三级光谱

的分辨本领,并求波长m 69.0μλ=红光的二、三级光谱的位置(角度),以及光谱对此波长的最大干涉级次。

3-13. 已知F-P 标准具的空气间隔h = 4cm ,两镜面的反射率均为R = 89.1%。另有一反射光栅的刻线面积为3 cm × 3 cm ,光栅常数为1 200条 / mm ,取其一级光谱,试比较这两个分光元件对

m 6328.0μλ=红光的分光特性。

3-14.在一透射光栅上必须刻多少线,才能使它刚好分辨第一级光谱中的钠双线(589.592 nm 和588.995nm )。

3-15. 一光栅宽为5 cm ,每毫米内有400条刻线。当波长为500 nm 的平行光垂直入射时,第4级衍射光谱处在单缝衍射的第一极小位置。试求:

(1)每缝(透光部分)的宽度。 (2)第二级衍射光谱的半角宽度。 (3)第二级可分辨的最小波长差。

(4)若入射光改为光与栅平面法线成30°角方向斜入射时,光栅能分辨的谱线最小波长差又为多少?

3-16. 一块闪耀波长为第一级0.5m μ、每毫米刻痕为1 200的反射光栅,在里特罗自准直装置中能看到0.5m μ的哪几级光谱?

3-17. 波长λ= 563.3 nm 的单色光,从远处的光源发出,

穿过一个直径为D = 2.6 mm 的小圆孔,照射与孔相距r 0 = 1 m 的屏幕。问屏幕正对孔中心的点P 0处,是亮点还是暗点?要使P 0点的情况与上述情况相反,至少要把屏幕移动多少距离?

3-18. 有一波带片,它的各个环的半径为m r m 1.0= cm (m = 1,2,…)。当m 5.0μλ=时,计算其焦点的位置。

3-19. 如图所示,单色点光源(λ= 500 nm )安装在离光阑1 m 远的地方,光阑上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0.5 mm 和1 mm 的通光圆环,考察点P 离光阑1 m (SP 连线通过圆环中心并垂直于圆环平面)。问在P 点的光强和没有光阑时的光强度之比是多少?

3-20. 单色平面光入射到小圆孔上,在孔的对称轴线上的P 0点

进行观察,圆孔正好露出1/2个半波带,试问P 0点的光强是光波自由传播时光强的几倍。

3-21. 波长632.8 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一圆孔屏上,在孔后中心轴上距圆孔r 0 = 1 m 处的P 0点出现一个亮点,假定这时小圆孔对P 0点恰好露出第一个半波带。试求:

(1)小孔的半径ρ。

(2)由P 0点沿中心轴从远处向小孔移动时,第一个暗点至圆孔的距离。

22.一块菲涅耳波带片对波长0.50m μ的衍射光的焦距是10 m ,假定它的中心为开带,

(1)求波带片上第4个开带外圆的半径。

(2)将一点光源置于距波带片中心2 m 处,求它的+1级像。

3-23. 如图所示是制作全息光栅的装置图,试推导其全息光栅的条纹间距公式。今要在干版处获得1200条 / mm 的光栅,问两反射镜间的夹角是多少。

3-24. 求出如图所示衍射屏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光 强分布。设衍射屏由单位振幅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 3-25. 一块透明片的振幅透过系数2

)(x e

x t π-=,将其置于透镜的前焦平面上,并用单位振幅的

单色光垂直照明,求透镜后焦平面上的振幅分布。

部分习题解答

3-2. 解:假定人眼瞳孔的直径为2 mm ,可见光波长为0.5m μ,则其极限角分辨率为D

λ

θ22

.1=,

rad 10305.0102/105.022.1336---?=???=θ,能分辨开车灯的最远距离为:

θ??=x l m 10410

305.022

.133?=?=-。

3-6. 解:极小值的位置出现在πλ

πβm f ax

f kax ===2的地方,其中m = ±1,±2,±3,…,两个

第五级极小的间距是a f x λ10=?,所以缝宽x f a ?=λ10mm 0.5m 105103.61063.051042

6

=?=????=---

3-8. 解:衍射的第一极小值的位置出现在πλπβ±===

f ax f kax 2的地方,此时a f x λ=3

108.8-?=

λ

f ,在此位置上,双缝衍射出现条纹的条件为0)sin(

2

sin ==x f d λπ?

,即πλπm x f

d

=,其中m = ±1,±2,±3,…,

在衍射的第一极小值位置处的级数m 为95.7108.8100.75

4

=??==--a d m ,刚好多包含一个暗纹:中央主极

大两边每侧有7条亮纹,8条暗纹,两边共包含16条暗纹。

条纹宽度Nd f x λ2=?m 10133.4100.72106328.0572.423

4

6---?=?????=

3-24题用图

3-23题用图

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_试题_题库(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经典数据结构面试题(含答案)

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栈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树是结点的集合,它的根结点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 15.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设一棵二叉树中有3个叶子结点,有8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结点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一棵二叉树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分别为ABDEGCFH和DBGEACHF,则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访问顺序是abdgcefh,中序遍历访问顺序是dgbaechf,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数据库保护分为: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和数据的恢复。 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精品文档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二)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 ) A.多元化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公共性 2、私人部门管理的突出特征表现为(ABD ) A.目标明确 B.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 C.组织有效性度量很难 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 3、一般认为,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范式有(AD ) A.公共行政范式 B.公共服务范式 C.公共责任范式 D.新公共管理范式 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因素主要有(ABCD ) A.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 B. 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 C. 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管理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 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撑 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 ) A.政治学 B.行政法学 C.社会学 D.官房学 6、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 ) A.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 B.杰弗逊的“独立宣言” C.韦伯的科层制 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之上的科层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则为(ABCD )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则 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则 C.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征为(ABCD ) A.行政活动的科学化 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 C.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 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 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BCD ) A.政治的顺向控制问题 B.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 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题 11、造成科层制组织低效率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BD ) A. 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有通过知识保密来获得和保持权力的激励 B. 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D.严格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中不可避免在会出现“彼德现象” 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措施主要包括(ABCD ) A.严格的成本控制 B.权力分散化 C.加强一线管理 D.运用市场机制和强化服务质量 13、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观点包括(ABCD ) A.注重管理、绩效评估和效率 B.公共服务代理化 C. 在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并削减成本 D.强调产出控制而非过程控制 14、1992年英国梅杰内阁颁布的《公民宪章》中列出的公共服务的原则有(ABCD) A.公布明确的标准 B.公布有关服务运作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2016年专项练习题集-定积分的计算

2016年专项练习题集-定积分的计算 一、选择题 1.dx x )5(1 22-?=( ) A.233 B. 31 C.3 4 D .83 【分值】5分 【答案】D 【易错点】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是求解关键。 【考查方向】求定积分 【解题思路】求出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应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解。 【解析】dx x )5(122-?=123153x x -=83 . 2.直线9y x =与曲线3 y x =在第一象限内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 B 、 C 、2 D 、4 【分值】5分 【答案】D 【易错点】求曲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可转化为函数在某个区间内的定积分来解决,被积函

数一般表示为曲边梯形上边界的函数减去下边界的函数. 【考查方向】定积分求曲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解题思路】先求出直线与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再利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求出封闭图形的面积. 【解析】由? ??==39x y x y ,得交点为()()()27,3,27,3,0,0--, 所以()4 81034129942303 =??? ??-=-=?x x dx x x S ,故选D. 3.2 2-?2412x x -+dx =( ) A.π 4 B.π 2 C.π D.π3 【分值】5分 【答案】A 【易错点】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一般根据面积求定积分,这样可以避免求原函数,注意理解所涉及的几何曲线类型. 【考查方向】求定积分 【解题思路】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转化为圆的面积问题。 【解析】设y =2412x x -+,即(x -2)2+y 2=16(y ≥0).∵2 2-?2412x x -+dx 表示以4为半径的圆的四分之一面积.∴2 2-?2412x x -+dx =π4. 4.F4遥控赛车组织年度嘉年华活动,为了测试一款新赛车的性能,将新款赛车A 设定v =3t 2+1(m/s)的速度在一直线赛道上行驶,老款赛车B 设定在A 的正前方5 m 处,同时以v

数据结构模拟卷(含答案)经典习题培训讲学

数据结构模拟卷(含答案)经典习题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若将数据结构形式定义为二元组(K,R),其中K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则R是K上( ) A. 操作的有限集合 B. 映象的有限集合 C. 类型的有限集合 D. 关系的有限集合 2. 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元素移动的次数为( ) A. n-i+1 B. i C. i+1 D. n-i 3. 若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指针为head,则该链表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ULL D. head->next==head 4. 引起循环队列队头位置发生变化的操作是( ) A. 出队 B. 入队 C. 取队头元素 D. 取队尾元素 5. 若进栈序列为1,2,3,4,5,6,且进栈和出栈可以穿插进行,则不.可能出现的出栈序列是( ) A. 2,4,3,1,5,6 B. 3,2,4,1,6,5 C. 4,3,2,1,5,6 D. 2,3,5,1,6,4

6. 字符串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方式是( ) A. 散列存储和索引存储 B. 索引存储和链式存储 C. 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D. 散列存储和顺序存储 7. 数据结构是() A.一种数据类型 B.数据的存储结构 C.一组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D.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8.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辨别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评价算法的效率 C.研究算法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D.鉴别算法的可读性 9. 在线性表的下列运算中,不.改变数据元素之间结构关系的运算是 () A.插入B.删除 C.排序D.定位10. 下列图示的顺序存储结构表示的二叉树是( )

定积分典型例题11198

定积分典型例题 例1 求21lim n n →∞L . 分析 将这类问题转化为定积分主要是确定被积函数和积分上下限.若对题目中被积函数难以想到,可采取如下方法:先对区间[0,1]n 等分写出积分和,再与所求极限相比较来找出被积函数与积分上下限. 解 将区间[0,1]n 等分,则每个小区间长为1 i x n ?=,然后把2111n n n =?的一个因子1n 乘 入和式中各项.于是将所求极限转化为求定积分.即 21lim n n →∞+L =1lim n n →∞+L =34 =?. 例2 ? =_________. 解法1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0 ?等于上半圆周22(1)1x y -+= (0y ≥) 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故0 ?= 2 π . 例18 计算2 1 ||x dx -?. 分析 被积函数含有绝对值符号,应先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再积分. 解 2 1||x dx -?=0 2 10()x dx xdx --+??=220210[][]22x x --+=5 2 . 注 在使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时,应保证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满足可积条件.如 3 322 2111 []6 dx x x --=-=?,则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则是由于被积函数21x 在0x =处间断且在被积区间内无界. 例19 计算2 20 max{,}x x dx ?. 分析 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实际是分段函数 212()01x x f x x x ?<≤=?≤≤? . 解 232 12 2 2 12010 1 1717max{,}[][]23236 x x x x dx xdx x dx =+=+=+=? ?? 例20 设()f x 是连续函数,且10 ()3()f x x f t dt =+?,则()________f x =. 分析 本题只需要注意到定积分()b a f x dx ?是常数(,a b 为常数). 解 因()f x 连续,()f x 必可积,从而10 ()f t dt ?是常数,记1 ()f t dt a =?,则 ()3f x x a =+,且11 (3)()x a dx f t dt a +==??.

数据结构模拟卷(含答案)经典习题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若将数据结构形式定义为二元组(K,R),其中K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则R是K上( ) A. 操作的有限集合 B. 映象的有限集合 C. 类型的有限集合 D. 关系的有限集合 2. 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元素移动的次数为( ) A. n-i+1 B. i C. i+1 D. n-i 3. 若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指针为head,则该链表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ULL D. head->next==head 4. 引起循环队列队头位置发生变化的操作是( ) A. 出队 B. 入队 C. 取队头元素 D. 取队尾元素 5. 若进栈序列为1,2,3,4,5,6,且进栈和出栈可以穿插进行,则不.可能出现的出栈序列是( ) A. 2,4,3,1,5,6 B. 3,2,4,1,6,5 C. 4,3,2,1,5,6 D. 2,3,5,1,6,4 1

6. 字符串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方式是( ) A. 散列存储和索引存储 B. 索引存储和链式存储 C. 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D. 散列存储和顺序存储 7. 数据结构是() A.一种数据类型 B.数据的存储结构 C.一组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D.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8.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辨别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评价算法的效率 C.研究算法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D.鉴别算法的可读性 9. 在线性表的下列运算中,不.改变数据元素之间结构关系的运算是 () A.插入B.删除 C.排序D.定位 10. 下列图示的顺序存储结构表示的二叉树是( ) 2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 A.公民 B.政府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 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经典数据结构上机题_答案解析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题目 实验一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实验学时 2学时 背景知识:顺序表的插入、删除及应用。 目的要求: 1.掌握顺序存储结构的特点。 2.掌握顺序存储结构的常见算法。 实验容 1.输入一组整型元素序列,建立顺序表。 2.实现该顺序表的遍历。 3.在该顺序表中进行顺序查找某一元素,查找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0。4.判断该顺序表中元素是否对称,对称返回1,否则返回0。 5.实现把该表中所有奇数排在偶数之前,即表的前面为奇数,后面为偶数。 6.输入整型元素序列利用有序表插入算法建立一个有序表。 7.利用算法6建立两个非递减有序表并把它们合并成一个非递减有序表。 8. 利用该顺序结构实现循环队列的入队、出队操作。 8.编写一个主函数,调试上述算法。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VERFLOW 0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ist {ElemType elem[MAXSIZE]; int length; }Sqlist; void Creatlist(Sqlist &L) {int i; printf("请输入顺序表的长度:"); //输入一组整型元素序列,建立一个顺序表。 scanf("%d",&L.length); for(i=0;i

经典数据结构面试题(含答案)

.栈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树是结点的集合,它的根结点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 15.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设一棵二叉树中有3个叶子结点,有8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结点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一棵二叉树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分别为ABDEGCFH和DBGEACHF,则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访问顺序是abdgcefh,中序遍历访问顺序是dgbaechf,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数据库保护分为: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和数据的恢复。 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数据结构经典题目c语言代码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程序实现采用C语言) 题目1:猴子选王(学时:3) 一堆猴子都有编号,编号是1,2,3 ...m,这群猴子(m个)按照1-m的顺序围坐一圈,从第1开始数,每数到第n个,该猴子就要离开此圈,这样依次下来,直到圈中只剩下最后一只猴子,则该猴子为大王。 要求:m及n要求从键盘输入,存储方式采用向量及链表两种方式实现该问题求解。 //链表 #include #include // 链表节点 typedef struct _RingNode { int pos; struct _RingNode *next; }RingNode, *RingNodePtr; // 创建约瑟夫环,pHead:链表头指针,count:链表元素个数 void CreateRing(RingNodePtr pHead, int count) { RingNodePtr pCurr = NULL, pPrev = NULL; int i = 1; pPrev = pHead; while(--count > 0)

{ pCurr = (RingNodePtr)malloc(sizeof(RingNode)); i++; pCurr->pos = i; pPrev->next = pCurr; pPrev = pCurr; } pCurr->next = pHead; // 构成环状链表 } void KickFromRing(RingNodePtr pHead, int n) { RingNodePtr pCurr, pPrev; int i = 1; // 计数 pCurr = pPrev = pHead; while(pCurr != NULL) { if (i == n) { // 踢出环 printf("\n%d", pCurr->pos); // 显示出圈循序 pPrev->next = pCurr->next; free(pCurr); pCurr = pPrev->next; i = 1; } pPrev = pCurr;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20200512012353)

、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 A.会计学 B.政治学 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定积分典型例题20例答案

定积分典型例题20例答案 例1 求33322 32 1lim (2)n n n n n →∞+++. 分析 将这类问题转化为定积分主要是确定被积函数和积分上下限.若对题目中被积函数难以想到,可采取如下方法:先对区间[0,1]n 等分写出积分和,再与所求极限相比较来找出被积函数与积分上下限. 解 将区间[0,1]n 等分,则每个小区间长为1i x n ?=,然后把2111n n n =?的一个因子1 n 乘 入和式中各项.于是将所求极限转化为求定积分.即 33322 32 1lim (2)n n n n n →∞+++=333 112 lim ()n n n n n n →∞++ +=1303 4 xdx =?. 例2 2 20 2x x dx -? =_________. 解法1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2 20 2x x dx -?等于上半圆周22(1)1x y -+= (0y ≥) 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故220 2x x dx -? = 2 π . 解法2 本题也可直接用换元法求解.令1x -=sin t (2 2 t π π - ≤≤ ),则 2 2 2x x dx -? =2 2 2 1sin cos t tdt ππ- -? =2 2 21sin cos t tdt π -? =220 2cos tdt π ?= 2 π 例3 (1)若2 2 ()x t x f x e dt -=?,则()f x '=___;(2)若0 ()()x f x xf t dt =?,求()f x '=___. 分析 这是求变限函数导数的问题,利用下面的公式即可 () () ()[()]()[()]()v x u x d f t dt f v x v x f u x u x dx ''=-?. 解 (1)()f x '=42 2x x xe e ---; (2) 由于在被积函数中x 不是积分变量,故可提到积分号外即0()()x f x x f t dt =?,则 可得 ()f x '=0()()x f t dt xf x +?. 例4 设()f x 连续,且31 ()x f t dt x -=?,则(26)f =_________. 解 对等式310 ()x f t dt x -=? 两边关于x 求导得 32(1)31f x x -?=,

数据结构经典例题

数据结构经典例题 1.设计一个算法将L拆分成两个带头节点的单链表L1和L2。 void split(LinkList *&L,LinkList *&L1,LinkList *&L2) { LinkList *p=L->next,*q,*r1; //p指向第1个数据节点 L1=L; //L1利用原来L的头节点 r1=L1; //r1始终指向L1的尾节点 L2=(LinkList *)malloc(sizeof(LinkList));//创建L2的头节点 L2->next=NULL; //置L2的指针域为NULL while (p!=NULL) { r1->next=p; //采用尾插法将*p(data值为ai)插入L1中 r1=p; p=p->next; //p移向下一个节点(data值为bi) q=p->next; //由于头插法修改p的next域,故用q保存*p的后继节点 p->next=L2->next; //采用头插法将*p插入L2中 L2->next=p; p=q; //p重新指向ai+1的节点 } r1->next=NULL; //尾节点next置空 } 2.查找链表中倒数第k个位置上的节点(k为正整数)。若查找成功,算法输出该节点的data域的值,并返回1;否则,只返回0。 typedef struct LNode {int data; struct LNode *link; } *LinkList; int Searchk(LinkList list,int k) { LinkList p,q; int count=0; p=q=list->link; while (p!=NULL) { if (countlink; p=p->link; } if (count

数据结构上机例题及答案

习题二 ⒉1描述以下四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变量,头指针,头结点,首结点(第一个结点)。解:头指针变量和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头结点或首结点)的指针;在首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称为头结点;首结点是指链表中存储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的结点。若单链表中附设头结点,则不管线性表是否为空,头指针均不为空,否则表示空表的链表的头指针为空。 2.2简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及各自使用的场合。 解:顺序存储是按索引直接存储数据元素,方便灵活,效率高,但插入、删除操作将引起元素移动,降低了效率;而链式存储的元素存储采用动态分配,利用率高,但须增设表示结点之间有序关系的指针域,存取数据元素不如顺序存储方便,但结点的插入和删除十分简单。顺序存储适用于线性表中元素数量基本稳定,且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但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存取线性表中的元素的情况;而链式存储适用于频繁进行元素动态插入或删除操作的场合。 2.3 在头结点为h的单链表中,把值为b的结点s插入到值为a的结点之前,若不存在a,就把结点s插入到表尾。 Void insert(Lnode *h,int a,int b) {Lnode *p,*q,*s; s=(Lnode*)malloc(sizeof(Lnode)); s->data=b; p=h->next; while(p->data!=a&&p->next!=NULL) {q=p; p=p->next; } if (p->data==a) {q->next=s; s->next=p;} else

{p->next=s; s->next=NULL; } } 2.4 设计一个算法将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分解成两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和B,使A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奇数的元素,而B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偶数的元素,并且保持元素原有的相对顺序。 Lnode *cf(Lnode *ha) {Lnode *p,*q,*s,*hb; int t; p=ha->next; q=ha; t=0; hb=(Lnode*)malloc(sizeof(Lnode)); s=hb; while(p->next!=NULL) {if (t==0) {q=p;p=p->next;t=1;} else {q->next=p->next; p->next=s->next; s->next=p; s=p; p=p->next; t=0; } } s->next=NULL; return (hb); }

东财考试批次公共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C 2.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 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B 3.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型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B 4.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B 5.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A 6. 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A 7. 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8. 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C .人力资源管理思潮 D .新公共管理运动 【答案】A 9. ()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 A .1988 B .1993 C .1998 D .2000 【答案】B 10. 虽然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存在过庞大的文官队伍与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西方各国的职业文官队伍则是出现于()世纪民族国家形成与中央权扩张的时期。 A .13 B .14 C .15 D .16 【答案】B 11. 在西方,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通过()产生,有任期。 A .选举 B .考试 C .任命 D .推荐 【答案】A 12. 公债按()分,可分为中央公债与地方公债。 A .发行机构的地位 B .发行地域 C .偿还期限 D .是否允许上市流通 【答案】A 13. 税收是当今各国最主要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中()以上来自税收收入。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14. 个人伦理主要是通过良知和舆论来约束;而公共管理伦理除了舆论和内心信念约束外,还受()的约束。 A .良知 B .法律 C .制度 D .强制 【答案】C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 1. 道路是纯公共物品。 【答案】× 2. 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属于Y理论假定。 【答案】× 3.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 【答案】× 4. "更少的政府,更多的治理"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共同特征。 【答案】√ 5. 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的发展改变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格局。地方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往往结合成利益共同体,联合向中央政府"讨价还价"。 【答案】√ 6. 我国地方政府层级的设置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后,最终形成了省、县(县级市)、乡三级制和省、市、

数据结构典型例题

基本概念典型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例6-1]数据结构用集合的观点可以表示为一个二元组DS=(D,R)。其中,D是( ①)的有穷集合,R是D上( ②)的有限集合。 ①A.算法B. 数据元素C. 数据操作D. 逻辑结构 ②A. 操作B. 映像C. 存储D.关系 解析:由数据结构的集合形式化定义可知,本题答案为:①B;②D。 [例6-2]数据的常用存储结构中不包括( )。 A.顺序存储结构B.线性结构C.索引存储结构D.散列存储结构 解析:数据通常有四种基本的存储方法,即顺序存储方法、链式存储方法、索引存储 方法和散列存储方法。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B。 [例6-3] 算法指的是( ①),它必须具备( ②)这三个特性。 ①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D.调度方法 ②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B.可执行性、确定性、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 解析: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是由若于条指令组成的有限序列。它 必须满足以下性质:输人性、输出性、有穷性、确定性、无二义性和可行性。由此可知,本 题答案为:①㈠②B。 [例6-4] 在下面的程序段中,对x的赋值语句的执行频度为( )。 for(i=0;i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得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得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得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得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得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得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与私人利益 B、效率性与私人利益 C、公共性与公共利益D、效率性与公共利益 4、有效得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得起点就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得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得发表B、《经济与社会》得发表 C、《行政学导论》得发表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得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得直接动因为(C) A、经济得发展 B、政治得推动 C、公共部门得改革 D、私人部门得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得就是(A )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得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得提出者就是(D )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得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得就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得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得那些人发布命令得权力”为基础得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得传统、神圣不可侵犯得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得人得地位得合法性为基础得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高中数学定积分计算习题

定积分的计算 班级 姓名 一、利用几何意义求下列定积分 (1)dx x ? 1 1 -2-1 (2)dx x ? 2 2-4 (3) dx x ? 2 2-2x (4) ()dx x x ? -2 4 二、定积分计算 (1)()dx ?1 7-2x (2)( ) d x ?+2 1 x 2x 32 (3)dx ?3 1 x 3 (4)dx x ?π π - sin (5)dx x ?e 1 ln (6)dx ? +1 x 112 (7)() dx x x ?+-10 2 32 (8)()dx 2 31 1-x ? (9)dx ?+1 1 -2x x 2)( (10)( ) d x x ?+21 2x 1x (11)() dx x x ?-+1 1 -352x (12)() dx e e x x ?+ln2 x -e (13)dx x ?+π π --cosx sin ) ( (14)dx ? e 1 x 2 (15)dx x ?2 1 -x sin -2e )( (16)dx ?++2 1-3x 1 x x 2 (17)dx ? 2 1x 13 (18)()dx 2 2 -1x ?+

三、定积分求面积、体积 1求由抛物线y 2=2x 与直线y =4-x 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2.求曲线y =x ,y =2-x ,y =-1 3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3.求由曲线y =cos x (0≤x ≤2π)与直线y =1所围成的图形面积 4.如图求由两条曲线y =-x 2 ,y =-14 x 2 及直线y =-1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5、求函数f(x)=???? ? x +1 (-1≤x<0)cosx (0≤x ≤π 2)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 6.将由曲线y =x 2,y =x 3所 围成平面图形绕x 周旋转一周,求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7.将由三条直线x =0、x =2、y =0和曲线y =x 3所围成的图形绕x 周旋转一周,求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8.由曲线y =x 与直线x =1,x =4及x 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绕x 周旋转一周,求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