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85.66 KB
- 文档页数:5
一课一练·提素养1.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C )①收获水稻②养殖草鱼③加工木材④纺织棉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对象。
农业指的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①属于种植业,②属于渔业,而加工木材、纺织棉花属于工业生产活动。
2.下图反映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A.种植业B.牧业C.渔业D.林业【解析】本题考查主要农业部门的知识。
图示为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小麦种植属于种植业。
3.(2017·连云港学业考)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B )【解析】本题考查粮食作物水稻的分布。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我国南方是水稻集中分布区。
A图是小麦集中分布区,C图是畜牧业集中分布区,D图是林地集中分布区。
(2017·石家庄学业考)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完成4、5题。
4.该地可能位于 ( C )A.东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5.该地区适宜发展( C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D.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表分析能力。
分析表中气温、降水资料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平原,适宜发展旱作农业,农作物以小麦、花生、棉花为主。
【知识拓展】地理位置对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影响(1)海陆位置的影响。
①西部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距海洋远,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②东部地区: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距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显著,降水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2)纬度因素的影响。
①对农作物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农作物的变化规律是南方的甘蔗、水稻→华北的冬小麦、棉花→东北的春小麦、甜菜。
②对作物熟制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作物熟制的变化规律是由南方的一年两熟或三熟→华北的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的一年一熟。
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面是我国某两种农作物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
图中①②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A.①大豆、②棉花B.①甘蔗、②油菜C.①油菜、②大豆D.①棉花、②甘蔗2.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B.河湖众多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3.某外商计划在南方投资建制糖厂,从原料来源考虑,他可在下列哪一组省级行政区域中选择厂址?()A.湘、滇、蜀B.粤、琼、浙C.闽、粤、皖D.粤、桂、闽4.下表是我国某地自然要素统计表。
请判断该地所处地区与主要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位置气温/℃降水量/毫米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1月7月全年121.5°E, 31.5°N 5 3.5 27.8 15.744.1341123.7A.山东丘陵——冬小麦B.四川盆地——棉花C.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D.黄土高原——谷子5.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都属于北方的是()A.旱地、小麦B.一年三熟、水浇或灌溉C.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一年三熟D.水田、油菜6.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不但大量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而且还是我国的甜菜种植基地,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A.黑龙江省B.湖北省C.西藏自治区D.广东省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高粮食安全性,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
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9题。
7.以下四地粮库数量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8.甲地粮库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多,粮食消费量大B.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C.气候干冷,便于粮食储存D.自然灾害频发,赈灾粮食需求量大9.根据我国粮食作物分布规律推测,乙地粮库储备的粮食主要为()A.稻谷B.小麦C.玉米D.高粱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
据此完成第10~11题。
第2节农业第一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重要性,知道农业的含义和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
2.知道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3.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目标。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农业的分类和重要性,初步学会运用图文资料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2.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重点】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难点】建立不同农产品主要产区的规划设计。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不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图片):同学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图片反映的这些产品哪些适合在本地发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不适合某些产品的生产。
学生讨论:地形、气候等。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及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知识点一农业及其重要性【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90~P92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4.6,说出农业的劳动对象、产品以及主要部门。
__答案:劳动对象和获得的劳动产品都是生物;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
__2.读教材图4.7,结合材料及活动,思考农业的重要性,说出我国农业的现状。
__答案:重要性:(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它不仅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原材料和生活物资,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和消费市场。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我国农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较薄弱,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__ (教师点拨)(探究活动)了解我国农业的重要性(讨论交流)1.收集相关资料,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
4.2.1农业的重要性及地区分布一、选择题1.下列部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基础地位的是()A.旅游业B.农业 C.工业D.交通运输业2.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饲养奶牛不属于农业生产B.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C.农业生产就是生产粮食 D.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条件大体相同3.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A.农业 B.工业C.交通运输业D.旅游业4.下列不属于发展农业所需的自然条件的是()A.光B.热C.水D.技术5.关于我国畜牧业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C.主要分布于人口稠密的地区 D.主要分布于季风区6.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①收获水稻②养殖草鱼③加工木材④纺织棉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图1所示是中国为挪威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造价约5亿人民币,配备了自动化保障系统。
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
读图,完成7-9题。
图 17.深海养殖属于()A.畜牧业B.种植业C.渔业 D.林业8.目前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缺乏设备建造能力 B.市场需求接近饱和C.深海养殖空间不足 D.养殖设备过于昂贵9.为了减轻远离陆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深海养殖平台设计时要考虑()①降低平台建造成本②提高自动运作水平③抵御海洋恶劣天气④适应海底复杂地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A.保护耕地,走科技强农之路 B.垦山种粮,促进山区农业发展C.开发草原,把牧场变成耕地 D.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适宜作物生长;人口众多;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有着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下面是我国某两种农作物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
图中①②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①大豆、②棉花
B.①甘蔗、②油菜
C.①油菜、②大豆
D.①棉花、②甘蔗
2.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
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3.某外商计划在南方投资建制糖厂,从原料来源考虑,他可在下列哪一组省级行政区域中选择厂址?()
A.湘、滇、蜀
B.粤、琼、浙
C.闽、粤、皖
D.粤、桂、闽
4.下表是我国某地自然要素统计表。
请判断该地所处地区与主要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A.山东丘陵——冬小麦
B.四川盆地——棉花
C.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
D.黄土高原——谷子
5.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都属于北方的是()
A.旱地、小麦
B.一年三熟、水浇或灌溉
C.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一年三熟
D.水田、油菜
6.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不但大量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而且还是我国的甜菜种植基地,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黑龙江省
B.湖北省
C.西藏自治区
D.广东省
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高粮食安全性,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
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9题。
7.以下四地粮库数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甲地粮库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多,粮食消费量大
B.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C.气候干冷,便于粮食储存
D.自然灾害频发,赈灾粮食需求量大
9.根据我国粮食作物分布规律推测,乙地粮库储备的粮食主要为()
A.稻谷
B.小麦
C.玉米
D.高粱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最适合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农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