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概念、定义与特征PPT
- 格式:pptx
- 大小:738.58 KB
- 文档页数:66
一•信托的基本概念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或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信托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
同时,也是一种金融制度,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在金融体系。
信托具有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权利主体与利益主体相分离,责任有限性,信托管理连续性这些基本特征。
二信托的基本特征①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任。
这是信托关系成立的前提。
一是对受托人诚信的信任,二是对信托人承托能力的信任。
②信托财产及财产权的转移是成立信托的基础。
信托是以信托财产为中心的法律关系,没有信托财产,信托关系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所以委托人在设立信托时必须将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这是信托制度与其他财产制度的根本区别。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上的利益为标准的权利,除身份权、名誉权、姓名权之外,其他任何权利或可以用金钱来计算价值的财产权,如物权、债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都可以作为信托财产。
③信托关系中的三个当事人,以及受托人以自己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管理处分信托财产是信托的两个重要特征。
信托关系是多方的,有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这是信托的一个特征。
并且,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处分信托财产,这又是信托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这种信托关系体现了五重含义:一是委托人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后对信托财产就没有了直接控制权;二是受托人完全是以自己的名义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处分;三是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必须按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四是这种意愿是在信托合同中事先约定的,也是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依据;五是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必须是为了受益人的利益,既不能为了受托人自己的利益,也不能为了其他第三人的利益。
④信托是一种由他人进行财产管理、运用、处分的财产管理制度。
信托机构为财产所有者提供广泛有效的服务是信托的首要职能和唯一服务宗旨,并把管理、运用、处分、经营财产的作用体现在业务中,它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章信托法1周延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第一节信托与信托法概述•一、信托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一)信托的概念•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信托法》第2条)2第一节信托与信托法概述•一、信托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二)信托的法律特征•1、信托是为他人管理、处分财产的一种法律制度;•2、信托是以信托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为基础所形成的法律关系•3、受托人为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人;•4、受托人按照信托文件或者信托法律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分权;•5、受托人因管理、运用或处分信托财产而产生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仅归属于受托人,不直接归属于委托人或受益人。
3二、信托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一)信托与委托代理•1、信托与代理的相同点:•(1)两者产生的基础相同,都属于信任关系;•(2)产生的根据相同,都须经过委托;•(3)是否有偿相同,都可以是有偿,亦可无偿。
4二、信托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一)信托与委托代理•2、信托与委托代理的不同点:•(1)设立的法律事实不同;•(2)所有权和利益分离不同;•(3)名义使用不同;•(4)权限范围不同;•(5)权利归属和责任承担不同;•(6)终止事由不同。
5二、信托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二)信托与行纪•1、信托与行纪的相同点•(1)产生的基础相同,都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2)产生的根据相同,都是根据委托人的委托而产生;•(3)活动的名义相同,受托人/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事;•(4)事务范围基本相同,都涉及财产的管理与处分;•(5)处理事务的权利义务归属相同,事务处理所产生的后果均由受托人/行纪人自负责任。
6二、信托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二)信托与行纪•2、信托与行纪的不同点•(1)设立事实不同;•(2)财产的所有权与利益分离不同;•(3)涉及的财产范围不同;•(4)权限范围不同;•(5)是否有偿不完全相同。
1、信托的定义: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其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概括地说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2、信托的基本特征:(1)、信托是以信任为基础,受托人应具有良好的信誉。
(2)、信托成立的前提是委托人要将自有财产委托给受托人。
(3)、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信托依法成立后,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以及受益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运作的财产。
(4)、受托人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管理信托事务。
3、信托法对信托的设立的规定:(1)、设立信托,必须有合法的信托目的;(2)、设立信托,必须有确定的信托财产,并且该信托财产必须是委托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包括合法的财产权利。
(3)、设立信托,信托文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4)、设立信托的财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信托登记。
4、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的定义:信托业务是指信托投资公司以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接受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
5、信托业务的范畴:信托业务范畴含商事信托、民事信托、公益信托等领域。
经央行批准的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可以经营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和其他财产信托等四大类信托业务。
6、信托当事人:委托人:委托信托公司管理其自有财产的人。
条件:财产合法拥有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自然人和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受托人:是接受信托,按照信托合同的规定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的人。
但能够经营信托业务的受托人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信托投资公司。
受益人:享受信托利益(信托受益权)的人。
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是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可以是委托人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委托人与受益人为同一人的是自益信托,为不同人是他益信托。
7、信托财产的定义:信托财产是指委托人通过信托行为,转移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按照一定的信托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财产,以及经过管理、运用或处分后取得的财产收益。
1.信托的概念: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信托是以资财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2.信托的构成要素:(1)信托目的(2)信托财产,受托人因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如利息、红利等),也归入信托财产。
行政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不得作为信托财产。
(3)信托关系人(4)信托行为(5) 信托报酬(6)信托结束3.信托的本质:(1).信托是一种多边信用关系。
(2).财产权是信托行为成立的前提(3.)信任是信托的基础(选择)4.信托起源的基本线索是:古埃及的“遗嘱托孤”→罗马的“信托遗赠”制度→英国的“尤斯”制度。
5.“尤斯”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凡要以土地贡献给教会者,不作直接的让渡,而是先赠送给第三者,并表明其赠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教会的利益,然后让第三者将从土地上所取得的收益转交给教会,就叫做“替教会管理或使用土地”6.信托的发源地;英国7.美国最早完成了个人信托向法人信托和民事信托向商事信托的转移。
8.美国金融信托业务的特点:(1)信托业务与银行业务职责分工管理,(2)有价证券业务开展普遍,(3)个人信托与法人信托并驾齐驱,(4)严格管理证券从业人员9.日本金融信托业务的特点:(1)有较健全的法制作为依据,(2)不断开发适合本国特色的信托业务,(3)重视信托思想的普及10.英国金融信托的特点:(1)以个人信托为主,(2)法人受托集中经营,(3)土地信托经营普遍存在11.信托的职能:(一)财务管理职能,是信托的基本职能。
(二)融通资金职能(三)沟通和协调经济关系,提供信任、信息与咨询的职能(四)社会投资职能12.信托业务的基本分类:(一)按信托性质划分为狭义信托业务和代理业务,两者的本质区别:信托需要转移财产的所有权,而代理不需要转移财产的所有权。
信托的概念
1. 信托的概念
信托是指个人或机构将其财产转让给被委托人管理,并要求被委托人按受托人的责任、义务和授权,对财产拥有管理、运用、处分等一系列权利和义务,以实现委托人所规定的目的,并按约定方式将收益转让给指定的受益人,以达到保障委托人及其受益人合法权益的一种财产管理方式。
2. 信托的内容
信托的内容包括委托人的委托权利、被委托人的权利义务、受益人的权利等。
委托人可以对信托财产的所得、管理、运用和处分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规定,以便实现制定的目标和落实具体的要求。
3. 信托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信托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公益性信托和私人信托,按照受益人的性质可以分为公益性信托和私人信托。
此外,还可以按信托的形式、用途、管理方式等多种标准来分类。
4. 信托的优点
相比于其他的财产管理方式,信托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了委托人的财富保值增值,保障了受益人的权益;
(2)信托制度规范,具有法律保护力度,并采取多重安全措施,保障财产安全;
(3)可以满足委托人个性化的财产管理需要,并为委托人的财产规划和财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5. 信托的适用范围
由于信托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所以在资产保护、遗产规划、家族财富传承、慈善事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在融资、投资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财务管理方案。
6. 结语
总而言之,信托是一种先进的财产管理方式,可以为个人和机构实现财务管理、资产保护、财富传承等方面提供多重选择,并具有法律保障,值得广大委托人和受益人的选择和使用。
信托的定义,特征,操作杨长汉1什么是信托?我国信托法规定,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通俗地说,信托就是财产所有人出于对他人或组织(如:信托投资公司)的信赖,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他人管理或处分。
他人在管理、处分该财产时,要根据财产所有人的意思,同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
所得收益,由财产所有人或者财产所有人指定的其他人享有。
信托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其载体是信托财产,企业年金基金是一种信托财产。
信托有哪些特征?信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以信任为基础,受托人应具有良好的信誉。
二、信托成立的前提是委托人要将自有财产委托给受托人。
三、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信托依法成立后,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以及受益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运作的财产。
它区别于委托人未设立的信托财产,亦区别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信托财产可以不受委托人或受托人财务状况的恶化甚至破产的影响,委托人、受托人或受益人的债权人一般也无法对信托财产主张权利。
四、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财产时要履行谨慎义务。
也就是说,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要和管理自己的财产一样,尽心尽力。
五、信托存续的连贯性。
信托不因委托人或者受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也不因受托人的辞任而终止,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2.什么是什么是信托关系?信托关系中规定信托当事人分为三方:委托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受托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受益人(在信托中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受益1本文由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杨长汉(笔名杨老金)编写人和委托人可以是同一人,也可以不是同一人;受托人可以是受益人,但不得是同一信托的唯一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