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B.1 能源计量人员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2
X X公司
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方案
义义公司计量管理实行集中管理,专业分工、维修专责的体制,由节能计量科统一管理和负责公司的计量工作,各专业科室、车间设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受节能计量科领导,节能计量科设专职管理员。
xx公司有比较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台账和计量器具档案。
台账计量项目比较完整,记录比较详细,同时公司有计量管理制度和计量配备制度。
义义公司各类能源计量器具配置,基本符合《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能够满足能源计量、统计和能源消耗及成本核算的要求。
其中:
电计量:由1个热电车间35kv供电,主变容量4万kVAo配置4块1级计量电度表、8块H级计量电度表分布在各个生产工序。
水计量:配备3套流量计进行主要用能单位计量。
8套流量计用于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计量。
蒸汽计量:配备3套蒸汽流量计用于主要用能单位计量,4套流量计用于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计量。
煤计量:原煤进厂由1台电子汽车衡计量,进入车间后由1台皮带秤进行消耗计量。
通过统计计算,XX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完好率分别为98%
和100%。
能源统计、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配置要求表。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配备一、制度目的:为了运用能源的合理化,在公司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明确能源计量的程序,规范能源计量人员的职责和行为,提高能源管理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能源计量行为,并涉及到相关的人员配备问题。
三、制度制定程序:制定制度的必要性及范围→ 研究制度的具体内容→ 征求意见→ 确认制定的制度草案→ 开展试行→ 将制度正式颁布实施。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劳动合同法》第四、第十二、第四十一、第四十二条2.《劳动法》第十三、第十五、第六十七、第六十八条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二、第十七、第二十二条4.《行政管理法》第二、第五、第十八条5.公司《能源管理制度》五、制度名称: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配备。
六、制度内容:1.能源计量人员的职责及权限1)能源计量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能源计量,能够正确、准确地进行能源计量。
2)能源计量人员应能够精通计量工具和仪器的操作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理和调试,确保计量精度。
3)能源计量人员应能够识别能源的不同类型,以及掌握不同的计量方法。
2.能源计量管理程序1)能源计量管理应统一进行计划,通过计划的形式进行审批,确认具体的实施计划。
2)能源计量管理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实施,执行方案时间表、计划等。
3)能源计量管理应严格控制审批程序,确保实施计划的合法性和严格性。
3.责任主体公司能源计量管理中心是负责制定公司能源计量工作的机构。
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是执行能源计量工作的主体。
4.执行程序1)公司能源计量管理中心进行能源计量管理的具体实施。
2)公司能源计量管理中心在能源计量过程中,进行相关的记录、保存,以及报表的填写和报送工作。
3)公司能源计量管理中心应对能源计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处理。
5.责任追究对于能源计量管理中心及能源计量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能源计量不准确、不到位的情况,应进行严肃追究,以确保能源计量工作的严格性和合法性。
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1.能源管理制度1.1为加强能源管理,降低物耗,杜绝浪费现象,提高能源利用率,根据国家能源工作方针政策和能源管理标准,结合本公司生产和物资消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能源管理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制。
公司设能源计量管理领导小组及其管理机构;车间及有关部室设置能源管理小组;班组设立能源管理员,这样形成全公司性能源管理网络。
1.3公司能源领导小组由生产副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室及各耗能主要车间负责人为组员,,负责办理日常事务,有关技术员和有经验的工人参加,各班组应配备一名兼职能源计量人员。
2.能源宣传与培训制度2.1能源是公司生产、办公工作和员工生活等最基本的必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
为加强管理,保证水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合理使用,减少浪费,维护正常的生产、办公和生活秩序,使全体员工养成安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2.2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每个季度出一期与能源相关知识的宣传板报或公司内部报刊。
2.3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对员工每年举行不少于两次的能源计量知识的培训,使每位员工清楚深刻认识到如何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
2.4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当地政府部门举行的各种能源计量知识的培训、讲座,并将该知识向企业员工进行宣贯、学习。
2.5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关的资格证,做到持证上岗,没有取得资格证(经培训考核)的人员,不得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3.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制度3.1能源计量主管部门会同财务部根据本公司的生产情况,每月制定各个部门每万元营业收入耗电、燃油、煤气定额量,并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经批准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各部门都要贯彻执行,凡属能源计划分配,组织供应和成本核算等都要按定额办事。
3.2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做好能源消耗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从能源进厂、转换、分配和最终消耗为止,各个环节都应有健全的原始记录,记载各种能源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使用情况和消耗情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篇一:jjF_1356-20xx_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_附表图附录b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格式)表b.1能源计量人员一览表表b.2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厂坝铅锌矿3表b.3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厂坝铅锌矿5篇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报告编号: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用能单位组织审查单位(盖章)审查日期审查组组长(签字)发日期年月日1签2用能单位概况3审查依据2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jjF1356-20xx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gb/t2589-20xx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17167-20xx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其他文件编号及名称:4审查组成员分工5审查过程概述6审查报告汇总6.1现场审查情况汇总表(见附件1)(共页)6.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不符合项报告(见附件2)。
(共页)7审查原始记录汇总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共页)8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348.3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审查结果:5篇三:能源计量重点用能单位自查方案佳木斯阳光生化有限公司重点用能单位自查方案为进一步加强落实我厂能源计量工作,不断提高我厂能源计量管理认识,提升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公司中的地位,强化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根据年度目标责任书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能源计量检查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3、《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1356-20xx)4、《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jb17167-20xx)6、《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二、自查项目1、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主要能源种类包括煤炭、水等。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填写方法介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刘文芳2019.9.25用能单位需要熟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doc✧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doc✧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doc✧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能源计量审查流程 能源计量审查流程.docx4.能源计量管理4.1总则✧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能源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准确。
4.2组织与管理4.2.1组织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应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确立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设置能源计量专职岗位,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
4.2.2管理职责4.2.2.1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负总责;✧向单位宣贯能源计量的重要性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措施。
4.2.2.2分管负责人✧1) 确保按本规范要求,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 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3) 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
4.2.2.3主管部门✧1) 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2) 对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确保符合相关规定要求;✧3) 落实自查活动和改进措施。
4.2.2.4能源计量岗位重点用能单位应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并明确其职责。
4.3能源计量管理制度4.3.1重点用能单位应按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管理制度应形成文件,传达至有关人员,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
4.3.2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 能源计量管理职责;✧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3) 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4) 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5)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6) 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
ICS备案号:DB3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Requirement for metrology managem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ganization ofusing energy(报批稿)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的6.1、6.3、6.4、7.2、7.3、7.5、7.6、9.1、9.3是强制性条款,其余是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统计局共同提出,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测试学会、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中心、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绍兴化工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阚江洲、裘越、宁子平、詹志杰、沈才忠、杨景彤、徐晓村、何红波、金慧平、王云鹏。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在能源采购、加工、转换、输送和利用过程中能源计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JJF 1112-2003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GB/T 6422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通则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为实现节能降耗目的而持续控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2能源消耗限额指标为达到节能目的,由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按不同行业,根据管理要求、现有技术水平等现状,经综合平衡后确定的能源消耗单位参考值。
表B.1 能源计量人员一览表
【说明】
该表是重点用能单位对配备的能源计量人员情况进行统计和汇总的表格,能源计量人员包括专职和兼职的人员。
表中列出了人员姓名、工作部门、岗位及职务、技术职务、是否参加岗位培训与考试、岗位资格证号和备注等栏目。
“工作部门”栏目,应填写该人员专职的工作部门。
“岗位及职务”栏目,应填写该人员专职或兼职的岗位和职务,兼职的人员应在备注栏
内注明兼职。
“技术职务”栏目,应填写该人员所取得的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如工程师等。
“岗位资格证号”栏目,应填写该人员所取得的岗位任职资格证书号,如计量检定员岗位的计量检定员证号等。
(2)能源计量人员任职证明文件。
能源计量人员任职证明文件可包括人员任职的任命文件、人员工作调配单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