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的危害及防治培训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5.78 KB
- 文档页数:8
煤矿水害事故隐患及防治措施一、煤矿水害的基本知识(一)煤矿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灾,都称为煤矿水害据统计,建国以来,在我国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水害居第三;平均每次事故死亡7.06人,仅次于瓦斯和火灾事故。
对我市而言,水害是特别可能造成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因素。
矿井水害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矿井漏水两来源,包括地下和地面;对症下药定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1、地表水水害: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等)。
水源通过井口、采动冒落带、岩溶地面塌陷或熔洞、断层带及煤层顶底板封闭不良的旧钻孔充水和导水进入矿井。
例如:1998年闽北地区突发洪灾,地处河流附近的煤矿,因河水暴涨而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老空水水害水源是古井、水窑、废巷及采空区的积水。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沟通时,老空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造成事故。
这是我市煤矿水害的主要类型。
例如:1997年7月23日永定某矿上部小煤窑采空区透水,死亡3人。
3、孔隙水水害龙永煤田煤系地层岩层含水性属弱——中等,但受大气降水补给明显,受其影响,表现为季节性4-9月份涌水量明显增大。
4、岩溶水水害龙永煤田煤系地层中无灰岩,但受构造影响,直接与栖霞灰岩接口,由断裂沟通岩溶水进入矿井造成水害。
例如:龙岩某基建井受岩溶水的严重影响,不得不在投资1300多万元,被迫下马。
5、裂隙水水害水源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常受地表水或其它含水层补给,通过冒落带,断裂带,采掘巷道揭露顶板或底板砂岩水,或者封孔不良的老钻孔导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
二、《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防治水的主要规定1、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企业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必须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查、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防治水全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煤矿防治水全员培训是为了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防治水意识,加强对煤矿水害预防和治理技能的培训。
通过培训,使全体煤矿工作人员掌握防治水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强防治水的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水害事故的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二、培训对象所有在煤矿从事作业和管理的人员,包括矿工、技术人员、安全员、管理人员等。
三、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三天,将分为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两个阶段进行。
四、培训内容1. 防治水基本知识- 煤矿防治水的基本概念- 煤矿水害的成因和类型- 煤矿水害的危害性- 煤矿水害预防的重要性2. 防治水管理制度- 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及相关规章制度- 防治水责任划分- 防治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3. 防治水基本技能- 煤矿排水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煤矿防治水设施的安装、使用和检查- 突发水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4. 防治水实际操作- 煤矿水害事故应急演练- 排水设备的操作练习- 防治水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实践五、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采用讲解、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讲解、视频播放等方式使学员们加深理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实际操作组织学员对排水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实际操作进行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培训内容,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
六、培训考核1. 理论知识考核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覆盖培训内容的各个方面,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进行。
2. 实际操作考核对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包括排水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方面,通过实际操作考核来考察学员的实际技能水平。
七、培训评价1. 培训效果评价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分析培训的成效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2. 学员意见反馈通过对学员的意见反馈,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方式和方法的评价,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为今后的培训提供改进意见。
八、培训师资本次培训计划将邀请煤矿防治水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培训讲师,以保证培训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防治水培训讲义防治水培训资料一、矿井水害类型:1、地表水水害:大气降水、地表水体。
2、老空水水害:古井、老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
3、空隙水水害: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空隙水。
4、裂隙水水害: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
5、岩溶水水害。
二、探放水十六字方针:“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三、井下防治水技术措施:“防”“堵”“疏”“排”“截”“探”“放”1 . 防:主要指矿井边界导水断层两侧,强承压含水层、陷落柱,地下水强径流带等区域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
大水矿井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井底车场或井下中央泵房要设置防水闸门等防水工程。
2. 堵:主要指井巷工程穿过含水层、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水文地质复杂地带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水注浆加固封堵,掘进、回采工作面底部为强含水层或高承压含水层时也必须进行底板注浆加固措施。
3. 疏:主要指当煤层顶底板有承压含水层或老空区水体存在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直到承压含水层水位达到安全开采值以下或老空水全部疏干后才能开展正常采掘活动。
4. 排:主要指矿井排水系统,必须按要求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仓、水泵、输电线路等设施,确保矿井正常排水,并满足特殊情况下排水需要。
5. 截:主要指矿井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件,对井口、工业广场采取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以防止地表水体倒灌矿井地表水体、采煤塌陷区,煤系地层露头等部位,有漏水现象时要对漏水的水体基底,进行防漏加固处理。
四、矿井水害的危害的具体有:1. 恶化生产环境;2. 增加生产成本;3. 缩短设备使用寿命;4. 损失煤炭资源;5. 引发瓦斯事故;6. 造成淹井及人员伤亡。
五、易发生突水的地点:1、采煤工作面向前的地方。
2、急倾斜煤层的采煤工作面。
3、采煤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
4、掘进工作面掘进工程中。
六、透水事故的预兆有:1、煤层发潮、发暗。
(由于渗入水,使得煤层变得潮湿、暗淡。
)2、巷道壁或煤壁挂“汗”。
煤矿防治水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一、培训目的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无论是受水威胁的面积、类型,还是水害威胁的严重程度,都为世界罕见。
而山西的各大煤田属于典型的华北型煤田,地表水、老空水、小窑水和底板奥灰岩溶水等各种类型的水害俱全,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以及一些矿区下组煤的大规模开发,煤矿水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
特别是我省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矿井,资源破坏严重,水文地质资料不详,防治水工作基础薄弱,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为有效防范、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深刻吸取“3.1”骆驼山煤矿奥灰透水事故和“3.28”王家岭煤矿老空透水事故的惨痛教训,提高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害防治意识,增强防治水专业技术队伍和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推动和加大煤矿水害防治的力度,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特举办此次煤矿防治水培训。
二、培训方式以并煤发【2010】25号文、晋煤办明电【2010】23号文和《煤矿防治水规定》以及《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为主线,通过集中授课对上述文件的讲解、学习、讨论、案例分析并结合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及具体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提问和解答等方式,达到培训目的,实现培训目标。
三、培训内容、课时计划及培训目标1、培训内容:并煤安发【2010】25号文、晋煤办明电【2010】23号文课时计划:0.5课时培训目标:了解煤矿水害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程度,增强做好防治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领会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对煤矿水害防治的政策和具体要求。
2、培训内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一章总则课时计划:0.5课时培训目标:深刻理解《煤矿防治水规定》的总则、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令第28号3、培训内容:《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课时计划:2.0课时培训目标:了解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依据和规定了解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内容4、培训内容:《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课时计划:1.0课时培训目标:了解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的手段、方法和具体内容5、培训内容:《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四章矿井防治水课时计划:3.0课时培训目标:重点掌握矿井防治水的手段、方法、措施及相关规定,并简要了解防治水的新科技、新系统、新思路6、培训内容:《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五章井下探放水课时计划:3.0课时培训目标:重点掌握井下探放水的规定、措施、钻孔布设、钻探设备要求等7、培训内容:《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八章水害应急救援课时计划:1.0课时培训目标:了解水害应急救援的相关规定8、培训内容:讨论、提问、解答、总结课时计划:1.0课时培训目标:答疑解惑,了解掌握矿井水综合防治的程序及内容、措施和方法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一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煤矿防治水规定》已经2009年8 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已公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煤矿防治水知识培训
煤矿防治水知识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煤矿地质水文知识:讲解煤矿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使员工了解煤层水、裂隙水等与煤矿开采相关的水文地质知识。
2. 煤矿水害类型及防治方法:介绍常见的煤矿水害类型,如涌水、渗水、涌泥等,并详细阐述相应的防治方法,包括封堵、排水、加固等措施。
3. 煤矿水害监测与预警:培训员工掌握煤矿水害的监测与预警技术,包括地下水位、涌水流量、水压等监测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与应急处理。
4. 煤矿防治水设备与工具使用:介绍常用的煤矿防治水设备与工具,如抽水机、土石方工具等,培训员工正确使用、维护与保养这些设备和工具。
5. 煤矿防治水安全意识培养:强调员工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注意防范煤矿水害风险,并学习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以保障工作安全。
此外,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员工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其他相关知识的培训,如煤矿防治水法规政策、应急救援知识等。
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视频资料、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培训效果。
煤矿水害及防治
授课时间:2016年7月12日授课人:张文明主要内容:
一、矿井水灾及危害
二、矿井水的来源与水文地质类型
三、煤矿水灾典型案例分析
四、我国煤矿水灾特点、原因(存在问题)
五、煤矿井下透水征兆
六、煤矿水害预防及治理
七、煤矿井下避灾路线、救灾与应急预案
八、太原市东山煤矿水害及治理
九、结论
水资源与煤炭开发概要
(一)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工业、农业、各行各业——最基本的资源
(二)中国水资源特点
1、人均为世界的四分之一
2、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南水北调)
3、集中在夏季(水灾)
(三)山西水资源特点
1 、人均是全国的17%,严重缺水。
2 、山西是黄土高原,三面低、水外流。
3 、太原市人均水资源是全国的7.4%,世界最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四)引黄工程
30 年代,阎锡山提出,调研考察,七七事变停止,解放后一直提,
90 年代才开始,中央批准,全年引水12亿方.
(五)煤炭开发吃水困难、水资源破坏、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
一、矿井水灾及危害
1、矿井水灾
煤矿突然大量透水,采掘工作面或井巷被淹,矿井局部或全部停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事故。
2、矿井水灾危害:
1 )缩短矿井服务年限
煤炭部统计:统配煤矿600 个矿井,225 处受水害威胁,占1/3 强。
400 亿吨储量,109亿吨不能或不敢采。
2 )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煤炭部统计:1955〜1990发生水灾821次,淹井227次。
直接经济损失37 亿,人员伤亡1380 人。
3)2007〜2008 发生水灾122 起,死亡518 人。
4)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153 人被困,115 人获救。
二、矿井水的来源与水文地质类型
一、矿井水的来源
(一)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雨水、洪水--- 渗入或直接流入
(二)地下水:
1 、概念含水层——有空隙,含有水且能透水的岩(土)层隔水层——不
含水,且能阻止水通过的岩(土)层
2、按空隙性质分类:
孔隙水——松散岩层(砂层砾石层)孔隙中的水。
裂隙水——整体岩层(砂岩)裂隙中的水。
岩溶水——石灰岩裂隙溶洞中的水。
3、按埋藏条件分类:潜水——地表下第一个隔水层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
力水。
层间水——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的水。
无压层间水——含水层未充满水,水面不受压,具有潜水性质。
有压层间水——含水层充满水,水对上面隔水层有压力(承压水)
4、含水层水量丰富的影响因素:
①含水层的厚度。
②含水层的透水性质。
③承压水的压力。
5、一般规律:
地下水——水压高、水量大、来势猛、突然涌出、危险最大、最主要水源。
(三)老窖(空水)
老窖水——小煤窑采空区水、巷道积水。
老空水——本矿采空区巷道积
水。
(四)断层水
断层——地层断裂错位,形成的破碎带。
断层将地下各含水层连通,甚至与地表水连通。
(五)陷落柱(无炭柱)水石灰岩大溶洞塌陷,形成柱状的破碎带,将含水层连通。
二、煤矿水文地质类型
1、分类的目的——与水害作斗争。
2、分类因素
含水层的富水性(单位涌水量大小,q,L/min)老窖(空)水分布(王家岭114个,现有18 个)矿井涌水量
地质构造(断层、陷落柱)
突水量分布受水害影响的程度防治水难度
3、分为四类: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见规定P6〜7 表2 -1)
三、煤矿水灾典型案例分析
一)、西山官地矿暴雨(洪水)淹井事故
1996 年8 月4 日,太原西山暴雨引发洪水,通过小煤矿涌入官地矿,从平硐流出。
井巷被淤泥充填,停产6 个月,迎泽西大街堵塞,1 个月不通车二)、潞安五阳煤矿河水(漳河)涌入井下事故因下大雨,河水猛涨沿沉降裂隙涌入井下,该矿二水平被淹停产。
三)、吉林梅河一井,水库的水与泥沙涌入井下事故
1977 年12月19日,上山绞车房施工,距水库底仅7米,发生透水,64 人死亡,93 人负伤。
四)、王家岭透水事故
2010 年3 月28 日,20101 工作面回风巷,迎头老窖水、砂岩裂隙水补给,透水强度28817mVh。
被淹范围+ 583.168m以下标高所有巷道。
五、山东淄博北大井淹井事故
1935 年5 月19 日,奥灰岩承压水沿断层涌入井内,三天矿井全部被淹,涌水量443 m3/min ,538名矿工遇难,世界罕见。
四、我国煤矿水害原因(存在问题)
1、水文地质资料不清
1 )矿井原有水文地质资料有问题
2 )老窖(空)分布、积水程度——更不清楚
2 、破坏防隔水煤柱
3 、防治水工作不到位,探放水措施没落实防治水工程质量差。
4、透水征兆明显,仍违规生产。
5、监管不到位或机构重复,责任不明确。
五、煤矿井下透水征兆
一)、一般透水征兆(共性)
1、矿山压力增大,折梁、断柱、顶板下沉、底鼓
2、水气特征:有雾气、煤潮湿、变冷、水珠、滴水、淋水变大
3、水清净说明水还远,水混浊,已接近水源,已出现压力水流,离水源很近
二)、老窖(空)水征兆
有大量的H2S气体或呈酸性,有臭鸡蛋味、水发涩、挂红、有铁锈色水迹三)、顶板孔隙含水层水中含细沙、时清时混、水量增大、砂量增大。
四)、底板岩溶水底鼓,有水的嘶嘶声或刺耳水声,水色发黄或发灰,有时也“挂红”
六、煤矿水害预防及治理
一)、地面防治水
1、井口、主要建筑物标高,高出当地最高洪水位。
2、建立输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3、做好地表水堵漏、地面裂缝的填塞工作。
4、对河水改道或构筑防渗帷幕墙。
5、及时封闭报废的钻孔及井口。
6、健全防治水机构,加强雨季、洪水的巡视及防范。
防、排、疏、截、堵
1、留设防隔水煤(岩)柱
1)为什么要留煤(岩)柱——防止透水事故
2)什么地方留防隔水煤(岩)柱(《规定》第52 条)①煤层露头风化带
②地表水体、含水冲击层下和水淹区邻近地带
③与富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断层、裂隙带或强导水断层接触的煤层
④有大量积水的老窖和采空区
⑤导水、充水的陷落柱、岩溶洞穴或地下暗河
⑥分区隔离开采边界、矿界
⑦受保护的观测孔、注浆孔和电缆孔等。
3)防隔水煤柱尺寸的影响因素
①水文地质条件;②煤的物理力学性质;③地质构造;④煤层赋存条件;⑤开采方法;⑥岩层移动规律;⑦采深。
4)采空区上覆岩层破坏的普遍规律(上三带)垮落带(冒落带)—直接顶不规则冒落裂缝带————老顶断裂,成规则排列弯曲下沉带——可直达地面
岩层移动角(地表移动范围)
5)防隔水煤柱的最小尺寸《规定》
①井田露头、断层两边》20m
②老窑、老空水体下掘进:巷道与水体的最小距离》10倍巷道高度
③老窑、老空水体下回采:防隔水煤柱》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保护带厚度(10m)
④两矿人为边界防隔水煤柱总宽度》40m
2、排水系统
①工作水泵:20h 排出24h 正常涌水量
②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20h 排出24h 正常涌水量(雨季)。
③水泵房的要求:第59条
④水仓的容量要求:第60条二)、井下探放水《规定》第五章
1 、防治水原则
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2、采掘遇有下列情况,应当(必须)进行探放水(第92 条)
1 )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积水的巷道、老空或者相邻煤矿。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
3)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蓄水池、水井等相同的断层破碎带。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
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7)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
8)接近有突水的灌浆区。
9)接近可能有其他突水的地区。
3、概念
1)探水线——开始探水的位置。
2)探水钻孔主要参数①超前距—探水孔终孔位置始终超前工作面的距离。
②允许掘进距离一探水无水时,安全掘进的长度
③帮距—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帮距=超前距或小(1
〜2)m,帮距一般20米。
④孔间距—探水孔允许掘进终点处的间距。
3)探水钻孔布置方式扇形布置——三面受水威胁半扇形布置——巷道一侧受水威胁
4)钻孔直径与数目
直径—般为(46〜75)mn最大不宜超过91mm孔数玄3个
4、布置探放水钻孔的规定《规定》(第94条)
5、安装钻机操作前的规定《规定》(第96条)
6、探水钻孔超前距离和止水套管长度的规定《规定》(第98条)
7、探水钻孔钻进时,发现透水征兆应采取的措施《规定》(第99 条)
8、探放老空水的规定。
《规定》(第100条)
七、煤矿井下避灾路线与救灾及紧急预案
1 、一旦突水,沿避灾路线撤出,撤到上水平或地面。
2、如破坏指示牌或照明,人往高处走,朝有风流的上山撤退。
3、救灾发生水灾—报矿调度室—通知救护队—开启全部排水设备—关闭水闸门—抢险救灾—减少水害
4、应急救援:见《规定》第8 章第1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