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蓝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6.37 MB
- 文档页数:19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一起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涉及多名幼儿,涉案人员为幼儿园教师和保安。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拘留,并依法进行了审判。
本文将围绕红黄蓝案件的法律事实进行详细阐述。
二、案件基本情况1. 案件时间:2018年11月2. 案件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3. 案件涉及人员:幼儿、幼儿园教师、保安4. 案件性质:涉嫌虐待儿童罪三、法律事实1. 案件调查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迅速介入调查,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拘留。
经调查,发现涉案教师和保安在幼儿园内对幼儿进行身体伤害、恐吓等行为,严重侵犯了幼儿的合法权益。
2. 案件审理(1)起诉书2018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对涉案教师和保安依法提起公诉,指控其涉嫌虐待儿童罪。
(2)庭审过程2019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过程中,公诉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证明涉案人员有虐待儿童的行为。
被告人对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
(3)判决结果2019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涉案教师和保安的行为构成虐待儿童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一年十个月不等。
3. 案件后续(1)赔偿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此案中,涉案人员的行为给幼儿及其家属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经法院调解,涉案人员赔偿了受害幼儿及其家属的经济损失。
(2)幼儿园处理事件发生后,红黄蓝幼儿园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对其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追责。
此外,相关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幼儿园进行了安全检查,加强了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反思红黄蓝涉虐童事件:作为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会忘记师德的底线!原创2017-11-24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近日,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的疑似“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
在等待相关人员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的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为此类事件频发而深感痛心:那些涉嫌“虐童”的教师,如果不爱孩子,为何从事这一行业,为何要给这个本应是阳光下最美的职业抹黑?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要引以为戒,把对孩子的爱与责任作为我们不变的追求,无论何时,都要守好师德的底线!近期网曝个别幼儿园存在“虐童”现象,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已责成地方有关部门立即启动调查,尽快查清事实真相。
教育部已部署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对此类事件一定要引以为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加大监管督查力度。
教育部强调,要按照《未成年保护法》《教师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有关要求,对一切损害幼儿身心健康行为的幼儿园和教职工必须进行严肃查处,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切实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以上引自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微言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当听到诸如“虐童”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时,我们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愤慨和痛心疾首,为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而心痛,为那些忘记职业规范、抛弃职业道德的教师的存在而心寒。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可以贯穿他的一生的,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好教师一句殷切的忠告,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遇到一个不合格的教师,则是一个孩子最大的不幸。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都懂得不使孩子心中的激情冷却,不伤害孩子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不让他们成为对周边事物漠不关心的人,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虐童”行为突破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甚至突破了为人的底线,很可能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阴影,是每一个正直的教育工作者所无法容忍的。
30世纪人物近日,朋友圈被北京幼儿园虐童案持续刷屏!令所有家长痛心疾首,焦迫难耐!终于在民众的密切关注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红黄蓝”虐童事件背后,一个巨大的社会缺陷浮出水面!事态发展:22日晚开始,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23日,朝阳警方已介入事件调查,警方已提取孩子针眼等证据。
目前,幼儿园工作人员表示院长正在配合警方调查因此无法接受媒体采访。
23日下午,朝阳区教委一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教室内监控视频已被警方调走,班上3名涉事教师暂时停职,改由其他老师替换。
25日,@平安朝阳 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11月23日,警方经工作将行为人刘某(女,31岁,北京人)抓获。
该人对自己编造“老虎团”人员集体猥亵幼儿虚假信息,后通过微信群传播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并对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悔恨。
目前,刘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涉事幼儿园教师刘某某(女,22岁,河北省人)因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25日下午,北京市教委、朝阳区政府发布了关于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情况的通报。
“事件发生后,朝阳区政府立即约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1世纪人物 S pecial 专题本栏目冠名:北京风云人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谈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举办者,依法启动追责程序,责成举办者按程序立刻免除幼儿园园长职务,并将根据案件调查结果,严肃追究幼儿园及相关人员的责任,绝不姑息。
”事态持续在网上发酵!无论是有切肤之痛的孩子家长,还是尚未为人父母的“旁观者”,都无法压制的表达着内心的愤怒!大家批评、指责,怒骂……但这些虐童案背后,矛头最终指向了“幼师”!这一职业也再一次受到质疑,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而正如人们所担心的,这一职业的现状分析确实差强人意!全国22.4%幼师只有高中及以下学历全国幼师有职级者仅占27%据新京报微信公众平台调查显示,2016年,幼儿园教职工中,院长有266716人,专任教师2232067人,保健医94014人,保育员710469人,兼任教师38302人,代课教师173243人,其他职位514564人。
从”红黄蓝”事件反思我国教师管理的缺位北京华夏智业人才测评技术有限公司“红黄蓝”事件令其股价暴跌2017年11月22日,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孩子遭遇老师针扎、喂白色不明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11月26日北京警方就该事件调查结果进行通报,涉嫌虐童的幼儿园教师刘某被刑拘。
11月29日”红黄蓝”教育机构就该事件发布道歉信;后经媒体披露吉林四平”红黄蓝”幼儿园也曾出现“虐童”事件。
受本次事件影响,”红黄蓝”股价大跌,美国纽约时间25日收盘时”红黄蓝”股价(NYSE:RYB)暴跌38.41%,市值缩水2.9亿美金,折合人民币接近19.4亿元。
各方反应折射出“事前防范”的缺失事件发生后,相关方面都做出了快速反应,事件当事方—”红黄蓝”机构在其官网发布道歉信,信中写道“我们倍感难过和耻辱,向孩子们向大家深深道歉,对不起,我们没有资格祈求原谅,唯有拿出实际行动。
”作为一家遍布中国300多个城市,拥有1300多家亲子园和近500家幼儿园并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的早教机构,”红黄蓝”究竟会拿出哪些实际行动,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事发幼儿园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也发布通知:按照教育部、市教委加强幼儿园管理相关工作部署,朝阳区将继续加大全区范围内幼儿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对于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依法严肃查处一起,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1月2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国教督办函〔2017〕91号),部署立即在全国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
11月3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教育部将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此外还将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为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以下简称“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一起性侵幼儿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涉及多名幼儿,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对幼儿园管理、幼儿保护和性侵预防的关注。
随后,红黄蓝幼儿园被查实存在虐童行为,涉及多名教师和工作人员。
这起案件被称为“红黄蓝案件”。
二、案件的法律事实1.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涉及人员2018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发生性侵幼儿事件。
据调查,涉事教师为幼儿园内部人员,涉事幼儿为幼儿园在读学生。
2. 事件的性质根据调查,红黄蓝幼儿园发生的性侵幼儿事件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涉及幼儿性侵、虐待等罪行。
3. 事件的调查与处理(1)事件发生后,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分局迅速介入调查,对涉事人员进行控制。
(2)经调查,涉事教师因涉嫌强奸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3)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虐童行为,被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吊销办学许可证。
(4)涉事教师及其家属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4. 事件的法律责任(1)涉事教师因涉嫌强奸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2)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虐童行为,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3)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对红黄蓝幼儿园进行行政处罚,要求其整改并加强内部管理。
(4)涉事教师及其家属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民事赔偿。
三、案件的法律分析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红黄蓝幼儿园涉事教师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虐童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本法规定,侵犯学生、教师、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1篇一、事件背景2018年11月,北京市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性侵幼儿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这起事件暴露了我国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儿童性侵问题的关注。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这起事件进行解读,并反思我国在儿童保护方面的不足。
二、案件概述2018年11月,北京市红黄蓝幼儿园一幼儿家长发现,其孩子在幼儿园遭到教师性侵。
家长随后报警,警方介入调查。
经调查,该幼儿园确实存在教师性侵幼儿的行为。
事件发生后,红黄蓝幼儿园被责令停业整顿,涉事教师被刑拘。
三、法律解读1. 侵犯儿童权益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在本案中,涉事教师对幼儿实施性侵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学校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红黄蓝幼儿园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未能履行对幼儿的保护职责,存在失职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父母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家长发现孩子遭受性侵后及时报警,履行了监护职责。
对于父母在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四、反思与建议1. 加强幼儿园管理(1)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明确教师职责,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2)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3)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完善儿童保护法律体系(1)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儿童权益保护的范围和责任。
(2)加强对儿童性侵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
视听2018.01|一、研究背景舆情事件中,媒体积极报道,可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网民积极回应,将会加快真相浮出水面的速度。
网络舆情指由于各种事件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是社会民意快捷的反馈渠道,是社会情绪的展示窗口。
因此,建立一个长效的舆情应对机制在狂欢时代尤为重要。
本文利用斯蒂文的危机周期理论,以新近发生的红黄蓝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平台,比较该事件在两个平台上的传播规律,提出相关的舆情应对措施。
二、研究思路和数据采集(一)事件回顾2017年11月22日晚,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某幼儿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的情况,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11月26日晚,北京警方就该事件进行了通报,涉嫌虐童的幼儿园教师刘某某被刑拘。
11月29日,涉事教育机构针对幼儿园事件发布道歉信。
(二)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数据采集器对新浪微博关于虐童事件的热门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热门文章进行信息收集,使用数理统计和内容分析法对这两个平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归纳出舆情演变特征和规律,提出舆情应对的对策。
(三)样本选择本文的样本选择涉及红黄蓝舆情事件和微博、微信公众号两个平台的选择。
首先,虐童事件是每个国家都重视的社会问题。
从事件本身来看,群体猥亵虐童事件天然地具有接近性、感染性。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代表和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的重要平台,微博广受学界关注,微博病毒式的裂变传播,具有强烈的带动力。
此外,微信公众号是各类观点的聚集地,内容具有代表性,同样受到学界重视。
(四)数据获取本文选取关于虐童事件的热门微博426条,同时考察微博内容、微博的转发量、评论数、点赞量。
数据收集时间为2017年11月23日到2017年12月1日,遵循舆情发展的周期,即萌芽期、爆发期、成熟期、衰退期。
而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主要选取阅读量达到10万以上的公众号,共76条信息。
危机管理与传播策略wEiji guanli yu chuanbo cEluE- 171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分析——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左 当[摘 要]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开放平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微博成为个人参与公共话题的重要平台。
基于此,将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从网络群体极化视域分析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进一步探讨微博等开放社交平台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实际影响。
[关键词] 群体极化;传播分析;网络舆情;传播学理论[作 者] 左当,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一)群体极化斯通纳•詹姆斯•芬奇于1961年提出群体极化概念。
指出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1]群体极化往往会引发话语暴力、舆论反复以及社会撕裂。
本文梳理了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的网络舆论事件(见表1),重点分析“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引发的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
伴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群体极化现象越来越频繁出现,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分析也成为热门。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1.“江歌案”。
萌芽期:日本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日,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室友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杀害。
江母对江歌室友刘鑫的诘问和曝光,网民看到刘鑫在案发时的冷漠,纷纷谴责刘鑫的道德低下、人性泯灭。
爆发期:江母在微博上发布《泣血的呐喊: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一文,并公开刘鑫全家人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车牌号等信息。
在江母与刘鑫的“博弈”中,网民们纷纷站队,舆论形势一边倒。
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各种言论讨伐刘鑫,江歌案获得全民关注,舆论达到高潮。
持续期:江母在微博征集签名推动判决陈世峰死刑。
照例,划⼀下重点吧:1红黄蓝幼⼉园的虐待,确实是有的,但都是幼师刘某某所为,她因为部分⼉童不睡觉,就⽤缝⾐针扎他们,以达到威慑 " 管教 " 作⽤。
2猥亵⼉童是不存在的滴,因为幼⼉园总共 78 ⼈,只有 8 个男性,⽽且都没有条件接触⼉童。
"群体猥亵幼童 " 是刘某某和李某某编的谣⾔。
" 爷爷医⽣、叔叔医⽣ " 脱光⾐物检查⼥⼉⾝体也是⼀个叫赵某的⼥性编的,她承认并愿意澄清!3给孩⼦喂致幻剂及其他药⽚,不存在的!因为 " ⼉童在校期间服⽤药物有严格规定,须家长将药物填写好名称、服药时间和剂量说明后交给幼⼉园保健医⽣负责。
总结下来其实就是,扎针是事实,喂药和猥亵⼉童都是假的,是有⼈造谣,当事⼈也承认了。
对于这份通告,⽬前存在巨⼤的争议,在平安朝阳的微博下,很多⼈为这个通告疯狂打 call,⼤多数⼈都在 diss 造谣者,仿佛真相已经握在他们⼿中,造谣已是铁的事实了⼀般。
朋友圈⾥,绝⼤多数⼈都不相信这个通告所说的话,但我个⼈却认为,通告还是可以相信⼀部分的,⾄少有⼀部分真相,⽐如说⼥⽼师⽤缝⾐针扎学⽣这部分。
也有⼈眼尖地发现,通告中有⼀句话,和《嘉年华》中警察后来开的那场发布会上的话撞得特别惨,这句话是这样的:" 经专家会诊,第三⽅司法中⼼对家长提出申请的相关涉事⼥童⼈⾝检查,均为发现异常。
"当然,这就当个段⼦看看也蛮有趣的,并不是⼈们不相信通告的理由。
⼤多数⼈质疑,还是因为⽬前的通告只有⼀个简单的案情总结,⽽并没有拿出有⼒的证据,⽐如视频。
关于视频,警⽅也作了详细的解说," 涉事班级的监控视频存储硬盘发现已经损坏 ",这不是巧了么?硬盘坏的地⽅和时间真的是完美啊!虽然⽆巧不成书,但太巧就是⼀本狗⾎的书了不是吗?这个情节其实和《嘉年华》⾥也挺像的,酒店⽼板就说监控视频被覆盖了,找不到了。
⽬前尴尬的是,不仅是官⽅拿不出有⼒的证据证明其调查结果,家长也拿不出证据推翻官⽅说法,⽐如有家长说孩⼦被猥亵,下体红肿,甚⾄出现了肛裂的情况,但是也并未拿出诊断报告来。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11月,北京市红黄蓝幼儿园(以下简称“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一起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涉及多名幼儿,引起了公众对幼儿园安全、幼儿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关注。
经过调查,该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刑法、民法、教育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二、案件经过1. 事件发生2018年11月,红黄蓝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因涉嫌虐待幼儿被警方控制。
警方调查发现,该教师对多名幼儿实施了虐待行为,包括殴打、体罚、喂食不明药物等。
此外,警方还发现,该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如监控设备缺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2. 社会关注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纷纷关注。
家长、媒体、政府部门等对红黄蓝幼儿园提出了质疑,要求彻查此事。
同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对幼儿园安全的反思和讨论。
3. 官方调查针对此事,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经过调查,警方以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对涉案教师依法刑事拘留。
同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红黄蓝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幼儿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师资质不合格、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4. 法律诉讼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家长及受害者本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红黄蓝幼儿园及涉案教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检察机关对涉案教师依法提起公诉。
三、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1. 刑法问题(1)虐待被看护人罪:涉案教师对多名幼儿实施了殴打、体罚、喂食不明药物等行为,其行为已构成虐待被看护人罪。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红黄蓝幼儿园在未经幼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使用幼儿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 民法问题(1)侵权责任:红黄蓝幼儿园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幼儿遭受伤害,应承担侵权责任。
(2)合同责任:红黄蓝幼儿园与幼儿家长签订的入园协议中,明确了幼儿园的安全保障义务,如幼儿园未能履行义务,应承担合同责任。
3. 教育法问题(1)教师资质:红黄蓝幼儿园存在教师资质不合格的问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1篇一、案件背景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是我国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018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虐童事件,导致多名幼儿受到伤害。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幼儿园安全、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的深思。
经过调查,该事件涉及到红黄蓝幼儿园的管理、监管等多个层面,涉及到法律责任的归属。
二、案件经过1. 虐童事件发生2018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虐童事件。
据受害者家长反映,该园教师刘某某在教室内对多名幼儿进行殴打、虐待,导致多名幼儿受伤。
事件发生后,家长和媒体纷纷介入调查。
2. 事件调查虐童事件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
经过调查,确认刘某某存在殴打、虐待幼儿的行为。
同时,红黄蓝幼儿园也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3. 法律责任追究虐童事件发生后,红黄蓝幼儿园及相关责任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刘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同时,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被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分。
三、案例分析1.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法律责任(1)刘某某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刘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该条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刘某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红黄蓝幼儿园的法律责任红黄蓝幼儿园在此次事件中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红黄蓝幼儿园未能履行该义务,导致幼儿受到伤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法律启示(1)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暴露出我国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2)强化监管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幼儿园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幼儿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为通报红黄蓝事件调查情况叫好,为下步完善通报内容提两点建议11月28日晚,观察者网站头条发布了《红黄蓝事件通报:猥亵、喂药系编造》一文,公布了来自“@平安朝阳”的公安机关对虐童事件调查的情况通报,原文如下。
情况通报显示,公安机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谨细致地开展调查工作,对该案涉及的每个疑点都给予了客观实际的回答,既重证据又重效率,基本上解答了大家心中的疑问。
对公安机关敬业高效的工作,我们必须大声叫好。
通报最后指出,公安机关对此案正在进一步开展工作。
我们相信,随着调查深入,公安机关一定能够将该案调查清楚,彻底解除民众担忧。
在此,特向公安机关下步通报调查进展情况提两点建议:1.通报指出,调取涉事班级监控视频存储硬盘,发现已有损坏。
原因是该园住在监控室的库管员赵某某感觉监控设备噪音大,经常将设备强制断电造成的。
对此,势必会有民众产生“为什么偏偏涉事教室的监控硬盘坏了”的疑问。
既然赵某某住在监控室,其经常强制断电的监控硬盘不应只是涉事教室的那一块,建议公安机关请有关机构对该监控室的所有监控硬盘都进行检测,如不只一个硬盘损坏,则调查结论更为扎实可信。
2.通报指出,网传“群体猥亵幼童”等内容系刘某、李某某二人编造传播;幼儿被喂食药片是家长苟某在家中使用家人服用的药片,以语言诱导方式询问孩子,拍摄后发至幼儿园家长微信群;针对涉事女童家长赵某某发表的“爷爷医生、叔叔医生脱光衣物检查女儿身体”的言论,经核实,赵某某承认系其编造。
针对以上内容,建议下步通报中要说明这些人说谎、作假的动机是什么,给民众特别是有孩子上该幼儿园的家长一个合理的解释,让他们能够确实打消疑虑,放下心来;对已经公开道歉的或作出说明的,建议警方在通报上给出相关信息的链接,让民众可以直接查看,以更好地发挥情况通报释疑解惑的作用。
再次对公安机关做出的大量辛苦工作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