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陈涉世家》过关练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1与人佣耕,辍2耕之3垄上,怅恨4久之5,曰:“苟6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7应曰:“若8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9曰:“嗟乎,燕雀安10知鸿鹄11之志哉!”1、尝:2、辍:3、之:4、怅恨:5、之:6、苟:7、而:8、若:9、太息:10、安:11、鸿鹄:二世元年七月,发1闾左2谪3戍4渔阳,九百人屯5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6当行,为屯长。
会7天大雨,道不通,度8已失期9。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10谋曰:“今亡11亦死,举12大计亦死,等13死,死国14可乎?”陈胜曰:“天下苦15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16公子扶苏。
扶苏以17数18谏1 9故,上使外将20兵。
今或21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22有功,爱士卒,楚人怜23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24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25,宜26多应者27。
”吴广以为然28。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29意,曰:“足下30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31鬼,曰:“此教我先威众32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33”,置34人所罾35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36以怪之37矣。
又间38令吴广之39次所40旁丛祠中,夜篝41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42”!卒皆夜惊恐。
旦日43,卒中往往语,皆指目44陈胜。
1、发:2、闾左:3、谪:4、戍:5、屯:6、次:7、会:8、度:9、失期:10、乃:11、亡:12、举:13、等:14、死国:15、苦:16、乃:17、以:18、数:19、谏:20、将:21、或:22、数:23、怜:24、诚:25、唱:26、宜:27、应者:28、以为然:29、指:30、足下:31、念:32、威众:33、王:34、置:35、罾:36、固:37、怪之:38、间:39、之:40、次所:41、篝:42、王:43、旦日:44、指目:吴广素1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全文注释翻译练习第一段: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句子翻译)翻译: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句子翻译)翻译:第二段: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句子翻译)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翻译: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失期,法皆斩。
(句子翻译)翻译: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
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句子翻译)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句子翻译)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翻译:翻译:翻译: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于是)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 ēng)()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哉。
翻译:翻译:翻译:翻译:尉果笞()广。
尉剑挺( ),广起,夺而( )杀尉。
陈胜佐( )之,并( )杀两尉。
翻译: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七()。
(句子翻译)翻译:(句子翻译)徒属皆曰:“敬受命()。
”翻译:翻译: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翻译:行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 )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翻译: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 )坚( )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翻译: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九下22课《陈涉世家》知识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他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不顾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发愤著书,终于写成《史记》。
2、作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大事年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前四史”(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2)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
(3)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
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
(4)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译文】(中括号加粗的为重点字义)陈涉世家《史记》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作,(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之:去、往](休息),惆怅了好久,对同伴们说:"如果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
"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泛指小鸟,比喻庸人。
鸿鹊: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临时停驻在大泽乡。
《陈涉世家》精品练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说明:2020最新部编版教材又收录了《陈涉世家》,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 卷,有答案详细解析。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积累】【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作。
②【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
之,去、往。
③【怅恨】惆怅,极端不满。
④【苟】如果。
⑤【若】你。
⑥【太息】长叹。
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泛指小鸟,比喻庸人。
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⑧【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闾,。
闾左,指代贫苦人民。
⑨【屯】停驻。
⑩【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
次,编次。
当行,在征发之列。
⑪【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⑫【会】适逢,恰巧遇到。
⑬【度】推测,估计。
⑭【失期】误期。
⑮【亡】逃跑。
⑯【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⑰【等】同样。
⑱【死国】为国事而死。
⑲【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⑳【数】屡次。
㉑【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㉒【或】有人。
㉓【怜】哀怜,怜悯。
㉔【诚】如果。
㉕【唱】同“倡”,倡导、发起。
㉖【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㉗【乃行卜】就去占卜。
㉘【指意】意图。
指,同“旨”。
㉙【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㉚【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㉛【念鬼】考虑卜鬼的事。
念,考虑、思索。
㉜【威众】震慑众人,使他们畏惧服从。
㉝【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
丹,朱砂。
书,写。
王,称王。
㉞【置人所罾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罾,渔网,这里用作动词,用网捕。
㉟【固以怪之矣】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以,同“已”。
㊱【间】私下。
㊲【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部编版22 《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分析局势—制造舆论(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佐广杀尉—慷慨演说—袒右结盟—攻城夺地—陈地称王二、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
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参考答案:1.陈胜的性格特点是有远大抱负,有洞察力和领导力,善于鼓动人心,能够得到众人的敬畏;吴广的性格特点是温厚,有勇有谋,能够得到众人的爱戴。
起义的成功发动与二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首先以“鱼腹藏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通过“篝火狐鸣”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民心,进一步巩固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威望。
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支持,所以先使吴广“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他们策略的高明之处;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厉害,然后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斗争的信念,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对敌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皆已失期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参考答案:1.编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2.同样表示人的多数或列举未尽3.屡次数量词,几4.写字条,这里指写了字的绸子四、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将陈胜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通假字:1、適戍渔阳通2、固以怪之通3、为天下唱通4、身被坚执锐通5、无相忘通6、知其指意通二、古今异义:1、今亡.亦死古:今:2、又间.令吴广古:今:3、卒中往往语古:今:4、会.天大雨古:今:5、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今:6、楚人怜.之古:今:7、比.至陈古:今:8、等.死,死国可乎古:今:9、今诚.以吾众古:今:10、或.以为死古:今:三、一字多义:1、之:辍耕之.垄上()鸿鹄之.志()怅恨久之.()二世杀之.()固以怪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楚人怜之.()2、以:以.数谏故()今诚以.吾众诈自称()祭以.尉首()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陈涉()或以.为死()3、已:壮士不死即已.()皆已.失期()4、书: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5、故: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6、将: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将.尉醉()王侯将.相宁有()7、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乃.立为王()乃.行卜()乃.入据陈()8、令:借第令.毋斩()又间令.吴广()9、次:皆次.当行()吴广之次.所旁()10、应:宜多应.者()佣者笑而应.曰()11、数:数.有功()卒数.万人()扶苏以数.谏故()数.日()12、为:项燕为.楚将()为.坛而盟()为.屯长()为.天下唱()号为.张楚()若为.佣耕()士卒多为.用者()或以为.死()陈涉乃立为.王()吴广为.都尉()13、号:号.令召三老()号.为张楚()14、欲:广故数言欲.亡()从民欲.也()15、指: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16、道:道.不通()伐无道.()17、会:会.天大雨()皆来会.计事()18、上:辍耕之垄上.()上.使外将兵()19、与:尝与.人佣耕()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四、词性活用: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2、忿恚.尉()3、此教我先威.众耳()4、狐鸣呼曰()5、将军身被坚执锐()()6、上使外.将兵()7、皆指目陈胜()8、尉果笞.广()9、置人所罾.鱼腹中()10、夜篝火..()11、皆刑.其长吏()12、袒.右()13、固以怪.之()14、将兵徇蕲以东()15、失期,法.皆斩()五、重点字词解释:1、怅.恨久之()2、苟.富贵()3、陈涉太息()4、適戍渔阳()5、屯.大泽乡()6、皆次.当行()()7、度.已失期()8、吴广素.爱人()9、念.鬼()10、并.杀两尉()11、为坛而盟.()1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3、蕲下.()14、比.至陈()15、豪杰()16、社稷()17、尝.与人佣耕()18、戍死者固十六七()19、将军身被坚执锐...()()()20、若.为佣耕()六、翻译句子: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九下《陈涉世家》——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课后训练(九) 【考点解析】:《陈涉世家》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列于《史记》第四十八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
此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以及相继而起的各路起义军的胜败兴替,描述了起义军的浩大声势,肯定了陈胜在反抗秦王朝统治斗争中的功绩。
《陈涉世家》一文在写作上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记事。
写起义过程,先写起义的原因和起义前的谋划,再写起义的爆发和发展,直至政权的建立,脉络非常清晰。
在记述中,则采取了先因后果的写法。
写起义的动机,则先写暴秦的严刑峻法;写起义的发生,则又先写将尉的残酷等等。
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出了起义的正义性。
文中还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对起义的过程、浩大的声势以及起义领袖的精神面貌,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展现,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真实、完整地记述了爆发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局,表现了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从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文章也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陈涉和吴广的形象。
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是:详略得当,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详写了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了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用一句话带过。
司马迁的语言艺术特色是善于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
陈涉出身雇农,胸怀大志,有政治远见,他要求人民从“苦秦”中解放出来;他聪明果断,具有组织群众、制定策略、指挥战争的卓越才干,是农民阶级的杰出领袖。
吴广虽然刻画简略,但从他与谋起义、诱杀将尉等事迹中,也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勇敢和反抗精神。
在他们身上,都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统治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上述人物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件或细节的记叙表现出来的。
《史记》在为一个个历史人物立传时,不仅记录其生平大端,而且注意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示与人物活动相关的背景、环境,从而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
陈涉世家参考答案陈涉世家参考答案陈涉,字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
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的事迹却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以陈涉的世家为主题,探讨他的成长背景、领导能力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陈涉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生活艰辛。
然而,尽管陈涉的家庭条件不好,他却从小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
他勤奋好学,对于农耕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爱读书,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是关于历史的书籍。
这使得他对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他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涉的领导能力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出色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他能够与人为善,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的谦虚和智慧使得他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和信任。
在他的领导下,他成功地组织了一支农民军队,与当时的统治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陈涉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他所领导的农民军队,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更为深远。
他的起义行动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反抗意识,使得他们开始反抗统治者的不公平政策。
陈涉的起义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模范和动力。
他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典范,对后世的农民领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涉的世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他的妻子。
陈涉的妻子是一个聪明而勇敢的女性,她在陈涉的起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她帮助陈涉策划起义计划,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她也是陈涉的坚强后盾,给予他无尽的支持和鼓励。
陈涉的妻子展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的智慧和勇气,她的存在也使得陈涉的世家更加完整和丰富。
在总结陈涉的世家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智慧、勇气和领导能力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陈涉的起义行动激励了广大农民的反抗精神,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模范和动力。
陈涉的世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的智慧和勇气,使得陈涉的事迹更加完整和丰富。
陈涉的世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22 《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
分析局势—制造舆论(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佐广杀尉—慷慨演说—袒右结盟—攻城夺地—陈地称王
二、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
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
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
参考答案:
1.陈胜的性格特点是有远大抱负,有洞察力和领导力,善于鼓动人心,能够得到众人的敬畏;吴广的性格特点是温厚,有勇有谋,能够得到众人的爱戴。
起义的成功发动与二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首先以“鱼腹藏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通过“篝火狐鸣”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民心,进一步巩固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威望。
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支持,所以先使吴广“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他们策略的高明之处;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厉害,然后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斗争的信念,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对敌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等.死,死国可乎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参考答案:
1.编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2.同样表示人的多数或列举未尽
3.屡次数量词,几
4.写字条,这里指写了字的绸子
四、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将陈胜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陈涉世家》全文,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给予陈胜这么高的评价。
参考答案:
《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分为三类:本纪、世家、列传。
这是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
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是立国之本,故其传记称“本纪”。
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本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
列传是为人臣及各方面代表人物立传。
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
陈涉是一个特例。
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
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
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所撰《过秦论》来代替自己下赞文,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是以成败论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