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1-54-2001界面渗透型防水涂料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206.27 KB
- 文档页数:9
永凝液DPS (deep penetration sealer )深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1永凝液DPS 的作用机理永凝液DPS 为碱激活的化学渗透液,根据美国检测报告,一块混凝土内部所含的碱至少是表面区域的361倍,所以永凝液DPS渗入到混凝土并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不但十分有效,而且其生成物成为混凝土永远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涂层。
同时永凝液DPS中的催化剂也有促使其穿透混凝土表面或其中的骨料并向下寻找水分进行反应。
永凝液DPS在水和混凝土中的碱的共同作用下,在所有空隙处和微粒(沙子、骨料和水泥)的潮湿表面立即反应形成硅凝胶,只要有水和碱存在的条件下,这种反应将持续进行下去,长时间后,这层硅凝胶就会水化变成坚固透气的、布满晶体状结构的物质,它可以永久防水防潮,同时提高混凝土表面硬度、防尘能力、表面压强、弯曲强度。
永凝液DPS 对水有亲和力,促进它在空隙和孔道中的流动,形成更多的粘性胶,覆盖更多的空隙和孔道,完全充盈小的空隙。
该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混凝土完全被密封。
密封过的混凝土仍然能够“呼吸”。
2 性能指标混凝土永凝液DPS分别在国内和国外多家权威机构进行过检测试验:国内检测的检测标准为:北京市地标《界面渗透型防水涂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J01-54-2001等。
混凝土永凝液DPS 特性表检测报告一混凝土永凝液DPS 物理性能(渗透型)检测报告二混凝土永凝液DPS 环境污染检测混凝土永凝液DPS 与传统防渗材料相比的特点3.1 环保性:永凝液DPS属环保产品,对人体无害,因而使用范围很广。
永凝液DPS对环境无害,因而施工现场不受限制。
可以在最小或无通风条件下的室内安全使用。
对施用过永凝液DPS的区域没有任何污染,具有天然的成品保护功能。
3.2 施工便捷,简化工序永凝液DPS溶液不必稀释,无需配料混合。
以原液直接使用刷、滚、涂、喷等任何一种方法施于新、旧混凝土(旧混凝土只需去除表面污垢,混凝土永凝液能渗入即可)、水泥制品或砂浆涂抹层,达到一次充分均匀地浸透全部施工面,即告一次完成。
1.1.1.天然花岗石(瓷质砖)板材(含石材防护剂):一、使用部位1.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楼梯踏步及踢脚;2.其它特色站及特殊部位设计的用材,详见设计要求。
二、品种、规格要求:1.天然花岗石(瓷质砖)板材品种:二号线公共区石材品种根据设计要求定。
1)地面标准板材选用浅灰色,深灰色两种石材(品种待定)2)石材踢脚选用同深灰色石材3)踏步选用同地面浅灰色石材4)重点车站、重点位置的石材品种有所不同,具体见设计要求。
2.天然花岗石(瓷质砖)板材规格等要求:1)地面标准板材规格为 800mm×800mm×20mm哑光面;2)石材踢脚规格为100mm×600mm×20mm。
3)石材楼梯踏步;踏面规格为300×1200×30,有防滑、拼接处理。
4)非标准板材有各种尺寸及形状的板材,详见设计要求。
5)所有石材外露部分的磨边抛光处理等。
三、技术要求:所有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天然花岗岩加工的技术要求:1)花岗岩石材加工必须符合设计技术要求。
2)花岗岩石材的选型要按设计要求选出样品,并且经过业主与设计单位封样确认后才能进行采购。
加工时需专业技术人员监督石材加工,加工的石材表面平滑、光泽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GB/T 9966)的要求,纹理排列要统一,所有板块外边缘切口应直、不能有崩角崩边,平面不能有裂纹,石角、棱边应达到九十度,厚度要一致,长度与宽度尺寸要准确。
3)花岗石(瓷质砖)表面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实施,处理后表面应达到安全的防滑系数要求;防滑要求必须达到 JC/T1050《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及试验方法》的要求:4)花岗岩石材加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纸与施工现场实际尺寸制定石材铺贴排列图,花岗岩石材加工完成后要根据铺贴排列图的每块石材进行编号,并且将编号粘贴在每块石材的背面。
5)花岗岩石材建议为独立小包装(两块光面相对)运输和储存,不得受雨淋和水泡,应采取立放光面相对,板块下应支垫木方,现场搬运时也应按上述要求实施。
防水材料质量验收检验规范
1.防水卷材
1.1 沥青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要求见表38。
沥青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要求表38
1.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质量指标见表39。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质量指标表39
1.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质量指标见表40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主要质量指标表40
2. 防水涂料
1.1有机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1的要求。
有机防水涂料物理性能表41
率。
1.2无机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2的要求。
无机防水涂料物理性能表42
1.3胎体增强材料质量应符合表43的要求。
胎体增强材料质量要求表43
3.密封材料
1.1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4的要求。
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物理性能表44
1.2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5的要求。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物理性表45
1.3几种常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膏的技术性能见表46。
几种常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膏的技术性能表46。
永凝液DPS,水性渗透结晶无机防水材料永凝液DPS - 发展历史: 永凝液DPS最早于在20世纪20年代使用,在第二次大战中大面积的使用于地下的军事掩体等,防水防潮的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并开始大面积的使用。
效果很好。
得到各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永凝液DPS - 反应原理: 混凝土永凝液DPS防水材料是水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水基的优点是结构层中有水时还可以继续反应,直到“吸干”水分为止)。
它的防水机理是与混凝土中的游离碱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枝蔓状晶体胶质,能有效地堵塞混凝土内部微细裂缝和毛细空隙,使混凝土结构具有持久的防水功能和更好的密实度及抗压强度。
渗透深度达20-30mm,同时还能有效地阻止酸性物质、油渍和机油对混凝土的侵蚀。
永凝液DPS - 性能特点: 永凝液DPS防水材料不只是混凝土防水材料,更是混凝土保护剂:它耐酸耐碱、耐腐蚀,能抵抗高温变化!更可以抗氯离子对混凝土的破坏侵蚀。
一、永凝液DPS防水材料是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所以不需要找平层。
它可以完全渗透到混凝土结构中,所以不需要保护层; 二、它需要和混凝土充分接触到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所以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浮浆、灰尘等要先清理干净。
裂缝处先用速凝水泥等修补好; 三、它是水剂的低密度防水材料,直接在混凝土基层上均匀喷涂两遍即可,不需要额外养护等。
施工成本低,施工进度快; 四、渗透深度可以达到3厘米左右。
抗渗等级达到S11以上。
五、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腐蚀性。
可抵抗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可以抵抗氯离子对混凝土的渗入破坏。
可以增强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抗压强度等; 六、永凝液DPS防水材料是无机防水材料,所以不会老化变质。
效果非常稳当。
施工后基本和混凝土结构同寿命; 七、可在潮湿的混凝土作业面上施工,但是不能有明水。
可在背水面施工; 八、因为是深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所以不会有老化、搭接不严密、脱层滑动等传统问题存在; 九、可以对混凝土、钢筋等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十、完全环保无毒,可做游泳池、污水池、水厂等内墙。
涂料防水层质量验收规范标准4.4.1 涂料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4.4.2 有机防水涂料应采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等涂料;无机防水涂料应采用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基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4。
4.3有机防水涂料基面应干燥。
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结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无机防水涂料施工前,基面应充分润湿,但不得有明水.4.4.4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多组分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每次2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配制的用量;ﻫ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mm~50mm;3 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处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ﻫ4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和增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5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上下两层小于500mm;ﻫ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4。
4.5 涂料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保护层应符合本规范第4.3.13条的规定.4.4。
6涂料防水层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I主控项目4.4.7涂料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ﻫ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4.4.8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90%。
ﻫ检验方法:用针测法检查。
4.4.9 涂料防水层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ﻫ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北京市地方标准(DBJ01)1、DB11/383-200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Management soec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document2、DB11/382-2006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Specificafion of safety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3、DBJ/T01-107-2006建筑内外墙涂料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pplication to buildingcoating for interor and exterior wall4、DB11/T311.1-200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建工程(附件:验收表格)5、DB11/343-2006用水器具节水技术条件6、DB11/T316-2005北京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7、DBJ01-105-2006厨房厕浴间防水施工技术规程8、DBJ/T01-104-2005建筑装饰优质工程评审标准9、DB11/T339-2006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10、DB11/T301-2005燃气室内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11、DB11/T302-2005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12、DBJ01-103-200513、DBJ01-622-2005 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4、DBJ01-99-2005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15、DBJ01-98-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建房屋技术规程16、DBJ01-94-2005高密度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程17、DBJ01-93-2004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18、DBJ01-621-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DBJ01-87-2005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0、DBJ01-88-2005北京市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1、DBJ01-82-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22、DBJ01-89-2004 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23、DBJ01-83-20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24、DBJ/T01-78-2003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25、DBJ01-76-2003 气溶胶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26、DBJ01-75-2003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27、DBJ01-74-2003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28、DBJ01-72-2003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29、DBJ01-616-2004建筑防火涂料(板)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程30、DBJ01-618-2004经济适用住宅设计标准(试行)31、DBJ/T01-92-2004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32、DBJ01-617-2004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33、DBJ01-79-2004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34、DBJ01-96-2004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规程35、DBJ01-81-200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36、DBJ01-90-200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含光盘)37、DBJ01-12-2004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含光盘)38、DBJ01-13-2004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含光盘)39、DBJ01-11-200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含光盘)40、DBJ/T01-26-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套)41、DBJ01-80-200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42、DBJ01-79-2004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43、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44、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数据标准45、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4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47、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48、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49、民用建筑设置锅炉房消防设计规定(试行)50、DBJ01-610-2002住宅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应用技术规程51、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52、北京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制图53、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54、住宅区及住宅楼房邮政信报箱55、北京市住宅区及住宅安全防范设计标准56、DBJ/T01-67-2002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57、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保温板做法)58、人工砂应用技术规程59、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60、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质量检验标准61、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6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63、DBJ01-60-2002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规程64、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65、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66、北京地区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67、DBJ/T01-35-2003 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规程(石膏聚苯复合保温板)68、DBJ/t01-57-2001建筑外墙弹性涂料应用技术规程69、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70、DBJ01-55-2001 无机防水堵漏材料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1、DBJ01-54-2001 界面渗透型防水涂料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2、DBJ01-53-2001 聚合物改性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3、DBJ/T01-52-2001 北京地区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74、DBJ01-51-200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75、北京市住宅区及住宅建筑有线广播电视设施设计规定76、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77、《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实施细则78、DBJ01-602-200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北京地区实施细则79、北京市住宅区与住宅楼房电信设施技术规定80、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DBJ01-95-200581、北京地区模数多孔砖建筑设计与施工要点82、北京市地下室防水推荐做法83、北京市屋面卷材防水推荐做法84、北京市厕浴间防水推荐做法85、DBJ/T01-50-2002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86、DBJ/T01-49-2000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87、DBJ01-48-2000 建筑内墙用耐水腻子应用技术规程88、DBJ01-47-2000 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89、DBJ01-46-2001 北京市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程90、DBJ01-45-2000 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91、DBJ/T01-43-2003 家庭居室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92、DBJ/T01-42-99 建筑内外墙涂料应用技术规程93、DBJ01-41-2002 建设工程监理规程94、建筑用界面处理剂应用技术规程95、DBJ01-39-98 混凝土承重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施工技术规程(试行)96、DBJ/T01-38-2002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聚苯板玻纤网格布聚合物砂浆做法)97、DBJ01-37-98 陶瓷砖外墙用复合胶粘剂应用技术规程98、DBJ/T01-36-97冬期混凝土综合蓄热法施工成熟度控制养护规程(无货)99、增强石膏聚苯复合保温板施工技术规程100、增强水泥聚苯复合保温板施工技术规程101、钢丝网架水泥夹心板隔墙施工技术规程102、DBJ01-32-97增强石膏空心条板轻隔墙施工技术规程103、DBJ01-31-96增强水泥条板轻隔墙施工技术规程104、DBJ01-30-2000外墙内保温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05、DBJ01-29-2000轻隔墙条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06、DBJ01-28-96膏状墙条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07、DBJ/T01-27-2003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标准108、DBJ01-25-96烧结粘土空心砖应用技术规程109、DBJ01-21-95建筑工程测量规程110、DBJ01-17~20-94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规程111、DBJ01-16-94新型沥青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112、DBJ01-14-97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13、DBJ01-10-93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114、DBJ01-8-90双钢筋混凝土板类构件应用技术暂行规程115、DBJ01-7-90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BUPC)设计与施工规程(试行)116、DBJ01-6-90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117、DBJ01-2-99预制混凝土构件操作质量标准118、DBJ01-1-9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规范名称备注1DBJ01-1-9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DBJ01-2-99预制混凝土构件操作质量标准3DBJ01-7-90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BUPC)设计与施工规程(试行)4DBJ01-8-90双钢筋混凝土板类构件应用技术暂行规程5DBJ01-10-93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6DBJ01-11-200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7DBJ01-12-2004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8DBJ01-13-2004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9DBJ01-14-97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DBJ01-16-94新型沥青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11DBJ01-17~20-94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规程★12DBJ01-25-96烧结粘土空心砖应用技术规程13DBJ/T01-26-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套共8本)2004年3月1日实施,原DBJ01-26-9614DBJ/T01-27-2003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5DBJ01-28-96膏状建筑胶粘剂应用技术规程16DBJ01-29-2000轻隔墙条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7DBJ01-30-2000外墙内保温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8DBJ01-31-96增强水泥条板轻隔墙施工技术规程19DBJ01-32-97增强石膏空心条板轻隔墙施工技术规程20DBJ01-33-97钢丝网架水泥夹心板隔墙施工技术规程21DBJ01-34-2003外墙内保温施工设计规程(增强水泥聚苯复合保温板做法)22DBJ01-35-2003外墙内保温施工设计规程(增强石膏聚苯复合保温板做法)23DBJ/T01-36-97冬期混凝土综合蓄热法施工成熟度控制养护规程24DBJ01-37-98陶瓷砖外墙用复合胶粘剂应用技术规程25DBJ/T01-38-2002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聚苯板玻纤网络布聚合物砂浆做法)★26DBJ01-39-98混凝土承重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施工技术规程27DBJ01-41-2002建设工程监理规程现行标准规范目录-北京市地方标准附件3现行标准规范目录-北京市地方标准附件3序号标准编号规范名称备注现行标准规范目录-北京市地方标准附件3序号标准编号规范名称备注现行标准规范目录-北京市地方标准附件3序号标准编号规范名称备注现行标准规范目录-北京市地方标准附件3序号标准编号规范名称备注注:备注中★号表示与环保有关的规范目录中黄色标识为2008年标准规范目录新加入或更新内容。
混凝土防水涂料施工质量评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雨水、地下水等水体的侵蚀,导致损坏和腐蚀,因此,混凝土防水涂料成为了保护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手段。
对于混凝土防水涂料的施工质量评定标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二、施工质量评定标准1. 涂层厚度混凝土防水涂料的涂层厚度是影响其防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涂料的厚度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控制。
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整个涂层应均匀、光滑,无流挂、鼓泡、裂缝等缺陷。
2. 粘结强度混凝土防水涂料施工时,要求涂料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粘结强度应符合要求。
粘结强度的评定方法可以采用刮削试验,即将涂层割成一定大小的正方形,用刮削仪进行刮削,观察涂层与混凝土表面的剥离情况,判断其粘结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3. 耐水性混凝土防水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以保证其防水效果。
耐水性评定可以采用浸泡试验或喷淋试验等方法进行,观察涂层在水中浸泡或喷淋后,表面是否有起泡、掉色、剥落等情况,以判断其耐水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4. 耐碱性混凝土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因此混凝土防水涂料要具有良好的耐碱性能。
耐碱性评定可以采用浸泡试验或喷淋试验等方法进行,观察涂层在碱性环境中的变化情况,以判断其耐碱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 耐热性混凝土防水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以保证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效果。
耐热性评定可以采用放热试验或加热试验等方法进行,观察涂层在高温环境下的变化情况,以判断其耐热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环保性混凝土防水涂料应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保性评定可以采用VOC排放测定、重金属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以判断涂料在使用时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要求。
三、结论混凝土防水涂料的施工质量评定标准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监控和评定,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5.4涂料防水层:
1适用范围: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或背水面涂刷的涂料防水层。
2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防水涂料:沥青基防水涂料每工作班生产量为一批抽样;无机防水涂料每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有机防水涂料每5t为一批,不足5t按一批抽样;其他防水材料应按现行
有关标准抽样检查。
2)细部应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3)按涂层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3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5.5.4。
4 施工质量问题关注点及预防措施
1)施工质量问题关注点:
防水层空鼓、渗漏水。
2)预防措施:
基层表面须去污刷洗清理,基层应保持干燥,蜂窝、麻面、孔洞等凹凸不平处应先剔凿,浇水清洗干净,再用素浆和水泥砂浆分层找平。
涂刷应均匀,不应有漏涂或孔隙现象。
a)后浇带混凝土须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提高0.5~1级;后浇带模板要严密,浇筑
混凝土时,先在接口部位刷或喷层与混凝土同一品种的浓水泥浆;混凝土接近终凝,立即覆盖浇水养护28d。
63。
防水材料检测规范篇一:防水材料送检相关规定防水材料进场复验的项目应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主要抽样方法和数量如下: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大于1000卷抽5卷,每500—1000卷抽4卷,100—499卷抽3卷,100卷以下抽2卷,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
在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卷材中,抽取1卷卷材,除去2500mm卷头后,顺纵向截取长度为800mm的全幅卷材试样两块,一块送检,一块备用。
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大于1000卷抽5卷,每500—1000卷抽4卷,100—499卷抽3卷,100卷以下抽2卷,进行了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
在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卷材中,抽取1卷卷材,除去外层300mm卷头后,顺纵向截取长度为1500mm的全幅卷材试样两块,一块送检,一块备用。
(2)防水涂料1)聚氨脂防水涂料地下防水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每15t为一验收批,不足15t按一批抽样。
屋面以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
样品为3kg(多组份产品按分配套组批)。
2)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每5t为一验收批,不足5t按一批抽样。
样品为2 kg。
3)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每5t为一验收批,不足5t按一批抽样。
样品为2 kg。
4)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每10t为一验收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
样品为2 kg。
(3)防水密封材料1)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以同一生产厂、同月生产、同标记的膨胀橡胶产品为一验收批。
在外观检查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试样,进行物理试验。
2)塑料防水板大于500m抽2m,每50m—100m抽1m,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
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止水带中,任取1m 来做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测试。
篇二:防水材料取样要求三、取样要求1、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批量:以同一品种、标号、等级的产品每1500卷为一批,不足1500卷者亦按一批计。
抽样:在每批产品中抽取10卷进行卷重检验,全部达到规定时即为合格。
涂料防水层质量验收规范标准4.4.1 涂料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4.4.2 有机防水涂料应采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等涂料;无机防水涂料应采用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基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4.4.3 有机防水涂料基面应干燥。
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结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无机防水涂料施工前,基面应充分润湿,但不得有明水。
4.4.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多组分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每次配制的用量;2 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mm~50mm;3 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处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4 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和增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小于500mm;5 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4.4.5 涂料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保护层应符合本规范第4.3.13条的规定。
4.4.6 涂料防水层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I 主控项目4.4.7 涂料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4.4.8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90%。
检验方法:用针测法检查。
4.4.9 涂料防水层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