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1
- 格式:ppt
- 大小:277.51 KB
- 文档页数:21
第一章绪论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
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白兰士:主要特色是人地关系理论和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方面,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关系论”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麦金德: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现代地理学1、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2、三个不同的阶段: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近代地理学,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现代地理学,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3、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4、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者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结构(二)人文地理学的地位1、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2、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与空间研究: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七卷1049—1650页)记载的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
即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
2、人地关系研究:人文地理学是揭示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3、时间序列研究:人文现象的时间尺度和差异。
探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形成过程,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向。
思考:下列哪些问题属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问题?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美国对外政策与美国对外贸易伙伴山东经济结构调整的未来方向城乡人口流动机理分析苏州旅游线路设计国际大都市定位·凡是不涉及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的问题,均不是人文地理学的问题。
·尽管有些问题带有区域的修饰语,但是它们讨论的是经济过程、人口过程等,因此它们不是人文地理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三个维度一横+一纵+时间变化一横: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一纵: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纵向关系时间序列:时代背景及随时间的发展变化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一)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人类文化、社会和经济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方方面面。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人口分布和迁移、城市化过程、地理认知和感知、地方身份认同、地方文化及其社会变迁等。
人文地理学在学科范畴的划分上包括两个层面,即实证地理学和理论地理学。
实证地理学主要关注具体的地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地理问题进行研究。
理论地理学则更加关注地理现象背后的决定因素,包括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在人文地理学中,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类的迁移、定居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活动导致了一系列的地理问题,如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问题、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压力等等。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外,人文地理学还关注地理认知和感知。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认知和感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理特征和地域之间的差异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习惯、文化认同等。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揭示地理意义在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地方身份认同和社会文化变迁也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人们对所在地的情感认同和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对地理环境的使用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地方身份认同和社会文化变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方社会的特征和演变过程,为社区建设和地域发展提供参考。
总之,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认知和感知、地方身份认同和社会变迁等方面。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地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地理学结课作业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地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二是近代地理学、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
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性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把地球表层作为人类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
人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三大主题(1)、人地关系的传统。
(2)区域研究的传统。
(3)空间分析的传统。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一)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它还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二)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
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三)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的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一个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进入出现不同学派、学说纷出、各种学科建立并形成体系的时期。
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 A.von洪堡和C.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
人文地理学本课程参考书目:[1] 张文奎编著. 人文地理学概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金其铭,张小林,董新编著. 人文地理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赫维人,潘玉君. 新人文地理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翟有龙,李传永主编. 人文地理学新论.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5] 陈慧琳主编. 人文地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张善余著. 人口地理学概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 城市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宋金平主编,聚落地理专题.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编著. 中国文化地理学概述(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王恩涌,王正毅,娄耀亮等编著. 政治地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 孙文昌,陈元泰. 应用旅游地理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2] James People & Grarrick bailey. Humanity. West Public Company。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空间系统”。
本教材的定义:“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第1页)在地理学中,侧重于研究地表自然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作用的为自然地理学,而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社会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作用的为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是指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的人文地理学,而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主要指社会文化地理学,重点是研究文化的空间特征和相互影响。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解析:(三)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2)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3)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全]第一章绪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研究任务P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以地球表面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类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区域分布规律。
人文地理学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狭义人文地理学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1)社会性: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的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瘦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针织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2)地域性:地域性不仅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征之一。
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
要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分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区域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之间的制约关系。
研究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边界、类型和规律、区域特征和区域条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地图的编制是区域性的体现。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一个根本区别是,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征,重视区域特征的异同。
(3)综合性:综合性的特征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从区域角度研究人类现象。
这些人类现象有着广泛的内容。
电气石之间以及电气石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键。
如果我们只分析个别地理现象,我们可能无法正确理解现象的本质和详细分析的关键。
只有通过各关键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以及地表复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一章绪论考点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要求背诵)人文地理学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其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
为此,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即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定内核),具体包含三大主题:(1)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2)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但人文地理学不是研究所有的人文现象,而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3)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将以上三点结合起来,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社会制度、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该知识点的出题包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考点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地球表面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差距,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地关系、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形成、发展、变化与分布规律的科学。
2、地理学的发展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二是近代地理学,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二战后,地理学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
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地理学进入“革命”时期,先后出现了计量革命、理论革命、行为革命等思潮,学术空前繁荣,学科流派纷呈,引入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较多,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等。
3、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并不研究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人文现象的所有方面,例如人文现象的时间序列、社会关系、组织机构等。
从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本质出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
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第 1 章绪论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
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 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
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第一章人地关系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略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略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经济活动:①强烈的地域性②明显的阶段性2)工业经济活动:①无明显的季节性②专业化与协作化③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④分布集中3)第三产业①产品的无形性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③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④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影响因素: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②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场;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对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1)原始农业:①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②劳动效率低下;③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①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②对自然有取有予;③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3)石油农业: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②破坏了农业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①使生产科学化;②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③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人文地理学学科特点(一)特点 1. 跨学科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它不仅关注地表自然地理环境,还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和影响。
2.研究对象广泛: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居住地、城市与乡村的空间组织、区域差异与发展不平衡、文化与景观的形塑等诸多方面。
它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地理环境。
3.关注社会和文化因素:人文地理学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地理现象中的作用。
它研究人类的行为、信仰、价值观等因素对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决策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类的地理行为模式和认知方式,揭示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影响。
4.理论与方法多样性:人文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地理现象。
其中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历史比较研究、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
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文地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5.实践与应用导向:人文地理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它提供了一种分析地理问题和制定规划的框架,为城市规划、区域发展、城市管理等实践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文章要遵守以下规则: - 使用markdown格式 - 多采用标题副标题形式 - 用列点的方式生成文章 - 文章内不可出现html字符 - 不可出现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人文地理学学科的特点:一、跨学科性 - 综合了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 关注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和影响二、研究对象广泛 - 包括人类的居住地、城市与乡村的空间组织、区域差异与发展不平衡、文化与景观的形塑等 - 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地理环境三、关注社会和文化因素 - 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地理现象中的作用 - 研究人类的行为、信仰、价值观等因素对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决策的影响四、理论与方法多样性 - 采用多种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地理现象 - 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历史比较研究、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五、实践与应用导向 -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 提供分析地理问题和制定规划的框架,为城市规划、区域发展、城市管理等实践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请注意,本回答已按照要求使用了Markdown格式,并通过标题副标题形式列举了人文地理学学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