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地面勤务
- 格式:ppt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51
题号题目选项A1下列属于飞机地面勤务工作的是飞机的进出港指挥2下列不属于飞机地面勤务工作的是除冰、除雪3下列属于飞机地面勤务工作的是按航线工作单卡检查4下列哪项工作必须由航空器维修人员进行推、拖飞机5当飞机地面勤务工作在具体机型上与行业标准的规定不适用时应当按照该机型制造厂家提供的手册进行相应的地面勤务工作6飞机地面勤务工作外委必须满足航空运营人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和管理程序及控制有效性7当因勤务工作的差错造成飞机地面损伤时,应报告放行人员8当进行飞机地面勤务工作时,发现或发生的任何不正常情况和差错,应当立即向----------报告维修人员9MMEL是指____批准的在特定运行条件下可以不工作仍能保持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的设备项目清单民航局10PMMEL是由________起草的主最低设备清单的草稿。
民航局11制定MEL的依据是______ MMEL12 当飞机正常滑出后,飞机发生故障,机组应按照_______来处置。
飞行手册13所谓保留故障就是航空器在飞行后/或维护检查中发现的故障、缺陷,因______原因,不能在起飞前排除的故障项目。
工具设备短缺,停场时间不足14保留工作项目是指在航空器计划维护工作中,因________等原因不能正常地计划完成的维修工作项目。
工具、设备、资料、器材、工作条件15 航空器经过C检或相当级别以上维修工作后应已完成_______所有的保留故障修复16允许进行二次保留的故障类别为 A类和B类17以下项目不允许保留______MEL中的项目18保留工作项目批准由______维修管理部19MRBR(航空器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是 批准生效的。
制造厂家20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MRBR) 是针对衍生型号或新型号审定航空器的初始最低维护\检查要求,该报告在翼发动机维修方案的初始最低维护\检查要求, 对独立未装机发动机的维修方案。
包含,未包含21 审定维修要求(CMR) 是在航空器设计、审定期间,作为型号合格审定运行限制而要求的定期维护\检查任务。
面试飞机勤务知识问答1. 什么是飞机勤务?飞机勤务是指在飞机起飞前、飞行中和着陆后,为保障航班安全和顺利进行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飞机勤务包括飞机的清洁、燃油加注、货物装卸、餐饮服务等各项工作。
2. 飞机勤务的重要性是什么?飞机勤务是确保航班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飞机勤务的各项工作,可以保障飞机在起飞前、飞行期间和着陆后的安全性和顺畅性。
飞机勤务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操作,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优秀的飞机勤务人员是保证航班安全和乘客服务质量的关键。
3. 飞机勤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飞机勤务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飞机清洁:对飞机舱内外进行清洁工作,包括客舱、座椅、卫生间等。
•燃油加注:根据航空公司的规定,为飞机加注燃油。
•货物装卸:负责将货物装载到飞机上,并在目的地卸货。
•餐饮服务:为乘客提供餐饮服务,包括分发餐点和饮料等。
•检查设备:检查飞机设备是否完好,并及时报告存在的问题。
4. 飞机勤务人员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飞机勤务人员需要具备以下技能和素质:•细致认真:飞机勤务工作需要高度的细致认真,不能有疏漏。
•团队合作:在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沟通能力:与乘客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
•紧急应变能力: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冷静应对,采取有效的措施。
•抗压能力:飞机勤务工作可能会面临一些紧张和压力,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
5. 飞机勤务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飞机勤务的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飞机勤务人员需要提前了解航班信息,准备所需工具和物资。
2.到岗签到: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签到,接受工作安排。
3.飞机清洁:对飞机进行清洁工作,包括舱内外的清洁以及座椅和卫生间的整理。
4.燃油加注:根据航空公司的规定和操作流程,为飞机加注燃油。
5.货物装卸:根据货物清单,将货物装载到飞机上,并在目的地卸货。
6.餐饮服务:根据乘客的需求和航空公司的规定,提供餐饮服务。
版本:03-02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程序阐明了东航工程技术公司新开航线勤务与维修资源准备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程技术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维修单位。
子公司维修单位遵照本程序执行1.3程序属性■CCAR121 ■CCAR145 □CCAR-145定检/部件2.引用文件及术语2.1引用文件2.1.1 MUEM《维修工程管理手册》5.5“航线维修”2.1.2 MUSOM《航站运行手册》11.1“委托勤务单位的管理”2.2 术语版本:03-022.2.1 新开航线: 指新机型(含变更机型)投入航线运营,或已投入营运的飞机飞新航线。
2.2.2 飞机地面勤务:包括飞机进出港指挥、停放,在飞机舱门关闭后、发动机启动前将飞机推、拖出停机位,挡放、拿取轮档,拿取和堵放各种堵盖,为飞机提供外接电源、气源,加(放)水,污水排放,飞机清洁和除防冰工作。
2.2.3 机务勤务:包括拿取和堵放各种堵盖,加(放)油料、充气、充氧以及航线腐蚀预防与维护等工作。
3.要求3.1所需的人员岗位1) 维修站点管理、维修资源调配、机型/机队计划;2) 机电系统工程管理;3) 航材计划采购控制、工具设备管理;4) 适航资料管理、质量审核、维修许可证件管理、维修人员资格管理;5) 培训计划管理、培训档案记录管理;版本:03-026) 外事业务管理。
3.2需要的资料、工具和器材无特殊要求3.3职责3.3.1工程技术公司职能部门职责3.3.1.1维修管理部1)负责组织新开航线的考察和委托单位的选择。
2)负责与委托单位确定协议条款并完成签署。
3)负责维修协议的有效性控制和管理。
4)根据需要向相关职能部门提交资料配备、航材与工具设备配备和培训需求。
5)负责运行规范系统发布相关信息的准确性。
3.3.1.2质量管理部版本:03-021)负责新开航线委托勤务、维修单位的质量审核。
2)负责新开航线委托维修单位放行人员的资格评估与授权。
飞机飞行的各阶段简要介绍飞机要完成一次飞行任务要经过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几个阶段。
1、滑行和起飞阶段飞机完成航班飞行前各项地面勤务工作。
包括旅客登机完成、货物行李装卸结束、机务人员检查完毕签署文件放行飞机、机组从航管部门等获取相关飞行资料、地面商务值机人员与机组共同核对人员、飞机装舱单正确等;然后向航空管制部门、塔台申请并获准后,在机坪上启动好发动机,经滑行道到达跑道端准备起飞。
是滑行阶段,在这一阶段飞机有如一个运动的车辆,要按照地面的交通要求来运行,滑行段是飞机重量最大的时刻,也是驾驶员做起飞前各种准备和检查的时刻,同空中飞行一样也需认真小心。
飞机起飞是一个直线加速运动,是飞机功率最大和驾驶员操作最繁忙的时候,它分两个阶段,飞机首先以最大功率在地面滑跑,在起始阶段由于速度不大,方向舵不起作用,驾驶员控制着前轮方向,以保持飞机直线前进,当速度到每小时80公里时驾驶员用驾驶杆操纵飞机,但在达到决断速度Vl以前,驾驶员的手绝对不离油门杆,以便在发生突然情况时中止起飞。
超过Vl速度后驾驶员必须继续起飞,因为这时的速度太大,再中断起飞,飞机会冲出跑道造成事故。
Vl的数值根据飞机的大小、装置不同、跑道情况、外界环境(温度、气压值、地面风速)而不同。
速度继续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机翼的升力和重量大致相等,驾驶员拉杆向后,飞机抬起机头,前轮离地,这个速度称为抬前轮速度。
这时飞机开始升空,起飞的第一阶段滑跑完成,转入第二阶段即加速爬升阶段。
飞机飞到规定的高度,起飞阶段结束。
从飞机滑跑开始到飞越35米高度的地面距离称为起飞距离,起飞距离越短越好。
这个距离的长短取决于发动机的推力的大小,增升装置(襟翼、维翼)的性能,同时也和海拔高度及地面温度有关。
2、爬升阶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固定的角度持续爬升达到预定高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时间,但发动机所需的功率大,燃料消耗大。
另一种是阶梯式的爬升,飞机升到一定高度后,水平飞行以增加速度,然后再爬升到第二个高度,经过几个阶段后爬升到预定高度,由于飞机的升力随速度升高而增加,同时燃油的消耗使飞机的重量不断减轻,因而这样的爬升最节约燃料。
机场地勤人员的航空器引导与滑行机场地勤人员是保障航空运营顺利进行的重要力量。
他们在航空器进出港时,负责航空器的引导与滑行工作,确保航空器安全、准时、高效地完成航班任务。
本文将就机场地勤人员的航空器引导与滑行工作进行探讨。
一、航空器引导航空器引导是指地勤人员在航空器进出港时,负责对航空器的引导和指示。
航空器引导的主要工作包括停机位引导、滑行引导、离子引导以及其他指示。
1. 停机位引导停机位引导是指地勤人员根据机场的停机位分配情况,引导航空器准确地停靠在指定的停机位上。
地勤人员需要熟悉机场停机位的布局和编号,以确保航空器停靠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滑行引导滑行引导是指地勤人员在航空器从停机位出发到起飞跑道或从着陆跑道滑行到停机位时,负责对航空器的引导和指示。
他们需与塔台控制员沟通,遵循指示,确保航空器滑行路径畅通无阻,避免与其他航空器或地面设施发生碰撞。
3. 离子引导离子引导是指地勤人员在航空器起飞前,负责对航空器的引导和指示。
他们需确保航空器在滑行过程中遵守航道指令,安全地到达起飞位置,并按照指示进行起飞。
二、航空器滑行航空器滑行是指航空器在地面上以较低速度进行的行驶过程。
机场地勤人员在航空器滑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1. 滑行路线规划地勤人员需要根据航空器起降需求和机场地面情况,合理规划航空器滑行路线。
他们需熟悉机场滑行道、滑行道口、滑行道标识等,确保航空器在滑行过程中按照指定路线行驶,避免误入禁区或与其他航空器发生冲突。
2. 通信与协调地勤人员需要与塔台控制员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通信与协调。
他们需准确传达航空器的滑行意图和位置,以确保航空器能够安全地滑行并与其他航空器保持安全距离。
3. 紧急情况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地勤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发生航空器故障或意外情况时,地勤人员应立即通知塔台控制员并协助应急处置,以确保航空器和乘客的安全。
三、地勤人员的要求与挑战航空器引导与滑行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对地勤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与挑战。
机场地勤人员的航空器起降与滑行训练机场地勤人员是机场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负责航空器的起降与滑行训练工作。
这项工作对于保障航班安全和高效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航空器起降训练和滑行训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航空器起降训练航空器起降是航班运营的核心环节之一,对机场地勤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航空器起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航空器驾驶操作:机场地勤人员需要了解各类航空器的操作方式和特点,掌握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的关键操作技巧,保证航班运营的安全性和准时性。
2.仪表与导航知识:地勤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仪表与导航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仪表指示,熟练操作导航设备,提高起降过程的精确性和效率性。
3.气象和机场信息:在起降训练中,地勤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气象和机场信息,如能见度、风速、机场跑道状况等,以确保航班操作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4.应急情况处理:地勤人员还需掌握应对各种异常情况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发动机故障、冰雪天气等,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保障乘客和航班安全。
二、滑行训练滑行是指航空器在地面上行驶的过程,也是航空器运营中重要的一部分。
滑行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地勤人员熟练掌握航空器的滑行操作和与塔台的有效沟通,保证滑行过程的安全与顺畅。
滑行训练的要点如下:1.滑行指令:地勤人员需要准确理解并执行塔台的滑行指令,了解指令的含义和操作方法,确保航空器在地面上按照指定的路线和速度行驶。
2.地形和障碍物:地勤人员需要熟悉机场的地形和障碍物分布情况,避免航空器与地面结构或其他航空器相撞,减少操作风险。
3.通信技巧:与塔台的高效沟通对于滑行训练至关重要,地勤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通信技巧,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以确保航空器与其他机场运营单位的协调与合作。
4.紧急情况处置:滑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紧急情况,如系统故障、火警等,地勤人员需要熟悉应对流程和紧急撤离程序,保障航班运营的安全。
总结:机场地勤人员的航空器起降与滑行训练是一项综合技能的训练工作,要求地勤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简述与适用范围1.1本程序规定厦航飞机地面供电、地面供气和水系统勤务等一般勤务规则。
1.2本程序适用于地面供电、地面供气和水系统等勤务工作。
2依据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3010.15-2006“民用航空器一般勤务规则”。
3术语和定义无4人员资格要求和职责4.1勤务操作人员应具有上岗资格,负责完成飞机地面供电、地面供气和水系统勤务工作。
4.2维修人员应具有上岗资格,负责监督勤务工作完成质量。
5规定5.1机坪机位管理5.1.1航空器进入机位前,该机位应当保持:a)除负责航空器入位协调的人员外,各类人员、车辆、设备等均应当位于划定的机位安全线区域外或机位作业等待区内;b)车辆、设备必须制动或固定;有液压装置的保障作业车辆、设备,必须确保其液压装置处于回缩状态;c)保障作业车辆在等待时,驾驶员应当随车等候;所有设备必须有人看守;廊桥活动端必须处于廊桥回位点。
5.1.2所有在机坪从事保障作业的人员,均应当按规定佩带工作证件,穿着工作服,并配有反光标识。
5.1.3航空器进出机位前对机坪FOD的检查应进行记录。
5.2飞机地面供电勤务5.2.1地面电源车应在航空器处于静止状态下,按本手册“机坪勤务车辆操作规定”,有序地接近航空器。
5.2.2供电勤务前,应对航空器及地面电源装置或地面电源车保持正确的接地,并检查电压和频率。
5.2.3供电勤务时,应对地面电源装置或地面电源车进行监护。
5.2.4将外部电源电缆接到航空器上之前,应确保外电源还未带电,防止出现伤人或损坏设备。
5.2.5将外部电源插头从航空器上拔出时,应先关断外部电源,并确信电缆上不再有电。
5.2.6拔出电源插头时,应握住插头小心拔出,不应用拽电缆的方式将插头拔出。
不应过度摇晃和扭曲插头,防止拉坏插头和航空器外接电源插座。
5.2.7机场上空有雷电时,应停止在户外对航空器的地面供电勤务操作。
5.2.8供电勤务结束后,应确认航空器的外接电源勤务盖板已盖好,并视情通知机上供电勤务结束。
B737-300/400/500飞机勤务手册1B737-300飞机勤务手册目录1.勤务概述2.燃油勤务3.液压油箱勤务4.发动机滑油勤务5.饮用水勤务6.污水勤务7.起落架轮胎勤务8.飞机拖行9.飞机登机门、勤务门及货舱门开关10.气源车使用2旗开得胜一、勤务概述:A.本手册包括一些系统油箱或部件的勤务信息。
(1)如图301,302为油箱勤务位置图。
(2)如图303,304大翼和安定面行走区域。
34地面勤务接头位置5图303 大翼行走区域6图304 安定面行走区域7二、液压油箱勤务:A.概述:(1)如液压油完全流光,则按照AMM29-00-00/201的程序进行液压油的更换。
(2)如果是因为更换一个部件或液压油完全散失后补加液压油,则按照AMM29-00-00/201,进行液压系统引气。
(3)加油设备在右主轮舱,包括一个手摇泵,一个压力加油接头,一个液压油滤和一个选择活门。
(4)在系统A和B液压油箱上各有一个油量指示器,B系统油箱是通过备用油箱来加油的。
当B系统的油箱显示“满”时,说明B系统和备用系统油箱都已经加满了。
(5)液压油在高海拔时的冷却以及出发机场与到达机场之间环境温度的巨大变化都会导致液压油量液面降低,这种情况不会对液压系统的操作产生影响,但会指示为需要勤务,即使在飞行前的一个温度较高的机场进行了油箱勤务。
在这种情况下,如在一个温度较低的机场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勤务,而后飞机又飞到了一个温度较高的机场,则油箱内的液压油将会溢出,从而通过排放口流出。
(6)如果到达机场的地面外界大气温度为20F或更低,而液压油量显示为“REFILL”/补加,此时只需补加到刚超过“REFILL”即可,避免飞机到达下一个温度较高机场时液压油溢出。
B.消耗材料(1)液压油:D00153 (BMS 3-11)C.液压油箱加油程序:(1)给液压系统释压,AMM 29-15-00/201。
提示:在给液压油箱加油前,不需要给油箱释压。
机库勤务地井功率机库勤务是指机场地面服务人员对机库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工作。
而地井功率则是机库勤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机库内提供给飞机使用的地井系统的总功率。
地井系统是机库中的一个重要设施,它主要用于为停放在机库内的飞机提供电力、照明、通风等服务,确保飞机在停放期间的正常运行。
地井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库勤务的效率和飞机的安全。
地井功率的计算是基于机库内的飞机数量和各种设备的功率需求。
不同型号的飞机对电力的需求不同,有的飞机需要大量的电力来保持机舱温度、飞机设备的运行等,而有的飞机则只需要较少的电力。
此外,机库内的其他设备如照明灯、通风系统等也需要一定的电力支持。
因此,为了保证机库内的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机库勤务人员需要根据飞机数量和设备功率需求来计算地井功率。
在计算地井功率时,机库勤务人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飞机数量。
机库内停放的飞机数量越多,所需的地井功率也就越大。
其次是飞机型号和功率需求。
不同型号的飞机对电力的需求不同,机库勤务人员需要根据飞机的型号和相关参数来计算出每架飞机所需的电力。
再次是机库内的其他设备。
除了飞机,机库内还有照明灯、通风系统等设备,这些设备也需要一定的地井功率支持。
最后是备用电力。
在计算地井功率时,机库勤务人员还需要考虑备用电力的需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除了计算地井功率,机库勤务人员还需要进行地井功率的监控和调整。
监控地井功率可以通过安装电力监控设备来实现,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机库内的电力使用情况,并提供报警和故障诊断功能。
一旦监测到地井功率超过了设定值,机库勤务人员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设备运行模式、增加备用电源等,以保持地井功率在正常范围内。
在进行机库勤务地井功率管理时,机库勤务人员还需要考虑能源的可持续性和节约性。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约能源已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课题,机库勤务也不例外。
机库勤务人员可以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模式、改进设备效率等方式来降低地井功率的消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飞机飞行的各阶段简要介绍飞机要完成一次飞行任务要经过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几个阶段.1、滑行和起飞阶段飞机完成航班飞行前各项地面勤务工作。
包括旅客登机完成、货物行李装卸结束、机务人员检查完毕签署文件放行飞机、机组从航管部门等获取相关飞行资料、地面商务值机人员与机组共同核对人员、飞机装舱单正确等;然后向航空管制部门、塔台申请并获准后,在机坪上启动好发动机,经滑行道到达跑道端准备起飞.是滑行阶段,在这一阶段飞机有如一个运动的车辆,要按照地面的交通要求来运行,滑行段是飞机重量最大的时刻,也是驾驶员做起飞前各种准备和检查的时刻,同空中飞行一样也需认真小心。
飞机起飞是一个直线加速运动,是飞机功率最大和驾驶员操作最繁忙的时候,它分两个阶段,飞机首先以最大功率在地面滑跑,在起始阶段由于速度不大,方向舵不起作用,驾驶员控制着前轮方向,以保持飞机直线前进,当速度到每小时80公里时驾驶员用驾驶杆操纵飞机,但在达到决断速度Vl以前,驾驶员的手绝对不离油门杆,以便在发生突然情况时中止起飞.超过Vl速度后驾驶员必须继续起飞,因为这时的速度太大,再中断起飞,飞机会冲出跑道造成事故。
Vl的数值根据飞机的大小、装置不同、跑道情况、外界环境(温度、气压值、地面风速)而不同.速度继续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机翼的升力和重量大致相等,驾驶员拉杆向后,飞机抬起机头,前轮离地,这个速度称为抬前轮速度.这时飞机开始升空,起飞的第一阶段滑跑完成,转入第二阶段即加速爬升阶段.飞机飞到规定的高度,起飞阶段结束。
从飞机滑跑开始到飞越35米高度的地面距离称为起飞距离,起飞距离越短越好。
这个距离的长短取决于发动机的推力的大小,增升装置(襟翼、维翼)的性能,同时也和海拔高度及地面温度有关。
2、爬升阶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固定的角度持续爬升达到预定高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时间,但发动机所需的功率大,燃料消耗大.另一种是阶梯式的爬升,飞机升到一定高度后,水平飞行以增加速度,然后再爬升到第二个高度,经过几个阶段后爬升到预定高度,由于飞机的升力随速度升高而增加,同时燃油的消耗使飞机的重量不断减轻,因而这样的爬升最节约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