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莲隧道进口平导四号横通道进正洞专项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2
京沈京冀客专Ⅶ标段隧道工程编号:反坡隧道(斜井)排水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编制:审核:批准:2014年8月1日发布2014年8月1日实施京沈京冀客专隧道工程反坡隧道(斜井)排水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京冀客专Ⅶ标段富水反坡隧道或斜井排水作业,特别是在岩溶涌水隧道,反坡排水量大,抽排水设施和成本大,需要根据设计涌水量合理选择反坡排水设备,进行必要的排水设计,确保正常涌水或小量突水能够及时排出洞外。
2 作业准备2.1 技术准备(1)排水方式可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等情况选用排水水沟或管路,或分段接力或一次将水排出洞外;(2)隧道较短时,可在开挖面附近开挖集水井,安装水泵,将水一次送出洞外;(3)沟管断面、集水坑(井)的容积按实际排水量确定;(4)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所需功率20%以上,并有备用抽水机;(5)做好停电时的应急排水准备工作。
2.2 设备选型隧道掌子面临时积水仓一般选用7.5KW污水泵,固定泵站根据排水量大小和扬程一般选用18.5KW、22KW、30KW污水泵或37KW离心泵,隧道涌水量较大时选用90KW排量500立方污水泵。
在富水、含煤渣隧道内,水中含砂砾多,污水泵损坏严重时,可选用排沙泵(又叫矿用立泵)。
排水管一般选用φ100~φ250焊管,掌子面等活动泵站采用Φ80消防软管。
3 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技术要点、注意事项)、隧道开工前,需认真核对设计图,反坡排水能力需满足抽排正常施工用水和最大突涌水能力。
涉及到的排水费用应及时与有关单位汇报,但设计措施不足或投标费用不足时应及时形成书面报告。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以XXX隧道出口反坡排水为例说明反坡排水设计和施工要求。
XXX隧道从进口到出口为连续上坡,纵坡为15.3‰,坡长8250m,隧道出口为反坡排水(内低外高)。
隧道左侧30米设置平行导坑一座,全隧道设计正常涌水量170254m3/d,最大涌水量为823961m3/d。
目录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场缺陷情况 (2)四、处理方案 (4)五、施工注意事项 (8)六、环境保护措施 (8)云桂铁路云南段二标段三分部隧道衬砌缺陷碳纤维布、W钢带补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红石岩隧道位于富宁〜白腊寨区间,隧道所在地段行政区划属云南省广南县八宝镇;双线隧道,全长14580m,设计标准为时速200km, 预留时速250km。
隧道进口接路基,出口接桥梁,最大埋深约450m。
辅助坑道设计方案为“2个横洞+横洞间平导+1个斜井+1个泄水洞”。
平导设置于线路左侧,起讫里程为PDK378+360〜PDK388+130,全长 9770m,平导中线距离左线线路中线30m,平导纵坡设置与正洞保持一致,平导与正洞间设置22个横通道,所有横通道断面与平导保持一致。
里叩隧道位于富宁〜白腊寨区间,双线隧道,左右线间距为4.6 米,设计为千分之五的单面下坡,隧道进口里程DK374+725,出口里程DK375+185,全长 460m。
二、编制依据:1、云桂铁路(沪昆客专)云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要求编制隧道等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整治参考图的函》(云桂云铁安函[2016]71号)。
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3、《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 号)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0)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6、《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铁运函[2004]174 号)7、《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试行)(铁运[2011]131号)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9、《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建010]241号)1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1、《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CJ/T 212-2010)12、《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13、《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铁总建设[2015]343 号)14、2014年12月13日《云桂铁路云南段隧道实体质量缺陷处理专家评审意见》三、现场缺陷情况:1、红石岩隧道 DK379+736-738.5、DK383+962-966、DK384+735-741、 DK385+056-060段二次衬砌结构存在不同位置的二次衬砌厚度不足,应采用措施进行加厚。
浅谈隧道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措施摘要:在隧道施工建设时,应当针对以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有效控制,如排水施工技术、管线施工技术、通风施工技术、监控量测技术、揭煤施工技术、二次衬砌施工、支护施工技术等。
为全面保障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可采取针对性处理对策,如变形缝处理、止水带的处理、科学防治水害、拱顶注浆处理等。
本文就隧道施工控制要点与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隧道施工;控制要点;处理措施引言:隧道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为实现隧道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则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并对常见的施工质量缺陷进行有效防治,保证隧道工程整体建设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一、工程概况香炉坪隧道为双线高速铁路隧道,正线线间距5.0m。
为满足施工工期、防灾救援、施工通风及排水等项目要求,需采取针对性施工技术方案。
与此同时,该隧道施工区域存在不良地质,主要为瓦斯、岩堆、危岩落石、顺层等,可能存在软岩大变形的风险,为有效规避不良地质,对隧道施工产生的负面影响,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隧道施工要点,并针对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科学及时处理。
二、隧道施工控制要点(一)排水施工技术施工期间进口掌子面,通过设置临时抽水机,将水抽排至后方,已施工的仰拱中心水沟内,并顺坡排放至洞外污水处理池。
通过平导排水,从侧沟顺坡排出,待正洞与平导间,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后,正洞污水亦可通过平导排出[1]。
(二)管线施工技术洞内“三管两线”按要求布设,做好洞内排水、洞内路面清理及道路维护,加强洞内通风。
照明和电力动力线布置时,在进洞的右侧二衬边墙上,距离填充面3.0m,高压水管、风管及排水管布置在进洞的左侧边墙上,通风分管固定在水管侧拱腰,斜井采用双根通风管道布置在拱顶。
高压风、水管路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不漏水并符合相关要求,设专人负责检查、养护。
(三)通风施工技术通风机安装在隧道洞口30m以外,风机支架应稳固结实,避免运行中振动,风机出口处设置,加强型柔性管与风管连接,风机与柔性管结合处应多道绑扎,减少漏风;通风机前后5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通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并应装有保险装置;通风机应有适当的备用数量。
某隧道通风方案在隧道平导未贯通前隧道及平导(斜井)内施工,采用长管路压入式通风的方案。
在隧道平导贯通后利用横通道采用压入式巷道通风。
主要计算压入式通风设计。
施工通风设计1、隧道内通风量的计算(1)根据洞内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计算 采用公式:Q 1=qmk (m 3/min )式中:q ——洞内每人每分钟所需新鲜空气,取3m 3/minm ——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120人。
k ——风量备用系数,取1.15 则 Q 1=3×120×1.15=414 m 3/min(2)按洞内同一时间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计算 采用压入式通风计算:式中:t---通风时间 取30minA---同一时间起爆总药量, 隧道全断面爆破取365.98kgS---隧道断面面积,按Ⅲ类围岩开挖断面,取53.04m 2 L---压风管口至工作面距离,取30m 。
则(3)按洞内同时使用内燃机作业总功率(kw )数计算 采用公式:Q 3=n i A (m 3/min )式中:n i ——洞内同时使用内燃机总kw 数。
A ——洞内同时使用内燃机每kw 风量,取3m 3/min 隧道内使用的内燃施工机械为两台ZL50装载机,每台功率为154kw ,总功率为:308kw 。
min)/(8.7Q 33222m L AS t×=压/ 30 3 ⨯ = min253.5 302 53.042 365.98 7.8 Q 3m = ⨯ 2压则 Q3=3×308=924 m3/min(4)按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计算采用公式:Q4=60VS(m3/min)式中:V——洞内最小允许风速m/s,隧道最小允许风速为0.15m/s。
S——洞室面积,53.05 m2则 Q4=60×0.15×53.04=477(m3/min)取以上四种计算得到的最大通风量作为设计通风量,由计算可知隧道为内燃机作业稀释废气需要风量为控制风量,设计通风量为:924m3/min。
两河口隧道施工通风方案一、工程简介两河口隧道位于四川雅江县境内雅砻江左岸,设计为双向行驶双车道高海拔公路隧道,全长5855米。
其中我部承担出口段2770米的施工任务。
隧道最大断面125.2m2,最大开挖宽度为13.84米,最大开挖高度为9.24米,坡道坡度为0.3%和-0.8%。
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独头掘进,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装碴,无轨运输出碴。
施工通风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毒害气体,主要来源于爆破炮烟,无轨运输车辆柴油机废气,二是粉尘,主要来源于岩尘、炮烟、水泥尘、烟尘等。
二、通风方案的比选及技术优化为了做到通风一次成功,我们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风量、风压进行科学论证,合理选用通风设备,并认真进行测定,加强风机、风管的安装和维修管理。
(一)风量和风压的确定1、基本计算参数①隧道断面(按Ⅲ类围岩计算);②循环进尺;③一次爆破炸药用量;④洞内作业人数50人;⑤内燃设备装机功率;⑥通风时间;⑦风管直径;⑧参照秦岭特长铁路隧道的试验成果,风管平均百米漏风率取,风管摩阻系数取;⑨炮烟抛掷长度。
2、爆破需风量计算在隧道施工通风的风量计算中,需计算排除炮烟所需的风量和排出粉尘所需风量,按施工隧道内的最多人数计算风量,按最低允许风速计算风量及按稀释和排除内燃机废气等计算风量,并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需风量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
①按洞内最小风速计算风量:最小风速按计算(国际隧协规定的最小风速为),②按洞内最多工作人员计算风量:一般标准为每人新鲜空气,洞内作业人员按50人计算,风量备用系数取1.2,③按稀释爆破烟计算风量:——一次爆破产生的炮烟体积:;——一次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允许浓度取法规限制值;——2号硝铵炸药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CO的标准发生量为,在这取。
④按稀释内燃机废气计算风量:内燃机械作业时每千瓦供风量取,机械设备的平均利用率80%,内燃机总功率:(见表1)根据上述计算取其中的最大值,为隧道工作面所需新鲜风量。
新建铁路大瑞线大理至保山段站前工程第三标段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瑞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〇年五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2.中铁二院大瑞函[2008]16号关于报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参考技术指南的函;3.中铁二院大瑞函[2008]21号关于提供地质超前钻探法补充技术要求的函;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指南和验收标准;5.大瑞铁路隧道设计图纸;6.《大瑞铁路大保段站前三标段招标文件》;7.《大瑞铁路第三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关于印发《新建大瑞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二.工程概况:大柱山隧道正洞起止里程为DK110+500~DK125+035,全长14535米,其中单线正洞13575米;预留Ⅱ线350米;大跨度段920米。
大柱山隧道进口段DK111+086~DK112+963位于R=1600的平曲线上,其余为直线段。
隧道线路设计为“人”字坡,其变坡点里程DK122+140。
洞内设计最大纵坡为24‰,最小纵坡为3‰。
该隧道最大埋深为1010m。
隧道设贯通的平导,辅助正洞施工,其里程PDK110+720~PDK125+050,全长14315m。
平导进口段与正洞进口相分离约1800m,平面呈喇叭形布臵,其余为直线段,位于正洞左侧30米,每300m设交角40°的横通道,平面呈“八”字形布臵。
江顶寺隧道正洞设计里程为D2K106+187~D2K109+996,隧道全长3809m,其中D2K106+187~D2K109+765为单线铁路隧道,长为3578m;D2K109+765~D2K109+996段231m由于澜沧江车站伸入隧道,并考虑预留Ⅱ线设臵要求,采用双线车站隧道;预留Ⅱ线ZDK109+650~ZD2K109+765.05段115.05m由于与I线间距较近,一并修建。
1.1.铁路施工总体部署方案1.1.1.管理目标1.1.1.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标准和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全部工程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1.1.1.2.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确保施工人身安全为重点,消灭责任行车特大、重大事故,消灭责任重大路外伤亡事故,消灭责任重大职工伤亡事故,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严格遵守铁道部、西安局制定的现行有关既有线施工行车安全管理办法,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1.1.1.3.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日期为2009年10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8月30日,总工期为35个月。
按发包人要求工期竣工。
1.1.1.4.环保、水保目标环保、水保要本着“三同时”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
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政府的有关环保、水保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通过国家验收。
1.1.1.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员工职业病发生率小于1.5‰。
不出现因劳动力保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的重伤及其以上事故。
1.1.1.6.文明施工目标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志标识醒目,环境整洁干净,遵纪守法,文明用语,文明施工,文明撤离,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达到铁道部、陕西省及工程所在地安全文明工地要求。
1.1.2.总体思路总体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分段实施,突出重点,确保按期竣工运营。
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为全面实现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增建二线工程的总体目标进行施工组织总体布置及规划。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科学安排进度计划;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减少施工用地;配备先进的机械化作业生产线,保障工序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严格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狠抓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安全,环境目标的实现。
X X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 1 页 共 83 页XX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目目 录录一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4)1.1工程概况 (4)1.1.1主要工程量 .......................................................................................................... 4 1.1.2主要工程特点 ....................................................................................................... 5 1.2 施工组织 ................................................................................................................. 5 1.2.1 组织机构形式 ...................................................................................................... 5 1.2.2组织管理目标 ....................................................................................................... 5 1.2.3施工任务安排 ....................................................................................................... 6 1.3施工总平面布置 ......................................................................................................... 6 1.3.1驻地建设 ............................................................................................................. 6 1.3.2施工便道 ............................................................................................................. 7 1.3.3施工供水、供 X 方案............................................................................................ 7 1.3.4预制场、搅拌站等平面布置 ..................................................................................... 7 1.3.5炸药库、油库的修建 .............................................................................................. 8 1.4施工总进度安排 ......................................................................................................... 8 1.4.1施工总工期安排 .................................................................................................... 8 1.4.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计划安排 . (8)三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尤其对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9)3.1路基工程.................................................................................................................. 9 3.1.1路基土石方 .......................................................................................................... 9 3.1.2特殊路基处理 ..................................................................................................... 13 3.1.3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 ...................................................................................... 15 3.2涵洞工程................................................................................................................ 15 3.2.1圆管涵施工 ........................................................................................................ 16 3.2.2盖板涵施工 ........................................................................................................ 17 3.3桥梁工程................................................................................................................ 18 3.3.1桩基施工 ........................................................................................................... 18 3.3.2台帽及耳墙施工 .................................................................................................. 20 3.3.3空心板梁制作及安装 ............................................................................................ 21 3.3.4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 23 3.4路面工程................................................................................................................ 24 3.4.1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 .................................................................................. 24 3.4.2 贫混凝土基层施工 .............................................................................................. 26 3.4.3 混凝土面层施工 ................................................................................................. 26 3.4.4 路面附属工程施工 .............................................................................................. 28 3.5隧道工程(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 ............................................................................ 29 3.5.1施工方案 ........................................................................................................... 29 3.5.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30 3.5.2.1洞口及明洞工程 ............................................................................................ 30 3.5.2.2超前支护 .. (30)X X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5.2.3洞身开挖施工 (31)3.5.2.4初期支护 (37)3.5.2.5防排水施工 (41)3.5.2.6仰拱及遂底填充 (41)3.5.2.7二次衬砌施工 (41)3.5.2.8紧急停车带、车行、人行横洞施工 (42)3.5.2.9 隧道路面施工 (44)3.5.2.10洞内其它附属工程施工(包括机X 安装) (44)3.5.2.11监控量测 (45)3.5.2.12超前地质预报 (49)3.5.2.13风、水、X 、通风、防尘措施 (50)3.5.2.14隧道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51)3.6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53)3.7季节性施工措施 (54)3.7.1雨季施工措施 (54)3.7.2炎热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55)四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6)4.1 工期保证体系 (56)4.2 工期保证措施 (57)五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7)5.1 质量管理体系 (57)5.1.1组织机构 (58)5.1.2质量保证体系 (59)5.2 质量保证措施 (60)5.2.1组织和技术保障措施 (60)5.2.2 过程控制措施 (60)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1)6.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61)6.1.1组织机构 (61)6.1.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62)6.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2)七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4)7.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64)7.1.1组织机构 (64)7.1.2保证体系 (65)7.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66)八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7)第 2 页共 83 页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X X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1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 (67)8.2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措施 (68)8.2.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8)8.2.2文物保护措施 (68)九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69)9.1项目风险预测 (69)9.1.1质量风险 (69)9.1.2 项目施工管理风险 (69)9.1.3 材料价格风险 (69)9.1.4 安全风险 (69)9.2项目风险防范 (69)9.2.1质量风险防范 (69)9.2.2 管理风险防范 (70)9.2.3 材料价格风险防范 (70)9.2.4安全风险防范 (70)9.3施工应急预案 (71)十一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72)10.1成本控制措施 (72)10.2与各协作单位配合服务承诺 (72)10.3民工工资发放及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73)1 (77)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77)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 (78)附表七:临时占地计划表 (79)附表八:外供X 力需求计划表 (80)附表九:合同用款估算表 (81)六、项目管理机构 (82)第 3 页共 83 页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X X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沿海大通道 X X X X 段左线路段施工组织设计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福建省云霄县列屿镇,为 X X沿海大通道新建工程的组成部分。
目录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施工方案........................................................ - 1 -4、施工流程及顺序.................................................. - 2 - 4.1、工艺流程:.. (2)4.2、施工顺序 (2)4.2.1、横洞进入正洞前的施工:.................................. - 2 -4.2.2、横洞进入正洞处的加固施工................................ - 2 -4.2.3、交叉口处1#横洞模筑衬砌.................................. - 5 -4.2.4、1#横洞进入正洞内的导洞施工.............................. - 5 -4.2.5、反向开挖支护............................................ - 6 -4.2.6、正洞二衬施工............................................ - 7 -4.3、横洞与正洞相交处施工程序表 (7)5、施工要点........................................................ - 8 -6、人员、机械配置.................................................. - 9 - 7:工期安排....................................................... - 10 - 8、光爆设计....................................................... - 10 - 8.1、III级围岩上台阶钻爆参数表 (11)8.2、III级围岩下台阶钻爆参数表 (13)9:注意事项....................................................... - 14 -10、安全、质量、环保措施.......................................... - 15 -11、应急预案...................................................... - 16 - 11.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16)11.2危险源分析 (16)11.3应急方案 (16)长庆坡隧道1#横洞进入正洞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国家、铁道部、云南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技术规程(暂规)等;(3)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4)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5)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资料、纪要;(6)经批准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调查资料;(8)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9)本项目部综合性施工组织设计;(10)其它相关依据。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木研究■李超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7(>(丨摘要:隧道在施丨「.过程中遇到断层破碎带.极易造成隧道失稳塌方和变形,使安全风险变高t在施丨:过程中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 法综合判断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通过与设计图纸地质情况进行比较,及时采取桕应的支护措施,调整或加强支护参数,可确保 隧道施E质量及安全。
以成昆铁路月直山隧道穿越金口河逆断层施J.为例,探讨了隧道在穿越断层时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隧道;断层;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断层(断裂)及其破碎带是隧道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最常 见、最为复杂的不良地质体之一,在断层(断裂)及其破碎 带中,发生的隧道洞内工程地质问题极为复杂也极为严重,其中不仅包括有断层(断裂)破碎带围岩的失稳坍方、涌水 问题,还包括断层带上盘侧过饱水断层及、破碎岩夹黏土 坍塌涌泥,以及构造岩失稳坍方和变形问题M1,严重地威 胁隧道的施工和隧道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工程概况月直山隧道地处金口河-新特克区间,全长141185m,双线隧道。
最大埋深约1810m,不良地质有岩堆、危岩落石、大变形、高地应力、岩爆、突泥突水、断层等。
金口河逆断 层与线路交于D K241+045附近,交角约50°。
该断层为一东 南倾向逆断层,位于Pteb、Z b d白云岩及板岩、变质砂岩地 层之中,倾角50° ~,断层破碎带主要为板岩及白云岩组 成的断层角砾岩,宽约8(lmc2施工方案2.1施工组织由进口平导3#横通道转入正洞挑顶完成后,先向小里程方向掘进至D K240+938,以利用此60m距离进行仰拱栈桥及衬砌台车组装。
2.2施工工艺流程月直山隧道穿越断层时严格按隧道穿越断层施工组织流程施工,穿越断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断层破碎带施工工艺流程2.3超前地质预报2.3.1物探法物探法分为地质雷达法和地震波反射法。
采用地质雷 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需在隧逍掌f l T i l'h彬晋测线。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工程YGT-8标段新莲隧道进口平导四号横通道进正洞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云桂铁路(云南段)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施工合同段:云桂铁路云南段YGT-8标段编号:新莲隧道进口平导四号横通道进正洞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国家、铁道部、云南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技术规程(暂规)等;(3)现行铁路施工、材料、设备机具等定额;(4)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5)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资料、纪要;(6)经批准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调查资料;(8)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9)本项目部综合性施工组织设计;(10)其它相关依据。
二、工程概况为加快施工进度,兼顾施工通风、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及运营期间的排水问,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于隧道左线线路中线前进方向左侧30m设置平行导坑,平导进口里程PDK720+782,对应正洞里程D2K720+782,平导出口里程PDK733+720,对应正洞里程D2K733+679.424.平导长12938m,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平导结合横通道布置设置设置错车道。
平导内净空为5.0m宽×6.0m高,错车道内净空尺寸为7.5m宽×6.0m高。
PDK720+900~PDK733+720段平导坑底面高程比对应正洞轨面设计高程底2.1m。
横通道设置:结合施工运输,施工组织、排水、通风等需要,平导与正洞之间共设32个横通道,横通道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净空断面为5.0m宽×6.0m高。
四号横通道与平导原设计相交里程为PDK722+336.113,与正洞相交里程为DK722+360,平面夹角45°,长33.08m,排水坡度4.96%,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横洞Ⅲ级围岩模筑衬砌,按“云桂隧参13-13”图施工。
2013年7月14日,云桂云南YGTJ-8标丘指隧变纪(2013)160号将四号横通道位置改移至:与平导相交里程为PDK722+379.366,与正洞相交里程为DK722+400。
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横洞V级围岩模筑衬砌,按“云桂隧参13-16”图施工。
拱墙I14型钢钢架加强支护,间距0.8m/榀;超前支护采用Φ42小导管,环向间距0.4m,每3.2m一环,每环20根,4.5m/根。
三、总体施工方案1、围岩情况四号横通道进正洞段设计为Ⅲ级围岩,Ⅲ级A型复合式衬砌。
设计资料显示岩性主要为弱风化灰岩、白云岩。
通过四号横通道开挖揭示围岩显示: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夹黏土,含水。
围岩经开挖后有部分掉块现象。
故计划将四号横通道交叉口处正洞围岩由Ⅲ级变更为Ⅳ级,按Ⅳ级B型复合式衬砌施工,采用I18型钢钢架,间距1.0m/榀。
超前支护采用Φ42小导管,环向间距0.4m,每3.0m一环,每环31根,4.5m/根。
2、交叉口段落技术方案为保证交叉口处的施工安全,四号横通道设置模筑衬砌,采用C25混凝土,衬砌厚度为25cm。
四号横通道均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台阶法开挖。
1、根据四号横通道与正洞设计相交角度及复合式衬砌参数,对交叉口处四号横通道初支进行加强,为下步正洞跨越横通道提供安全支护保证。
即在四号横通道与正洞交接最后几榀钢架开始加强,由于四号横通道与正洞夹角为45°,最后几榀钢架要调整为与正洞纵向平行。
因右侧小于左侧,按扇形支撑支护,沿四号横通道方向,右侧间距0.8m,左侧间距1.4m架立8榀I18异型钢架,完成由垂直于横通道中线到平行于正洞中线的过渡。
喷锚支护采用φ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0.2m*0.2m,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4.5m,喷射C20素砼厚度25cm。
拱部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0.4m,每环26根,单根长4.5m,3m/环。
2、考虑四号横通道初支最后一榀钢架需承受正洞钢架及围岩传递的荷载,为了安全必须进行加强,即在四号横通道末端距正洞初期支护最大路跨度内缘处采用两榀I20b型钢钢架并焊在一起作为加强环,改善受力条件。
3、为解决交叉口段正洞上断面拱架落脚位置及牢固性,在四号横通道初支加强环钢架支立完毕后,上台阶继续向前开挖0.8米,并扩挖断面。
在四号横通道两侧边墙对应位置沿正洞环向支立正洞B单元拱架各两榀,并焊在一起。
钢架顶标高控制在与四号横通道初支钢架一致,钢架顶部沿正洞前进方向设置纵向水平托梁,托梁采用两榀I20b型钢叠加焊。
水平托梁顶面以间距100㎝焊接钢板,便于交叉口段主洞拱部钢架与托梁的搭接。
4、对托梁及支撑加密打设锁脚锚杆加固,并进行锚喷防护。
将扩挖断面与四号横通道断面、正洞B单元钢架与斜井加强环钢架间形成的三角区域全部喷射密实。
5、四号横通道下台阶继续开挖至加强环位置,将四号横通道上台阶钢架及主洞B单元钢架依次落底。
为防止基底承载力不够导致支护下沉,先夯实基底,钢架底部加焊钢板,并设垫底槽钢。
6、及时施做四号横通道加强段二次衬砌,为交叉口提供有力支撑,二衬终点端头面必须与正洞该侧纵向开挖平行,端头斜交三角带采用小块钢模,拱架配合台车加固。
7、四号横通道加强段二衬混凝土施工24小时后,撤出台车,先回填洞渣修筑斜坡道进行小导坑弧面挑顶开挖,开挖需比正洞拱部设计标高加大(40㎝),以预留临时棚架支护厚度和足够的变形量。
8、自四号横通道(宽5m)垂直于正洞轴线方向挑顶开挖导洞,导洞口高度为4.5米。
导洞断面采用矩形断面,顶部横向支撑及边墙竖撑均采用116钢架,间距1.0m(四号横通道刚进入正洞即交叉口处导洞段落视围岩情况可将间距进行调整,如围岩较差,整体性差可将钢架间距调整为0.5~0.6m/榀,并可将I16钢架更换为I20b钢架,以加强支护)。
导洞开挖坡度见后附图。
导洞初期支护采用φ6.5钢筋网片(0.25m*0.25m)、C20喷射砼厚20cm,拱架顶部施作Φ22砂浆锚杆,3.5m/根,1.0×1.0m梅花形布置并与拱架焊接牢固。
超前支护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0.4m,3.5m/根,每2m一环。
导洞开挖至正洞左侧A单元拱脚位置。
9、导洞初支稳定后,施作主洞I18型钢拱架,拱架间距100cm,使挑高段部位钢架呈100cm*100cm 网状布置,拱脚每侧增设2根4m长锁脚锚管,钢拱架与导洞棚架支护间喷射混凝土回填密实。
拱架落脚与水平纵向托梁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
即已形成正洞导坑段上台阶开挖临界面。
10、正洞初支稳定后,拆除导洞小里程方向竖向支撑钢架。
向正洞进口方向开挖上导坑,每循环开挖1榀钢架,及时支护,施工方法同第9条,将四号横通道对应正洞位置的正洞上台阶初期支护全部形成。
11、按正洞三台阶法施工工艺先向大里程方向开挖上、中台阶,上台阶开挖长度达到30m时,自四号横通道交叉口位置拉槽开挖下台阶。
下台阶同上台阶同时掘进,当开挖长度达到20m后,分段开挖全副仰拱,每次开挖3m,及时施做仰拱混凝土及填充,利用栈桥保证掌子面继续施工。
当仰拱及填充向进口口方向施工30m时,在既定位置组装衬砌台车并施做交叉口两侧二衬,交叉口处一板二衬预留最后施做封堵。
至此,交叉口处正洞全断面支护封闭成环形成受力结构,为下步主洞正常快速开挖施工创造了良好的安全施工条件。
四、施工工序图附后(见后附新莲隧道1#斜井进正洞施工工序图)五、横托梁施工为解决交叉口段正洞上断面拱架落脚位置问题,在横通道初支加强环钢架支立完毕后,施做横托梁。
横托梁采用两榀I20b型钢钢架上下叠加焊接在一起制作而成。
在横通道两侧边墙对应位置沿正洞方向环向支立正洞B单元拱架各两榀,并焊在一起,作为横托梁的竖向支撑。
水平托梁顶面以间距60㎝焊接连接钢板,预留螺栓孔,交叉口段主洞拱部A单元钢架与托梁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加固。
横托梁顶部以斜向45°加设锁脚锚杆加固。
横托梁施工如下图所示:六、加强环钢架施工考虑横通道初支最后一榀钢架需承受正洞钢架及周边围岩传递的荷载,为确保施工安全必须进行加强,即在横通道末端距正洞初期支护最大路跨度内缘处采用两榀I20b型钢钢架并焊在一起作为加强环,改善受力条件。
该处加强环钢架支立完毕后,仍需加强两侧边墙锁脚锚管及拱部环向系统锚杆的支护,加强结构受力。
同时将加强环拱架与横托梁及横托梁竖撑采用加强钢筋焊接在一起,加固横托梁。
七、导洞挑顶施工1、门架安装自托梁上缘起,沿正洞拱部开挖轮廓线进行弧形开挖,预留核心土,两侧做成1:3坡度,每次开挖进尺1.0m,并立即湿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按照挑顶示意图依次安装门架,其高程及距隧道中线支距需经详细计算方可确定,其计算原理为:以满足挑顶段正洞上导钢架安装外轮廓面为基础,整体抬高40cm作为预留变形量,以便于后期正洞钢架的架设。
导洞初期支护采用φ6.5钢筋网片(0.25m*0.25m)、C25喷射砼厚20cm,拱架顶部施作Φ22砂浆锚杆,3.5m/根,1.0×1.0m梅花形布置并与拱架焊接牢固。
超前支护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0.4m,3.5m/根,每2m一环。
导洞开挖至正洞左侧A单元拱脚位置。
2、正洞上导钢架安装在达到正洞拱顶标高且拱部符合设计轮廓时,按照设计施做正洞初期支护。
施工时机械配合人工出碴,用断面仪检查开挖断面。
施作主洞I18型钢拱架,钢架在洞外按设计要求加工完毕,运至洞内,拱架间距100cm,使挑高段部位钢架呈100cm*100cm网状布置,拱脚每侧增设2根4m长锁脚锚管,拱架落脚与水平纵向托梁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
钢拱架与导洞棚架支护间喷射混凝土回填密实。
每支立一榀钢架即及时进行锚喷支护。
至此,正洞开挖、支护逐渐步入正常。
八、交叉口段施做完毕后正洞工序安排交叉口施做完毕后视围岩情况确定正洞开挖掘进施工方案。
方案一:围岩较好,选用上下台阶法开挖。
自交叉口处向正洞大里程方向开挖,上台阶开挖高度设置为7米,开挖30米后,开挖横通道交叉口处下台阶,上下台阶同时开挖掘进20米后,开挖并浇筑仰拱及填充砼,并随掌子面掘进及时跟进,待仰拱及填充完成30米后,在正洞大里程方向适当位置拼装二衬台车。
而后施做正洞交叉口段二次衬砌。
从而开挖小里程方向,进入正常流水作业。
方案二:围岩较差,选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
自交叉口处向正洞大里程方向开挖,上台阶开挖高度设置为4.2米,中台阶高度设置为2.8米,上中台阶开挖25米后,开挖横通道交叉口处下台阶,上中下台阶同时开挖掘进10米后,开挖并浇筑仰拱及填充砼,并随掌子面掘进及时跟进,待仰拱及填充完成30米后,在正洞大里程方向适当位置拼装二衬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