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术语表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3
黑格尔术语中德对照一、引言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对后来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这些术语在当时的哲学界非常流行。
本文将介绍黑格尔术语中的德语对照,为读者带来更深入的理解。
二、黑格尔术语解析1. 超越 (Aufhebung)Aufhebung音译为”超越”,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有多重含义,既可以表示否定,也可以表示肯定和保存。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Aufhebung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应用。
在逻辑层面上,Aufhebung指的是观念的转化过程,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一个观念通过否定和保存,逐渐发展为更高级的观念。
这可以用下面的有序列表来表示:•否定(Negation)•保存(Preservation)•超越(Aufhebung)在历史层面上,Aufhebung指的是社会制度和观念的发展和变化。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一个社会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矛盾和问题,但通过否定和保存,最终达到更高级的形态。
2. 绝对精神 (Absoluter Geist)Absoluter Geist音译为”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中所谓的“主体”。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整个现象的产生者和支配者,是一切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源泉。
绝对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的意义,三个意义如下:•美学(美感和艺术):绝对精神通过艺术、诗歌和音乐等形式的美,来体现人类的思维和情感。
•邏輯(邏輯和理性):绝对精神通过逻辑和理性的表达,来展示人类思维的规律和体系。
•历史(历史和社会):绝对精神通过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来实现人类的意识和活动的目的。
绝对精神的三个意义相互交织,无法分割。
只有通过绝对精神的统一,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实现。
3. 自由 (Freiheit)Freiheit是黑格尔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最高目标。
黑格尔认为,自由不仅仅是没有束缚,更重要的是自律和自我实现。
A :哲学家专有名词1 辩证法 (dialectic)一种被黑格尔和马克思大加使用的哲学方法,在辩证法中,矛盾之间互相对抗以达到真理。
辩证法的起源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
2 白板 (tabula rasa)洛克哲学中的术语。
洛克认为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从而与天赋观念存在的学说相对立。
换句话说,心灵在人刚出生时是“空白的”,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必须通过经验“印上去”。
3 超人 (ubermensch)尼采著作中的一个概念,指一个有可能在未来取代我们的卓越的人。
4 超验的 (transcendent)独立的。
在宗教哲学中,超验的上帝与他所创造的宇宙是相分离的和迥然不同的。
这与内在的上帝概念相反,比如在泛神论中,上帝是等同于他的造物的,或可举一个不同的例子,在某种形式的人本主义那里,上帝是与人类相等同的(黑格尔主张这种观点)。
5 沉思 (的生活)[contemplation(the life)]按照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哲学家)的说法,这是最幸福的生活,即是思想和哲学的生活。
6 存在的世界 (world of Being)柏拉图形而上学中的术语,指理想中的“形式”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只能通过理性和思想来认识这个世界。
7 单子 (monad)莱布尼茨用来指一切不变事物的最终组成部分的非物质实体,上帝是唯一一个不是被创造的单子,他作为自我封闭的(“无窗的”)的先定实体创造了所有其他单子。
8 狄奥尼索斯式的 (尼采)[Dionysian(Nietzsche)]艺术、精力和意志中的非理性原则。
9 公意 (卢梭)[general will(Rousseau)]一个民族集体的愿望和决定。
10 信仰的飞跃 (leap of faith)克尔凯郭尔的用语。
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证明他所信仰的东西。
11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物理学中的)[Heisenberg uncertaintyprinciple(in physics)]一个亚原子粒子的运动和位置不可能同时确定。
1、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2、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
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3、客观规律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的根据和本质联系。
例如: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系数之间的本质联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内容及其本质联系。
4、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
这些生产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
5、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黑格尔哲学术语表
1. 本体论 (Ontology):研究存在本质的哲学分支,探究存在的本质
属性、本质原则、本质关系等问题。
2. 辩证法 (Dialectics):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一种思维方法
和探究世界的方法。
它基于矛盾和对立,强调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3. 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指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主观意识,包含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和自我决定的所有方面。
4. 绝对精神 (Absolute Spirit):是指包含所有思维、精神和文化
的整体,是人类理性的普遍性和普及性的体现。
5. 信仰 (Faith):指人与绝对精神之间的精神联系和信念。
黑格尔
认为,信仰是一种超越个体的生命力和文化精神。
6. 实践 (Praxis):黑格尔将实践视为认识和行动的统一,是人类行
动和认识的基础。
7. 科学 (Science):黑格尔将科学作为认识事物和社会的基本方法,但他认为科学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缺乏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8. 自由 (Freedom):是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追求的最高自由,黑格尔认为自由不是无限的自我解放,而是有目的的自我实现。
9. 精神 (Spirit):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文化、价值观念、
思想、信仰等。
10. 民族精神 (National Spirit):指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
历史和文化特征等。
黑格尔认为,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自觉心态,是国家的
核心精神。
矛盾: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矛盾】①比喻言语行动自相抵触。
②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③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④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哲学上的定义: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微分和积分就是矛盾的两个概念,有两个东西及相反有相称:没有积分就没有微分,没有微分就没有积分,微分和积分不可分离。
概念:各个学科专有的词汇概念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统一性:有条件的、暂时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促使事物量变和质变)普遍性: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共性绝对深刻)特殊性:各种矛盾特点不一(个性相对丰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和谐:各种社会要素协调相处(强调矛盾统一)内因和外因:内部矛盾(根本)和外部矛盾(条件)错误观点:白马非马、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性,邓语:搞社会主义一定要考虑中国特色,搞中国特色离不开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针对一个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看人看物看社会要看它的主流和本质质量互变规律度:一个事物的数量保持其质的数量范围的限度 (冰——水——汽)适度:不要“过”与“不及”两个总特征: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实体概念(杯子) 属性概念(水无色无味) 关系概念(F=MA )。
自然:指事物变化的本性.亚里士多德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本原:它的本意是"太初",即最初存在的东西.最初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运动和存在的原由.逻各斯:即世界的秩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一切事物都像火一样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数本原说: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是者:巴门尼德做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是者"是真理的对象.是者的主要性质包括: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本身是永恒不变的它体现着双重的过程,在一个时候从多生成一,另一个时候从一分解为多,他们作为永恒存在的全体是不变的.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争斗的"恨".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任务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原子和虚空:原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他们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的,变动的,有因为是众多的,所以充实是可以分割的,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就是虚空.射流说:原子论者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影像"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印象"则是这些原子在眼睛里压下的印记.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黑格尔认为"一方面是说,要把思维认做诶规定的东西,有内容的东西,而另一方面思维也同样是能规定,能提供内容的东西.这个普遍的规定就是尺度,就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苏格拉底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是一种感觉主义真理观.德性即知识:其一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德性是对人自身本性的认识.其二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其三德性的可教性,他认为每个人都潜在地拥有德性,在经过对自身的认识后人的德性就会显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德性即知识.把知识放在道德的首位,也就是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这是理性主义的伦理学说.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不懂得善的概念,他就不能为善.苏格拉底的特点在于,他不是通过经验,而是主要通过概念的分析和澄清一些关于人自身和社会的已有的模糊概念等来获取此类知识.美德还在于行为正当,它包含了对目的的或价值的知识是无法通过经验科学或形式科学获得的,苏格拉底的意思是否说的是,我们仅仅依靠理性和澄清概念就能完全洞见善。
常用哲学术语
1. 本体论(Ontology):关注存在的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关系,研究存在的本源、本体和属性。
2. 存在(Being):指实体的存在状态,可以是物质的或非物质的。
3. 形而上学(Metaphysics):研究超越经验、本质、实在性等问题的哲学分支。
4. 认识论(Epistemology):研究人类知识的来源、性质、限制和可靠性等问题的哲学分支。
5. 知觉(Perception):指人类通过感官器官认知外部事物的过程,是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6. 理智(Reason):是指人类思维能力的高级形式,包括推理、分析、判断等能力。
7. 道德(Morality):研究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哲学分支,涉及良心、义务、责任等问题。
8. 名称(Nominalism):一种认为抽象概念只是人类的命名约定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哲学观点。
9. 经验主义(Empiricism):认为知识源于经验和感官观察的哲学学说。
10. 索菲斯主义(Skepticism):一种怀疑论哲学观点,认为人类无法获得绝对真理并且应该保持怀疑态度。
11. 逻辑学(Logic):研究推理和论证形式的哲学分支。
12. 实证主义(Positivism):认为只有经验和科学可以为真理提供证明的哲学学说。
13. 伦理学(Ethics):研究道德价值和行为原则的哲学分支。
14. 教育哲学(Philosophy of Education):研究教育的本质、意义和目标,包括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
15. 自由主义(Liberalism):一种主张个人自由和人权的政治哲学观点。
1◆阿波罗式(尼采)[Apollonian(Nietzsche)]:````````````艺术的理性原则;形式。
???2◆白板(tabula rasa):````````````洛克哲学中的术语。
``````````洛克认为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从而与天赋观念存在的学说相对立。
``````````换句话说,心灵在人刚出生时是“空白的”,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必须通过经验“印上去”。
``?3◆悲观主义(pessimism):``````认为生活是不快乐的,而且也没有最终的目标。
````宽泛地说,悲观主义者是料想事情最终会最糟的人。
````康德(他根本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追随者,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历史上的悲观主义者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4◆悖论(paradox):``````基本于表面上看没有问题的论证而得出的自相矛盾的或似乎荒谬的结论。
``?5◆本体论(ontology):``````对存在的研究:“什么是最真实的?”“一个事物存在意味着什么?”````本体论的(ontological):与存在的观念相关的。
``?6◆本体论论证(ontological argument):``````试图从“上帝”这个要领证明上帝存在的一个(或一套)论证。
````例如,“上帝”根据定义就是拥有各种可能的完美性的存在;存在是完美性的一种;因此上帝存在。
``?7◆本真的自我(authentic self):``````存在主义的一种说法,指真正的、个体的自我认同,从而与非本真的自我相区别,非本真的自我只是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和公众的认同而已。
这个词在20世纪经由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而变的盛极一时。
``?8◆本质自我(essencial self):``````使一个人成为那个特殊的人的特征。
``?9◆必然真理(necessary truth):``````某种即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也不可能被想象成另一种样子的事物。
哲学专用术语
1. “形而上学”:哎呀,你看就像我们总是纠结一些表面现象背后到底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本质,这就是在探讨形而上学呀!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2. “辩证法”:嘿,辩证法不就是像两个人在争论,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嘛!就像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得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呀。
3. “唯心主义”:哇塞,唯心主义就好像有人觉得心里想的就是世界的样子呢!比如说觉得只要自己相信能成功,那就一定能成功。
4. “唯物主义”:这不就是很实在地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嘛!就好比说没有面包,空谈理想有啥用呀。
5. “存在主义”:哎呀呀,存在主义就像在说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呀!就像一个人在努力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6. “认识论”:这不就是研究我们怎么认识世界的嘛!比如我们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来认识这个花花世界的呀。
7. “本体论”:就像是在追问事物的最根本是什么,好比问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8. “宿命论”:哎呀,宿命论不就是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嘛!像有些人会说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了,改变不了啦。
9. “不可知论”:这不就是怀疑我们到底能不能真正知道所有事情
嘛!就好像对那些神秘的现象,我们真的能搞清楚吗?
10. “理性主义”:哈哈,理性主义就是凡事都要靠理智来判断呀!不像冲动行事,而是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哲学专用术语真的很有意思,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世界和人生呢!。
(一)人名、神名Achille 阿喀琉斯Acron 阿克隆Adrastus 阿德拉斯托Aelian 埃利安Aenesidemus 埃沓西得姆Aeolus 埃俄罗斯Aer 埃尔Aeschylus 埃斯库罗斯Aetius 艾修斯Agamemnon 阿伽门农Agathemerus 阿伽塞美鲁Agatheschus 阿伽泰库Agenor 阿革诺耳Aidoneus 埃多涅乌Albinus 阿尔比努Alcaeus 阿尔开乌Alcibiades 阿尔基比亚德Alcidamas 阿尔基达玛Alcinous 阿尔喀诺俄Alcmaeon 阿尔克迈翁Alcmene 阿尔克墨涅Alexandros 亚历山大Alyattas 阿吕亚特Amesis 阿玛西斯Ameinias 阿美尼亚Ammon 阿蒙Ammonius 阿谟尼乌Amyclas 阿密克拉Anacharsis 阿那卡尔西Anaxagoras 阿那克萨戈拉Anaxarchus 阿那克萨库Anaximander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enes 阿那克西美尼Androklus 安德罗克罗Andronicus 安德罗尼柯Ansar 安沙尔Antigone 安提贡涅Antiphon安提丰Antisthenes 安提司泰尼Anu 阿奴Aphrodite 阿佛洛狄忒Apollo 阿波罗Apollonius 阿波罗尼奥Apollodoros 阿波罗多洛Apollothemis 阿波罗塞米Apsu 阿普苏Arcesilaus 阿尔凯西劳Archelaus 阿凯劳斯Archimedes 阿基米德Archippus 阿尔基波Archytas 阿尔基塔Ares 阿瑞斯Aristarchus 阿里司塔库Aristeides 阿里司泰得Aristodemus 阿里司托得姆Aristomachus 阿里司托玛库Aristophanes 阿里斯托芬Aristotles 亚里士多德Aristoxenus 阿里司托森Artemis 阿尔忒弥Asclepiades 阿司克勒彼亚得Aspasia 阿丝帕希娅Aspasius 阿司巴修Athena 雅典娜Athenocritus 阿塞诺克里托Augustinus 奥古斯丁Augustus 奥古斯都Aurelius 奥勒利乌Bacchus 巴克科斯Bathyllus 巴绪卢Bias 彼亚斯Bloson 伯洛松Brotinos布隆提诺Cadmus 卡德摩斯Caesar 凯撒Calliades 卡利亚得Callias 卡利亚斯Callimachus 卡利马科Calliphon 卡利封Cambyses 冈比斯Cebes 克贝Censorinus 肯索里努Charondas 卡隆达斯Chilon 喀隆Chronus 克罗诺斯Chrysippus克律西波Cicero 西塞罗Cimon 喀蒙Claudianus Mamertus 克劳狄安·玛美尔图Cleidemus 克莱得谟Cleisthenes克利斯提尼Clement克莱门特Cleobulina克莱俄布里娜Cleobulus 克莱俄布卢Cleon 克莱翁Clinias 克利尼亚Corax 科拉克斯Crates 克拉特斯Crarinus 克拉提努Cratylus 克拉底鲁Cresphontes 克瑞司丰特Croesus 克娄苏Cronus 克洛诺斯Cylon 库隆Cypselus 库普塞卢Cyrus 居鲁士Daedalus 代达罗斯Damacius 达到修斯Damasippus 达玛西普Damasus 达玛苏斯Damon 达蒙Darius 大流士Demeter 得墨忒耳Demetrius 德米特里乌Democritus 德谟克利特Demokedes 德谟凯得Demylus 德美洛斯Deucalion 丢卡利翁Dexippus 德克西波Dexius 德克修斯Dicaearchus 狄凯亚尔库Didymus 狄底谟斯Dike 狄凯Diochaetas 狄奥凯塔Diocles 狄奥克勒Diodorus狄奥多罗Diodotus狄奥多图Diogenes 第欧根尼Diogenes Lattius 第欧根尼·拉修尔Diomedon 狄俄美冬Dionysius狄奥尼修Dionysus狄奥尼修斯Diopeithes狄奥拜底Dorus 多鲁斯Douris多乌里斯Dracos 德拉科Ea 哀阿Echecrates 厄刻克拉底Echemus 厄刻姆斯Ecphantus 厄克芳图Empedocles 恩培多克勒Empiricus 恩披里柯Ephialetes 厄菲亚尔特Epicharmos 厄庇卡尔谟Epicurus 伊壁鸠鲁Epimenides 厄庇美尼德Epiphanius 厄庇芬尼俄Eratothenes 厄拉托塞涅Erebes 厄瑞布斯Eridu 厄里杜Eros 厄洛斯Eryximachus 厄律克西马库Euclid 欧几里德Eudemus 欧德谟斯Eudorus 欧多鲁斯Eudoxus 欧多克索Eupalinus 欧帕利努Euripides 欧里庇得斯Europa 欧罗巴Eurylochus 欧律罗库Eurystratos 欧律司特拉托Eurytus 欧律托斯Eusebius 欧塞比乌Euthydemus 欧绪德谟Examyos 埃克萨密俄Favorinus 法沃里诺Ficino 百奇诺Furies 富里斯Gaea 该亚Galen 伽伦Gelon 格隆Glaucos 格劳科斯Gorgias高尔吉亚Gyges 巨格斯Hades 哈得斯Hammurabi 汉谟拉比Harpagus 哈帕古斯Hecataeus 赫卡泰乌Hector 赫克托尔Hegesistratus 赫格西斯特拉Helen 海伦Hellen 希伦Hephaestus 赫费司托Hera 赫拉Heracles 赫拉克勒Heraclides 赫拉克利德Heraclitus 赫拉克利特Heracon 赫拉孔Herakleides 赫拉克莱德Here 希拉Hermarchus 赫尔玛库Hermes 赫尔墨斯Hermodoros 赫尔米波Hermotimus 赫谟多洛Herodicus 赫罗狄库Herodotus 希罗多德Herophilus 赫罗菲卢Hesiod 赫西奥德Hestiaeos 赫司提埃俄Hicetas 希凯塔Hierocles 希罗克勒Hieron 希厄隆Hieronymus 希洛尼谟Hiketaos 希凯塔俄Hipparchus 希帕库斯Hippasus 希帕索Hippias 希庇亚斯Hippocrates 希波克拉底Hippodamia 希波达弥亚Hippolyts 希波吕托Hippon 希朋Homer 荷马Horace 贺拉斯Hyllus 叙卢斯Hypnus 许普诺斯Iamblichus 杨布利柯Idaeus 伊戴乌斯Ion 伊翁Iris 伊里斯Isis 伊西斯Isocrates 伊索克拉底Isolochus 伊索洛库Italus 伊塔卢斯Ithagenes 伊泰根尼Jahveh 雅赫维Jesus 耶稣Justinus 查士丁。
人生哲理哲学领域术语
1. 人生观:个人对于生命存在和意义的看法和态度。
2. 自由意志:人类拥有自主决定和选择的能力,不受外在因素的决定。
3. 全能者的困境:全能的神或存在如果同时具备全能、全知和全仁,那么世界上的苦难和邪恶无法解释。
4. 可能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中,但并不在现实世界中的潜在世界。
5. 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生活在一个没有固定对象或真理的无意义世界中,因此人应该主动选择和定义自己的存在。
6. 实体: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或存在者。
7. 形而上学:研究存在性、实体和本质等抽象概念的哲学学科。
8. 辩证法:通过对立的观念和矛盾的冲突来发展和推动思想和现实的哲学方法。
9. 客观性:独立于主体的观点、真理或现实的性质。
10. 主体性:个体的意识和经验对于现实世界的构建和解读的
能力。
11. 目的论:认为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有特定的目的或结局。
12. 知识论:研究知识的本质、来源和限制的哲学学科。
13. 平庸原理:人们的假设或信仰应当按照证据的程度而不是根据信念的程度来支持。
14. 精神实体:存在于人类内心中的非物质的、超越感性世界的实体。
15. 公平正义:社会和个人对待他人应公平、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人生哲理和哲学领域的术语,根据具体的问题或主题,还有许多其他的术语和概念可以进一步探讨。
ad hoc hypothesis 特设性假说naive realism 朴素实在论anomaly 反常negative heuristic 反面启发法auxiliary assumption 辅助假定non-normal science 非常规科学auxiliary hypothesis 辅助假说non-science 非科学basic statement 基本陈述normal science 常规科学behaviourism 行为主义object language 对象语言conceptual framework 概念框架objectivism 客观主义confirm 确证observational statement 观察陈述confirmation 确证operativism 操作主义conjecture 推测panpsychism 泛心论conventionalism 约定论parallelism 平行论conversion改宗、改变信仰paradigm 规范corroborate 确认perceptual experience 知觉经验corroboration 确认physicalism 物理主义counter-induction 反归纳pluralism 多元论critical rationalism 批判理性主义pluralistic realism 多元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 批判实在论positive heuristic 正面启发法critical thought批判思维positivism 实证主义crucial experiment 判决性实验potential falsifier 潜在证伪者deduction 演绎、演绎法prescience 前科学degree of corroboration 确认度principle of induction 归纳原理determinism 决定论principle of proliferation 扩散原理dogmatic thought 教条思维principle of tenacity 靭性原理demarcation 分界principle of transference 传递原理disposition 素质、倾向problem of induction 归纳问题downward causation 下向因果性problem shift 问题转换emergence 突现problem situation 问题状况epiphenomenalism 附带现象论proof 证明epistemological anarchy 认识论无政府状态propensity 倾向性epistemology 认识论pseudo-science 类科学、伪科学error-elimination 除错psychologism 心理主义essentialism 本质论radical instrumentalism 激进工具主义explanation 解释rationalism 理性主义fallibilism 易谬主义rationality 理性fallibility 易谬性realism 实在论falsifiability 可证伪性reality 实在falsification 证伪reductionism 还原论falsificationism 证伪主义refutability 可反驳的falsify 证伪refutation 反驳falsity content 虚假性内容research programme 研究纲领first world 第一世界second world 第二世界formal language 形式语言simplicity 简单性gestalt switch 格式塔转换singular statement 单称陈述improbablity 不可几性sophisticated falsificationism 精致的证伪主义irrationalism 非理性主义subjectivism 主观主义guess 猜测tentative theory 试验性理论heuristic 启发法test 检验hypothesis 假说testability 可检验性indeterminism 非决定论theory-laden 渗透理论induction 归纳、归纳法third world 第三世界inductionism 归纳主义thought experiment 思想实验initial condition 初始条件trial and error 试错法instant rationality 即时理性truth content 真理性内容instrumentalism 工具主义universal statement 全称陈述interactionism 相互作用论upward causation 上向因果性irrefutability 不可反驳性verifiability 可证实的justification 证明verification 证实justify 证明verify 证实justificationism 证明主义verisimilitude 逼真性logical positivism 逻辑实证主义world 1 世界1macrologic 宏观逻辑world 2 世界2mentalism 精神主义world 3 世界3metalanguage 元语言metascience 元科学metatheory 元理论micrologic 微观逻辑naive falsificationism 朴素证伪主义naive instrumentalism 朴素工具主义。
83个马哲名称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